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孙泉云(上海市畜牧兽医站201103)李劲松(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6周龄以下雏鸭的一急性、高度致死和接触传染性的病毒病,主要以肝炎为特征。本病最早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不断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雏鸭传染病。本病以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为特征。临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  相似文献   

3.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雏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可分别引起Ⅰ型、II型和III型雏鸭病毒性肝炎,如果防制不当,死亡率很高,对养鸭场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1Ⅰ型DVHⅠ型DVH最早由Levine和Hofstad于1945年在美国发现。Levine和Fabricant(1950年)用鸡胚分离到了Ⅰ型DHV。1953年后,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前苏联、印度、日本等国相继报道了该病。我国黄均…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国内各地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以Ⅰ型为主,其感染特征是传播快、发病急、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小鸭的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以上.作者总结了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诊断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d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由Levine等(1949)最先在美国长岛白色北京鸭群中发现,并于1950年首次用鸡胚分离出鸭肝炎病毒。1953年以后,本病一 蔓延至世界许多养鸭地区。我国黄均建等(1963)首次报道了上海某些鸭场于1958年秋和1962年春发生该病。王平等(1980)在北京地区首次分离上炎病毒。郭玉璞等证实我国当地流行的DVH多为I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随后研制出DVH的弱毒苗和相应的卵黄抗体,使该病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最近随着我省养鸭业的发展,该病仍时有流行。对我省养鸭业造成亚重威胁。1999年,我省某市禽业公司雏鸭发生一起以肝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观察、病原分离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并通过免疫卵黄液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继续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诊断与防制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基本特征   鸭病毒性肝炎 (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 (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各品种雏鸭高致死率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患病雏鸭在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现斑点样出血为特征。 2流行要点   鸭肝炎病毒具有三个在抗原性上互不相关的血清型 :Ⅰ、Ⅱ和Ⅲ型。其中Ⅰ、Ⅲ型属于小 RNA病毒科,Ⅱ型属于星状病毒科。   在国外, DHVⅠ型最初于 1949年发现于美国,其后陆续传遍世界各养鸭基地,并在美国 (1988)、印度 (1967)和埃及 (1978)发现其变异毒株。其中美国变异毒株已被证…  相似文献   

7.
DVH是发生于1-3周龄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自1949年Levine等报道美国纽约长岛发生此病以来,世界各地也相继有所报道。在我国,上海地区某鸭场于1983年首次爆发DVH。这几年来,DVH已呈广泛性分布,对养鸭业造成严重危害。今就其防制方法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8.
国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国内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特性、疾病诊断和防制等做一简要综述,并提出了该病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市八圩镇一养鸭户,引入1000只樱桃谷鸭,5日龄时发病,当日死亡36只。  相似文献   

10.
李红春  李广琴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10):I0021-I0022
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肉鸭年出栏超过1000万只,而病毒性肝炎不断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养鸭业的健康生产。作者就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作一综述,并提出了诊断和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1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基因组特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AV)有3个名称:鸭肝炎病毒、鸭星状病毒(DAstV)、鸭甲肝病毒。DHAV基因组的3个显著特点是:3′端(314~336nt)是小RNA病毒科中最长的;5′端内的结构元件有特点;2A由结构上不相关的蛋白组成,口蹄疫病毒样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的病毒性、高度致死性疾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3周龄以内的雏鸭,致死率高达100%。文章对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神经症状、突然死亡和肝脏肿大出血.病原有3种,其中Ⅰ型鸭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Ⅱ型和Ⅲ型鸭肝炎病毒分别局限于英国和美国.不同血清型毒株具有不同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且无免疫交叉反应.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变异株,且已完成了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并随之出现RT-PCR诊断技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生后,传播快、病程短、病死率高。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养鸭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本病。我国养鸭地区发病情况也比较严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快速、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本文对当前鸭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使用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主要是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就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ELISA法检测鸭病毒性肝炎抗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初步建立了监测鸭病毒性肝炎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对小鸭体内鸭病毒性肝炎的抗体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小鸭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4天,给雏鸭注BAV-1DHV弱毒疫苗后48小时鸭的抗体水平明显增高,第5天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随后抗体水平缓慢下降,直到第25天,还能维持一定的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信阳地区肉种鸭病毒性肝炎防疫情况,应用ELISA方法对信阳地区33家规模化鸭场的1127份血样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鸭肝炎抗体平均合格率为67.0%,低于国家70%的群体合格标准,其中潢川县最高,为74.8%,光山县最低,为53.0%。今后,要加强对肉种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以提高对整个鸭群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8.
鸭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鸭肝炎病毒是一种高致死性、高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临床主要引起急性肝炎,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1周龄内的雏鸭为甚,病死率高达100%。20世纪以来,鸭肝炎已成为危害中国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对鸭肝炎病毒的发生与分布、病原学、基因组学、诊断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Duck Virus Hepatitis In Canad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0.
1日龄雏鸭肌肉接种强毒株鸭肝炎病毒(DHV)后,经Dot-ELISA检测,在显现临床症状和死亡鸭的肝脏及直肠粪便中可测到DHV,无症状或未死雏鸭体内测到DHV的顺序为:心→肾→肺→胸肌→脑;DHV强毒进入成年鸭体内后44h可在直肠粪便中测到DHV,其体内测到DHV的顺序为:心→肾→肺→肝→肠,而胸肌和脑均未测到DHV;同居感染成年鸭体内测到DHV的顺序是:肺→脾→肝→心→肾→肠。此外,还讨论了鸭病毒性肝炎(DVH)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