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2年9月20日)同志们:2022年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市宜州区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落实自治区关于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安排要求,总结交流各地好做法、好经验,围绕目标任务分析形势,谋划推进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振兴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刚才,  相似文献   

2.
为了稳固都安县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针对都安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缺乏、蚕病危害等不利因素增多、产业链短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健全服务体系,加强蚕桑多元开发,提升综合效益等对策建议,推动都安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  相似文献   

3.
广西石漠化地区发展蚕桑产业对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蚕桑产业在石漠化地区取得的成效,得出发展蚕桑产业能有效改善广西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能激活广西石漠化地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对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幸福感从而逐步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在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发现,仍存在石漠化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致富内生动力还不足、蚕桑产业可持续性有待提高等挑战,因此提出了发挥好政府引导、农村党建引领作用、改善基础设施推进现代省力化建设、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创新生产模式稳固产业支撑、强化科技参与和人才支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璇  范稚莲 《蚕学通讯》2022,42(1):39-44
蚕桑产业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中,蚕桑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广西的蚕桑产业目前已在品种创新、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提出联合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人才培育激发内生动力、创新金融政策降...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业》2018,(4):32-33
正蚕桑作为宜宾市七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一直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重视,是我市丘陵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助农增收、脱贫攻坚、壮大县域经济、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近年来,我市桑蚕产业紧扣供给侧结构改革主线,以"五新"科技示范为抓手,以产业助力精准脱贫为契机,打造中国优质精品茧基地,推进桑蚕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桑园面积3. 2万hm~2(48万亩),其中投产桑2. 67万hm~2(40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嵩县发展蚕桑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嵩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贵州乌蒙山区包括12个县(区、市),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毕节市的七星关、大方、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等6个县(区)的部分乡镇已将蚕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型产业进行培育。近几年来,蚕桑产业在毕节市的乌蒙山区快速发展,桑园面积迅速扩大,但发展速度与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凸显。毕节市汇江蚕桑开发有限公司是毕节市知名企业,对带动毕节市的蚕桑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与汇江蚕桑开发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助力贵州乌蒙山区蚕桑产业培育。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广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生态景观和特色民俗风情为推动广西农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蚕桑产业与特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广西拥有庞大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但同时面临蚕桑农旅规划不合理、蚕桑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和宣传力度较小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指导、打造特色蚕桑品牌和深挖蚕桑文化资源等对策,从而推进蚕桑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助力广西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畜牧产业扶贫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完成,在当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交汇的特殊时期,乡村畜牧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为巩固畜牧产业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地区畜牧产业扶贫平稳过渡到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分析西安市畜牧产业扶贫现状,挖掘优势条件机遇,提出畜牧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原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在历届各级党委政府和马山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全力决胜脱贫攻坚,已于2020年年底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怎样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战成果、如何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摆在马山县人民面前一道必须认真思考和认真作答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在2021年3月底随"智力下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专家团对马山县古零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报告情况如下:一、古零镇贫困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养牛业是贵州山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笔者对“思南黄牛”的发展进行了调查,为我县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当前贵州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以及发展生态家禽产业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提出全方位系统推进生态家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为贵州生态畜牧业加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在“三农”,从助力脱贫攻坚,到推动乡村振兴,再到促进共同富裕,产业振兴始终是发力点和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蚕桑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路径以及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短板,继而从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接轨、发掘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提出蚕桑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升蚕桑产业发展质量,1 1月以来,南充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到试验站示范基地县仪陇、南部、嘉陵等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培训目的明确。团队成员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贯彻党的政策,突出授课的方向性。为坚定农民的产业发展信心,  相似文献   

15.
刘剑  赵芝俊 《蜜蜂杂志》2022,42(1):9-11
2020年,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岗位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调研、蜂农座谈、总结会议重要内容和收集专家意见建议等方式,针对我国蜂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方面重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为促进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背景下,我国养蜂业将继续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随着舟曲县实现全县整体脱贫,国家又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舟曲县成立了产业振兴组织领导机构,编制《舟曲县“十四五”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中藏药材、从岭藏鸡、中华蜂、黑土猪、羊肚菌、花椒等产业发展规划(即“一总规六专规”,简称“1+6”特色产业)。本文调查了解该县黑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分析了黑土猪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助力全县黑土猪养殖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解决玉林市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蚕桑产业人才支撑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支撑的背景、基本现状、对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对玉林市蚕桑产业的蚕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玉林市蚕桑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体系不健全、力量总体不足、层次不够高等基本现状,提出了多种途径培养人才、优化环境吸纳人才、发展产业承载人才的对策建议,为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蚕桑产业是中江县的历史传统产业,曾为壮大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江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将蚕桑列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全县蚕桑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孙波 《蚕桑通报》2021,52(3):42-44
涪陵区是重庆市的重点蚕区,自脱贫攻坚以来,特别是2019年后,涪陵区结合产业实际,充分依托"蚕桑+榨菜"产业发展优势,将蚕桑产业作为贫困户2+X的主导产业之一,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指导服务,大力稳妥推进蚕桑产业发展,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2019年,该区罗云、珍溪、增福、马鞍、百胜、南沱、义和等乡镇街道新建桑园面积254.6 hm2,全区发种80210张,产茧2833 t,蚕农售茧收入7937.65万元.2020年,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等生产组织模式,初步实现辖区内蚕农利益联结的全覆盖,投资885.58万元新建桑园91 hm2,新建大蚕棚6966 m2,新建生产管理房608 m2,新建小蚕共育室1062 m2,购置采桑机、电瓶车、消毒机、方格蔟、蚕盒、采茧机、微耕机等养蚕设施设备.当年发种70102张,产茧2600 t,经营主体收入7000万元,蚕农户均增收2973元.2020年,全区17384户农户,其中30%农户通过蚕桑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中,涪陵区将继续发挥蚕桑产业优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牛羊产业是广西农村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广西桂南地区牛羊养殖现状、产业发展区域优势、技术瓶颈、发展方向、解决方案及建议等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桂南地区牛羊产业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