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锈色粒肩天牛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从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影响其消长的因素、预测预报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综述了锈色粒肩天牛的研究现状,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锈色粒肩天牛在安徽2年1代,跨3个年度,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两次越冬。成虫于6月上、中旬相继羽化,白天取食、交属、夜间在直径8cm以上的树枝、干皮裂缝中产卵,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陆续孵化危害,11月第1次越冬,第2年3月下旬恢复活动危害,11月中旬第2次越冬,第3年3月中旬取食到5月上旬陆续化蛹,蛹期18-25d。幼虫经6次脱皮7龄,其幼虫龄级预测式为N=(Y-0.2471)/1.1382(Y幼虫头宽)。在野外调查证实,该虫在安徽合肥只危害国槐。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通过对锈色粒肩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特点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结合实践中的防治措施,总结出一套操作简单方便且效率较高的综合防治方法。通过近几年的应用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防治区天牛的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锈色粒肩天牛为害隐藏,防治困难,是国槐的毁灭性虫害。通过对锈色粒肩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锈色粒肩天牛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是危害国槐(Sophora japonica)的重要蛀干害虫,研究其生态学特性,对锈色粒肩天牛的预测预报及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河南省不同地理区域的受害国槐抽样调查,发现锈色粒肩天牛的发生危害与地域、胸径、枝干方位、树木生理状况、温度、降水、温湿系数等环境生态因子有密切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胸径19~32 cm的国槐树木受害较重,以树木西南向虫口密度最大;气温与虫害发生呈正向变化,而降水量、温湿系数与虫害发生呈反向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 锈色粒肩天牛是我国林业上的重要检疫对象。该虫原发生在我国云南、贵州、福建、四川等省,其幼虫或卵潜伏在苗木或木质包装材料中,随着苗木调运或木质包装材料的调运,由南方逐步传来。近年来,锈色粒肩天牛已经传播到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省市,使国槐、柳树不断遭其为害。据调查,浚县城乡绿化树种国槐达3万余棵,受锈色粒肩天牛为害的就达2.5万余棵,受害率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锈色粒肩天牛对三门峡市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效应。[方法]采用"Y"形嗅觉仪法和风洞法研究锈色粒肩天牛对国槐、龙爪槐、栾树、垂柳、榆树、旱柳、雪松、桧柏、侧柏、刺柏、紫藤这些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结果]国槐对锈色粒肩天牛有明显的招引,龙爪槐、栾树、紫藤可能成为其潜在的危害对象,垂柳、榆树、旱柳、雪松、桧柏、侧柏、刺柏不会成为锈色粒肩天牛的危害和寄主对象。[结论]国槐的挥发物质对锈色粒肩天牛有显著的招引效应。  相似文献   

8.
锈色粒肩天牛幼虫在国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5年,对郑州市7条道路上的699株国槐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幼虫在国槐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受本身习性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制约。作者还对国槐在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抽样数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9.
张云云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95-95,128
总结了锈色粒肩天牛的形态特征、生物特性、防治建议等,建议采用植物检疫、人工和药剂等多种方法加以防治,为锈色粒肩天牛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槐的毁灭性害虫——锈色粒肩天牛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钰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3):375-377
锈色粒肩天牛 2a 1代 ,1代跨 3a ,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 2次越冬。成虫于 6月中、下旬产卵 ,6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孵化 ,11月第 1次越冬 ;第 2年 3月下旬恢复活动 ,11月中旬第 2次越冬 ;第 3年 3月中旬取食到 5月上旬陆续化蛹 ,6月上、中旬相继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取食、交尾 ,夜间在直径 8cm以上的树枝、干皮裂缝中产卵 ,并以粪便覆盖其上。该虫只危害国槐 ,于 6月中下旬成虫期以持效期长的触杀剂或胃毒剂 ,喷洒枝、干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1.
红脂大小蠹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立木磷化铝熏蒸、树干喷药、药剂涂环、打孔注药、饵木诱杀等方法,对红脂大小蠹进行了化学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立木磷化铝熏蒸、打孔注药、树干喷药等方法防治效果平均在80以上,林内设置饵木可降低虫口数量28.3,药剂涂环防治效果较差.利用树虫一针净、40久效磷、40氧化乐果打孔注药后第10 d的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尤其利用一针净不仅携带方便、药效持久,而且无药液的挥发和流失,在成虫或幼虫盛发期使用每厘米胸径2.5 mL的注入量可有效杀死侵入立木树干及根部的幼虫或成虫.  相似文献   

12.
入侵害虫红脂大小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脂大小蠹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入侵害虫。对红脂大小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加强检验检疫技术研究,防止扩散;加大信息素、天敌等生物因子的应用和科学育林等林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营林技术措施对红脂大小蠹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停止割脂、封山育林、抚育管理、降低油松在林分中的比率4种营林技术措施对控制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止割脂后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42.72%、株均虫口减少49.37%,封山育林后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78.68%、株均虫口减少54.89%,抚育措施对该虫的危害影响较小;混交林与纯林比较,当油松在林分结构中的比例低于40%时,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5.91%~26.27%、株均虫口平均减少6.44%~34.6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红脂大小蠹这种虫害发生的特点,原因的分析,介绍了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技术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红脂大小蠹的分布型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20 m×30 m标准调查样地,调查了样方内油松的株数、红脂大小蠹的侵入孔数,根据侵入孔与坑道内卵、幼虫、蛹的比率确定了每坑道中相应虫态的数量。以分布型指数确定红脂大小蠹的分布型结果表明,该虫成虫在树干上的蛀入孔、坑道在林分内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中的负二项分布,其自然集群可区分为I型即新建群体、II型即增长危害期的群体、III型即扩散危害期群体,各型的株均坑道界限值分别为0.0~1.1、1.5~3.0、4.0~6.5。同时,采用标准差法研究治理红脂大小蠹危害或有效治理后进行监测时防治指标表明,该害虫的治理及监测指标可划分为控制、基本扑灭、基本铲除3个类型。  相似文献   

16.
信息素防治红脂大小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的大小蠹类植物性引诱剂对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成虫进行诱杀效果和最大引诱距离试验。结果表明,该引诱剂对红脂大小蠹成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有效诱捕距离不超过400 m;应用诱捕器诱杀后,林地红脂大小蠹平均侵入孔数下降77.1%;该引诱剂可用于对红脂大小蠹的监测和诱杀防治。  相似文献   

17.
红脂大小蠹的种群动态及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饵木诱集及室内自然温度饲养方法确定了红脂大小蠹在陕西韩城雷寺庄林区成虫、卵、幼虫种群数量的年变动规律.研究表明,该虫卵、幼虫、预蛹、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8.36、16.53、12.00、8.03℃,有效积温分别为57.13、148.36、63.32、32.50日度;成虫羽化后需在12.90℃以上积累18.39日度的有效积温,完成继续发育后才能开始活动;越冬成虫开始出蛰活动的起点温度亦为12.90℃.对越冬虫态的出蛰活动期、各虫态的发生期和发生量的测报,可依据其发育历期、发生期的峰区范围、各虫态间的比  相似文献   

18.
锈色粒肩天牛是严重为害国槐的蛀干害虫。近年来,该虫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为害程度不断加重。由于该虫为害隐蔽,因此防治十分困难。介绍了锈色粒肩天牛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该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