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6,(5):31-33
正双王群高产是人所共知的,但在北方越冬期就占据5个多月的时间,给组织双王群带来困难,要是在蜂群饲养管理出现问题,收效甚微。因此,大部分蜂友对饲养双王群有顾虑,笔者想谈谈如何养好双王群,供蜂友们参考。一、组建双王群在北方组建双王群,有这样几种方法:(1)越冬群出室后,蜂群弱小,把两群蜂放在一个蜂箱内繁殖,强壮后加隔王板成为双王群;(2)双王同箱越冬、春繁,强壮后成为双王群;(3)单王越冬,早期育王组双王群。前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养强群,刘伯瑗同志早在1956年就开始饲养双王群。 1979年早春,他在江苏宜兴分水地区饲养同是2框意蜂的单、双王群。双王群满箱时,比单王群多4框;双王群可以加继箱时,单王群才8—9框蜂;双王群产王浆时间可以比单王群提前10天,春季的双王群王浆产量可达400克,比单王群多一倍;蜂蜜产量也比单王群提高40斤。由此可见,双王群在早春繁殖中有明显的优势:产子多,蜂群发展快,有利于及早获得强群,双王群内过剩的幼蜂(4—12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很多蜂业工作者都在研究多王同巢饲养技术,很多学者认为,只要解决多王同巢的安全诱入方法即让多王同巢长期和平共处的问题,此项技术就会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中国养蜂》在2005年连续发表了金水华等人《意蜂多王群组建技术研究》、《意蜂多王群产卵力研究》、《多王群蜂王信息素研究简讯》等文章。取得了多王同巢安全越冬、蜂王上颚腺和背板腺分泌物没有显著差异的前沿成果。“多王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养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目前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已验收)。成果表明:多王同巢技术可使蜂蜜增产12.2%,蜂王浆增产6.5%,这一成果可能会让一些学者失望,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4.
韩令宇 《中国蜂业》2004,55(5):13-14
一、要养双王群 有人说养双王群麻烦,其实只要掌握了双王群的规律并不麻烦,还有的师傅说养双王群费饲料,我却认为省饲料,因为双王群相对强大,维持群体适宜生存的环境比弱小蜂群容易,也省力.所以我认为是省饲料的.双王群培育的蜂多、子脾多,饲料消耗肯定是多了些,但不能看到双王群吃得多而就说饲养双王群不足取,我们应该看到双王群产出得更多.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利与弊,我们不能说饲养双王群是一种全优的养蜂方法,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养双王群是一种繁殖强群和保持强群的有效方法.春、夏、秋三季只要不让蜂群缺蜜断粉,双王群都能保持相对较强的群势投入生产和繁殖,饲养强群有很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了蜂群的抗病力和抗逆性.从而生产出符合出口标准的蜂蜜,这对提高我国蜂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基础上,通过对多王群单个蜂王和多个蜂王产卵力的研究发现,经生物诱导处理的单个蜂王的产卵力与未经处理蜂王的产卵力相比无显著差异,而3王群和5王群蜂王的产卵力分别是单个蜂王产卵力的222.94%和367.09%.结果表明,多王群是提高蜂群产卵力和王蜂指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多王群打破了蜜蜂一群一王的自然生活规律,使多只蜂王不用任何隔离而共同生活在一起。多王群消失了分蜂习性,能够培养强大的群势,从而提高蜂群的力量。早春,当我们强迫蜂王交替,使蜂群变成双王同巢之后,常把老王提出来组成多王群。在组织多王群时,为解决单王生活习惯的工蜂拒绝多王诱入和蜂王中存在单处习惯而引起最初共处时的互不相容的矛盾,我们采取了用失王刺激以幼蜂引渡和蜂  相似文献   

7.
谢清培 《蜜蜂杂志》2008,28(5):17-17
最近,有几位蜂友问我对饲养多王群(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的看法和怎样组织多王群.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几位蜂友问我对饲养多王群(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的看法和怎样组织多王群.  相似文献   

9.
雌性个体间的生殖分工是蜜蜂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在蜂王信息素、幼虫信息素及工蜂监督的共同作用下,蜂群的生殖权由仅有的一只蜂王垄断。但是,海角蜂群、海角蜂寄生蜂群、无政府主义蜂群、无王群和多王群却具有特殊的生殖分工体系。本文对这些蜂群的生殖分工特征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中國养蜂”提出了向科学進軍的号召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就参加了关于多王群生產率的研究。現在只有將試驗的經过談談:多王群是一种新的东西、在研究它的生產率之前,必須从研究組織多王群的方法开始。首先根据柯夫栋同志的方法(中國养蜂1957年第3期第8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1,62(7)
饲养双王群之我见 双王群饲养有利于蜂群繁殖和寒冷季节保温,这是千真万确的,双王群对蜂蜜生产没有多大影响。饲养双王群好,但不要一味追求饲养双王群,双王群最好占整个蜂场蜂群总数的1/6至1/5。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并且开创了多王同巢越冬的成功先例,打破了"人工组成的同巢多王群,多只蜂王只能相处几个月"的论断.同时,对多王群在蜜蜂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和养蜂生产应用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生物诱导"与"环境诱导"是组建意蜂多王群的核心技术。概括地说,采用生物诱导技术来解决蜂王与蜂王之间的"敌对"关系,即解决蜂王斗杀问题;采用环境诱导技术来解决工蜂与蜂王之间的"群界"关系,即解决工蜂围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意蜂多王群具有产卵快、产卵量大、产卵集中等优势,宜作为副群饲养。多王群蜂王正常产卵后,应充分发挥多王群的优势,为蜂群繁殖、维持强群、获得高产服务。将多王群作为蜂场生产的副群,在饲养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加蜂蜜的产量,提倡双王群饲养蜂群,实践证明具有优势。双王群一般是将两个蜂王彼此离开,分为两个育虫区,并在各自蜂巢的箱上开一个小洞,以供蜜蜂出入飞翔,而多王群的饲养在增加蜂蜜,检查蜂群,防止飞逃及蜡蛾的攻击等方面已显示出优势来。所谓多王群,即是在同一个蜂巢内同时存在几个蜂王,有产卵王也有非产卵王。多王群的管理比双王群容易,因此,1980年我们在克什米尔东方蜜蜂中进行多王群试验,第一阶段的试验探索蜂王能否回巢,继而进一步向蜂群介入更多的蜂王,1981年6—7月份在 Srinagar 克什米尔地区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在养蜂技术迅速提高的今天,有些养蜂员争相养起了双王群。其中有不少成功者,但也有的虽下了不少功夫,蜂群群势却时涨时落,不见增收。究其原因,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首先,思想上和物质上没有充分准备。有些养蜂员看到人家养的双王群,已经是群势强大,产量高,再看养双王群无需上下调脾,就片面地认为比饲养单王群还要容易。事实上,饲养双王群更要管理精细,碰到棘手的事更多;另外,双王群蜂群大,蜜源期收获量虽多,而缺蜜期就得大量饲喂。据统计,饲料消耗量通常比单王群多三成左右。饲喂若跟不上,蜂王浆产量减少不说,还会盗蜂四起,全场大乱。因此,改…  相似文献   

17.
正意蜂多王群的饲养管理与单王群、双王群的饲养管理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养蜂员只要掌握基本要点,就能灵活地根据季节、气候、蜜粉源与多王群内部情况以及蜂场实时需要(繁殖与生产)等变化,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挖掘和发挥多王群的优势,获得优质、高产、高效。一、组建初期的饲养管理意蜂多王群组建初期,蜂群群势还比较弱小,蜂王因"生物  相似文献   

18.
再谈早育王     
正近10年来,早育王给我带来很大经济收益,尤其是用早育王组双王群,蜂蜜产量是单王群1.5倍,还可以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1群蜂能多带出1个授粉群,增加300~400元经济收入,王浆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有的蜂友也开始早育王,因多种原因,多有失败者。也有的蜂友认为早育王会影响蜂王质量,不愿意早育王。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想再谈谈早育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明勋 《蜜蜂杂志》2006,26(4):12-12
在养蜂生产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优良的剩余蜂王,全都杀掉很可惜,这时只要我们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与方法对这些优良的蜂王进行贮存,等需要的时候,取过来介绍进蜂群,很快就能使用。为了不影响贮存蜂王的身体健康,提高存活率,必须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条件。下面是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对贮存蜂王采取的措施与管理方法,供蜂友参考。1贮王群的选择与组织贮王群的选择,只要是健康、强壮,巢内有充足的蜜粉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其蜂龄完全是中、幼龄蜂,绝不能是有大量老蜂的无王群,否则易发生围攻王笼的现象。如贮王群蜂量比较少的话,可提前几天从其…  相似文献   

20.
答读者问     
问:多王群应几年换一次王?如何换法?(山东省蓬莱县李述明)答:多王群的蜂王不容易更换,一般的多王群可以养12—18个月,如果蜂王产卵已减少,应将该群的蜂和子脾合并到其他群内,再重新组织多王群。问:预备过冬的蜜应从几月开始?假若冬季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