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石质三角形器和三角形石刀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原始社会至商周时期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但对它们的确切用途,考古界与农史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这一分歧,我们可以在定名上窥其一斑,如对三角形器有称为“犁”(或双刃石犁)、“锸”、“耜”等几种,尤以前者为甚;对三角形石刀有称为“靴形石犁”(或单刃石犁)、“斜柄破土器”、“斜柄三角形石刀”、“石钺”、“石锄”等几种。我们认为,存在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现有的研究中过多地从考古学上的类型学与比附学上着手,如三角形器是以其与南方地区的铁犁铧十分相似来推定的,从而忽视了它们作为犁耕工具使用的可能性。笔者认为,由于犁耕是农业生产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耕作方  相似文献   

2.
小磨香油即用石磨制作出的香油的俗称。由于它的色香味别具一格,是深受欢迎的一种油脂调味品。在农村开办这种加工业,原料丰富,销路不愁,制法简单,容易办到。现将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一、原料和工具选择成熟度好的芝麻作原料,不要霉烂变质的。主要工具有:(1)一盘支架石磨,一口铁锅。磨的石质要硬而细,直径以70厘米左右为宜,锅的直径要大于磨的直径,一般为1米。(2)木铲一把,用来翻炒  相似文献   

3.
<正>该机采用立式结构的石磨,磨出的面粉口感柔韧、香气浓郁、营养价值高。此外,该机运用了双辊研磨的设计,使其产量较高,操作方便。该机可以加工小麦、玉米、豆类等各种杂粮,是石磨加工的理想产品。产品参数生产能力:50公斤/时配套功率:4~6千瓦磨盘直径:80厘米尺寸(长×宽×高):230厘米×  相似文献   

4.
用鲜魔芋制作魔芋豆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鲜魔芋制作魔芋豆腐的工艺流程是:刮干洗净陈皮→磨浆→熟制成形.方法有三种: 一、搅煮制作法 1.刮洗磨浆.将魔芋的块茎表皮刮洗干净,使其呈乳白色,然后及时进行研磨.研磨方法有手工研磨法和机械研磨法.手工研磨的方法是:用手捏着洗净去皮的魔芋块茎,在金属糙板(用不锈金属制作)上,直接加水细磨成浆.1公斤鲜芋加净水5公斤,边磨边搅,使其磨成细匀的浆液.机械研磨,可用磨浆机或用农用石磨进行研磨.研磨时,先将刮洗干净的块茎切成1厘米见方以下的小块,装在盆或桶里,1公斤鲜芋加水5公斤,磨成细匀的浆液.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对西瓜三个品种“新澄”、“郑杂五号”、“金花宝”等的光合强度和“新澄”不同密度的叶面积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新澄”的光合强度最大,干物质为12.23mg/dm~2·h,“郑杂五号”和“金花宝”次之,分别为7.70mg/dm~2·h和7.48mg/dm~2·h。“新澄”的产量在叶面积指数1.01—1.41范围内,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提高,当叶面积指数超过1.41以后,产量有下降的趋势。西瓜品种“新澄”合理的叶面积指数为1.4左右。  相似文献   

6.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2):131-140
一.早期的茶具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泡好茶,也必须具备一套适合的器具。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顾,缺一则废。”人们品茶,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形和心境、环境等,还要讲究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既可以冲泡出理想的茶汤,又可增强品茶时的文化氛围。所以古人历来很重视茶具。陆羽《茶经》中的第四章“四之器”就是专门讲茶具的,只是他将采茶、制茶的工具称为“具”,而将煮茶、饮茶的工具称之为“器”。本文节所指的茶具就是专指煮茶、饮茶的工具,即《茶经》所称之“器”。茶具就…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的起源江西农业起源于何时,目前在农史界和考古界尚无定论。李恒贤先生在《江西古农具定名初探》一文中也提出了此问题。他认为:在大约距今八干年的万年仙人洞已经有了农业。他还认为:蚌器是可以作为农业工具的,“角凿”和“骨凿”也可能是农业工具。认为万年仙人洞出现的陶器与农业有关。并进一步提出:万年仙人洞是“高级采集经济向农业的过渡阶段”。我完全同意李恒贤先生的论据。现再补充几点。 (1)穿孔蚌器,可以作为蚌刀,收割稻谷,也可以作为蚌耜,浅翻土地,作为耕种工具,这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研究中得到印证。万年仙人洞出土的为厚壳蚌,制作的蚌刀或蚌耜可以成为很适用的劳动工具。  相似文献   

8.
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它对史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除了石器以外,还有骨器和蚌器等,它们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去比较注重石器的研究,骨制和蚌制生产工具却投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蚌壳为材料制作的器具统称为蚌器,也包括其它一些介壳类为原料的制品。有的文章依文献称蚌器为蜃器,不过《周礼·地官·掌蜃》所说的“蜃器”,是指“蜃饰”之器,即今谓之的螺钿。所以,还是应当把由介壳类材料制成的器物都泛称为蚌器,而不能以蜃器一称代之。我国新石器时代蚌器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蚌器种类多,基本上可以划为三大类:一是生  相似文献   

9.
公司名称山东食香莱煎饼餐饮文化有限公司项目名称食香莱煎饼招商加盟加盟电话632-6781518 http://www.sxcjb.com经营内容:食吞菜煎饼是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报道的项目,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和“山东名小吃“称号。选用小麦、花生等10余种杂粮,按配方比例混合在一起.用石磨磨成面糊烙成煎饼,然后再分别加上20多种蔬菜类、肉类和野味粪等菜肉馅,做成黄橙橙、香喷喷,看到就想吃的菜煎饼。其特点;脆而不硬,酥而不软,酥松可口,饭菜兼备。是一种美味、天然、健康和营养的绿色食品。投资概算:1、店铺经营:加盟费5500元,室内外装修、桌椅及其他工具等共计1.5-2万元左右,面积10-60平方。2、  相似文献   

10.
生漆的采割和利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在人类科学史上也是一枝灿烂的花朵。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距今七千年的原始社会遗址,1978年从第三文化层发掘出一个木胎漆碗,证明我国采割和利用生漆已有六、七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记载有:“季春之月……脂胶丹漆无或不良”。《庄子》一书中记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由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采割和利用生漆早已成为常见的生产活动。《古今注》记载:“漆树,以刚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汁滴管中,即成漆也。”《南越志》记载:“刻漆尝上树端,鸡鸣日出之始便刻之,则有所得。过此时,  相似文献   

11.
鼠类的历史比人类还悠久。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魏风·硕鼠》就有了老鼠糟塌庄稼的记载。然而,其危害远不止此。传播疾病是鼠类的很大害处。《续博物志》对此已有朴素的认识:“夜藏饮食于器中,覆之不密,鼠欲盗食不可至,环器而走,泪滴器中,食之得黄疾,通身如蜡”,便是其中一种。据统计,大约有三十几种人类疾病是以鼠为媒介传染的,而危害最大者是鼠疫。清代诗人师道南有《鼠死行》一首,细致记述了当时鼠疫流行的恐怖情形:“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死  相似文献   

12.
裙带菜义名海芥菜,因其所含营养物质丰富,且又可以预防治疗多种疾病,并属无公害绿色食品,所以也被称为“海藻之工”.并被誉为“美容荣”、“健康菜”等。它是一种珍贵并经济的食用海藻,藻体呈褐色,整体轮廓呈披针形,很明显地分为叶片,柄部和固着器3部分,叶片上还散布着许多黑色小斑点。其体高1米左右,宽50~100厘米,因其外形有点像裙带,故有“裙带菜”之美称:  相似文献   

13.
赣北松墨天牛成虫发生及产卵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野外调查及室内观察对赣西北地区松墨天牛成虫的羽化规律、产卵特性及生活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在该地区1年发生1代,羽化始、末时间分别为4月30日和8月31日;雌虫平均寿命63.2(42~73)d、一生平均产卵量为169.6(91~227)粒;在马尾松树上有卵刻槽占刻槽总数比率室内为59.5%、林间为38.5%;雌虫刻槽主要集中于树干中段2~6 m,对树干直径的选择主要集中在5~14 cm处,对树皮不同厚度的选择为3~13 mm,在此范围以外的厚度树皮上虽然有少数刻槽但刻槽内并无产卵。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创新目的削皮器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但它的功能很单一。市场上常见的多用削皮器也只是可以削几种水果、蔬菜的皮而已,并没有其他功能。如果在这样单一的削皮器基础上添一点其他的功能,就不用再多买其他工具了。而且,用完一些工具都要去马上清洗,特别是削皮器,很麻烦。每次用完削皮器时,如果不冲洗,几天后会有股怪味。我发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单一的削皮工具具备多种功能。它不仅可以削各种水果蔬菜的皮,还可用于切水果,开保鲜膜,开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产卵部位的选择及刻槽产卵习性。[方法]通过野外及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光肩星天牛在糖槭树上产卵部位的选择,并分析了其刻槽产卵习性。[结果]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的产卵处距地面高度与树枝胸径、观察孔(刻槽产卵点)数与树枝胸径、产卵处树皮厚度与树枝胸径呈线性相关。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的刻槽产卵习性主要分为产卵部位选择、咬槽、产卵、封槽4个阶段,从开始咬槽至封槽结束历时(38.29±16.47)min。[结论]为综合防治危害绿化树种糖槭的光肩星天牛和深入研究光肩星天牛的生殖行为及调节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过年与饮食     
《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作收获的象征。另有一说,认为“年”字按古人的写法,是个象形字,有头有尾,四脚伸开,象一个大壁虎,是种可怕的不祥之兽,一岁之中,若没有遇见它,便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于是大家聚在一起烧些好东西吃一顿,这种庆祝的活动叫“过年”。  相似文献   

17.
主编同志:拙作《汉代人的饮食生活》(本刊1982年1期),在第一节“主食”中提到汉代人可能知道制作发酵后再蒸熟的面食。证据三条:一是汉人能用石磨磨成面粉,粉屑分开,面食品种类很多;二是汉人盛行用曲发酵酿酒,由此可能导致发酵面的发明;三是宋人《事物纪原》记诸葛亮南征时曾用馒头代人头祭河神,此“馒头”疑即发酵面蒸成。写成后,自度直接论证尚嫌薄弱,故随时留心继续探求。近读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其中有《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馒头、包子、饺子、面条、元宵、粽子等食品》一文。文中提到《晋书·何曾传》“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认为此“蒸饼”即现代  相似文献   

18.
正石臼,又称擂臼、擂臼窑、兑臼窑;与之配套使用的有石杵,又称擂臼杵、兑臼杵。石臼和石杵是农耕时代主要的粮食加工工具之一。我家房侧的大路边就有一个大石臼。大石臼内壁光滑,石杵外表溜光,这是长期使用的结果,见证着石臼石杵的沧桑岁月。每次看到它,便勾起了我对孩童时代的回忆。拂去岁月的封尘,让时光回到五十年前。那时,农村加工粮食主要是靠石碾、石磨和石臼。石碾可将稻谷、小谷子加工成大米和小米,或将大块的薯干粉碎成小块。石磨可将  相似文献   

19.
研究姜夔词作的众多学者中,对其《淡黄柳》一词的“小桥宅”句往往有不同见解。如夏承焘先生等诸位学者认为“小桥宅”指“合肥词事”中弹筝之妹所居,“桥”为姊妹姓氏;郑文焯先生则认为是“赤阑桥”姜夔客居处,“桥”为“赤阑桥”,但语焉不详。而通过结合各种文本及史料的传统文史研究方法,从姜夔诗词及史籍中互为引证,以郑解为是,认为“赤阑桥”为解读姜夔“合肥词事”之要。  相似文献   

20.
金代的瓠种     
瓠,一名(月葵)姑,俗日葫芦。甘者为瓠,味美可食,利水道,止消渴。苦者为匏,有毒,不宜食。瓠,至少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对它有了认识。《尔雅》:“瓠栖瓣”。《卫》诗:“匏有苦叶”。《豳风》曰:“八月断壶”,注曰壶即瓠也。《汜胜之书》和《齐民要术》都有关于瓠的种植和秋后八月摘瓠作酒器和剖开为瓢以盛水的记载。但不管是食用和盛装饮料都莫过于“瓠种”和人们的生产关系最为密切。所谓“瓠种”就是用葫芦作为播种器点种谷物。瓠种的起源只少在汉代。《农政全书》引《齐民要术》”两耧重构。窍瓠下之。以批契维腰泄之。此旧制”耧车是从汉武帝时期就盛行的一种播种器,有独脚、两脚,三脚之异。这里耧、瓠并提,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播种工具互为配伍的使用情况。耧车适用于大面积播种,所谓“一人将之,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