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蒿,为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芦蒿以其鲜嫩茎秆供食用,清香味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芦蒿可凉拌或炒食,具有清凉,平抑肝火,预防牙病、喉病和便秘等功效,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芦蒿根系发达,须根着生于地下茎上,且密生根毛,吸收肥水能力极强;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芦蒿适宜温度范围较广,喜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只是在强光下其嫩茎易老化。为促进芦蒿质量上档次,2004年我镇将其申报为无公害农产品,并获得了认证。现将无公害芦蒿主要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芦蒿的种质资源和遗传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在南京地区栽培的4个芦蒿品种(红芦蒿、伏秋青芦蒿、冬春青芦蒿和白芦蒿)为材料,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同工酶技术对4个芦蒿品种进行鉴定与分类,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可初步确定4份材料为芦蒿,且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4个芦蒿品种有12条过氧化物酶共同谱带和6条酯酶共同谱带,分别占总位点数的92.3%和50.0%,从酶蛋白水平上进一步证实4份材料均属芦蒿种。4份材料间同工酶谱带也有显著差异,与表型差异相一致。田间调查表明,在相同生长环境中伏秋青芦蒿和冬春青芦蒿的生长势较好、产量较高,这与同工酶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伏秋青芦蒿和冬春青芦蒿在芦蒿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芦蒿作为茎叶菜食用的安全性,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芦蒿对Cd积累与转运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同一Cd处理水平下4种芦蒿品种干物重变化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Cd处理水平的增加4种芦蒿品种干物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00 mg·kg-1时达到最大。随着土壤Cd处理浓度的增大,4种芦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伏秋芦蒿和白芦蒿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幅度大于大叶青芦蒿和青白芦蒿。4种芦蒿基因型可食部分(茎)Cd含量、富集系数(BFs)和转运系数(TFs)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P<0.05),且富集系数均大于1.0。当土壤Cd浓度超过0.5 mg·kg-1时,芦蒿茎中Cd含量均超过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说明该土壤已不适宜种植芦蒿,当土壤Cd含量略高于自然背景值时,则可以选择伏秋芦蒿。  相似文献   

4.
芦蒿清香嫩脆、味美独特,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一种典型的保健型蔬菜.为生产更加优质、安全、高产的芦蒿,采用小区试验,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观察其对芦蒿根茎叶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等方面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芦蒿的根系活力、株高、茎粗、单株叶片数等生长指标,还能够提高芦蒿的产量,促进农民增...  相似文献   

5.
石韧 《农家致富》2004,(23):11-11
八卦洲地处南京北部,以盛产芦蒿而闻名。八卦洲芦蒿已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未来两年,八卦洲将建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食用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体系,为做大做强无公害芦蒿产业奠定基础。(联系电话:025—85203111)  相似文献   

6.
外源添加抑制剂对芦蒿吸收Cd和Pb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水生植物芦蒿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培养液温室培养方法,研究了代谢抑制剂、P-型ATP酶抑制剂、蛋白合成抑制剂、离子通道抑制剂对芦蒿吸收Cd和Pb的影响.结果表明,代谢抑制剂(Na_3N)和P-型ATP酶抑制剂(Na_3VO_4)对芦蒿Cd和Pb的吸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芦蒿对Cd和Pb存在主动吸收.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Cl_3显著抑制芦蒿根部对Cd的吸收,而对Pb的吸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芦蒿对Cd的吸收与钙离子通道有关;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D)对芦蒿Cd和Pb的吸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芦蒿对Cd和Pb的吸收与一些蛋白质或酶的诱导合成及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芦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又名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清香气味,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元素、氨基酸、芳香脂和微量元素。芦蒿除以鲜嫩茎秆供供人们食用外,还有药用方面的价值,由于芦蒿价值深得人们认可和喜爱,其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全椒县加快芦蒿产业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芦蒿产量和品质,为此,作者近几年对全县芦蒿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并对芦蒿害虫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乡从2002年开始种植芦蒿,到2004年,全村扩种芦蒿2000多亩,人均种植面积达0.7亩,亩均收入6000多元。种植面积扩大,外地来采购芦蒿的人多了,市场行情好了,许相村芦蒿身价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生物肥料宁盾对芦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种植安全高产的芦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分为温室预试验和小区试验,通过施用新型微生物肥料宁盾替代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观察其对芦蒿生长、防病、品质等的影响。[结果]微生物肥料宁盾可以显著提高芦蒿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及单株叶片数等生长指标,改良土壤环境,使土壤中的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分别提高82.95%、243.45%、181.54%;可以改善芦蒿的品质,使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30.25%、21.26%、27.93%。[结论]微生物肥料宁盾可以促进芦蒿的生长,改良土壤环境,提高芦蒿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芦蒿属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嫩茎供食,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野生蔬菜。长兴县水口乡于2000年引试种,到2009年全乡发展大棚芦蒿37.73 hm2,每公顷产值近15万元、纯效益9.75多万元。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观察,对芦蒿的生育特性有了进一步认识了解,促进了芦蒿大棚栽培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八卦洲乡发展芦蒿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卦洲乡自1992年以来利用洲上的野生芦蒿进行人工规模栽培,农户收入不断提高。1995年户均增收1337元,1996年达2075元,1997年至4月户均增收为2540元,芦蒿上市量达4000t。芦蒿成了农户主要的农业收入之一,芦蒿的上市丰富了市场供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挖掘、利用野生蔬菜资源进行规模生产提供了典型范例。乡政府在芦蒿的规模生产上起了主导作用,但离产业化的目标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2.
芦蒿     
《农家科技》2011,(2):20
<正>芦蒿,又名水蒿、柳蒿、蒌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蒿是湿中生、耐阴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森林、林地、草原和平原地带。芦蒿清香宜人,外脆里嫩,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嫩茎除含有蛋白质、灰分、钙、铁、维生素等物质外,还含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  相似文献   

13.
灌云芦蒿     
《江苏农业科学》2007,(1):F0002-F0002
灌云芦蒿盛产于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的江苏省灌云县一条岭地区,灌溉水来自灌云城区居民饮用水源的叮当河,良好环境造就了商品质芦蒿。灌云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组织群众发展芦蒿产业,江苏省委农工办帮助建立专家支撑的科技服务体系,从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技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密切配合,结合生产实际研究灌云芦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以“全国芦蒿第一乡”而著称的南京八卦洲镇,小小的芦蒿曾圆了无数农民的致富梦。然而,当记者踏上这座长江中的沙洲时却发现,这里的菜农面对着疯长的芦蒿,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2002年初,因没能把握好市场,八卦洲芦蒿曾遭遇“烂市”。事隔两年,八卦洲芦蒿再次遭遇“烂市”,且比前年还要严重,芦蒿价格降至每千克0.4元,让菜农们在这个本该收获的季节少了丰收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芦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vrcz.),又名萎蒿、水蒿、狭叶艾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是湖荡草滩地上的一种植物,生活力强,耐湿耐早.其嫩茎炒食,清香可口.芦蒿含有多种维生素和Ca、P、Fc、Zn等多种矿质元素和香脂成分,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助消化之功效.上市期正值我地缺菜的春季,是一种典型的无公害蔬菜.近年来,我地采取了大棚栽培,亩收益达万元左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地摸索出的大棚芦蒿、春毛豆、伏青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目前已推广近2000亩。一般可亩产芦蒿1000公斤,毛豆500公斤,伏青菜600公斤,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南京八卦洲素有“中国芦蒿第一乡”之称。芦蒿栽培面积逐年攀升,但因栽培模式单一、用工量大和集中上市量大等原因,种植芦蒿的亩效益波动较大,而超甜玉米以其籽粒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加上栽培相对简便,市场潜力较大,深受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收入,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二茬超甜玉米、一茬伏秋芦蒿的高效栽培模式,现将其栽培要点和效益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南京市八卦洲乡的4个芦蒿农家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蒿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谱带都很丰富,2种酶同工酶带型在芦蒿中都存在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利用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可以鉴定芦蒿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19.
芦蒿也称蒌蒿,为多年生野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直立,嫩茎为主要食用器官,抗逆性强、耐瘠薄、萌发力强,具有特殊香味。大棚栽培芦蒿,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调整上市期,经济效益较好。一、育壮苗定植选择地势高爽、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肥保水性好的田块,环境条件应达到生产无公害芦蒿的要求。选用大叶青秆品种。选择无病虫、植株顶端5~10厘米呈深绿色的健壮植株作种株,每亩用种株鲜重290~  相似文献   

20.
芦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锌、硒等多种矿物元素,尤其富含纤维素和香脂成分,其嫩茎炒食,清香可口,近年来,逐步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野生保健蔬菜。2001年我地从南京市八卦洲镇成功引进种植,累计种植面积650亩,经多年实践,大硼栽培芦蒿平均亩产可达1018kg,每亩获利5300元,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