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东省乳山市刺参养殖历史悠久,自上世纪70年代,乳山渔民便开始探索规模化刺参养殖,90年代以来,通过技术人员和广大养殖人员的共同努力,乳山刺参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84年乳山市海珍品养殖试验场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刺参养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刺参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潜力巨大。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异常天气的增多,许多不规范养殖方法的泛滥使刺参池塘养殖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近期商品刺参价格出现回落,致使刺参养殖效益下降较大,有些养殖单位甚至出现绝产亏损的现象,对刺参养殖业形成较大的冲  相似文献   

3.
<正>刺参是我国北方经济效益较高的、重要养殖种类。刺参养殖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江苏北部等地,2009年全国刺参养殖面积达到15.5万公顷,产量达到10.22万吨,产值超过200亿元(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0),刺参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刺参养殖业迅速发展,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及病害问题日趋突出,出现了多种明显病症和大规模死亡现象,制约了刺参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给养殖业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由于刺参养殖规模的扩大及不规范养殖方法的泛滥,加之市场消费疲软,商品刺参价格出现回落,导致刺参养殖这一优势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对刺参养殖业造成较大冲击。现在,如何减少养殖成本成为刺参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池塘刺参网箱保苗具有投资少、易管理、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现已经成为养殖刺参苗种的主要来源。为了更好地拓展这一产业,笔者探讨冬季在海汊港渠内进  相似文献   

5.
李正良 《福建水产》2011,33(5):77-80
福建是刺参南方养殖的主要地区,池塘养殖是主要养殖方式之一。本文在借鉴北方刺参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南方养殖实践,从附着基设置、放苗前准备、苗种选择与投放、养殖管理、收获与销售等方面对南方刺参池塘养殖技术做一总结介绍,为南方刺参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由于刺参养殖规模的扩大及不规范养殖方法的泛滥,加之市场消费疲软,商品刺参价格出现回落,导致刺参养殖这一优势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对刺参养殖业造成较大冲击.现在,如何减少养殖成本成为刺参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池塘刺参网箱保苗具有投资少、易管理、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现已经成为养殖刺参菌种的主要来源.为了更好地拓展这一产业,笔者探讨冬季在海汊港渠内进行刺参网箱保苗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探索,现已初具规模、效益显著,现将试验情况归纳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刺参池塘养殖出现了一系列制约刺参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2013年、2016年和2018年出现的夏季极端天气更是造成了辽宁和山东等地池塘养殖刺参的大量死亡,给刺参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该文从刺参种质退化,池塘内大型藻类过度繁殖和刺参度夏成活率低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问题的成因,提出通过培育优良品种,生态防控大型藻类,建立现代养殖技术,开发新型养殖设备,提高度夏成活率等有效对策,为保障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刺激刺参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苗种的需求量剧增,市场潜力大。刺参养殖过程中受到自然海域水温等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刺参夏季高温期的生产。尤其是刺参养殖业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许多育苗厂受到许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常标  游岚 《福建水产》2013,35(1):64-67
近几年来,福建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为福建省重要的海水养殖业之一.本文综述了福建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包括:刺参养殖概况、养殖区域与模式、养殖效益分析等.探讨了影响福建省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刺参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养殖技术比较成熟,很快成为北方沿海地区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尤其是刺参池塘养殖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利用改造的对虾池塘和新建的潮间带池塘从事刺参养殖的面积已达30万亩.为使养殖刺参达到无公害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现将刺参无公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2013年反常的天气原因(高温、多雨),导致山东、辽宁和江苏池塘养殖刺参大幅减产,河北池塘养殖刺参则相对平稳,福建、浙江等地未达到预期的抓苗量,同年北方刺参秋捕价格涨到140~170元/kg。据分析人士称,预计2014年将会是刺参养殖业景气度见底回升的开始。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生产一线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做好刺参池塘养殖的春季管理。针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刺参池塘养殖迅速发展,并具相当规模,但传统的石礁底质围堰养殖及改造沙砾底质的虾池进行刺参养殖已基本利用完毕,制约了刺参养殖业的进一步拓展。而在近河口海域,大片淤泥底质的虾池却没有充分利用,原因有二:一是近河口海域海水盐度相对偏低,尤其到雨季受河水径流的影响,海水盐度变化较大。二是经过前几年的对虾养殖,池底淤泥较深,污泥稀软,发黑发臭,不利于刺参的存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刺参养殖已取得巨大进步,刺参人工育苗和增养殖走在世界前列,已成为海水养殖的朝阳产业,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山东省烟台市的刺参养殖业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市的刺参育苗与养殖的技术工艺已日渐成熟,单位水体的出苗量和养殖产量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自然分布在我国渤海、黄海等水域,是我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刺参具有极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刺参养殖业已成为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然而集约化养殖业也造成了病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刺参的养殖过程中也经常使用抗生素及化学药品,抗生素等药物易产生残留,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安全并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几年迅猛发展起来的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山东省作为我国刺参养殖的主产地,初步构建了刺参养殖优势产业带。以烟台、威海、青岛等地区为原主产区的刺参养殖属刺参优势产业带,主导着行业的发展;东营、滨州二地市属开发引进刺参养殖新兴产业带,证明在我省西部部分沿海实施"东参西养"是可行的;以日照、莱州地区为主的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参属新模式开发优势产业带,成为2007年以来刺参养殖的新亮点。此外,本文系统总结了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发展对策,对山东省乃至我国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为相关主管部门的决策导向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开展虾池养殖刺参与网箱养殖牙鲆模式不仅对持续、稳定发展刺参养殖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对调整单一的虾池养殖刺参结构,并预防养殖刺参的病害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增加养参户效益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藻是刺参养殖的重要营养源。随着刺参养殖业的扩大,天然饵料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马尾藻(Sargassum)等优质大型海藻资源日渐匮乏,寻找可替代的海藻资源、开发高营养低成本的刺参配合饲料是刺参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综述了微藻和大型海藻在刺参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养殖方式中的营养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海藻在刺参养殖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发展迅速,目前,刺参苗95%以上是工厂化人工培育的,但人工育苗逐渐改变了自然水域中野生刺参的自然属性,育苗过程中使用大量药物控制水质及病害,导致刺参种质退化,人工参苗质量下降。室内育苗用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海,严重污染环境,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刺参产品质量安全和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利用网箱在刺参养殖池塘中培育刺参苗,进行立体化养殖(中上层养参苗,底层养殖成参),充分利用养殖池塘的水体空间,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刺参烂皮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晓 《科学养鱼》2003,(10):48-48
近年来,由于刺参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繁养殖技术比较成熟,很快成为北方沿海的主要繁养殖品种之一。但在刺参养殖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各种病害也逐渐显现,其中以烂皮病较为突出,成为影响刺参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刺参育苗过程中,大面积暴发烂皮病,附着稚参死亡率达70%以上。总结几年的养殖经验,防治烂皮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正>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在分类上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随着刺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正确的养殖造成病害问题日趋突出,出现了多种明显病症和大规模死亡现象,部分养殖区相继出现了刺参腐皮综合征、后口虫病、气泡病、不摄食等病征,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给刺参养殖业者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阻止了海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本次调查统计了池塘养殖海参常见疾病,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疾病暴发的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