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蚕共育的内涵、历史与组织形式   1.1 小蚕共育的内涵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健康成长,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养蚕措施,是蚕桑生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经济饲育形式。   1.2 小蚕共育源远流长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约在1930年前后提出对小蚕共育实行补助奖励政策,到1960年前后,实行小蚕共育的占养蚕户数的43.9%,到1980年,共有小蚕共育所2514个,占养蚕户数的91.8%,日本由于普及了小蚕共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化病、脓病等受害蚕茧的比例显著下降,使蚕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证了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有关蚕业学校和机关,曾在农村创办了小蚕共育组织,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关消毒药品、加温燃料、桑叶、人工费用、蚕室蚕具租费等,均按参加共育的蚕种张数进行分摊。由于实行小蚕共育小蚕发育强健,饲养成绩好,费用又比独自饲养低,因此,自愿参加者日众。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小蚕共育得到更大发展,共育规模比过去大,共育组织几乎遍及各蚕区。   1.3 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廖先谋 《广西蚕业》1999,36(4):27-28
本阐述了蚕业新区小蚕联户共育饲养管理技术,包括联户共育的设置、共育室的管理和技术标准等,对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小蚕共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雪虹 《四川蚕业》2011,39(2):27-28
针对富顺县小蚕共育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小蚕共育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共育管理模式,通过对小蚕共育的科学管理,提高养蚕效益,促进富顺蚕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原蚕小蚕共育的生产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育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小蚕共育已规模性的遍及各大蚕区,但原蚕饲育实行小蚕共育的时间并不长.我场自2005年开始试行小蚕共育取得成功后,并逐渐在所有原蚕区推广实行原蚕小蚕共育,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斌 《四川蚕业》2011,39(2):56-57
小蚕规范化共育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的关键措施。通过对小蚕共育设施规范化、小蚕共育管理规范化、小蚕共育技术规范化的实践,实现了提高蚕茧单产、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杨芳  吕勇 《广西蚕业》2013,(4):25-28
根据叠框式小蚕共育技术在广西蚕区的研究应用情况,比较该技术与传统蚕匾小蚕共育技术的差别,阐述做好眠起处理在小蚕共育技术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叠框式共育小蚕眠起处理的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叠框式小蚕共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分析当前小蚕共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相关的养殖技术与管理角度方面提出了对应的改进策略与建议,以期提高小蚕共育工作整体水平,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小蚕共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杭忠宝  杨斌 《江苏蚕业》2004,26(4):31-32
<正>东台市经过多年探索和完善,在小蚕共育的蚕具,加温设施方面进行了革新,形成了小蚕叠式蚕台电气化共育的规范化技术,促进了小蚕共育率和共育质量的提高,为东台市连续多年蚕茧优质高产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是以后蚕茧丰收的关键.笔者从蚕室、蚕具的准备、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是以后蚕茧丰收的关键。笔者从蚕室、蚕具的准备、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蚕叠式蚕台育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采用叠式蚕台进行小蚕共育,蚕具专用,能提高共育室的有效容量和共育质量。从1991年春季起,几年来相继在许河、许乐、丁河、高中等10个村推广,效果良好。现把我镇推广使用的情况介绍于后。一、小蚕叠式蚕台育的好处通过几年来的推广使用,小蚕叠式蚕台育与普通育比较,有三点好处:1.增加了共育室的有效容量。根据对比,使用叠式蚕台能使有效容量增加一倍,育种数量也相应增加一倍。这样,可提高集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二、三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蚕业生产的主力军越来越缺乏.家蚕饲养中技术性较强的小蚕期难以规范进行,较大程度地降低了蚕农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是落实小蚕饲养技术要求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蚕业发展.笔者于2007年晚秋在江西省修水县征村乡洲上村进行雄蚕品种在农村的试养工作,将示范推广的雄蚕组织了小蚕共育饲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小蚕共育的实践和体会,归纳其主要管理和技术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蚕托养共育是小蚕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小蚕托养共育具有确保小蚕共育用叶叶质、提高小蚕质量、减少共育室劳动力投人等作用,能更好地解决当前专业化共育室叶质下降和请工难的矛盾。采用小蚕托养,可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共育大户顾维才18年来每年都进行春、秋2季小蚕共育,每期共育220多张,经他共育的7200多张蚕种的小蚕,分发给蚕农饲养后期期高产,得到了广大蚕农的信任,成为全县闻名的共育大户。他的共育经验是高标准建设共育室和配套共育设施,在共育中加强消毒防病、做好补催青工作、控制好共育室的温湿度、使用收蚁袋收蚁、精选良叶坚持试喂蚕、稀放饱食做好眠起处理等关键技术措施精心饲养小蚕;同时,为确保小蚕共育质量,建立了小蚕共育成品蚕的标准、安全防范、跟踪服务等共育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小蚕叠式蚕框育技术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2,39(2):39-39
小蚕共育是农村养蚕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传统的小蚕饲育采用蚕匾养蚕 ,占地面积较大 ,投资较多 ,不利于降低养蚕成本。并且 ,蚕匾的制作工艺复杂 ,一般农户不易掌握。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无须搭建蚕架 ,占地面积小 ,养蚕操作方便 ,也利于蚕室、蚕具的清洗消毒。蚕框制作材料来源广 ,制作工艺简单 ,成本低 ,十分适合在农村推广使用。现在 ,广西已经有部分地区采用小蚕叠式蚕框共育 ,效果相当理想。现将蚕框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作个简单的介绍。1、蚕框的制作方法 :蚕框的主框架可用杉木或松木等木条制作。将木条锯成厚 2厘米、宽7厘米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启东市通过建立小蚕共育设施标准,降低小蚕共育风险,推进小蚕共育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强小蚕共育管理,明确小蚕质量标准,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吴永才 《广西蚕业》2006,43(1):62-63
小蚕共育为了有效防止蚕病的发生,促进蚕体强健好养,降低养蚕成本,达到稳产高产、增加蚕农收入的目的,特制定以下制度:1蚕室、蚕具及蚕药的准备共育小蚕,首先要有条件较好的共育室。共育室一般要求能保温、保湿、光线均匀、空气流通、水泥地面、墙面批灰、有天花板便于消毒和清洗。每共育10张蚕种需蚕房面积10~15平方米,蚕匾80个(每个面积0.7平方米,可共育至四龄饷食),以及相配套的蚕架等蚕具。还需要约5公斤的漂白粉、1盒蚕安王、一包小蚕“防病一号”、生石灰20公斤等蚕药。2小蚕共育技术2.1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养蚕前一周进行,用共育室催…  相似文献   

18.
陈汉文 《广西蚕业》2007,44(2):43-45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科学饲育模式。它不仅能使养蚕高产、稳产、优质、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桑叶、节省劳力、节省投资成本。笔者根据多年的小蚕共育经验,就如何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和要点做一简要介绍,以促进小蚕共育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结合桑蚕一代杂交种种茧育实践,探讨如何提高种茧小蚕共育质量,总结出抓好种茧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把握小蚕饲养技术环节和加强消毒防病等技术措施。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要重点抓好桑园合理低伐、科学配方施肥及病虫害防控;小蚕饲养要把握好收蚁、给桑、温湿度调控、眠前眠后技术处理、除沙扩座等技术环节以及消毒防病防微措施,做好小蚕发放管理,科学饲育小蚕,提高种茧育小蚕品质。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完善了一套规模化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通过建设小蚕专用桑园、专用蚕室、配套专用蚕具及专职人员,实施标准化的饲料管理、蚕座管理、眠起处理、环境管理、蚕病防控等饲养管理技术,达到小蚕优质和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