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 贵州位于东经103°36′—109°33′,北纬24°38′—29′14′之间,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区。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1.81%。全省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大斜坡逐级下降,海拔由西部高原2200米降到中部丘原的1400~1000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位于北纬31°25′~36°20′、东经110°20′~116°40′之间,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省内地形复杂,平原占55.7%,主要分布在豫东黄淮之间和南阳盆地。山地和丘陵占44.3%,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分别为太行山地丘陵、豫西黄土丘陵、秦岭山地及桐柏、大别山地丘陵等。从气候上讲,河南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  相似文献   

3.
桐柏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的东南,地处东经113°00′~113°48′,北纬32′16′~32′43′,北与泌阳县接壤,南与湖北随州市和枣阳搭界,西连唐河县,东靠信阳和确山县。它是淮河的发源地和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界处。总面积194.5平方公里(合291万亩)其中耕地55万亩,占19%,水域面积28万亩,占9.6%,山林草坡208万亩,占71%,概括起来可谓“七山一水二分田”。境内,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酸性;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经114°47.5′~122°42.3′、北纬34°22.9′~38°24.01′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与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山东省现辖17个市(地级市),139个县(市)、区。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33个,市辖区45个,县61个。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加强农业工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粮经作物种植面积之比由上年的57∶43调整到54∶46。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亩,首次超过总面积的一半,连续多年成为全国种植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北与铜仁、遵义二专区相接,西与黔南州相连,南与广西交界,东与湖南毗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北纬25°20′32″~27°32′36″,东经107°17′22″~109°31′37″之间。全州辖16个县(市)总土地面积4545.30万亩,耕地面积3,822,628亩,其中田2,531,853亩(土壤普查数,下同),占耕地面积的69.6%。按中国综合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一个地表切割十分剧烈、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的岩溶山区,全省73%的土地面积均为岩溶地貌。境内海拔147.7~2009.6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占92.3%;地面坡度10°以上的面积约占80%,其中30°以上的占30%。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垦殖指数高,加之乱垦滥伐,导致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6×104km2,占土地面积的43.5%;以“石漠化”为主的荒漠化面积已超过2×106hm2,且仍以每年9×104hm2的速度在继续扩大〔1〕。全省年均侵蚀模数约50…  相似文献   

7.
四川有旱坡耕地3500万亩,其中坡度10~30°占63%,>30°占22%。因受多种自然条件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产力水平极低。南充地区农科所于1984~1986年在南充县共兴乡结合旱地改制开展农业综合技术实验,定点定位观察,对多熟覆盖少耕与水土流失进行了研究。 一、多熟覆盖少耕对保持水土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辽西地区位于东经118°50′—120°15′,北纬40°24′—42°34′。包括朝阳市全部、阜计市一部分和义县。全区总面积为4802万亩,占全省22.1%,其中耕地1,516.2万亩,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31.6%。地貌特点是山地、丘陵、河谷相间分布。属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年降雨量450—500 mm,年平均气温7.2—8.5℃,<10—15℃积温2700—3400℃,无霜期130—170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2981小时。干旱和风沙是该区的主要灾害,风沙也严重困扰着该区的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严重,仅朝阳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曾达260万亩,占总土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湖南省处北纬24°39′~30°08′,东经108°47′~114°15′。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北和东西相差五个纬度和五个经度,加之地形起伏,最大高程差达1900多米,形成复杂多样的自然气候条件。全省土地总面积31,777.35万亩(1981年统计数,下同),耕地5,131,97万亩,稻田3,994.11万亩,为耕地的77.8%,种植业以稻作为主。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安顺地区发展油菜生产的对策刘寓雁(贵州省安顺地区农科所)贵州是我国南方冬油菜主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600万亩左右,总产约50万吨。安顺地区地处东经105°14′~107°17′,北纬25°22′~27°21′,海拔多在800~1400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王嵩 《耕作与栽培》2002,(5):64-64,F003
1 独特的气候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为蔬 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草海镇地处东经103°36′~104°46′,北纬26°31′~27°27′,属威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拥有国家重点保护区的高原明珠——草海而名遐省内外。全镇总面积360.7km~2,其中耕地0.67万hm~2,辖9个管理区,45个村,10个居委会,人口总数108484人。其中农业人口80484,占74.2%,非农业人口28000,占25.8%。少数民族人口13039人,占12%。居有汉、彝、回、苗等10多个民族。  相似文献   

12.
浅析毕节地区水果生产前景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地区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位于东径103°36′~106°43′,北纬26°21′~27°46′。地势西高东低,海拔457~2900.6m,平均温度10.5~15.0℃,年降雨量870~1440mm,无霜期208~289d。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境内地形切割纵横,海拔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态类型多样,具有适宜多种类型果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3.
试验的提出与经过贵州位于北纬24°35′~29°59′和东经104°17′~108°20′的云贵高原东斜面。立体农业特点明显。属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型。田少土多,玉米是主要的旱粮。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均温为15℃左右。≥10℃的积温为4000—5500℃,低热地区则在5500~6500℃以上。年雨量为800~1200毫米,而夏季三个月中较多。夏季与初秋的日照时数几占全年的半数,这时又是雨、热、光周期,不仅有利春玉米生育,同时对夏玉米的生育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地处东经110°17′—114°30′,东西经度差4°13′,北纬35°25′—40°25′,南北纬度差为5°20′,全省境内直线距离将近600公里,南北距离远,太阳辐射有很大差别。又因在黄土高原二级阶梯内,境内丘岗起伐,峁梁逶迤,地势的垂直高差悬殊,形成“一地不同天”的立体农业。大麦广布全省:无论山峦盆地均有种植,尤以盆地为多。由于进行了山西省大麦品种的征集、整理和鉴定,初步认定山西省大麦品种的形态生态特点为;(一)类型与变种:在山西省大麦品种中,以棱形分:二棱大麦亚种占6.96%,多棱大麦亚种占93.04%(内四棱大麦占86.95%,六棱大麦占6.08%);以皮裸分:皮大麦占77.39%,裸大麦占22.61%以株型分:半松型占66.95%,紧凑型和松散型各占16.52%。(表1)  相似文献   

15.
一、福建省农业气候简况本省位于北纬23°46′~28°22′,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年平均气温16~21℃,全省由北向南≥10℃积温5000~7500℃(其中鹫峰山区为4500℃),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自东南的1100毫米向西北递增至2000毫米,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全省在11—25%,其中厦门以南沿海相对变率最大为20~25%,其它地区为11~18%;从西北到东南年日照时  相似文献   

16.
龙成仁 《茶业通报》1990,12(3):14-16
湖南省洣江茶场地理位置处于北纬26°49′之间,东径113°33′—113°34′之间,地势西南高中间开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场现有茶园面积3220亩,其中有丘陵红壤3056亩9要5厘,占耕性土壤97.97%,有省内外优良茶树品种18个,受益茶园656.78亩,占全场茶园面积的21.05%。槠叶齐已发展到310.1亩,占良种茶树面积的47.31%。我场二大队一中队1978年发展槠叶齐24亩,1989年已进入高产优质茶区范围,亩产茶青2198斤,折合干毛茶549.5斤。同时一、二、三级茶青占了总数的65%,1988年占82%。我场二大队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丘陵红壤茶园低产主要原因及其改良后获高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庄公社地处我县西北部,北纬27°31′—27°38′,东径107°52′—107°59′。水稻是该社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占粮食总产的60.4%。水稻一般分布在海拔560—800米之间,以种植一季中稻(晚、中熟品种)为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广东省跨于北纬3°50′~25°28′之间,其中绝大部分处于18°N~25°N的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和部分热带地区。土地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 本省气候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01~137Kcclcm~(-2),年日照时数南多北少。北部1450~1900小时,中部1800~2100小时,南部多为2000小时左右。而粤东沿海则是全省高值区之一可达2000~2300  相似文献   

19.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梅里雪山主峰海拔高6740米,东南部河口仅76米,具有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与低海拔相一致的特点。全省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将全省分为两大地貌类型:东部为澳东南高原区,西部为横断山脉高山纹谷区。气候特点属高原型气  相似文献   

20.
糜黍是古老的粮食作物,我省栽培面积约240万亩,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丘陵沟壑区、渭北高原区及关中平原区。我省位于北纬31°42′—39°35′之间,跨纬度7°53′,南北狭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