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农场的梨树根际土中采集到的头刃线虫属一新种,凹头刃线虫。该新种以阴门向体内凹陷,具有较大的外唇和较小的内唇区别于头刃线虫属中的其他种,此外,该新种是这个属中第二个具有4条侧线的种群,该新种在侧线数、体长和口针长等特征上与印度头刃线虫相似,它们的区别除了阴门特征外,在头部、阴门侧膜、卵巢、后阴子宫囊以及尾长等特征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2015—2016年间对浙江省孢囊线虫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调查,从浙江省临安市雷竹根围采集到一个孢囊线虫群体,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孢囊和2龄幼虫(J2)的形态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测量,主要形态特征为:孢囊近圆形,有明显的短颈和阴门锥,无下桥、泡囊突和膜孔,阴门裂长45.3μm;2龄幼虫体长528.5μm,头部缢缩不明显,具2个唇环数,口针长19.6μm;侧区具3条侧线;尾圆锥形,末端尖细,尾长75.4μm,透明尾占尾长的55%~75%。对该线虫群体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28SD2D3区进行特异性扩增,分别得到1 006bp和786bp的片段,与朝鲜孢囊线虫(Heterodera koreana)的序列相似度分别高达99.7%和99.6%;综合形态学、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等,将分离自雷竹的孢囊线虫群体鉴定为朝鲜孢囊线虫,系浙江省孢囊线虫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
详细描述了植物寄生线虫新记录属居中属(Geocenamus)的一新记录种——纤细居中线虫(Geocenamus tenuidens)。居中属线虫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刺科线虫的一新记录属。纤细居中线虫的鉴别特征为虫体环纹明显;头区显著缢缩,鳞球状,头环5个;口孔突出;口针纤细,锥部长于杆部;侧线6条;雌虫阴门凹陷,阴道壁加厚,具有阴门唇;双卵巢,对伸;尾较短,亚圆筒形,末端具环纹;雄虫尾轻微弯曲,宽阔的交合伞包至尾端;交合刺不伸出泄殖腔。该种线虫与其近缘种北方居中线虫(Geocenamus arctic)的区别:纤细居中线虫口针相对较短,尾末端具环纹;北方居中线虫口针较长,尾末端光滑。  相似文献   

4.
采自甘蓝根寄生线虫新种──芸苔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brassicaeDuanetLiun.sp.),其鉴定特征为:(1)唇区连续,前端平;(2)口针基球圆形,前端不向后倾斜;(3)半月体和排泄孔相距3-4条体环;(4)阴道弯曲,内部具阴门唇;(5)授精囊球形;(6)雌虫尾端钝圆,尾尖突1-2个,位于尾的中部或近中部;(7)雄虫尾端截形,背面长于腹面。隐稻潜根线虫H.anchoryzae是本种线虫的近缘种,但前者唇拐角呈角状尖锐,口针基球前端向后稍倾斜,授精囊长形袋状,阴道直形,侧尾腺孔和尾端之间具24-27条体环,雌雄尾端均为尖形,而本种线虫后拐角钝圆,口针基球前端不向后倾斜,授精囊为圆形,阴道弯曲,侧尾腺孔和尾端之间具14-16条体环,雄虫尾端为截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对采自山西绿豆根际的孢囊线虫进行种类鉴定,并测定孢囊线虫对绿豆的致病性。[方法]将绿豆根际孢囊线虫进行分离、观察和测量,采用通用引物对其28S、ITS和COI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利用Geneious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并采用人工接种方法测定孢囊线虫的致病性。[结果]孢囊呈柠檬形,初期白色,后期褐色或黄褐色;阴门锥明显,两侧双半膜孔型,阴门裂35.9~48.7μm,膜孔长39.7~42.4μm,膜孔宽28.0~36.3μm,下桥89.2~97.8μm,有明显的泡状突。二龄幼虫呈蠕虫形,体长401~456μm,口针长21.5~25.0μm,尾部圆锥形,透明尾长19~31μm。该种群的形态特征和测量值与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一致。基于ITS+28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本试验种群与大豆孢囊线虫和苜蓿孢囊线虫(H. medicaginis)位于同一分支上,置信度达100%。基于COI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本试验种群与大豆孢囊线虫(MK093154,MK093153,KY775596和MN720172)位于同一分支上,置信度达100%。将孢囊线虫回接到健康绿豆上可引起植株发病,并在根部形成孢囊。[结论]将绿豆根际分离到的孢囊线虫鉴定为大豆孢囊线虫(H. glycines Ichinohe,1952),该孢囊线虫回接到健康绿豆可侵染致病并形成孢囊,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大豆孢囊线虫在田间侵染绿豆。  相似文献   

6.
采自甘蓝根寄生线虫新种-芸苔潜根线虫,其鉴定特征为:(1)唇区连续,前端平;(2)口针基球圆形,前端不向后倾斜;(3)半月体和排泄孔相距3-4条体环;(4)阴道弯曲,内部具有阴门唇;(5)授精囊球形;(6)雌虫尾端钝圆,尾尖突1-2个,位于尾的中部或近部;(7)雄虫尾端截形,背面长于腹面,隐稻潜根线虫H.anchoryzae是本种线虫的近缘种,但前者唇的拐角呈角状尖锐,口针基球前端向后稍倾斜,授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在广东省农作物上发现的中环属(Mesocriconema Andrásy, 1965)种类进行鉴定。【方法】利用传统形态分类学进行形态测计和描述。【结果】鉴定为奥诺中环线虫(M. onoense Luc, 1959)和华丽中环线虫[M. ornatum (Risk, 1958) Loof&De Grisse, 1989]。奥诺中环线虫的鉴别特征为体环纹111~122个,侧区无背腹环纹愈合处;头环纹3个,第1环非常窄,向前倾,亚中唇瓣较小,口针长47.2μm (43.2~53.9μm);阴门口开放,阴道直,受精囊椭圆形,有精子,卵母细胞双行排列;肛门距离阴门约1个体环,阴门到尾端7~10个体环;阴门后虫体圆锥形,末端圆形,多瓣状。华丽中环线虫的鉴别特征为体环纹83~91个,侧区偶见背腹环纹愈合处;头环纹2个,第1环略向内凹,亚中唇瓣大且向前伸出,口针长53.7μm (50.3~57.9μm);阴门口闭合或略开放,阴门前壁形成齿形突起,阴道直,受精囊未见精子,卵母细胞单行或双行排列;肛门距离阴门约0~2个体环,阴门到尾端6~8个体环;阴门后虫体圆锥形,末端圆形,多瓣状。【...  相似文献   

8.
2012年8月~2013年7月,对新疆伊宁地区大豆根际植物线虫的种类进行调查,鉴定出短体属中国新纪录种2个,即山口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yamagutii)和苏丹短体线虫(P.sudanensis)。山口短体线虫的主要特征是:雌虫头部具有2条唇环,侧区具有4条侧线;口针基球呈圆形,食道腺从腹面覆盖肠的前端;阴门处于虫体后部81%处,受精囊圆形至卵圆形,充满精子;尾部较细,圆锥形,末端呈圆形、无纹。苏丹短体线虫的主要特征是:雌虫具有3条唇环,侧区具有4条侧线;阴门位于虫体后部74%处,受精囊较长,充满精子;尾呈亚圆柱形,尾端平截。  相似文献   

9.
中国巴兹尔属线虫1新纪录种(线虫门:垫刃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苗圃地卫矛Euonymus alatus、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和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根际土壤中采集分离的1种巴兹尔属线虫,并鉴定为冬天巴兹尔线虫(Basiriahiberna Bernard,1980),其主要鉴定特征:口针基部球呈凸缘状;侧区4条侧线;中食道球偏后,MB=55.3(54.6~55.8)%,背食道腺开口位于口针基部球后4.6(4.1~5.1)μm处;受精囊缢缩,阴门位于体长的61.4(60.1~64.1)%处;尾细,尾端通常为棒状或圆柱形。冬天巴兹尔线虫为中国新纪录种,卫矛、秤锤树和厚皮香3个树种均为冬天巴兹尔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苗圃地卫矛Euonymus alatus、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和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根际土壤中采集分离的1种巴兹尔属线虫,并鉴定为冬天巴兹尔线虫(Basiria hiberna Bernard,1980),其主要鉴定特征:口针基部球呈凸缘状;侧区4条侧线;中食道球偏后,MB=55.3(54.6~55.8)%,背食道腺开口位于口针基部球后4.6(4.1~5.1) μm处;受精囊缢缩,阴门位于体长的61.4(60.1~64.1)%处;尾细,尾端通常为棒状或圆柱形.冬天巴兹尔线虫为中国新纪录种,卫矛、秤锤树和厚皮香3个树种均为冬天巴兹尔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小麦禾谷类作物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s,CCN)江苏群体的种类组成及群体间遗传变异情况,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利用以及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的13个代表性CCN群体进行孢囊、阴门锥和2龄幼虫的形态观察和形态测计并与相似种进行比较;PCR扩增上述群体的rDNA-ITS区并克隆测序,构建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通过形态观察和形态测计值的比较,所测定的江苏群体均与已报道的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中国群体的测计值相接近;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CCN江苏群体、国内其它地区以及国外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均处于同一大的进化分子簇,且国内和国外群体分别处于不同的进化分支。【结论】所测定的13个江苏省CCN代表性群体均为禾谷孢囊线虫,各群体间形态及ITS序列变异较小,江苏省目前尚未发现菲利普孢囊线虫(H. filipjev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玉米孢囊线虫(Heterodera zeae)为孢囊线虫属定居型半内寄生线虫,可侵染多种禾本科作物的根部,玉米孢囊线虫的发生和传播扩散将会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建立玉米孢囊线虫的快速分子检测体系,以期从近缘属种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玉米孢囊线虫,为玉米孢囊线虫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打下技术基础。【方法】 从我国河南、河北、甘肃、山东、湖南、广西和北京共收集20个玉米孢囊线虫近缘属种群体作为供试线虫;选取13条含有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采用RPAD技术对供试孢囊线虫进行多态性分析,筛出玉米孢囊线虫特异性RPAD片段,并将其转化为玉米孢囊线虫SCAR-PCR引物;采用PCR方法测试玉米孢囊线虫特异性引物的准确性以及检测技术体系的稳定性、灵敏度和实效性。【结果】 通过RAPD比对分析,发现随机引物OPA03能在玉米孢囊线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条468 bp的特异性片段;将该片段回收测序,根据片段序列信息,利用Primer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HzF1/HzR1;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HzF1/HzR1仅在玉米孢囊线虫群体中扩增出大小为393 bp的特异性片段,其他5种16个孢囊群体(禾谷孢囊线虫、菲利普孢囊线虫、大豆孢囊线虫、旱稻孢囊线虫和甜菜孢囊线虫)和4个其他种群(水稻干尖线虫、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落选短体线虫和咖啡短体线虫)均没有扩增出目的条带;以含有玉米孢囊线虫的混合种群孢囊DNA为模板时,特异性引物HzF1/HzR1也能扩增出来单一明亮的393 bp的特异片段,而不含玉米孢囊线虫的混合种群不能扩增出该片段;该体系实现了玉米孢囊线虫准确、稳定的检测目的;对建立的玉米孢囊线虫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灵敏度和实用范围测试,表明该检测体系对玉米孢囊线虫单个孢囊和单条幼虫均有灵敏的检测能力,检出值不低于1/2 000个孢囊和1/80条2龄幼虫。【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玉米孢囊线虫SCAR-PCR快速分子检测技术,可用于玉米孢囊线虫单一样本和混合种群的快速检测,对玉米孢囊线虫的孢囊和2龄幼虫均有灵敏的检测能力,检测引物特异性强,检测方法便捷稳定,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3.
2010—2011年期间,在小麦扬花抽穗期对山西省不同地区小麦上的孢囊线虫进行系统调查,对主要群体的线虫形态学(包括孢囊和2龄幼虫)进行显微观察、测量和描述,并分析其rDNA分子特征。结果表明:来自山西省的小麦孢囊线虫主要群体均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所有群体线虫的rDNA-ITS区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均得到1条大小为1 045bp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山西省的9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与来自国内的安徽、江苏、河南、北京、河北、青海等地区及国际上印度的禾谷孢囊线虫群体以及澳大利亚的澳洲孢囊线虫(H.australis)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欧洲的德国、摩洛哥、西班牙、法国和英国主要群体的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江西婺源县孢囊线虫调查中,从大豆根及根际土壤中采集到一个孢囊线虫群体,其形态特征和分子特征与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其形态学和分子特征以及寄生性等进行详细研究,以明确其种类及对豆科作物寄生性,为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婺源县采集的大豆根及根际土样,用筛淘法分离孢囊,大豆根系上的孢囊用直接解剖法获取。用浅盘法分离根际土样中的2龄幼虫和雄虫。选取具典型特征的饱满孢囊制作阴门锥切片,浅盘法分离的2龄幼虫和雄虫制作永久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孢囊、2龄幼虫和雄虫的形态特征,并进行形态特征测量。采用两对植物线虫通用引物AB28和TW81以及D2A和D3B分别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28S大亚基D2-D3区段,经序列测定,用MEGA软件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method)构建该线虫群体与孢囊线虫属其他种群的ITS和LUS D2-D3系统进化树,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在温室内采用盆栽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江西孢囊线虫群体对11种豆科作物的寄生性,同时测定国内40个大豆栽培品种对该孢囊线虫的抗病性。【结果】形态学观察和特征值测量结果表明,从江西婺源大豆上采集的孢囊线虫群体,其孢囊形态、2龄幼虫以及雄虫的形态特征与野生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sojae)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ITS序列(MG859982)比对发现其与野生豆孢囊线虫ITS序列(KU160510和KU160512)的同源性为99%和98%,而与大豆孢囊线虫ITS的同源性仅为81%(KY794762.1)。D2-D3序列(MG859981)与野生豆孢囊线虫(KU160511)相似度最高,为99%。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以ITS序列与D2-D3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的结果相一致,江西孢囊线虫群体与野生豆孢囊线虫分布在同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而与大豆孢囊线虫聚在另一个分支中。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将江西婺源大豆上的孢囊线虫群体鉴定为野生豆孢囊线虫,系中国新记录种。寄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参鉴的11种豆科作物中,野生豆孢囊线虫的2龄幼虫能在大豆和相思豆(红豆)上侵染和繁殖,完成生活史;虽然能侵染豇豆、豌豆、扁豆、绿豆、赤豆、刀豆、菜豆和苜蓿8种作物根系,但不能完成生活史。测定的40个大豆栽培品种中,19个高感、11个中感、5个中抗、5个高抗。【结论】在我国江西婺源新发现的一种寄生于大豆的孢囊线虫为野生豆孢囊线虫,系中国新记录种;人工接种条件下相思豆(红豆)也是野生豆孢囊线虫的寄主,40个大豆栽培品种中30个对该孢囊线虫表现感病。  相似文献   

15.
根结线虫属新种——龙眼根结线虫的 描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龙眼根结线虫(Meloidogyne dimocarpus n.sp.)采自中国福建省福州金山一龙眼园的龙眼根部。其鉴别特征为雌虫会阴花纹近圆形,线纹细密,背弓中等高而圆,尾端为经一纹的起源中心,具有一个同不规的短线纹组成的明显尾轮,由同心圆线纹包围;阴门与肛门之间有多条,连续线纹;侧区两侧为双侧线,或其中一侧为单侧线;头部正面观中唇中部显著凹陷,形成相对独立的两辰片,侧唇圆而大;口针长14.8μm,基部球横卵圆形,同杆部界线明显,雄虫头冠低,侧辰长耳状且大,两端内侧与中唇融合;口针长19.1μm,基部球圆,稍后斜,同杆部界线明显,排泄孔位于半月体前,二龄幼虫体长433μm,口针长13.3μm,尾长53.8μm,渐细、末端印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科线虫2个新记录种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环科的2个新记录种:畸形环线虫(Criconema aberrans)来源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草莓和悬铃木根际土,其鉴定特征为头环2 条,第1头环宽于第2头环,呈草帽状,体环后缘钝齿状,至尾端棘片加长,体环数较少R=39-41,口针较长为80-88μm,排泄孔位于食道基球的末端Rex=12-14,阴门闭全中,尾部钝圆;锯齿状沟环线虫(O gma serratum)采集于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区的栎树和山楂等植物根际,其鉴定特征为头环1条呈草帽状,体环后缘有8-10列锯齿状裂片,尾端指状被裂片包纯,体环数较少R=31-36,口针较长为78-98μm,排泄孔位于食道基球的末端Rex=10-12,阴门靠近尾端,Rv=3-5。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7,(5):48-50
记述了从中国辽宁省开原市的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和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根围土壤中分离到的1种茎属线虫,并鉴定为长尾茎线虫(Ditylenchus longicauda ChoiGeraert),为我国迄今为止尚未报道的新纪录种。其主要鉴定特征:侧区6条侧线;口针锥部大约为口针长的1/3,基部球圆或稍向后倾斜;尾较长,是肛门处虫体直径的6.0~7.3倍;后阴子宫囊长为阴门处虫体直径的1.2~2.1倍;后部圆柱状,末端钝圆到尖。  相似文献   

18.
Meloidogyne citri n.sp.采自福建省顺昌县水南乡下沙柑桔园的温州蜜柑(Citrusunshiu Marc.)根部。新种的主要鉴定特征:雌虫虫体白色,球形或梨形,后部稍隆起;唇盘呈“X”形,中唇和侧唇大;EP/ST=2.4(2.0-2.8);会阴花纹近圆形,在阴门外缘的一侧或两侧形成颊状纹。雄虫头部无环纹;口针长25.1μm,口针基部球横卵形与针杆分开;交合刺长38.6μm;侧带有4条沟纹、有网纹。幼虫平均体长为465μm,尾长53.8μm,透明尾端长16.1μm,口针长11.5 μm,直肠不膨大。新种与相近种福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fujanensis)的主要区别是会阴花纹有颊纹。M.fujanensis 无颊纹,在阴门裂边缘外侧有一小圆隆。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核糖体DNA-ITS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集自江苏省徐州、宿迁、连云港和盐城4个地区的15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进行核糖体DNA-ITS区的RFLP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所有群体均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既具有与国外B型群体(印度群体)相同的AluⅠ和RsaⅠ酶切图谱,同时也具有中国群体独特的HinfⅠ和Tru9Ⅰ酶切图谱(C型)。采用Neighbor-Joining法(MEGA4.0)构建的ITS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15个江苏群体均聚在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组(Heterodera avenae group)下的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复合种群(H.avenae complex)分支内,且多数江苏群体与草地孢囊线虫(H.pratensis)德国和俄罗斯群体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通过江苏群体与其他近源群体的ITS序列分析比较,河南郑州群体与澳州孢囊线虫(H.australis)的遗传距离较近,青海群体和河南郑州群体在分子遗传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江苏省和我国其他省份的小麦孢囊线虫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在山东省菏泽地区的牡丹根际土壤中发现了巨食道腺奥托线虫。该种线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虫体中等长度;唇区光滑,连续;侧区具有2条侧线;口针纤细,口针基部球小,略延长;半月体在排泄孔前方1~2个体环处;授精囊明显,圆形到卵圆形;阴门横裂,延伸的阴道大约是虫体相应处体宽的2/5;尾细长,圆锥形到丝状,末端圆到尖。该种线虫为迄今为止我国未见报道的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