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5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切片分析法,系统研究了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干燥初期0~4 h曲线下降速度较快,4 h以后含水率下降速度减慢曲线趋向平缓;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微波辐射功率对木材含水率影响极显著;干燥温度和微波辐射功率对干燥速度影响极显著,木材初含水率对干燥速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25mm厚窿缘桉地板坯料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mm厚窿缘桉地板坯料的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桉木干燥工艺是可行的;从初含水率30.4%干燥到终含水率9;;3%,干燥周期为15d;终含水率的均匀性好,从而为人工材桉木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小径桉木的干燥效率和质量,在对桉木干燥加工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锯材的堆积方式和干燥基准进行分析,制定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干燥工艺,小径巨尾桉锯材从初含水率47.30%干燥至终含水率9.14%,共耗时178 h,平均干燥速率0.21%/h,比企业干燥工艺的干燥速率高出23.53%;干燥质量指标均满足GB/T 6491-2012对二级锯材的技术要求.该工艺可进行推广,有利于桉木锯材干燥生产的提质增效及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4.
以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木材为试材,在功率为340 W,频率为25和59 k Hz的条件下,分别进行30、60和90 min的超声波预处理,对比分析超声波预处理对桉木干燥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材的干燥速率和水分扩散系数,均随超声波频率提高、预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大;尤其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超声波预处理对试材干燥时间的缩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微波辐射对落叶松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江涛  周志芳  王清文 《林业科学》2006,42(11):87-92
采用高强度微波辐射落叶松木材,将微波处理的木材试件与未处理试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压注水试验,测定吸水增重率(WAR),用于评价木材的渗透性.研究了试材初含水率、处理材心层温度、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处理工艺条件与落叶松木材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当控制上述处理条件,高强度微波辐射处理可以改善落叶松木材的渗透性.落叶松木材适宜的初含水率范围是25%~60%;适宜的微波辐射功率与落叶松木材的初含水率有关,本文条件下辐射功率可选择9~24 kW;适宜的辐射时间取决于木材的初含水率和选择的辐射功率,当落叶松木材的含水率为30%左右,9.23 kW 微波功率下辐射55 s或20~24 kW微波功率下辐射25 s时,经微波处理木材的吸水增重率是未处理材的200%以上,木材的渗透性得到显著改善. 对微波处理改善落叶松木材渗透性的机理进行讨论,认为微波能够迅速使木材内部的水汽化,在木材内部产生较大的蒸汽压,冲破木材细胞壁薄弱组织,形成细微裂隙,疏通水汽传导的途径.随着微波功率的升高有利于微细裂隙的形成,所需辐射时间缩短,但是过高的辐射功率或过长的辐射时间易造成木材开裂.  相似文献   

6.
采用辊筒式单板干燥机对尾巨桉、柳叶桉、巨桉、大花序桉、邓恩桉、粗皮桉6种桉木单板进行干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对单板干燥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从单板终含水率及均匀性看,粗皮桉、尾巨桉和大花序桉较好,邓恩桉干燥速率低,终含水率未达到单板干燥质量要求;从干燥后单板的开裂数量及延长度看,树种间差异不显著;从干燥后单板的翘曲程度看,柳叶桉、粗皮桉和邓恩桉质量较好;从单板干燥过程中节子脱落造成的孔洞增加数看,尾巨桉、邓恩桉和柳叶桉质量较好。总体来看,粗皮桉、尾巨桉、大花序桉和柳叶桉的单板干燥质量较好,可以满足胶合板生产质量要求,邓恩桉和巨桉单板干燥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40mm厚小径尾巨桉木材的干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小径级尾巨桉与成熟材的材性差异,为了提高小径尾巨桉锯材的干燥速度及干燥质量,进行了40 mm厚尾巨按锯材干燥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将初含水率92%的尾巨桉木材干燥至含水率为11%,共用时392 h,干燥质量达到GB/T 6491-1999《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8.
桉树木材干燥特性与工艺及其皱缩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桉树木材与干燥有关的材性和干燥特性 ,指出桉木的密度、含水率和干缩率变异性大、渗透性差 ,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皱缩、开裂等干燥缺陷 ,若采用预冻处理和前后期调湿处理可减少木材的皱缩 ;同时建议研究各种桉木不同规格板材的干燥基准和两段式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9.
短周期工业材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迁移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短周期共业材新伐材和气干材在干燥过程中木材厚度方向含水率分布和水分迁移特点,考察了干燥过程中介质温度变化及其对表层产中心层干燥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木初含水率径向、从向存在变异、导致板材初含水率分布无规律。在非稳态干燥中,逐渐呈外低内高近似抛物线分布,直至平衡处理后,内外层含水率才接近一致。平均干燥速度随介质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干燥阶段介质温度的影响也不同,在相同的平衡含量水率条件下,提  相似文献   

10.
探讨2种真空压力下,不同初始介质温度时,落叶松板材的干燥规律.结果表明:真空干燥工艺有效提高了落叶松的干燥速率.初始介质温度和真空压力均对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同一真空压力下,干燥速度随温度提高而加快;分段干燥速率随介质温度的升高呈递减趋势;间隙式真空干燥工艺减小了试材厚度上含水率偏差.  相似文献   

11.
通过百度试验法研究小径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的干燥特性,制定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进行干燥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小径巨尾桉材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2级,截面变形等级为5级,属中等难干材;采用制定的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试件从初含水率115.13%降至8.50%的干燥周期为16.3 d,除瓦弯变形外,其他可见干燥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GB/T 6491—2012 《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木材微波-真空干燥基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波一真空干燥马尾松木材的干燥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一真空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恒速和减速3个阶段,其中恒速干燥占整个干燥时间的50%以上;随着微波辐射时间和木材初含水率的增加,平均干燥速率显著增加;干燥室的真空度与木材的微波-真空干燥速率存在微弱正相关关系;木材厚度对干燥速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白橡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热压机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初含水率对木材温变特性、干燥速率、干缩特性、干燥缺陷和微观构造的影响规律,探明白橡锯材的热压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热压干燥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干燥方法,将初含水率为14%~75%的木材在温度为140℃、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干燥到2%以下终了含水率仅需120~210 min,木材干燥速率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初含水率较高的木材在热压后会产生严重内裂和皱缩缺陷,当木材初含水率降至15%以下时,热压后无内裂缺陷产生,截面变形也明显减小;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加,木材厚度干缩系数呈增加趋势,而宽度干缩系数则呈下降趋势。通过观察木材的横切面微观结构发现,高初含水率试件的内裂沿木射线生成,其早材大管孔部位可观察到明显压缩。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桉木的最佳气干方式,以5年生巨尾桉广林9号(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 GLGU9)锯材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堆积高度、堆积方式和堆积场地对桉木气干速率及干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气干方式为堆积高度为2 m,采用隔条堆积法,堆积地点为阳光棚;采用该方法,桉木锯材从初含水率120%气干至30%共需28天,含水率下降速率为3.12%/d。堆积方式是影响气干速率最显著的因素。该研究可为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Kom.)为试材,径向和弦向为施力方向,进行压缩率为10%、20%、30%、40%和50%的辊压处理,以时间为变量、含水率为函数研究在100℃条件下辊压处理对木材干燥性能和构造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见木材表面损坏,宏观特征与素材无明显差异;微观特征发生改变,导管分子的纹孔、纹孔膜发生损坏和破裂,导管、木纤维细胞壁出现折痕和微观裂隙,变异特征随着压缩率的增大而加剧。辊压处理试材达到同一含水率的时间均少于素材,随着压缩率的增加,干燥时间减少,当含水率降到30%时,干燥时间可缩短5.05%~19.64%;当含水率降到10%时,可缩短2.57%~23.92%。辊压处理试材含水率下降速度随着压缩率的增加而增大,与素材相比,提高了6.89%~47.39%。  相似文献   

16.
间歇和连续微波干燥对木材内蒸汽压力与温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间歇和连续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蒸汽压力的变化以及二者相互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木材在连续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大致分为快速升温段、恒温段和后期升温段;微波辐射功率增加,升温速度加快,恒温段温度提高,时间缩短;内裂通常在高含水率木材高功率连续加热时出现;在木材温度上升到100℃之后,适当减少微波功率输入,或采用间歇输入微波能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内裂的发生;炭化通常出现在木材干燥后期.适当控制木材中含水率,避免过低,减少微波能输入或采用间歇输入微波能的方法,可有效防止木材炭化.  相似文献   

17.
预冻及压缩预处理对尾巨桉干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木在干燥过程中极易发生皱缩,使木材降等严重甚至报废,有效地解决桉木干燥皱缩问题是桉木资源高附加值实木化利用的重大难题之一。对桉木进行适度的预处理能够改变其内部细胞的微观结构,形成新的水分迁移通道。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为试材,对其进行预冻、压缩及预冻-压缩预处理,然后进行常规干燥,研究预处理条件对桉木干燥速率、干燥应力应变及皱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条件都能有效提高桉木的干燥速率,其中,预冻-压缩预处理后试件的干燥速率提高20%,幅度最大。预处理材与未处理材残余应力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干燥后期预处理材指标值小于未处理材,残余应力小。3种预处理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细胞壁微观构造,破坏了皱缩发生的条件,抑制了木材的干燥皱缩。其中,预冻-压缩预处理材全干缩率最大减少15.8%,抑制木材皱缩效果最为显著。预冻-压缩预处理能够改变木材的微观结构,改善了木材的干燥特性,是一种有效抑制木材干燥皱缩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移行材和早材皱缩等主要气干缺陷,拟定出赤桉半干材的干燥工艺,窑干前进行回复皱缩和减小表面硬化的汽蒸处理,窑干至目标含水率时进行终了调湿处理.结果表明:汽蒸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回复皱缩材和显著地减小表面硬化;5 d内将试材的平均含水率25.61%下降到11.72%;3 h的汽蒸处理和24 h的湿空气处理均可有效地减小含水率梯度和残余塑性变定,但后者效果更佳;板材干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二级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对巨尾桉木材分别进行超声波、汽蒸预处理,分析预处理前后桉木干燥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和汽蒸预处理均可加快桉木的干燥速率,且随超声波频率的增加和汽蒸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明显提高;两种预处理方式中,汽蒸预处理对桉木干燥速率和干燥质量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探究高场强微波处理过程中,樟子松试材含水率、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对试材吸收微波能量和宏观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材处理前的含水率、微波功率对试材吸收的微波能量有显著影响;当含水率为40%~60%、微波功率为140 kW、处理时间为120 s时,樟子松试材横截面的裂纹面积比和裂纹数量最大。建议根据功能化材料的应用领域,选择不同的微波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