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治疗阴囊疝200余例,其中22例发现肠与总鞘膜高度粘连坏死,无法整复,施行截肠术均获成功,介绍如下。症状:公性仔猪去势后精神不振,喜卧,少吃到不吃,阴囊明显肿大、硬实,后双脚提起时阴囊肿大减轻,但难复正常,放下后又肿大,触诊有痛感,体温、呼吸均正常。病史,由阉割者去势手术不当后造成。一般发生在阉割后3—7天来就诊。  相似文献   

2.
该马1987年7月去势时没有出血,2月后出现跛行,并且日趋加重。应用镇跛痛等药物治疗效果甚微。患马不愿走动,站立时后腿叉开。体温36.8℃,脉搏、呼吸均正常。阴囊肿胀,皮肤发亮。触诊硬而有疼感,肿胀波及腹下及股内侧。触诊腹股沟及股内侧部有波动感,穿刺有脓汁排出。去势切口在左侧阴  相似文献   

3.
家畜睾丸总鞘膜腔内有大量浆性渗出液积蓄时称总鞘膜积液或阴囊积水.本病见于各种家畜,特别是老龄家畜较为多见. 1 发病原因 本病多因公牛睾丸受损伤,造成总鞘膜和固有鞘膜发生炎症及精索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2 临床症状 阴囊积水多为两侧性,一般呈慢性经过.患牛阴囊明显肿大,阴囊皮肤紧张,肿胀严重时,阴囊皮肤光亮.阴囊触之有波动感,热痛不明显.患牛站立时两后肢张开,驱赶运动时步态强拘.病程较长的患牛睾丸逐渐萎缩.  相似文献   

4.
猪明显型阴囊疝气,一侧或两侧阴囊膨大,触诊时有声响,有波动感,征兆明显易于发现,劁骟时多采用闭睾式劁骟法,很少发生术后肠管脱出等后遗症。猪隐蔽型阴囊疝气征兆不明显,劁骟前不易发现,多数在术后不久从腹股沟管中脱出部分肠管,如不及时整复治疗,极易造成死亡。如何判定隐蔽型阴囊疝气,采取措施防止术后肠管脱出的不良后果?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应从如下四点进行鉴别诊断。 1.睾丸的相对大小切开总鞘膜后,要观察两侧睾丸的大小是否一致,往往睾丸较小的一侧是疝气侧。如果两侧睾丸都比同龄猪较小,可怀疑为双侧疝气,并做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5.
1睾丸炎急性睾丸炎睾丸肿大、发热、疼痛;阴囊发亮;公畜站立时拱背、后肢广踏、步态拘强,拒绝爬跨;触诊可发现睾丸紧张、鞘膜腔内有积液、精索变粗,有压痛。病情严重者体温升高,呼吸浅表,脉频,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并发化脓感染者,局部和全身症状加剧。在个别病例,脓汁可沿鞠膜管上行入腹腔,引起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慢性睾丸炎睾丸不表现明显热痛症状,睾丸组织纤维变性、弹性消失、硬化、变  相似文献   

6.
猪腹股沟阴囊疝是腹腔脏器 ,多为小肠 ,经鞘膜管钻入鞘膜腔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为 0 .4%~ 0 .5 %。该病影响猪的外观和肉品质量 ,妨碍猪的生长发育 ;发生嵌顿时 ,常造成猪只死亡 ,对养猪业有一定的危害性。笔者在为规模化猪场服务的过程中 ,摸索总结出一套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症状腹股沟阴囊疝多见于 1 5~ 45日龄的公猪 ,以可复性的最常见。主要表现一侧阴囊增大 ,左侧比右侧多发 ,两侧性的少见。排粪、排尿、捕捉、咳嗽、按压腹部等使腹压升高的因素 ,均可使疝囊增大。触诊患侧阴囊柔软无痛 ,提举两后…  相似文献   

7.
柴恭春 《猪业科学》2001,18(6):56-56
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引起的,发生在动物皮肤、骨及软组织的脓肿.根据脓肿内容物不同,将其分成脓块型、脓汁型、混合型三种. 1 症状 脓块型:一白黇鹿,雄性,90日龄.该鹿右下颌有几个大小不等肿块,并且中间有蒂相互连结,最大有胡桃大,最小有豌豆大小,呈"串珠"状排列.触诊,肿块质地较硬、无热痛反应.切开肿块、肿块呈"粉渣"样,周围有结缔组织被膜.患鹿精神、呼吸、食欲、大小便均无异常,但患鹿体况较瘦.  相似文献   

8.
犬子宫蓄脓是指大量脓性渗出物蓄积于子宫内,并伴有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和细菌感染,依据子宫颈的开放与否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临床上闭合型以腹部膨大,腹部触诊可摸到膨大成囊状的子宫角为特征。开放型以阴门肿大,从阴道排出恶臭难闻的脓汁为特征。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阴囊疝气是小公猪的常见病,一般都是先天性的。外表可见阴囊增大,触诊柔软。绝大多数是可复性的鞘内疝(肋管进入了鞘膜腔内,还可正复到腹腔中),一侧发生的较多。这种病的常规手术疗法难度较大,赤脚  相似文献   

10.
犬子宫蓄脓是子宫内膜囊泡性增生并继发病原微生物感染,使子宫内膜发炎,贮留大量脓汁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分开放型和闭合型两种.开放型子宫蓄脓症可见患犬有脓性或血性阴道分泌物,阴门周围、尾和飞节附近的被毛被阴道分泌物污染,患犬体温多正常.闭合型子宫蓄脓症只可见阴门肿胀、增厚,没有阴道分泌物,患犬腹部逐渐增大、胀满.触诊可摸到肿大的子宫角有波动感.腹壁静脉怒张,患犬体温正常或显著升高不一.该病多发于发情后2-3个月的未经产犬或屡配不孕的中、高龄犬,个别的是因为剖腹产后感染所致.本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摘除蓄脓子宫.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阴囊疝手术在兽医临床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但同一头犬在两天内连做两次手术的病例并不多见.笔者曾遇到一例:来我站就诊的某饲养场一大型猎犬,前一天刚做完阴囊疝手术,后发现阴囊切口处流出带芝麻的糊状物(该犬之前曾吃过带芝麻的月饼),经检查发现,由于前次手术摘除右侧睾丸时,对总鞘膜及鞘膜管处理不当,致使肠管脱出、穿孔、肠内容物外漏.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病猪患阴囊疝,做阴囊疝手术的同时去势。手术前猪食欲正常,体况良好。去势时侧卧保定,操作时间较长,无消毒措施。去势后仔猪阴囊一直肿胀,伤口不愈合,食欲几乎废绝。2症状患畜体重约25kg,无食欲,粪便无异常,体温40.1℃,左侧阴囊肿胀,患侧后肢不敢负重,腹壁紧张。触诊发现左侧阴囊坚硬肿胀,创口愈合不良。3诊断根据以上情况疑为阴囊疝手术后精索断端及阴囊感染,拆除缝合后发现患精索炎,决定手术治疗。4治疗首先悬挂保定患猪,局部剪毛消毒,扩大创口,在患侧腹股沟处常规处理,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分离鞘膜管,基部结扎,然后向阴…  相似文献   

13.
阴肾黄是外肾黄的一种。多因饲管不当、厩舍潮湿或久卧湿地、阴雨浇淋、外感风寒等以致湿气流注膀胱,膀胱积湿,阴气生而传于肾。水盛火衰,不能化湿,寒湿凝于外肾,使阴囊、阴鞘、袖口积水,遂发生阴肾黄症。随阴囊肿胀、包皮浮肿,病畜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头低耳搭,严重者,行走困难、胯拽腰拖。触诊阴囊发软,不热不痛。若触诊阴囊硬、热痛则为阳肾黄。笔者1983年以来治疗阴肾黄15例均愈。除  相似文献   

14.
阴囊疝是腹股沟鞘膜管粗大,小肠和网膜由腹腔坠人阴囊,使阴囊增大,形成松软的椭圆形。90%以上阴囊疝为先天性、一侧性,且运动、饱食、提起、按压腹部时,显露更明显。倒提后肢,小肠和网膜还纳腹腔,阴囊体积缩小,甚至恢复正常。一般在阉割时,同时进行阴囊疝手术,效果较理想。如何做好阴囊疝手术,才能不复发,不使肠壁与总鞘膜或者阴囊粘连,笔者从1992年开始,经过10余年的摸索,认为最成功的方法是同时结扎、切除总鞘膜和精索。  相似文献   

15.
仔猪阴囊疝的发病率往往大于脐疝和腹壁疝.笔者在20余年的基层工作中,曾遇到200余例,采用阉割并进行总鞘膜结扎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腹壁疝是一种常见病 ,但在本人治疗疝病 4 0多例病例中 ,由腹壁疝发生两年多后继发肠坏死还是第一例 ,现将在临床上诊治切除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1999年 12月 16日下午 4点左右 ,畜主牵来母马 1匹就诊。主诉 :来就诊的两个月前 ,发现腹正中线脐部右侧 4cm处原有象黑桃大的一包肿大到圆径约 2 0cm ,经当地土兽医治疗无效 ,该包化脓溃烂 ,前来就诊治疗。腹部黑桃大的包两年前买来就有的。2 临诊检查体温、食欲、行走正常 ,体况中下 ,脓腔用 0 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 ,见脓汁有糠麸样物 ,脓腔口径 2 0cm、深至腹直肌鞘的内板圆径 19…  相似文献   

17.
连同鞘膜摘除去势公畜好多年来,笔者采用连同鞘膜结扎摘除法去势各种公畜取得了明显优于其它去势法的效果。去势方法是:在阴囊皮肤上消毒处理后,切开阴囊至总鞘膜处(不切开鞘膜),将包被鞘膜的睾丸从切口挤出,在距睾丸1~5cm处将精索连同鞘膜一起用粗缝线结扎,...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先后对130余例小公猪阴囊疝实施了去势修复手术,通过捻转总鞘膜结扎后切除睾丸,一针闭合疝孔达到修复目的,其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术后仔猪恢复快且无一复发,在临床应用上效果好。1手术方法1.1保定:可采用仔公猪去势方法,侧卧保定。1.2手术的准备:术部消毒1.3手术:常规去势方法,捏住睾丸,用刀切开皮肤至总鞘膜,一只手捏住总鞘膜及睾丸,另一只手钝性分离总鞘膜,分离后将总鞘膜及睾丸连同精索一起捻转,通过捻转使肠管自然挤压到腹腔回位,然后用缝针在总鞘膜基部实施结扎,在距离结扎1cm处,切除总鞘膜及睾丸。术部…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17日,我园草食动物展区1只雄性骆驼被发现右侧下颌部有一化脓性窦道创,经扩创,清创,引流,局部及全身用药等治疗,半个月后痊愈.报告如下. 1 症状 该骆驼发病前未出现异常表现,2012年3月17日,饲养员发现其右侧下颌部沾有白色脓样物质,因该处体毛较多,不能看清楚具体情况.经兽医麻醉检查后,确诊为一化脓创,因表皮已破溃,故脓汁流出创腔外.创腔直径为2 cm,未伤及骨质,形成一化脓性窦道与外界相通.窦道沿右侧下颌部由前上自后下延伸长约10 cm,直径为1 cm.创腔及窦道内有大量白色脓汁,无其他异物,窦道口处皮肤破损,周围布满脓汁.  相似文献   

20.
犬猫的子宫蓄脓症是异常的子宫内膜继发病原微生物感染,位于宫内膜囊发炎,子宫内贮留大量脓汁并伴有子宫内膜囊泡性增生。多见于发情后2—3个月内的未经产或经产而屡配不孕的中、高龄犬猫。由于子宫颈口闭锁或子宫颈过细不能排出脓汁,导致子宫内蓄积大量脓汁,初期容易误诊而耽误治疗时机,引起脓毒败血症而死亡。本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摘除蓄脓子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