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种子管理工作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断发展的.种子管理工作由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到管理和经营的职能分开,逐步发展到种子经营真正进入市场,强化种子执法,实现种子管理规范化.由于种子经营体制长期以来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种子经营市场体制的建设起步晚,发展缓慢,要实现种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还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待于有关部门和人员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
李长义 《种子科技》2012,30(12):7-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探索种子管理和种子生产经营分开,推进以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轻视、削弱种子管理的现象,种子管理体系出现了缺位、错位、断层状况,机构不全、职能不清、经费不足、队伍不强等一些问题,影响了种子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开  相似文献   

3.
1 种业制度历史沿革和种子产业及种子企业的演进 从市场化进程而言,我国种业体制的沿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纯计划体制阶段、经营双轨制阶段、产业化和市场化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4.
林一波 《种子科技》2000,18(6):329-330
种子产业完全市场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中国很快加入WTO即将成为现实。国有种子公司必须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 ,顺应历史潮流 ,改变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等靠要思想 ,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要坚持创新 ,逐步实现我省种业与国际接轨。作者认为 ,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转换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机构改革的深化 ,种子管理必将与种子经营分开 ,种子管理权应归属于农业行政部门。种子公司将独立自主经营 ,但实行何种经营体制至关重要。作者认为 ,…  相似文献   

5.
侯佐 《种子科技》2001,19(3):148-14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 ,是我国种子产业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的重大转折。在种子经营上 ,《种子法》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行业保护、行政分割的经营模式 ,建立了公平的市场秩序 ,促进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企业的优胜劣汰。在种子管理上 ,《种子法》首次对政企分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 ;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种子的行政主管部门与生产经营机构在人员和财务上必须分开。”解决了长期以来政企分设的争论 ,从体制…  相似文献   

6.
1 建立健全种子管理队伍,切实履行执法主体责任的组织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明确规定,管理和经营要彻底分开,管理不能参与经营,经营不能搞管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俞锋 《中国种业》2011,(11):20-22
转型社会下,我国农作物种子行业逐渐脱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格局日趋多元,行业合作与渗透也日益复杂.同时也带来诸多风险与问题。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和违法生产经营等非法行为给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管工作带来挑战。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明确部门分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资源投入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执法监管工作,为该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我国种业制度环境及国外种业发展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我国种业制度沿革从市场化进程而言,我国种业体制的沿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纯计划体制阶段、经营双轨制阶段、产业化和市场化初始阶段。1.1纯计划体制阶段(1949~1979)管理体制特点为:各级政府种子管理部门行政、事业两位一体;种业资源由政府计划配置,政府主导着种子行业的发展。种子政策和生产经营特点为:由农民家家种田、户户留种,以粮代种、种粮不分到"四自一辅"即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政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必将为种子商品化、市场化提供广阔的前景,必将给种子生产流通带来新的生机。在种子商品化的形势下,如何搞好种子经营?就这个问题根据实际工作的体会谈点个人看法。1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我国种子经营单位长期以来是以行政框架为主形成...  相似文献   

10.
对做好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山 《中国种业》2013,(12):38-39
《种子法》实施以来,各地种子管理和种子生产经营彻底分开,明确了种子管理职能,从体制上为促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但从种子管理具体工作来说,还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少地方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机构不健全、关系未理顺、管理缺失等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当地实际,探讨问题,借鉴经验,进一步促进种子管理工作科学发展、高效运行、完善体系。  相似文献   

11.
种子经营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拓宽了种子经营渠道,放开了种子销售环节,灵活了种子购买方式,呈现出市场种子经营主体多元化、销售环节网点化、购买方式自由化、种子市场经营规范化的特点。但由于种子经营企业的自律意识、守法意识参差不一,多层次、多元化种子市场监管环节难度增大,种子市场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实施以来,在我国种子体制改革、种子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管理及种子企业的培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种子市场化不断发展,全球化国际化竞争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3.
种子公司自办种子科研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谷登斌  牛子敬 《种子》1999,(4):52-54
种子公司作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的主体单位,长期以来出于经营宣传和种子营销的需要自冠以“集科所、繁育、经营为一体”,实则主要从事种子经营业务停留在种子购进售出的纯经营性活动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种子行业市场化、种子市场国际化势在必行,种子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种子市场的竞争实则是科技成果和科研实力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如果种子公司仍满足于旧的工作思路,甭说种子产业化难以实现,就是自身生存也难以维持。国家提出跨世纪种子工程战略决策,把走种子产业化之路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即是把种子作为一…  相似文献   

14.
夏天翔 《种子科技》2000,18(2):76-77
90年代中期 ,农业部在规划实施种子工程时提出要将种子管理机构与种子企业彻底分开 ,以便明确职能 ,各司其职。但是 ,由于人员编制、执法地位、执法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县级种子管理机构与县级种子公司一直难以彻底分开。有的县 (市 )即使勉强分开了 ,效果也不理想 ,造成了事实上的分而不开的尴尬局面。更有甚者 ,有的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分开之后另起炉灶 ,搞起了另一摊经营 ,进一步增加了种子管理工作的难度。在这种欲分未分、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 ,认真探讨当前县级种子管理机构面临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1 明确种子管理机构的主体执法地…  相似文献   

15.
浅议种子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对于其他产业市场化历史更短,由于刚从统供统销的模式向市场化转变,很多种子企业把迅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放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还没有更多地注重品牌建设。我国即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我国却不是品牌强国,种业更是如此。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国内种子企业的现状却是“多、小、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薛兴琼 《种子科技》2000,18(2):87-88
四川省安县在切实加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 ,按照“公司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现代种子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以壮大杂交制种规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行站、司分开 ,既强化了种子管理工作 ,又推动了经营工作的全面开展 ,为全县种子产业化建设创建了新的发展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自 1998年以来 ,安县成立了种子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 ,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 ,县农委、农业局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同志为副组长 ,切实加强了种子管理工作。一是对站、司内部职能进行了调整 ,做到了种子站与种子公司职能完全分开。二是根据安县有利的自然…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随着种子行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在逐步显现,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效果还不够理想,种子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狠抓准入、预警、监督、查处、服务等环节,强化种子选育、生产、经营行为的管理,才能实现"保障供应、净化市场、提高质量、维护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种子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市场不能简单地局限在种子经营上,它应包含种子的生产、检验、包装、销售,甚至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子经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子市场格外活跃,发展势头迅速,打破了过去国营种子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垄断种子市场的格局,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种子经营企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出现了种子经营者的多元化,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加上管理不到位,这就为种子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净化留下了隐患。据南京地区调查,《种子法》颁布实施前二年种子经营户200家,而《种子法》颁布实…  相似文献   

19.
种子法出台以来,中国种业经过8年的经营,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的经营体制。发展起来一批有品种、有市场网络、有研发能力的大型种子企业,目前我国育、繁、推一体化,由农业部发证经营的企业有80多家。尽管与国外的种子企业无法相比,但 经过市场的洗礼,这些企业无疑会成长为中国民族种业的脊梁。在这几年的市场化运营中,以玉米种业企业为例,也暴露出来几个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加强新时期种子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种子市场化运作的不断发展,种子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种子管理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1加强市场管理,规范种子经营秩序1.1严把发证源头关对申请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资质和实力进行实地考察,重点检查种子企业生产经营品种的能力、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