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宁波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调查结果为基础,采用美国能源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的暴露量化方法和美国环保局健康风险评估手册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了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对户外劳作者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宁波户外劳作者由于土壤中多环芳烃引起的平均非致癌危害指数为1.09×10-5,平均致癌风险值为3.17×10-7,可判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宁波地区致癌多环芳烃含量最高暴露点致癌风险值为1.45×10-6,没有超过致癌风险水平上限(10-4),说明致癌风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多环芳烃中苯并(a)芘对综合致癌风险贡献最大,贡献率高达65.6%,应注意防范土壤中该污染物引起的健康危害。宁波户外劳作者受到的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主要由直接摄入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贡献,两种途径对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贡献率分别达到89%和100%,呼吸摄入引起的非致癌危害和致癌风险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采集细河流域9个地下水样品并分析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根据毒性当量因子方法和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模型(CSOIL模型)对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AHs含量为159.1~483.7 ng.L-1,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浓度限值,表现出规模较大的城镇或乡镇处∑PAHs含量高于其他位置的规律性。作物食入、饮水等经口摄入途径是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AHs在作物食入、饮水、洗澡过程中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4种暴露途径产生的总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为1.19×10-6~3.10×10-5,其健康风险排序为翟家〉前庙〉富官〉前余〉双树〉土西〉大潘〉黄蜡坨〉大兀拉。虽然该风险值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基本属于可接受范围,但其健康危害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典型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了江苏省某典型生态示范区内58个监测单元的土壤样品,并对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示范区土壤中的PAHs平均含量较低,但不同土壤样品之间PAHs的变异系数较大,以二苯[a,h]并蒽、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为主要组成成分。从8个生态类型区分析,工矿企业搬迁区PAHs含量最高,达49.196μg/kg,其次是化工区周边,农业科技园土壤中的PAHs含量最低。工业区的PAHs多来源于石油输入,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基地、科技园等,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示范区内的PAHs处于较低毒性水平,尚未对生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郑曦  韩宝平 《农业环境保护》2010,(11):2185-2191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试的方法,探讨了微山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微山湖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PAHs的总量范围在324.93~1576.65ng.g-(1干重)之间,平均值为699.01ng.g-1,属中等污染水平,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炭、木材及石油的不完全燃烧。利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沉积物质量标准法分别对微山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价表明,严重的多环芳烃生态风险在微山湖沉积物中不存在,负面生物毒性效应则会偶尔发生,风险主要来源于低环的多环芳烃,以芴(Flu)和苊(Ace)为主。  相似文献   

5.
6.
以常州市某农药厂搬迁土地为研究对象,在监测分析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土壤进行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0~1.546mg·kg-1,优势化合物中萘、菲等低环化合物含量大于高环的荧蒽、苯并[k]荧蒽和芘等化合物,且土壤中PAHs可能来源于石油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在可接受的10-6~10-4范围内,而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尽管研究区域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不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但是化合物苊和芴含量超出了风险评价低值(ER-L和ISQV-L),存在着对生物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研究了芜湖市景观水体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采集芜湖市主城区29个景观水体沉积相、水相和悬浮颗粒相样品,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样品中16种PAHs的浓度,分析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机碳、黑碳的相关性,利用特征比值法、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对样品中PAHs进行来源解析,并通过效应区间值法和风险熵值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AHs的浓度范围在沉积相中为43.48~6 388.40ng/g,水相中为0.08~52.23ng/L,悬浮颗粒相中为2.46~60.46ng/L,平均含量分别为1 307.47ng/g,8.60,13.71ng/L。样品中PAHs与有机碳(TOC)、黑碳(BC)的相关性明显,尤其是中高环PAHs,且与湿化学氧化法(BC_(Cr))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来源解析表明芜湖市景观水体PAHs主要来源于木材等生物质燃烧和煤炭燃烧,部分来源于石油类物质燃烧,其中PMF表明生物质燃烧贡献率为50.66%(沉积相)和52.51%(悬浮颗粒相加水相)。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芜湖市景观水体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水体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贵阳市主城区绿化带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环境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选择离子模式对贵阳市6个主城区,共计30个绿化带土壤样品进行PAHs含量检测。【结果】主城区绿化带土壤中PAHs主要源于外源性污染。其中6种PAHs符合国家建设用地风险筛选值标准,但土壤整体受到污染程度比例较高;夜市功能区中,因烧烤与油炸2种主要方式产生大量PAHs,使邻近绿化带土壤富集量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特征比值法评价结果显示,燃煤等生物质燃料燃烧在家居小区的排放贡献源中占有一定比例,学校功能区主要排放贡献源为机动车排放的石油燃烧尾气。评估结果表明,其健康风险以皮肤接触致癌风险为主。【结论】贵阳市主城区绿化带土壤受PAHs污染比例较高,且4~6环高分子量PAHs含量均高于2~3环低分子量PAHs。土壤中PAHs对儿童与成人均有潜在致癌风险。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污染源,降低主城区绿化带土壤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黄河兰州段的多环芳烃污染日渐严重。为研究黄河兰州段水体中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根据黄河兰州段2004年11个采样点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黄河兰州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均小于1,其中萘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在10^-3数量级,偏高于其他污染物。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指数值在10^-4数量级以下。从位于西固八盘峡的1号采样点(S1)采集的水样中萘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偏高。在所有采样点中,西固八盘峡的1号采样点(S1)污染较重,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黄河兰州段萘的非致癌风险亦较高。常规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源水中微量PAHs等有机污染物,因此地面水特别是饮用源水PAHs污染具有较大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
董箐箐  李娇  吴劲  滕彦国  杨洁 《土壤通报》2016,(6):1475-1484
筛选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和多环芳烃作为典型土壤有机污染物,以江西省为例,开展了污染评价、源识别以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样品中总六六六均未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有8个样品中总滴滴涕超过该标准,另外,7.9%的样品中总多环芳烃超过荷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最高允许浓度阈值;(2)接近29%的样品中六六六来自于当前林丹的使用,滴滴涕主要来源于近期输入,而对于多环芳烃而言,其中66%的样品中多环芳烃来源于石油源,34%的样品来源于燃料燃烧;(3)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对人体健康的风险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顾丰颖  丁雅楠  朱金锦  孙倩倩  张瑞  王锋 《核农学报》2022,36(12):2447-2454
为了解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镍的污染情况及暴露风险,本研究收集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小麦样品3 444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镍含量,分析小麦镍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基于全麦籽粒镍含量的分布,采用蒙特卡洛法估算我国成人和儿童小麦镍的暴露剂量水平,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暴露剂量-反应外推模型,评价小麦镍的暴露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我国3个小麦主产区小麦镍平均含量为0.225 mg·kg-1,南方冬麦区小麦镍污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个产区,最高值达4.779 mg·kg-1。 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成人和儿童小麦镍的单位体重日均暴露量(ADD)分别为6.31×10-4和8.32×10-4 mg·kg-1·d-1;与不同国际组织推荐的参考摄入剂量(RfD)相比,成人和儿童ADD值超过RfD值的人群概率范围分别为0~0.23%和0.02%~0.49%。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小麦镍暴露不会对我国大部分居民产生明显的健康影响,但少数高暴露人群可能潜存健康隐患。本研究结果为我国小麦重金属污染安全监管、标准制定和风险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北京官厅水库中有机氯农药(OCPs)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从位于官厅水库、洋河和妫水河的9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样和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样中,17种有机氯化合物的总浓度范围为10.06~87.37ng·L^-1,其中六六六(HCHs,即:α—HCH、β-HCH、γ-HCH和δ-HCH)和滴滴涕(DDTs,即:o,p'-DDT、p,p’-DDT、p,p'-DDE和p,p'-DD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93~38.94ng·L^-1和3.71~16.03ng·L^-1,官厅水库及其支流水体受到有机氯农药轻度污染,其周边地区农田排放水是水库中农药的重要来源。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总含量范围为8.48~24.40ng·g^-1,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高于其他OCPs的含量,其含量范围分别为1.11~7.73ng·L^-1和2.97~10.52ng·g^-1,沉积物中六六六异构体和滴滴涕类似物的含量组成表明这些农药来自环境中的早期残留。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官厅水库表层水体中的OCPs所致健康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官厅水库中有机氯农药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沈抚灌区农田土壤中Cu、Hg、Ni和Cd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污染指数法对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灌区土壤重金属通过土壤摄食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Cu:22.1~40.8mg·kg^-1,Hg:0.036-0.310mg·kg^-1,Ni:29.8~44.4mg·kg^-1,Cd:0.145~0.956mg·kg^-1。4种重金属浓度平均值大小为Ni〉Cu〉Cd〉Hg;土壤中Cu、Hg、Ni和Cd所引起的成人和儿童的平均个人风险均低于可接受水平10^-6,且在这两类调查人群中,健康风险大小顺序均为Cd〉Ni〉Hg〉Cu;儿童比成人更易受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致癌风险是成年的3倍;灌区土壤环境质量环境评价结果显示,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微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污染物随再生水进入地下环境后其迁移衰减情况及对地下水的潜在危害性,以Multi-cell模型为基础,结合污染物质量守恒、在水土中吸附再分配、生物降解等机理,针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构建了计算污染物随水在土壤剖面的垂向迁移衰减一维模型,并以北京通州大兴再生水灌区为研究区域,以再生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萘和菲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钻孔资料及灌溉水水质、地下水水质资料,应用该模型进行试算。结果表明,经过多年连续灌溉后,通州大兴大部分地区进入潜水含水层的萘、菲浓度较低,整体污染风险较低,仅在通州区潞城镇等个别地区萘、菲浓度较高,应引起重视;由于大兴区整体包气带较厚,其污染风险低于通州区。土壤粘土层是萘、菲积累的主要层位,其吸附容量远大于细砂等粗颗粒介质,在土壤表层低环多环芳烃迁移性更强。应用这一模型,能够较为宏观地掌握通州大兴再生水灌区不同区域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萘和菲的污染风险差异。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协调北京市城市绿化与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基于北京市城市绿化现状及水资源利用现状,采用尺度扩展法,计算了2012年北京市城市绿化的生态需水量,并结合北京市有效降雨利用量和实地调查数据,求得2012年北京市城市绿化的理论供水量和实际供水量。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与熵值法对北京市城市绿化供水的3种来源(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做出评估,得出2014年实际供水量预测值区间。2012年北京市理论供水量为5.07×108 m3,实际供水量为6.86×108 m3。2014年预测实际供水量区间为7.29×108~7.93×108 m3。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仍存在城市绿化用水供需风险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节水措施和建议,为保障北京城市供水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细河流域地下水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分析了地下水样品中15种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POCPs)的含量,运用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CSOIL)模型对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CBs含量为0.08~5.89ng/L,∑OCPs含量为0.17~21.2ng/L,均低于各自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浓度限值。作物食入、饮水等经口摄入途径是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OCPs由作物食入、饮水、洗澡过程中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4种暴露途径产生的总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为1.63×10-7~6.21×10-6 a-1,其健康风险排序为:翟家〉富官〉双树〉前庙〉土西〉大兀拉〉黄蜡坨〉前余〉大潘,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基本属于可接受范围,但其健康危害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工业遗留场地复合型污染分层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伟  施维林  沈桢  张建荣  郑家传 《土壤》2016,48(2):322-330
以某典型有机物-重金属复合型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场地水文地质特征将土层划分为回填土(0~4.1 m)、粉质黏土(4.1~6.5 m)、粉土(6.5~8.5 m)和粉砂(8.5~13.8 m)等4层,运用HERA软件分别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推算了土壤和地下水的风险值及修复目标值,并以此划分修复范围和确定修复技术。结果表明,土壤中存在严重的有机污染(苯和甲苯)和重金属(Cr(Ⅵ))污染,苯的最大致癌风险为0.000 155,甲苯的最大非致癌危害商为2.14;Cr(Ⅵ)在下层土壤中不存在暴露途径危害人体健康,而仅在表层回填土中存在致癌和非致癌危害商(0.014 2和97.6);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健康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苯、甲苯在各土层中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回填土层0.434、708 mg/kg;粉质黏土层0.807、2 460 mg/kg;粉土层1.42、4 440 mg/kg;粉砂层2.51、8 140 mg/kg;Cr(Ⅵ)仅在回填土层计算出修复目标值为0.251 mg/kg。苯、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分层修复目标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大,Cr(Ⅵ)等重金属修复目标值不遵循这个规律,因此,分层健康风险评估更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健康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