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沈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83-11286
[目的]探讨模拟酸雨和Pb复合胁迫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pH分别为3.5、4.5、5.6)和Pb(0、500、1 000、1 500 mg/kg)复合胁迫对高羊茅和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高羊茅和黑麦草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酸雨强度和Pb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低值;叶中SOD和POD活性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电导率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大值。[结论]高羊茅和黑麦草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应对酸雨和Pb胁迫,但在高酸度酸雨和高浓度Pb复合胁迫下2种草坪草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在低酸度酸雨和低浓度Pb复合胁迫下高羊茅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红花檵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红花檵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4个水分处理,测定在各水分处理下红花檵木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分析其差异。【结果】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旱害表现越严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抑,RWC下降,相对电导率值和MDA含量增加,Pro、SS、SP不断积累,SOD、POD、CAT活性总体上升。【结论】红花檵木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轻度胁迫即可引起各项生理指标显著变化,但植株表观形态变化不明显;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各项指标变幅加剧,形态变化明显。红花檵木具有一定的抗旱性,能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继续存活,并能忍受连续60d不供水的重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盐生植物盐穗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究盐穗木在盐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变化.[方法]以新疆极端耐盐植物盐穗木为研究材料,测量盐穗木植株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30 d后相关的生理指标(水势、O2-、SOD、CAT、MDA、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结果]盐穗木植株经300 mM盐浓度处理,超氧阴离子(O2-)含量、SOD活性及电导率呈现最低值;丙二醛(MDA)含量在300、500 mM盐胁迫下值较低,叶绿素含量较高,而且盐穗木植株在该浓度范围内生长良好,生物量高.而随着盐浓度增加脯氨酸(Pro)含量增高,水势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结论]新疆盐生植物盐穗木的生长是需盐的,并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Cd胁迫对罗汉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浓度Cd处理的罗汉果幼苗细胞膜透性,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随着Cd浓度升高,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在相对低浓度Cd(10mg/kg)处理下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少于对照,而后随着Cd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上升;在较低Cd浓度胁迫条件下,SOD、POD、CAT活性变化不明显,但随着Cd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逐渐升高,然后又降低。[结论]高浓度Cd胁迫加重了叶片氧化程度并对罗汉果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罗汉果耐Cd胁迫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Pb2+、Cd2+胁迫对红花檵木光合特性及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Pb2+浓度为100 mg/kg时,红花檵木叶片的光合特性指标和色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明显上升,当Pb2+浓度为500 mg/kg以上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Pb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叶绿素含量则在Pb2+浓度为1000 mg/kg以上时才出现显著下降趋势;(2)Cd2+处理降低了红花檵木叶片Pn、Tr和Gs,叶绿素含量在Cd2+浓度为100 mg/kg以上时显著下降;(3)Pb2+浓度为100mg/kg,Cd2+浓度为100 mg/kg时,红花檵木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即促进了红花檵木叶片的着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r6+和Pb2+胁迫对大蒜发芽的影响。[方法]测定了在Cr6+和Pb2+2种重金属胁迫下大蒜发芽过程中的根长、酶(SOD和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大蒜萌发过程中,Cr6+和Pb2+重金属浓度超过20 mg/L时对芽苗根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OD和CAT对低浓度的重金属毒性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在低浓度Cr6+胁迫下SOD活性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当处理浓度为50 mg/L时达到最大,而CAT活性在Cr6+浓度低于20 mg/L时逐渐增大;SOD和CAT活性在高浓度Cr6+(大于50 mg/L)或在Pb2+胁迫下随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持续降低;在重金属(Cr2+、Pb2+)溶液各个浓度作用下随着时间延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且随着浓度的提升下降趋势明显。另外,大蒜对Cr6+毒性的耐受性远高于对Pb2+。[结论]为深入探讨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r6+和Pb2+胁迫对大蒜发芽的影响。[方法]测定了在Cr6+和Pb2+2种重金属胁迫下大蒜发芽过程中的根长、酶(SOD和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大蒜萌发过程中,Cr6+和Pb2+重金属浓度超过20mg/L时对芽苗根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OD和CAT对低浓度的重金属毒性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在低浓度Cr6+胁迫下SOD活性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当处理浓度为50mg/L时达到最大,而CAT活性在Cr6+浓度低于20mg/L时逐渐增大;SOD和CAT活性在高浓度Cr6+(大于50mg/L)或在Pb2+胁迫下随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持续降低;在重金属(Cr2+、Pb2+)溶液各个浓度作用下随着时间延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且随着浓度的提升下降趋势明显。另外,大蒜对Cr6+毒性的耐受性远高于对Pb2+。[结论]为深入探讨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并分析其干旱胁追下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40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胁迫和盆栽极限干旱胁迫等方法进行耐旱种质资源的筛选,并对干旱胁追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鉴定出一批耐旱性甘蓝型油菜品种:YAU200908、湘油15号、YAU200903、YAU200907、YAU200906、YAU200904。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的含量及SOD、CAT、POD的酶活性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丽升高。[结论]在抗旱性强的材料中,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地减少。脯氨酸、可溶性糖、MDA的含量及SOD、CAT的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作为油菜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外源钙对柑橘抗热性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柑橘品种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Guoqing No.1)、朋娜脐橙(C.sinensis Osbeck cv.Skagges Bonnaza)及葡萄柚(Cparadisi Macq)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外源钙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随外源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外源Ca^2+浓度为20mmol/L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当外源Ca^2+浓度为10mmol/L时,SOD活性最高。3个品种对外源Ca^2+敏感度差异较大,SOD活性越高,对Ca^2+敏感度越低,增加率越低,其相关系数r=-0.9966。高温胁迫下,3个品种的MDA含量差异显著,随外源Ca^2+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Ca^2+浓度为20mmol/L时,含量最低。以上结果都说明适量的Ca^2+预处理可增强柑橘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10.
胡春霞  汤洁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36-4838
[目的]研究南果梨水分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以南果梨幼树盆栽苗为试材,人工模拟水分胁迫设4个处理:对照(75%)、轻度水分胁迫(55%)、中度水分胁迫(40%)和重度水分胁迫(30%),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南果梨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南果梨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IAA值、水势值呈下降趋势。南果梨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在水分胁迫初期增加,4个处理增加程度依次为:重度胁迫>中度胁迫>轻度胁迫;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南果梨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和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与南果梨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唐华  郑强峰  梁同军  钟韬韬  黄兰  葛刚  孙宝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85-15987,15990
[目的]分析比较檵木和红花檵木叶片挥发油的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积累数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檵木叶、红花檵木绿叶和红花檵木红叶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在3种叶片中分别分离出44、55、36种成分,分别鉴定出25、21、23种成分,已确定组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74.11%、83.94%、76.88%。含量较多的组分有:顺-3-己烯-1-醇(38.79%、12.73%、30.47%)、棕榈酸(5.31%、17.47%、6.02%)、硬脂酸(1.99%、5.03%、2.55%)油酸(2.63%、33.31%、9.13%)。[结论]其主要成分在医药卫生、香料、食品添加剂和抗菌杀虫剂等领域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田间条件下,对同一植株接穗红■(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Yieh)和其砧木■(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er.)上发出的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8月中旬,天气晴朗的条件下,2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呈双峰曲线;气孔导度(Cond)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均呈单谷曲线;Pn日均值■木大于红■木。②红■木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均低于■木,CO2补偿点(CCP)高于■木;③红■木的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均低于■木,故红■木的光合能力低于■木。④2种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相比较,红■木低于■木,故而建议在居民小区和人群聚集地进行绿化时,宜适当减少红■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2种彩叶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生理生态特征和规律,以科学指导植物造景中彩叶植物的配置。[方法]以3年生红花檀木与黄叶假连翘健壮植株各4株为试材,选取每株中部外围功能叶5片,应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2种彩叶植物的光合特性。[结果]红花檀木与黄叶假连翘的光补偿点分别为17.53和17.55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为1000和2000μmol/(m^2·s);红花檀木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黄叶假连翘的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黄叶假连翘的水分利用率超过红花檀木。[结论]2种植物对光的适应能力很强,红花檀木光补偿点较黄叶假连翘小,其耐阴性更强,固此在园林复层配置时可将其置于下层。  相似文献   

14.
对3种类型红檵木的幼叶与老叶进行了总黄酮提取及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并进行了嫩叶红红檵木品种的花和幼叶红色素的硅胶G薄层层析(TLC)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以嫩叶红红檵木幼叶为最高,达1.02%;3类品种之间的总黄酮含量排序是:嫩叶红幼叶>透骨红幼叶>双面红幼叶,嫩叶红老叶>双面红老叶>透骨红老叶。TLC分析结果表明:嫩叶红幼叶与花的红色素含有相同的颜色成分。  相似文献   

15.
高温季节红花檵木叶片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叶双面红5~10 a生苗为材料,对比分析了南宁(桂南)和桂林(桂北)两地高温季节(7~9月)红花檵木叶片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环境中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升高,红花檵木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花色素苷却呈下降趋势,而净光合速率不断加强;由于桂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稍低于南宁,所以桂林的植株净光合速率稍低于南宁,红花檵木叶片的返青现象也没有南宁严重。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红花木 (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长红木 (Loropetalumchinensevar.semperrubrum)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分析。两者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2 4。按Levan和我国植物染色体的分类标准 ,红花木的核型公式为 :2n =2x =2 4=14m + 8Sm + 2St;长红木的核型公式为 :2n =2x =2 4=12m+ 10Sm + 2St。根据Stebbins划分的核型对称性的标准 ,两者都属“2A”型  相似文献   

17.
红花檵木叶色变化过程中叶形态特征和色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花檵木是一种在园林绿化上广泛应用的彩叶植物,夏季叶片会出现"返青"现象,导致观赏价值降低。本文对红花檵木红叶和绿叶、红花檵木回复突变的绿叶以及檵木叶片的叶形态特征和色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檵木的叶鲜重、干重、含水量和叶面积都比不同类型的红花檵木叶片下降,但是单位面积的鲜重、干重和含水量增加,质体色素含量和花青苷含量及其各类色素间比值与红花檵木转绿和复绿的叶片相近;②回复突变的红花檵木叶鲜重、含水量、比叶重、叶面积和色素特征等特征均与转绿叶片相似;③红叶转绿后,叶鲜重和叶含水量显著下降,但是叶干重显著增加,各种质体色素含量上升,花青苷含量急剧下降,说明红花檵木转绿过程中逐渐失水,并伴随新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红花檵木是一种在园林绿化上广泛应用的彩叶植物,叶色夏季会出现"返青"现象,导致观赏价值降低。对红花檵木的红叶、转绿后的绿叶和回复突变的绿叶以及原变种檵木的叶片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①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不同叶片中表皮毛均为单细胞型,有单根型的,也有2~多根表皮毛1束型的,以1~4根1束的表皮毛类型为主,表皮毛的分布下表皮均多于上表皮;②表皮毛的分布规律檵木与红叶相似,转绿与复绿相似,红花檵木转绿后表皮毛的数量下降60%以上;③红花檵木叶片转绿后上表皮细胞显著缩小,下表皮和气孔器略微增大,气孔指数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圆叶双面红为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全光照和半光照)下红花檵木叶色及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8月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红花檵木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的值均不同程度地下降,而花色素苷的含量明显上升;而11月温度、湿度均较低时,遮光处理的红花檵木叶片中色素比例的变化与8月截然相反。在广西温度较高的季节通过荫网遮挡和适当喷水等措施,能有效延缓植物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