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农业进入以家庭农场为标志的新时期 在中央文件中,把家庭农场列入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最早见于2008年10月12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城镇转移,为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实施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近几年来,我国在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相似文献   

3.
现实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了对农民权益的忽视,严重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正常开展。为此,必须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切实推动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创造...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而后中央多个1号文件强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相似文献   

6.
徐春光 《山东农机化》2013,(2):31-32,47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仿佛一根魔杖,魔杖指处,种种神奇的效应随即发生:土地、农机、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推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了土地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最大化;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助推了二三产业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土地流转让"大铁牛"有市场诸城市是国内较早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7.
陈文学 《河北农机》2023,(21):139-14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不断坚持并健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农户对承包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和土地流转以及对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抵押、担保等权利,大力提倡让农户以承包经营权的形式作为农业入股来开展乡村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政策鼓励农户们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农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以此发展多元化的土地规模经营。本文章主要以临洮县各乡镇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并现场对临洮县农地流转状况进行了基本调查,初步掌握了临洮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有效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1.国务院颁布农村土地流转意见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实施办法,探索建立抵押资产处置机制,规范引导农村土地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农村加快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市场发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头戏。为了促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相应出台了扶持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政策,激发了农民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集中经营土地发展农业的积极热情,经营土地有利可图,许多地方土地流转以每年10%的速度推进。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农村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启动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文朝友 《湖南农机》2012,39(3):171-172
国土资源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土地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文章就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以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进程,提高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  相似文献   

12.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自实施以来,增加了有效耕地而积,缓解了因建设占用和退耕造成的耕地压力,推动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为此,指出了江苏省目前耕地占补平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四川省苍溪县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管理职能,狠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及财务管理,提高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保证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健康、有序地运行。  相似文献   

14.
《Agricultural Systems》2006,90(2-3):435-456
In land use research regression techniques are a widely used approach to explore datasets and to test hypotheses between land use variables and socio-economic, institu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ithin land use science researchers have argued the importance of scale and levels. Nevertheless, the incorporation of multiple scales and level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n one analysis is often lacking. Ignoring the hierarchical data structure originating from scale effects and levels, may lead to erroneous conclusions due to invalid specification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apply a multilevel analysis to construct a predictive statistical model for the occurrence of land use. Multilevel modelling is a statistically sound methodology for the analysis of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data with regression models that explicitly takes variability at different levels into account. For a land use study in the Philippines multilevel models are presented for two land use types that incorporate the field, household and village level. The value of multilevel modelling for land use studie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multilevel modelling for data collection will b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planatory variables can account for group level variability, but in most cases a multilevel approach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sound regression model. Although land use studies often show clear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it is not always possible to use a multilevel approach due to the structure of most land use datasets and due to data quality. Potentially, multilevel models can address many important land use issues involving scales and level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in land use change research to formulate hypotheses that explicitly take scale and levels into account and then collect the appropriate data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ith approaches such as multileve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因地制宜地进行农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布局和农用地耕作制度的改革与调整,发挥最大的土地生产潜力,对于缓解人地矛盾,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尤其是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以重庆市云阳县为研究区域,基于2008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DEM数据,利用ArcGIS9.2的空间分析功能,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标准确定的耕地定义为依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处喀斯特地区的云阳县适宜耕地的土地面积比重不大,根据这样的形势提出了充分利用三峡蓄水产生的大面积水面和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来提高全县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SWAT的浑河流域上游地区硝态氮淋失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浑河流域上游地区为研究流域,应用SWAT模型估算了该流域硝态氮淋失量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硝态氮的淋失量。利用2008—2010年实测径流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校核与验证,结果表明,流域硝态氮的淋失量与施氮量在空间分布上是一致的,且与水分渗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降雨、施肥是影响流域硝态氮淋失的主要因素;此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硝态氮淋失量的差异也非常明显,耕地的硝态氮淋失量最高,林地次子,居民区、裸地等最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在典型岩溶流域产生的水文响应,构建了倒天河流域的SWAT模型,利用该模型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流域流量的变化规律和子流域产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参数率定后的SWAT模型在模拟倒天河流域月流量过程中表现良好,模型适用于该研究区;草地转为耕地会导致流域流量增加,调蓄能力减弱;林地向耕地、草地向耕地转化易改变子流域产水量,草地向林地的转化不易改变子流域产水量;林地向耕地、草地向耕地、草地向林地的土地利用转化均会导致子流域调蓄能力变弱,草地向耕地的转化对调蓄能力的改变尤为显著。研究成果对减轻岩溶区旱涝灾害,防治石漠化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累计地面沉降量的增加,蓄滞洪区内的洪水特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以贾口洼蓄滞洪区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地面沉降分析,构建基于两种不同地面高程资料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对大清河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进行演进模拟。通过比较地面沉降前后洪水演进过程、淹没水位和洪水淹没面积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在入流过程和蓄水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地面沉降会引起贾口洼蓄滞洪区前期洪水演进速度变缓,淹没水位降低,最大淹没范围增大。该结论可为滞洪区的防洪减灾及大清河防洪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内陆河流域集水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及其成因。【方法】基于能够逐年调用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的LU-SWAT模型,并结合控制变量法研究了黑河流域集水区黑河上游1990—2009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表径流、侧向流、蒸散发量、地下径流以及总产水量的影响。【结果】LU-SWAT模型对于黑河上游月、年出山径流模拟结果较好,其月径流模拟的纳什系数为0.93,相关性系数为0.94;其年径流模拟的纳什系数为0.83,相关性系数为0.86。此外,其对各个水文要素的模拟结果符合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集水区的水文特征;1990—2001年黑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在林地的减少,而2002—2009年土地利用的变化除了林地和草地的增加之外,还表现在裸地的大面积减少;1990—2001年黑河上游地表径流、侧向流、蒸散发量以及总产水量都呈现增加趋势,而地下径流呈减少趋势,2002—2009年流域地表径流、侧向流、蒸散发量以及总产水量减少,而地下径流量增加。在黑河上游,干旱条件下各水文要素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更明显。【结论】1990—2001年林地的减少可能是流域地表径流、侧向流、蒸散发量以及总产水量都呈现增加趋势而地下径流呈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2002—2009年裸地的大面积减少可能是流域地表径流、侧向流、蒸散发量以及总产水量减少而地下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地区耕地非农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地区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建设所占用,耕地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探讨耕地非农化的动力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当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力分析上。因此,利用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和均衡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耕地非农化的内在机制,并根据其转换的内在机制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