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基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意义都很大,但是在古村落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旅游规划水平低,保护意识不强等造成古村落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本文主要是想对古村落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探讨了古村落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以及它的生态容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年对古村落的文化资源十分重视,古村落的文化开发与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推动了古村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邦塘村案例,研究其中的村落文化特色与开发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下的古村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渐具规模的同时,也带来文化资源利用低效,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因此,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应避免古村落高度集中带来的竞争压力,重视差异化开发策略。首先,要认识到游客规模扩大、交通条件改善、游客要求提高,为徽州古村落旅游差异化经营提供了契机;其次,对旅游资源在自然风貌、文化遗存、民俗民风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徽州古村落旅游差异化开发提供条件;最后,应注重统筹安排,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积极促进合作,建立旅游资源集群化优势,提升古村落旅游品牌价值,加速推进徽州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且相对与外隔绝.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古村落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被开发,其自身的社会文化所受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在概括古村落旅游地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古村落旅游地社会文化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探讨了促进古村落旅游地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皖南古村落旅游景观资源再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古村落作为"新安文化"发源地,其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该研究阐述了皖南古村落的旅游景观资源类型,分析了皖南古村落现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村落再开发的开发原则与旅游产品的重新构建形式,最后尝试性探讨了古村落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态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的前提。该文分析了黔东南侗寨文化及生态特征的现状,对黔东南侗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保护黔东南侗寨文化生态,以及促进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320-321
古村落如同一座民俗博物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自然和文化财富。古村落旅游业也日益被打造成为吸引国内外众多旅游者的全新旅游品牌。因此,探索古村落旅游开发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莲都区大港头镇各个古村落的建筑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但至今仍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本文针对大港头镇古村落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状况进行探析,提出了适合古村落旅游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俊英  吴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92-10295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2008年间收录的83篇有关古村落旅游方面的学术论文的研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排序及主题分析,总结归纳了近8年来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现状,主要包括古村落旅游资源、古村落旅游开发保护、古村落旅游产品、古村落旅游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社区利益、社会文化影响和古村落旅游研究,从而对我国今后的古村落旅游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村落旅游是一项新兴的怀旧产业,正在全国范围蓬勃发展.但古村落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景现形态和文化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其资源具有稀缺性特点,本文就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CiteSpace的关键词分布等相关功能,根据关键词频率以及结合文献阅读,总结出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中3个研究热点,即保护性开发、文化和利益相关者。现阶段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体现出现代对传统的冲击问题,极大损害了古村落的旅游价值,而保护性开发的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合理模式,是古村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多数保护工作关注于物质层面如乡土建筑的保护,对文化层面的无形资产的保护传承重视不够,而文化才是旅游开发中所要挖掘和发扬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古村落旅游开发中问题不断的最主要原因,如何妥善协调多方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古村落发展的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受到广泛关注。古村落文化的活化,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 展,增加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提升居民的文化自信,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内涵, 推动上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上甘棠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活化文化灵魂、唤 醒文化记忆、激发文化活力、重塑文化价值、丰富文化体验等几个方面提出上甘棠文化活化的建 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对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给民族村寨带来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旅游开发层次较浅,未构建起民旅文化旅游商品产业体系,利益分配体制存不合理性;其民族文化形式与内涵等方面已经受严重负面影响。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苗族文化保护,促进村寨观光旅游向文化体验休闲旅游转变;打造村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产业体系,构建苗族文化传承平台;加强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措施,深入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农耕文化开发;完善村寨景区利益分配与激励制度,积极拓展村民参与形式与途径,以及协同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营特征一直是旅游小企业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已有成果较少探讨古村落景区旅游小企业经营特征的形成因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旅游小企业的调查,总结归纳旅游小企业的经营特征。研究发现,旅游小企业经营特征的形成是地理区位和历史传统、古村落文化、市场需求、管理机构变迁、旅游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有助于古村落目的地旅游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京西古道集商道、香道、军道为一体,其中古商道因兴起时间最早、文化影响最深而备受关注。古商道沿途散布着众多村落,村落是古商道的重要节点和商旅文化的空间载体,也是以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通过对古商道沿线爨底下村、灵水村、琉璃渠村、三家店村、苇子水村等典型村落的具体分析发现 ,适用于京西古商道村落旅游整体开发的通适性政策包括:一体化、多元化、固有化、深刻化、先行化和模式化。  相似文献   

15.
牛丹丹  段渊古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58-2064
古村落记载了历史的发展轨迹和脉络传承,是历史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有着较高的民俗价值和人文观赏价值.灵水举人村作为京西古村落群中的一支奇葩,其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和地方风俗特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在阐述了灵水举人村的主要景观遗产、宗教及民俗文化特色后,分析了灵水举人村的开发现状,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灵水举人村文化遗产资源方面提出了系统的保护原则,并对其今后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建议或策略,以促使灵水举人村的景观价值、建筑价值、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与关注.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苗族的传统习惯法中有存在一些具有独特作用的人和事物,如鬼师、理老、活路头、寨老和草标。笔者详细介绍了这些特定的人和事物在黔东南苗族中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中这些民族习惯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演变的过程中,有些甚至失去了原用的作用或被新的组织形式代替。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习惯法变异与流失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国家法与民族法之间的结合点,完善少数民族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刘超  胡宝贵 《农学学报》2018,8(8):94-100
国内古村落的发展面临着缺乏保护与过度开发的双面矛盾,如何在古村落规划保护与旅游发展中达到协调,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对此,研究提出在遗产活化理论指导下的古村落旅游规划思路,基于遗产活化理论,以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峪城村旅游资源的分析、主题的定位、区域的布局和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对长峪城的古村落旅游进行合理开发,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合理确定长峪城古村落旅游的“一条旅游线路、两个重要节点、三大功能分区、四个主题观光园”即“一线、二点、三区、四园”的发展布局。在古村落旅游规划中引入遗产活化理论是必然趋势,可以实现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侯欢欢  邓玲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2):178-181,184
分析了古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及其可持续发展遭遇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原真性与商业性、生态性与粗放性、保护与开发的困境问题,提出了保护古村的传统特色、保持古村的原真性、发展低碳旅游以及加快旅游转型升级的古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方丹  郑钦玉    鑫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62-163,184
以宜宾市玉和苗族乡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与民俗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提出玉和苗族乡乡村旅游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发展模式,以期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区域产业的良性互动与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