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火烧作为管理植被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植被管理者及研究者的关注。系统总结国内外计划火烧研究进展对我国林火生态学研究及植被恢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国际科学论文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近10年的计划火烧研究文献,分析了计划火烧和野火的关系,计划火烧对植物物种丰富度、植物死亡率及植被恢复的影响,计划火烧对土壤性质、微生物及种子库的影响;对于未来研究,提出可利用计划火烧中的频率、强度、规格和时间参数,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经营目标的植被类型研发计划火烧模式,长期定位研究计划火烧对植被—土壤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计划火烧对区域森林燃烧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燃烧概率模型模拟计划火烧前后两种情景下的森林燃烧概率,在景观尺度上定量评估计划火烧在林火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POT6卫星数据提取大兴安岭部分区域在2016年火险期前进行计划火烧处理的可燃物状况,基于研究区附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利用R软件计算2016年火险期每日的火险指数,通过BURN-P3模型分别模拟计划火烧前后的森林燃烧性,评估计划火烧对森林燃烧概率和火行为的影响。[结果]2016年火险期前该区域进行计划火烧的面积为44 931 hm2,占区域总面积的20.8%。计划火烧后,研究区平均燃烧概率从0.016 4降到0.012 4,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地和落叶阔叶林平均燃烧概率分别降低4.2%、3.5%、5.9%、2.3%和0.6%。计划火烧前研究区的平均火烧强度和平均蔓延速度分别为548.9 kW·m-2和2.2 m·min-1,通过计划火烧处理,火烧强度和蔓延速度分别降低17.9%和24.3%。落叶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发生树冠火的主要类型,火强度高、火蔓延速度快。计划火烧处理后研究区...  相似文献   

3.
以火防火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从60年代起已经广泛开展了林内外计划火烧,进入80年代,计划用火迅速发展,美国年计划火烧面积达到1400万ha,澳大利亚年计划火烧面积150万ha以上,加拿大、独联体国家也积极进行计划火烧,并收到了良好的防火效果。  相似文献   

4.
谈森林防火中的计划火烧赵顺昌计划火烧又称计划烧除,人们常称之为黑色防火工程。它是在事前选定的地段内,在有效的控制下,有计划地用低强度火烧除林下和林缘可燃物,以达到和消除火灾隐患,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提高森林对森林火灾的自防能力的一种防火手段。计划火烧是...  相似文献   

5.
计划火烧,就是选择适宜时期在人为的控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用火烧除林内积累的可烧物,以达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南盘江林业局从1975年开始进行计划火烧.经过多年的试验,1980年普遍开展应用了此项技术,每年计划火烧面积达四万亩左右,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该局进行计划火烧的情况作如下小结。一、基本概况:南盘江林业局位于云南省东部南盘江下游南岸,师崇、丘北两县交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区域,也是我国森林火灾高发、频发区域。研究计划火烧对本地区土壤呼吸的影响,对探究计划火烧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变化规律,对未来指导计划火烧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阿里河林业局兴安落叶松林为样地,在计划火烧24h前、后使用LI-8 100取样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与土壤湿度等指标。火烧前后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18±0.19μmol/m2·s和0.89±0.29μmol/m2·s。计划火烧前土壤呼吸与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土壤湿度显著相关(P0.05),计划火烧后,土壤呼吸与土壤微生物碳氮、土壤湿度、温度等都没有相关性(P0.05),且与火前相比,土壤呼吸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开展计划火烧不会导致本研究区域内土壤呼吸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对森林生产经营以及开展计划火烧对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计划火烧在四川云南松林区得到及时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控制森林火灾的能力,起到了明显的防火作用,有效地防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计划火烧作为保护森林的措施和手段,已被各地所接受。然而,计划火烧后的生态效果究竟如何?会不会影响林木生长,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怎样?都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91年1月对1988年和1989年试验火烧后的生态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林木生长量、幼树死亡率、草本灌木恢复情况调查,探讨计划火烧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综合分析火烧后的生态效果。一、研究方法在火烧试验林地,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火烧对土壤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计划火烧后对林地土壤的作用和影响,是正确评价火烧生态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弄清火烧后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诊断土壤营养元素丰缺,了解土壤肥力动态,对于评价火烧林地土壤生态演变具有实践意义。在四川云南松林区实行大面积火烧后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无影响?烧后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能否满足林木生长的要求?成为计划火烧后必须回答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91年1月对西昌磨盘山云南松林计划火烧两年后的林地,进行土壤剖面取样分析,探讨火烧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动态  相似文献   

9.
论云南松森林计划火烧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松林区连续4年的林火生态定位研究和计划火烧试验证明,以林火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云南松林区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在适当时期进行计划火烧,能够安全稳定、经济有效地烧除林地有害可燃物,实现以火防火之目的。这些研究和实践总结起来,即是保证云南松森林计划火烧安全进行的“计划火烧三原则”:1.森林各层可燃物含水率差值适宜。火烧时,各层可燃物含水率应为:地表枯枝落叶7—20%,草本30—60%,灌木和乔木应不小于75—110%。2.选择稳定的天气条件。在可燃物含水率层间差异显著的前题下,火烧期间风速要<6m/sec,空气温度30—50%,气温-5—10℃。3.选择正确的点火控火技术。对于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林分应采取诸如上山火烧、下山火烧等不同的火烧技术。  相似文献   

10.
火烧技术是以火防火、以火灭火的应用。它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新的技术措施来预防、控制和扑灭森林火灾。火烧技术包括:计划火烧,火烧防火线,以火灭火。  相似文献   

11.
为有计划的点烧林内可燃物,清除火灾隐患,降低开设防火线成本,变害为利,由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基金项目《林内外计划火烧的研究》,确定在1990年4月20日前,于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进行6万多公顷的林内计划火烧,和500多公里沟塘防火线的计划火烧。并拟于1990年1月对参加点烧的全部工作人员(共10余名)  相似文献   

12.
所谓计划火烧就是以生态和物候学为理论依据,通过选择最佳点烧时机,用低强度的火烧除林地上积累的大部分枯枝凋落物等易燃物,以降低森林火等级,从而获得多种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防火技术。据此提出“以火防虫”的新方法。而“以火防虫”是以计划火烧为条件,通过利用计划火烧时期与害虫处在越冬虫态时期二者的吻合,以减少为害林木虫口数的一种新方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飞播造林前的计划火烧整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计划火烧”就是在适宜的时间、固定的范围内,在严密的措施控制下,有目的、有组织地烧除多年积累的可燃物,为预防森林火灾,更新造林,改善林地卫生条件和减少病虫害,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我们从1984年开始,在永吉县3个乡飞播造林地上,播种前进行了大面积火烧工作。通过三年的实践,又经过实际调查证明,实行火烧后,对飞播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今后开展“计划火烧”工作积累了经验。下面就飞播地区自然情况,开展“计划火烧”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效益等问题谈谈看法。一、飞播区的自然情况飞播造林区位于永吉县西部岔路河、一拉溪、金家3个乡境内。三年来火烧面积为20.68平方公里,实际有效面积为14.17平方公里。地形变化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美国西部林内计划火烧与日俱增。这些火烧可以减少可燃物的积累,消除隐患,为森林更新创造条件;火烧可使密林稀疏,调整森林的年令结构和树种组成。在美国西部对火烧后林木死亡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黄松(Pinus ponderosa)和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以前的研究都认为树冠的损伤对树木的死亡影响最大,因此,所选择的指标主要有冠焦(体积)百分率、冠焦长度百分率和平均烧焦高度。但是,在计划火烧中,火线强度和冠焦高度常常能在选定的点火技术和天气条件下得到控制,这时根与干的烧伤对树木的死亡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实行“计划火烧”是保证飞播造林质量的重要施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计划火烧”,就是在适宜的时间、固定的范围内、在严密措施控制下,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的烧除多年积累的可燃物,既可改善林地卫生条件,又可为更新造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我们按着林火管理规则,从1984年开始,在永吉县三个乡飞播造林地上,播前进行了大面积火烧工作。经过三年实践,又进行了实际调查,认为计划火烧后对飞播造林种子的发芽、促进幼苗的生长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安阳市太行山浅山区是森林火灾多发区和森林防火重点区域.采取计划火烧的方法,开展太行山浅山区防火隔离带开设技术试验,选择有利天气,采用人为、有计划、有控制的火烧方法,定向清除林区可燃物,开设防火隔离带.对降低森林火灾危害,预防本地区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提高火灾救援科学性,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营林安全用火是指在人为控制下,在指定地点有计划地进行火烧。这种火是低能量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生态因子,可以科学调节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用火是具有生态意义的火烧,与森林火灾有其本质的差别,应充分利用火辩证有利的一面,造福人类社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早在1910年就先后开始采用控制烧除法,近年来年计划火烧面积百万公顷。我国无论从规模还是应用技术上都应加大力度,克服“谈火色变”心态,全面推广应  相似文献   

18.
对尚勇子保护区内冷山河区域实施火烧干扰前后哺乳动物对栖息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计划烧除对哺乳动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计划烧除后野生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均有明显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样性指数逐渐恢复到未干扰月份;不同物种在烧除前后被监测到的痕迹数量变化趋势具极大的相似度。研究认为,计划充分和管理完善的火烧间伐在改善野生动物栖息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强度火烧对兴安落叶松林自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强度火烧迹地内兴安落叶松自自然更新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度火烧后,由于地被覆盖率的降低,增加了落叶松种子和土壤接触的机会,促进了兴安落叶松的自然更新。火烧后3年,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达到2 350株·hm~(-2);火烧后6年达到4 572株·hm~(-2);火烧后9年,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达到5 650株·hm~(-2)。而对照样地中,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分别为1 550株·hm~(-2)、1 760株·hm~(-2)、1 435株·hm~(-2),远小于火烧迹地自然更新数量。通过采取适当的计划烧除措施可以促进落叶松的自然更新,有利于林分稳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系统恢复。  相似文献   

20.
春季计划火烧中火行为计算模型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兴安岭地区目前每年平均火烧铁路、公路两侧和沟塘草甸的防火线约几千里,对控制和减少森林火灾起到很大作用。但计划火烧方法不当,安全措施不完善,也会跑火成灾。如能根据天气条件,植被物候,地形等环境条件,并严格履行安全用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