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一直未引起重视。然而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垃圾的处置与管理问题亟待解决。研究以经济相对发达的太湖地区宜兴市大浦镇渭渎村为代表,详细分析了生活垃圾产生量、组成成分及其动态变化,并对村民环保意识进行人户调查。结果发现,太湖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典型农村垃圾组分阻可堆腐物占主要部分,达67.70%,且逐月变化不大。调查期间广大村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垃圾的收集分拣工作,并表示愿意支付垃圾收集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目前广东省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33个县(市、区)中的256个行政村为调查对象,每村随机选取10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村垃圾中来源于生活性垃圾占60.13%,来源于生产性垃圾占39.87%;生产性垃圾中主要是种植业垃圾和工业垃圾,各占32.87%和29.73%。各地区农村垃圾产量差异较大,在调查区县中,人均垃圾总产生量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东莞和中山的村庄,最少的是揭阳和梅州的村庄。从全省来看,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随意处置,占37.89%,其次是由乡(镇)派车外运统一进行处理,占25.78%,在珠三角和粤北的韶关则主要是由乡(镇)派车外运统一处理。以农户为单位产生的垃圾来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91.58%农户的垃圾主要来源于生活废弃物,8.16%农户垃圾的主要来源是养殖业废弃物。农户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最高的是东莞0.82kg.d-1,其次是广州0.75kg.d-1,最低的是茂名和清远,均为0.31kg.d-1;38.86%的农户的家庭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是随意堆放,57.76%的农户生活垃圾是收集堆放的,收集堆放方式中有31.64%是填埋处理,19.06%是焚烧处理,7.06%是生物处理。为了实现各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农村垃圾应该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因地制宜地组合选用垃圾处理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杭州富阳市里山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为例,采用序批式干态水解-液态产沼工艺对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处理进行了应用研究。该工艺稳定运行后的最佳运行周期为60 d,运行成本为24元·t-1,处理产物具有较好的肥效。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为农村有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模型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环境及经济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长期存在重建设轻后评估和管理的问题。利用DEA模型对21个广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案例开展绩效评估,并利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示范工程综合技术效率的显著差异。结果表明:1)绩效好的示范工程中,其中有10个焚烧示范工程,2个热解示范工程,污染物产出指标对绩效评估结果有一定影响;2)焚烧、热解和生物发酵处理方式均适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3)绩效好的垃圾焚烧示范工程污染物控制上基本都采取了采用水沐法的控制工艺,绩效好的垃圾热解示范工程污染物控制上基本都采取了采用热解气化+二燃室+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工艺;4)生活垃圾分散小型焚烧、热解工程项目吨处理垃圾一次性投资额建议分别控制在(15.92±11.98)万元(焚烧)、(35.00±7.07)(热解)万元范围;吨处理成本应控制在:焚烧为(26.08±15.33)元、热解为(57.5±10.61)元范围;占地面积应控制在焚烧(39.74±18.19)m~2/t、热解(7.33±2.31)m~2/t。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用示范的主要依据,为广西乃至全国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从农户参与角度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提升途径,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基于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187个村的调查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农户参与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的影响,并从投入产出角度进一步分析农户参与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产生影响的途径。结果表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均值为0.58,整体处于相对低效水平。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和参与、参与垃圾分类村民间的监督行为等农户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付费等间接参与行为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直接和间接参与行为通过影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投入和产出来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据此,提出当地政府应合理增加垃圾分类处理相关投入、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建立农户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激励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膨松剂对厨余垃圾堆肥CH4、N2O和NH3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厨余垃圾有别于混合生活垃圾,具有高有机质含量和高含水率等特点,单独堆肥会产生大量CH4、N2O、NH3和渗滤液,为减少厨余垃圾堆肥过程污染物的排放,该文以居民小区产生的经大类粗分后的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以菌糠为膨松剂,设置15%、25%、35% 3个添加质量比(湿基)的堆肥处理,以纯厨余垃圾单独堆肥为对照处理,研究菌糠作为膨松剂对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CH4、N2O、NH3和渗滤液排放的影响及其最佳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菌糠可以完全避免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渗滤液的产生;堆肥结束时,添加15%和25%菌糠的处理堆肥达到腐熟标准,但添加35%的菌糠使堆肥高温期缩短,不利于有机质分解;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15%、25%和35%比例的菌糠均可以减少堆肥过程中CH4和NH3的累计排放量,且减排量与添加比例正相关,但只有添加15%菌糠的堆肥处理明显降低了N2O的排放量;添加质量比为15%和25%菌糠的堆肥处理,CH4和N2O排放总量比厨余垃圾单独堆肥分别减少45.8%、19.6%,而添加质量比为35%的菌糠使CH4和N2O排放总量为厨余垃圾单独堆肥的1.14倍(每t物料,干基)。综上,菌糠作为食用菌种植废弃物,可用作厨余垃圾堆肥膨松剂,在适宜的添加比例条件下,能够在避免堆肥过程中渗滤液产生的同时,减少CH4、N2O和NH3的排放量。研究结果可为厨余垃圾堆肥过程温室气体减排、氮素损失控制和工艺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餐厨垃圾与菌糠混合好氧堆肥效果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分别使用玉米秸秆与菌糠作为餐厨垃圾的堆肥调理剂,进行堆肥1次发酵对比试验,旨在考察菌糠作为餐厨垃圾堆肥调理剂的可行性。通过对2种调理剂与餐厨垃圾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及腐熟度变化的分析,表明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时,菌糠是一种优于玉米秸秆的良好调理剂,餐厨垃圾与菌糠混合堆肥时升温速度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含水率与有机质分别下降19.6%和20.2%。同时,其混合堆料在堆肥过程中散发臭气较少,1次堆肥处理后发芽指数较高(55.6%),基本实现腐熟。  相似文献   

8.
秸秆对厨余垃圾堆肥臭气和渗滤液减排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厨余垃圾单独堆肥会产生大量渗滤液及臭气物质,严重影响环境质量。该试验以玉米秸秆作为添加材料,按质量比(湿基)为1∶3添加到厨余垃圾中进行堆肥试验,并以厨余垃圾单独堆肥为对照,对比分析了2个堆肥处理的腐熟度变化、主要臭气物质及渗滤液的排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温度、pH值、电导率(EC)、固相C/N和发芽率指数(GI)来看,添加秸秆的堆肥处理其腐熟度明显优于厨余垃圾单独堆肥处理,且添加秸秆后,可有效稀释厨余垃圾堆肥产品的盐分含量;2个堆肥处理的臭气物质浓度分析表明:添加秸秆的厨余堆肥处理NH3的平均排放浓度比厨余垃圾单独堆肥提高了3.3%,而甲硫醚、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降低了62.3%,67.9%和49.6%;厨余垃圾单独堆肥过程中渗滤液的产生量占堆肥原料质量的32.6%(湿基),添加秸秆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不产生渗滤液。因此,玉米秸秆在提高厨余垃圾堆肥腐熟度、控制渗滤液和臭气物质排放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上海南汇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现状,从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管理水平和运行成本等方面分析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的利弊和条件;进一步阐述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应当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最后从农村环境管理层面以及处理技术角度,提出了健全上海郊区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装置的研制及工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探索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途径,该文研究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处理生活垃圾的装置及工艺,以广州市番禺区猛涌村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进行了2个月的中试试验。研制的堆肥装置分4个小仓,每个小仓容纳垃圾1.56 m3,总容积6.24 m3,抽风机功率为1.1 kW/h,抽风频率为1 d 10次,每次30 min,总时间为5 h,每天总耗电量5.5 kW,能耗低。通过12 d高温发酵,24 d编织袋二次发酵的处理方式,温度能达到60℃的天数在5 d以上,出仓时减容约为40%,堆肥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且整个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结果表明该装置及工艺可以用来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可充分做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物理特性分析及处理建议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为给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该文基于对西部6省18县59村580户农户的现场调研和全国25个省(市)128篇文献调研的数理统计,对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产生率、产生量、组分、容重、可压缩性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率介于0.034~3.000 kg/(人·d)之间,中位值为0.521 kg/(人·d),2014年产生量达到1.48亿t,具有来源广泛且分散、产率低、产量高、增长迅速、区域差异显著等特点。生活垃圾主要组分包括厨余类、灰土类、橡塑类和纸类,其湿基质量累计百分比达到了83.61%,区域差异显著;与城市生活垃圾组分相比,具有低厨余和金属、高灰土含量的特点,并逐渐趋于城市化。生活垃圾的容重介于40~650 kg/m~3之间,平均值为263 kg/m~3,可压缩性较好。根据生活垃圾特性,在实施"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管理模式的农村,建议采用压缩式中转站和垃圾车进行收运;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逐步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将厨余和灰土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后就地消纳。  相似文献   

12.
余热和菌剂对垃圾堆肥效率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同时添加外源菌剂和使用循环热风对缩短堆肥周期的影响,该文以15~80 mm生活垃圾为原料,设置了无添加菌剂和无余热回用堆肥(对照)与添加菌剂和余热回用堆肥(处理)强制通风隧道发酵仓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菌剂和余热利用后堆肥高温达到55℃的时间缩短了1~2 d,高温堆肥时间7 d,堆肥周期缩短为27 d;按600 t/d处理规模计算,菌剂和余热利用处理全年的温室气体比对照少排10 150.65 t( 以CO2计);日进仓数由3个增加到4个,处理能力可以提高到800 t/d。菌剂和余热利  相似文献   

13.
海河流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量估算及环境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人体粪尿输出系数模型,从省级行政区和水资源三级区2个层面分别估算了海河流域农村生活各类污染物负荷量及比例。2007年,海河流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TN322×104t·a-1,TP62×104t·a-1,COD210×104t·a-1。其中,生活污水污染物负荷量TN3×104t·a-1,TP0.36×104t·a-1,COD30×104t·a-1;人体粪尿污染物负荷量TN278×104t·a-1,TP48×104t·a-1,COD180×104t·a-1;生活垃圾污染物负荷量TN41×104t·a-1,TP14×104t·a-1。从各省来看,在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中,河北省所占比例最大,为57.69%,这是由河北省农村人口数量最多决定的。从水资源三级区来看,在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中,徒骇马颊河平原所占比例最大,为15.54%;其次是黑龙港及运东平原,占11.57%。在非汛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汛期,特别是发生强降雨时,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构成一定的威胁,尤其以生活垃圾的环境风险最大,这是由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堆放方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菌剂对厨余垃圾堆肥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对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进行减排,在60 L强制通风静态堆肥装置中进行为期35 d的厨余垃圾和园林废弃物的联合好氧堆肥试验。在堆肥原料中分别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VT1000(VT)、枯草芽孢杆菌(BS)和地衣芽孢杆菌(BL)三种菌剂,并以不加菌剂的堆肥处理(CK)作为对照,监测堆肥过程中的CH4和N2O排放,以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于厨余垃圾堆肥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的添加会加快堆体升温和促进腐熟,同时能够实现不同程度的温室气体减排。堆肥过程中N2O的排放量在总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中占比远高于甲烷,达到总排放当量的76.83%~88.57%,排放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堆肥初期和腐熟期。甲烷的排放高峰期出现在堆肥降温期,累计排放量达到温室气体总排放当量的1.65%~2.40%。各处理的总温室气体排放当量分别为95.84 kg·t-1(CK)、52.31 kg·t-1(VT)、42.03 kg·t-1(BS)和62.49 kg·t-1(BL)。与CK处理相比,BS处理的总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最好,减排率为56.15%,BL处理的减排率最低,为34.80%,VT处理减排率为45.42%。相较于CH4,菌剂对N2O的减排效果更好,可达35.32%~61.86%。结合堆肥过程的温度及各腐熟度指标,该研究选取的微生物菌剂能够在保证堆肥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污染程度日益增加,而填埋场地选址困难的情况下,为了探索有机生活垃圾的出路,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处理生活垃圾的装置及工艺,以广州市番禺区猛涌村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进行了2个月的中试试验。研制的堆肥装置分4个小仓,每个小仓容纳垃圾1.56 m3,总容积6.24m3,抽风机功率为1.1kw•h-1,抽风时间为每隔2h一次,每天10次,每次30分钟,总时间为6h,能耗低。通过12天高温发酵,12天后熟化,12天最终熟化的堆肥方式,温度能达到60℃至少5天以上,出仓时减容率约为40%,整个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结果表明该装置及工艺可以用来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环保效应好,充分做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16.
生物滤池填料及工艺参数去除鸡粪堆肥臭气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探讨利用生物滤池法去除鸡粪堆肥臭气的可行性,对生物滤池的填料组合、填料层高度、填料初始含水率及停留时间进行了筛选,并考察了生物滤池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在处理鸡粪堆肥臭气过程中,以腐熟鸡粪堆肥和树皮组成填料、填料层高度为50 cm、填料初始含水率为50%以及停留时间为90.0 s的处理效果最佳;处理前后臭气中VOCs的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对堆肥臭气中VOCs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的堆肥臭气中VOCs的种类和浓度较处理前明显减少;比较堆肥臭气中氨和VOCs的总浓度后发现,氨所占的比例高达98.70%,说明用氨浓度来表示容器式鸡粪堆肥的臭气浓度具有可行性.就地利用鸡粪堆肥及树皮组合作为生物滤池填料去除鸡粪堆肥过程中的臭气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以在工厂化鸡粪堆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概括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的产生与处理现状,重点根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技术进展,讨论了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适用技术路线。目前,我国村镇两级居住社区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0.5~1.0kg·(人·d)-1和0.4~0.9kg·(人·d)-1,产生量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垃圾主要组分为易腐有机垃圾,可回收废品的比例较低。我国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同样与地域经济水平正相关,发达地区采用的集中式处理模式,有利于终端处理的规模效益和无害化,但运输成本高达总成本的50%左右;而在分类收集的前提下,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我国村镇垃圾组成的特点,提出了"分类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置结合"的技术路线,可在村镇就地处理与利用60%~80%的垃圾量,有效削减处理总成本并提高无害化水平。推进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规范化,推广全过程专业化运营模式,加强垃圾处理过程物流管理等,是促进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化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茂名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调查表明,茂名市平均日产垃圾1.2kg/人,总量达到350t以上,并且每年以10%的增长率递增。而仅有的金塘垃圾处理场现有的垃圾处理能力仅为100t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全市日垃圾产生量的处理要求。从该市经济技术的未来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目标,对茂名市的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垃圾处理方式的分析研究及其比较后,提出了茂名市生活垃圾合理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和秸秆快速好氧发酵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废弃资源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现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中,好氧发酵堆肥技术由于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成为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和秸秆的首选处理技术.该文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析通风量、含水率和碳氮比3因素对快速好氧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量是首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含水率和碳氮比;适宜的通风量参数为0.148~0.173 m3/d,含水率为60%,C/N为25:1.本研究将为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好氧发酵设施增温保温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垃圾处理技术及其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三方面。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及奥地利等国家每年投入资源有 5 0 %~ 75 %将在 1a内以废物的形式重新返回到大自然。据内贸部统计 ,我国年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达 2 5 0~30 0万元。分析垃圾的产生过程、垃圾露天堆放、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等基本技术的优缺点 ,提出源头减量 ,分类回收 ,综合处理是最好的垃圾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