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兔球虫病的诊断方法,对新乡市某兔场以消瘦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病兔进行临床检查、粪便直接涂片检查、饱和食盐水漂浮检查,并对粪样中检出的球虫卵囊及其孢子化卵囊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虫种鉴定。在粪便中检出大量的球虫卵囊,经鉴定,分别为盲肠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和长型艾美耳球虫,最后确诊该兔场发生的是由多种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引起的兔球虫病。  相似文献   

2.
探讨兔球虫病的诊断方法,为兔球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河南省新乡市某兔场以消瘦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病兔进行临床检查、粪便直接涂片检查、饱和食盐水漂浮检查,以及对粪样中检出的球虫卵囊及其孢子化卵囊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虫种鉴定.结果发现,粪便中检出大量球虫卵囊,分别为盲肠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和长型艾美耳球虫,因此,确诊该兔场发生的是由多种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引起的兔球虫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山西省忻州某奶牛场艾美耳球虫感染率和虫种分布,为后期球虫病治疗及牛群饲养管理提供临床依据,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采自奶牛场200头产后母牛和600只犊牛的800份新鲜粪便样品进行球虫卵囊分离收集,采用麦氏虫卵计数法和PCR方法对球虫卵囊进行检查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奶牛场艾美耳球虫的总感染率为32.75%,0~3月龄和5~12月龄犊牛的球虫感染率分别为36.33%和43.00%,产后母牛的球虫感染率为12.00%,5~12月龄犊牛的球虫感染情况较0~3月龄犊牛严重,产后母牛感染情况轻于犊牛;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共鉴定出4种牛艾美耳球虫,分别是邱氏艾美耳球虫(77.48%)、牛艾美耳球虫(41.22%)、奥博艾美耳球虫(31.68%)和椭圆艾美耳球虫(14.50%),以邱氏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所调查的奶牛中有多重感染的情况,鉴定的262份阳性粪便样本中有117份为感染2种以上球虫,混合感染率为44.66%,发现最多可混合感染4种球虫。5~12月龄犊牛的球虫混合感染情况较0~3月龄犊牛严重,而产后母牛多以1种球虫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调查南宁地区水牛场中水牛球虫流行状况,通过对粪便中卵囊计数,对感染率和感染强度2项指标进行计算。调查结果显示,巴氏艾美耳球虫、牛艾美耳球虫、邱氏艾美耳球虫感染率较高,说明上述3种球虫感染较为普遍;而巴氏艾美耳、椭圆艾美耳以及阿拉巴马艾美耳球虫感染强度较高。调查结果对于研究制订水牛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球虫卵囊粪便检查法对张家口市规模较大的3个兔场共900多个粪样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幼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3.3%、感染强度(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OPG)范围为100~333400;青年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77.7%、感染强度范围为66~22000,种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85.7%,感染强度范围为100~28200;共鉴定出10个虫种,分别为斯氏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微小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为有效防治兔球虫病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新疆北疆部分地区鸡球虫病病原分布情况,明确近年来新疆北疆地区鸡球虫病的致病种类情况.[方法]采用定点采样法,从沙湾、石河子、玛纳斯和昌吉等地采集病死禽的肠道直接进行粪便处理和病原学检查,收集新鲜粪样进行鸡球虫卵卵囊分离,进行孢子化卵囊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对鸡球虫进行虫种鉴定.[结果]鸡球虫的感染率为100;,共检出6种艾美耳球虫,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哈氏艾美耳球虫(E.hagani)、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其中柔嫩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堆型艾美耳球虫为新疆北疆地区鸡球虫病病原的优势虫种.[结论]研究对新疆部分北疆地区的鸡球虫原分布及其构成进行了初步确定,了解其病原水平,从而为该病防治中抗球虫药物的选择及代化用药方案提供必要数据,今后北疆地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球虫病是畜牧生产中重要和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分布极广,危害很大。牛球虫病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主要发生于犊牛,可导致死亡。文献记载,寄生于牛的球虫有10余种,常见的以邱氏艾美耳球虫、牛艾美耳球虫和奥博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强,也最常见。流行于温暖而潮湿季节(4~9月份)。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牛的球虫病也呈上升的趋势,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牛的生长发育。1病原牛的球虫病是一种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原虫病,主要发生于犊牛,本病常以地方散发形式出现,死亡率一般在2~40%之间。据文献上记载牛球虫病有25种,寄生于家牛的有14种,其中以牛艾美耳球虫和邱氏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危害严重,且极为常见。1.1牛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盲肠、结肠、小肠和直肠,卵囊为卵圆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养殖场送检患病幼兔进行病理学诊断。[方法]剖检后对患病幼兔的肝脏及粪便进行涂片检查,并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对其进行病理变化观察。[结果]剖检可见幼兔肝脏肿大,表面和切面可见黄白色小结节,结节内充满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质。肝脏涂片检查可见艾美耳球虫虫卵及大、小配子体,粪便检查未见球虫卵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肝脏组织结构破坏,胆管上皮增生,在增生的胆管上皮内可观察到不同发育阶段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结论]送检幼兔被诊断为斯氏艾美耳球虫病。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兔球虫早熟系疫苗株,同时也为有效防治兔球虫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球虫卵囊粪便检查法检查495个粪样,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及感染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96.7%(177/183),感染强度100~435 500;青年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75.1%(148/197),感染强度66~112 000;种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55.7%(64/115),感染强度100~27 900。根据形态学观察共鉴定出16个虫种,即:斯氏艾美耳球虫、兔艾美耳球虫、大型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无残艾美耳球虫、中型艾美耳球虫、微小艾美耳球虫、梨形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盲肠艾美耳球虫、穿孔艾美耳球虫、新兔艾美耳球虫、纳格浦尔艾美耳球虫、长形艾美耳球虫、野兔艾美耳球虫,松林艾美耳球虫。说明河北省部分地区兔球虫感染率仍然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表达M2e-EYFP融合蛋白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稳定性,及其在环境中的传播能力、竞争能力和存活能力方面,分析转基因球虫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方法】稳定性试验包括:转基因球虫感染非靶动物,观察临床症状和卵囊产出情况;转基因球虫继代繁殖,检测荧光率;转基因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PCR检测卵囊中的外源基因。传播能力试验主要是分析感染鸡和不感染同居鸡的卵囊产量和荧光率。竞争性试验则是用不同混合比例的2种球虫感染鸡,检测卵囊产量和荧光率;存活能力试验是用不同处理方式的卵囊感染鸡,检测卵囊是否产出以分析卵囊存活能力。【结果】转基因球虫不感染小鼠和家鸽,与野生型柔嫩艾美耳球虫宿主特异性相同;连续繁殖传17代后外源基因稳定表达。与毒害艾美耳球虫混合寄生时在异种球虫体内未检测出外源基因。传播能力试验中,46d攻毒时转基因球虫感染与不感染同居组的卵囊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且1∶1感染和不感染同居组卵囊荧光率检测结果维持在51.6%67.9%。竟争性试验中,攻毒时各比例感染组卵囊产量均极显著少于不感染攻毒对照组,荧光率检测结果各比例组变化幅动不大,且1∶1组哨兵鸡卵囊荧光率检测结果为41.2%61%。存活能力试验,转基因球虫与野生型球虫在夏季室温条件下均不能存活90d,且与其他不同方式处理的卵囊外界存活时间接近。【结论】说明转基因球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环境中的传播能力、竞争能力和存活能力未呈现显著优于野生球虫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采自黑龙江省某动物园的东北虎源球虫虫种进行鉴定。对东北虎源球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孢子化卵囊对犬进行感染性试验;根据已发表的猫等孢球虫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Ⅰ(ITSⅠ)序列设计引物,提取虫体基因组DNA扩增目的片段,并与其他球虫的ITSⅠ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根据形态学观察发现该球虫符合等孢属球虫的特征;用孢子化卵囊感染犬,结果不能在其粪便中检出卵囊;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的目的片段,与其他19种球虫的ITSⅠ序列同源性为35.97%~98.71%之间。通过对东北虎源球虫形态学观察、犬的感染性试验与分子鉴定,确定东北虎源球虫为等孢属球虫,并且与猫等孢球虫亲缘最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河南省猪等孢球虫的分子变异规律。[方法]从河南省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及豫中地区的部分规模化猪场采集粪便样品,进行猪球虫卵囊的分离与纯化;从分离到的8株猪球虫分离株中提取核酸并进行测序,并与猪等孢球虫扩增株基因序列及其他相关原虫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河南省不同地区的8个猪球虫株均为猪等孢球虫,并且没有明显遗传差异。I.suis与其他7种原虫差异较大,不属于同一个生物型,同一种动物所感染的不同种类原虫之间的同源性较低。[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蚯蚓粪作为肉鸡垫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蚯蚓粪作为肉鸡垫料的效果。[方法]以锯屑做垫料为对照,以蚯蚓粪垫料为处理,记录不同处理肉鸡初始体重3、0日龄体重、末体重、采食量、死亡鸡只数,计算生产性能和料重比,同时测定畜舍内NH3浓度和垫料中的球虫卵囊数量。[结果]蚯蚓粪组的NH3浓度极显著低于锯屑组,同时,畜舍内相对湿度明显降低。蚯蚓粪组球虫卵数量低于锯屑组,有利于控制60日龄前鸡的球虫病。肉鸡垫料中的球虫卵在30日龄前随日龄逐渐升高,30日龄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70日龄降到最低。0~70日龄,蚯蚓粪组可提高日增重6.74%,采食量1.72%,成活率2.94%,降低料重比4.58%。[结论]蚯蚓粪作为肉鸡垫料的效果好于锯屑。  相似文献   

15.
E.tenella吉林株单卵囊的分离及PCR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①试验动物。1日龄海兰公雏,购自长春市北方鸡场。饲养于150℃,消毒1h的隔离器中,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喂不添加任何抗球虫药的全价饲料,喂前80℃高温消毒30min。②试验虫种。单卵囊分离用虫种,为该实验室从球虫严重临床发病鸡盲肠中分离。③试剂。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于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D12000及PCR相关试剂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④仪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鸡球虫保护性抗原基因,为研究基因功能和研制抗鸡球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将纯化的堆型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于兔皮内多点注射,制备堆型艾美耳球虫抗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效价,进行免疫学筛选.利用PCR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初步鉴定.[结果]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堆型艾美耳球虫抗血清检测结果呈阳性,初步筛选到的疑似阳性斑经3次复筛后获得6个阳性克隆,1~3号克隆约为1 000bp,4~6号克隆约为1 500 bp.[结论]对堆型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cD-NA文库获得的阳性克隆成功进行了免疫学筛选.  相似文献   

17.
李巍  王丹  王哲  凡敏  张颖  赵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06-11107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的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方法]给肉鸡雏接种E.tenella纯种孢子化卵囊:第5~10天收集鸡的粪便并标记、粗提,经卵囊孢子化、纯化孢予化的卵囊、计数卵囊后,最终制备出子孢子抗原。[结果]该方法制备E.tenella子孢子抗原较其他方法简单易行,不需太多专门仪器和培养液,一般实验室均可进行,效果良好。但所用时间较长。[结论]该试验成功分离提纯出了鸡的E.tenella卵囊,并获得了蛋白浓度较高的抗原,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获得E.tenella纯株,进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已经建立的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进行改进,用分离的单卵囊胶囊接种雏鸡。同时应用PCR方法对收集的单卵囊分离株进行球虫种类鉴定。[结果]20只试验鸡中有15只粪便中分离到卵囊,感染成功率为75%。PCR扩增结果表明该单卵囊分离株为Etenella。[结论]采用单卵囊胶囊进行接种,操作简便,既节省了接种时间,又降低了接种难度,且大大提高了接种成功率,为球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乡地区规模化羊场球虫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粪便压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卵囊培养法对新乡市某羊场的球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鉴定,并开展了几种寄生虫药物的治疗试验。[结果]该羊场球虫感染率为25%,其中夏季的感染率最高,且1~3月龄的羔羊感染最严重。形态学分析表明,该场羊群体内存在2种球虫,分别为错乱艾美耳球虫和和雅氏艾美耳球虫。药物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磺胺喹噁啉片对艾美耳球虫的防治有良好效果,其价格便宜,用药方便。[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规模化羊场寄生虫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