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乳酸链球菌和酿酒酵母菌进行混合培养发酵,通过讨论溶氧、温度、pH值、接种量、接种比例和培养基对其发酵结束时活菌数的影响,确定两种菌在前期28℃摇床150 r/min培养24h,后期37℃静置24h,初始pH为7.5,接种量为0.5%,接种比例乳酸菌:酵母菌为1%:0.5%,培养基为YEPD时,两者的活菌数水平达到最高值,乳酸菌达5.0×108CFU/mL,酵母菌达1.0×108CFU/mL。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发酵培养的工艺参数,从菌的生长动态、pH值变化动态、还原糖等方面对所选条件进行中试验证,结果表明:前期好氧培养时,培养温度28~30℃、通气量300L/min,通1h停10min、搅拌转速45rpm,210min停30min、培养24h;后期厌氧发酵时,培养温度32~34℃、通气量0 L/min、搅拌转速45rpm,通30min停30min、培养24h,能达到预期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乳酸菌与酵母菌在麦芽汁发酵饮料中的应用条件,试验比较了乳酸菌在乳酸细菌培养基和麦芽汁中的生长情况,探讨乳酸菌在麦芽汁中的产酸情况以及与酵母菌混合发酵的情况。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与酵母菌混合发酵麦芽汁工艺最佳条件为:12%麦芽汁中接种4%(V/V)酵母菌,28℃恒温发酵8 h后经64℃恒温水浴30 min灭活,再按2%(V/V)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组合(1∶1,体积比)菌种,37℃恒温发酵12 h,按此工艺方案所得发酵液经杀菌后离心澄清,色泽橙黄透亮,组织均匀,具有适宜的香味且酸味醇厚。  相似文献   

4.
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芹菜汁制备发酵母液,对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3种菌的混合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碳、氮源种类及比例、培养温度、pH、接种比例及接种量对3种菌在芹菜汁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较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母液的起始pH 6.5,发酵母液中添加乳糖与酵母膏的质量比5∶1,培养温度30 ℃,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按三角瓶液态培养的纯菌种体积比2∶2∶1,接种量7%。在此条件下,乳酸菌活菌数可达1.78×108 cfu/mL,酵母菌活菌数可达1.22×108 cfu/mL。  相似文献   

5.
对两株乳酸菌和两株酵母菌在加猪血和未加猪血的一些食品渣其质上的生长适应性,以及这些菌的生长可能引起的一些食品渣糟基质上的生长适应性,以及这些菌的生长可能引起的基质变化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6.
以液态发酵的方式,接种酵母菌于豆粕中,在不同温度下振荡发酵,经不同发酵时间后,将发酵液直接和煮沸除菌后用于小球藻培养,以BG11培养液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培养物的A680来确定小球藻的生长趋势,同时测定了培养液中部分影响水质的参数.结果表明,29℃发酵产物配合BG11培养液最能有效促进小球藻生长,其次是28℃的发酵产物,...  相似文献   

7.
蒋利亚  潘波 《北京农业》2011,(12):109-110
传统乳制品是我国内蒙古、西藏等省的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然而传统乳制品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却很少有人关注。为了研究中国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种类,从内蒙古海拉尔地区采集了10个传统乳制品样品,通过各种生化鉴定的实验方法,共分离得到16株乳酸菌,11株酵母菌,其中干酪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6株,屎肠球菌2株,野生链球菌5株,酿酒酵母2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7株,毕赤酵母2株。  相似文献   

8.
蒋利亚  潘波 《北京农业》2011,(24):48-49
传统乳制品是我国内蒙古、西藏等省的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然而传统乳制品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却很少有人关注。为了研究中国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种类,从内蒙古海拉尔地区采集了10个传统乳制品样品,通过各种生化鉴定的实验方法,共分离得到16株乳酸菌,11株酵母菌,其中干酪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6株,屎肠球菌2株,野生链球菌5株,酿酒酵母2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7株,毕赤酵母2株。  相似文献   

9.
酸牛奶乳酸菌培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奶是鲜牛奶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营养价值高,有独特的天然香味,作为传统营养饮料被消费者广泛饮用.为进一步提高酸奶的品质,通过试验对乳酸菌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乳酸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酸牛奶生产工艺进行了跟踪研究,对不同的菌种配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饲用微生态制剂生产用酵母菌与乳酸菌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2株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的抑菌、产酸、产脂及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株乳酸菌能够对大肠杆菌产生一定的抑菌效果;2株酵母菌均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4种菌之间没有相互拮抗作用,均可以用于做饲用微生物制剂的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11.
实验对香橙乳酸菌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进行了研究。在发酵乳30%的条件下,以鲜橙汁、白砂糖、柠檬酸、稳定剂(稳定剂是由海藻酸钠、单甘脂、蔗糖酯组成的B-1型乳化稳定剂)为因素,以果汁添加量10%、20%、30%,白砂糖添加量6%、8%、10%,柠檬酸添加量0.05%、0.10%、0.15%,稳定剂添加量0.03%、0.04%、0.05%为水平,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鲜橙汁20%,白砂糖8%、柠檬酸0.05%,稳定剂0.04%。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为牛蒡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牛蒡为原料,经去皮、切片、护色、烫漂、匀浆、酶解、抽滤、发酵、调配、灭菌等工序加工牛蒡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到制作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白砂糖为牛蒡原汁的8%,酸奶(乳酸菌)为牛蒡原汁的15%,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45℃。[结论]在该试验工艺下研制出的牛蒡乳酸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发酵胡萝卜汁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乳酸菌发酵胡萝卜汁的最佳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研究了发酵胡萝卜汁各参数的不同组合对发酵胡萝卜汁感官质量的影响,建立各参数与产品感官质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了各参数间的互作效应。获得了发酵胡萝卜汁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胡萝卜汁浓度(26.8%)、蔗糖添加量(6.4%)、接种量(2.9%)、菌种比例(1.26∶1)、发酵温度(28℃)。  相似文献   

14.
胡欣洁  刘云  邓清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29-11832
[目的]开发出更加高效、抑菌谱更广、可做天然防腐剂的细菌素。[方法]以泡菜、酸奶为原料,利用MRS选择培养基从试材中筛选出能够抑制指示菌的细菌,通过排除酸抑制作用、过氧化氢抑制作用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证明该菌株是否产生有抑菌作用的细菌素。[结果]筛选得到的菌株经鉴定证明是乳酸菌,其产生的细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抑制作用,是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结论]筛选得出的乳酸菌细菌素在抑制各种病原菌和食品腐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葡萄酒酵母乳酸生成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以文  安家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155-3156,3158
[目的]研究葡萄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生成乳酸的变化规律,为在酿造葡萄酒等酒的过程中估计发酵液乳酸含量提供简单的方法。[方法]用以对羟基联苯为显色剂的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的乳酸含量。[结果]确定了葡萄酒酵母在葡萄糖浓度为120g/L、玉米浆(固体)浓度为2 g/L的发酵培养基条件下的细胞生长、乳酸生成动力学,确立了葡萄酒酵母发酵生成乳酸动力学模型并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估计。[结论]葡萄酒酵母生成乳酸的动力学模型为属于Ⅰ型,即产物的形成与细胞生长相偶联。  相似文献   

16.
胡燕  陈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03-7704,7707
[目的]对用乳酸菌发酵茶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为利用茶叶浸提液发酵制备饮料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茶叶为原料,加入100倍的水,在60℃下浸提15 min,浸提液中加入糖、乳粉等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乳酸菌发酵的几个因素(乳酸菌接种量、加糖量、加乳粉量、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得到乳酸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叶浸提液中加蔗糖量为8%,加乳粉量为13%,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6 h。[结论]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茶饮料,既有茶的各种香味物质和营养成分,又有酸奶的营养成分,而且风味好、品质佳,是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饮品。  相似文献   

17.
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方法]用双层培养基法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115株乳酸菌,用双层平板法从中筛选出24株对啤酒酵母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菌株,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筛选产苯乳酸量最高的菌株,并对筛选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菌株16S r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对初筛的24株菌株发酵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7株苯乳酸的产量〉60 mg/L的菌株,其中菌株P421乳酸菌显示出最高的苯乳酸生产能力,苯乳酸产量可达80.5 mg/L。根据菌株P42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产苯乳酸的菌株,建立了1种准确筛选苯乳酸生产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得促进竹笋壳乳酸发酵的微生物。[方法]以竹笋壳自然发酵物为菌种来源,用MRS-S培养基,通过连续定向继代培养,筛选出pH下降迅速、乳酸含量高的菌种,并对复合菌株和4株单菌的部分发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获得了4个克隆,分别为植物乳杆菌亚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复合菌种培养24 h后,pH下降至3.16,乳酸含量达11.41 mg/m L。[结论]该复合菌株能在温度10~45℃和pH 3~9的环境中较好地生长,适于不同地区和环境的竹笋壳青贮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