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巧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869-3871
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完全依靠政府监管,成本高、效率低、难度大,培育农民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针对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培育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保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以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不仅是农村“宜居”的前提,也是农民“兴业”与“文明”的载体。安徽省农村环保难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四重”、“四轻”的制度缺失。因此,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对策,必须以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农民最想解决的垃圾、道路、农村绿化等环境问题入手,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建设农村环保队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促进农民环保自治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河北省农村人口与环境系统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消费4方面对河北省农村人口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人口的综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大幅下降,两系统协调系数的波动性较大,系统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要实现河北农村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典型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是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问题,而生态文明村村民的环境意识是影响生态文明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选取海南两个典型生态文明村(儋州市美万新村、侨南村),针对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和环境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水平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绿层,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差。最后提出“农民需要+农村政策”模式以探讨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环境现状与防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单一地对经济增长的追求和农村环境管理的长期忽视已导致了一系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固体废弃物和水土污染等现象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本文结合目前农村环境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农村环保法律缺位、农民意识淡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滞后以及农村环境公共设施缺乏等角度对农村污染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新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认清农民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的关系是改善农村环境的关键.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下兼业化的现状,针对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民群体,以环保知识和环保态度为环保意识的显变量,以私人领域(生活行为)和公共领域(农业行为)的环保行为作为环保行为的显变量,结合实地调研,探究不同兼业程度农民群体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的相关性,从而提出改善农村环境的建议,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河北平原水资源日益紧张水环境趋于恶化的情况下 ,进行农村环境教育 ,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对河北平原农村环境教育状况和村民的环境意识的抽样调查 ,提出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村民环境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严重,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环境管理权力和农民环境权利失衡。在权力方面,主要体现在责任不够明确,环境信息不公开和权力受到的制约较少;而在权利方面,主要体现在农民的环境意识、环境维权能力不强和维权渠道不通畅。为此,应加强对农村环境管理权力的制约,强调其应有的责任,保证农民的环境救济权并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河北省农村治安问卷调查的数据,从治安认知意识、治安参与意识、治安风险意识、治安法律意识、治安防范意识5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河北省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治安意识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开展并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的宣传教育,认真落实预防措施、建设安定环境,广泛宣传治安法律,加强农民自身的学习、增强社会治安意识等途径来逐步树立农民的社会治安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发展特色农业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就温县怀药发展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地区进一步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文章针对农村的环保发展、捉民环保素质低及遭受污染困扰时农民维权意识薄弱的现状,从政府执行力、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和农民自身素质分析了农民维权意识不强的几个原因。通过简单介绍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性、身边的污染案例,引出改变农村环保现状的重要性。最后主要就环保宣传方式提出了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环保素质、增强农民环保维权意识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英英 《乡村科技》2023,(6):155-158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走访调研河南省焦作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分析发现其工作开展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整治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开拓多元资金投资渠道、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宋凯 《乡村科技》2022,(3):121-123
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现实需要.当前,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厕所环境改善和各种垃圾处理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生态污染严重、村民环保意识淡薄、规划布局不科学是造成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些问题,要加强思想教育,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多方筹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低碳理念的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78-180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该文从低碳理念出发,对农村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环保及低碳意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及综合治理乡镇企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选择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吕梁市临县,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当地农村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村民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以此提出有效可行的策略来培养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行为,实现临县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临县农民环保知识知晓并不多,对环境知识名词了解少,但环保实践知识较为充实。(2)临县农民支持禁止焚烧秸秆,但是对其造成污染的原因并没有认识,但临县农民明白环境责任在于每个人。(3)临县农民大多数人环境参与水平和参与意愿较好,并且大多数人愿意阻止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4)临县农民认识到当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对本地生活环境和污染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并且支持政府和村委会继续整治环境。(5)临县农民认为政府部门、环卫工人和环保部门都有必要加强工作力度,说明临县农民对本县环境状况较为不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山东、河南和湖北3省600位农民的消费观念的问卷调查,从生态政治和消费观念的角度出发研究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观念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流动、文化教育程度、公共舆论导向和环境的现实变化。从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扩大政策优惠、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转变农民消费观念的对策,引导农民形成绿色消费观念,促进农村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农民环境意识、农民环境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农民环境教育中面临的门槛因素、渠道因素、时间因素、成本因素、场所因素、认识因素等障碍因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农民环境教育重要性认识、煽写适合农民阅读的宣传教育材料、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阵地作用、构建一支合理的队伍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民环保意识淡薄,致使农村的生活用水、土壤、空气质量等都有不同程度污染,环境越来越恶化,必须及早治理。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地不断加快,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农业、农村、农民,也关系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农村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由于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失衡的结果,也与法律不健全、管理体系不合理和农民环境意识薄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健全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建立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农村环境参与制度,并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的经济投入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为基础,以国家和河北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河北省农村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河北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危害,并提出了河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