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酸性红壤下施磷对墨西哥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南方长期施尿素20 a的严重酸化的第四纪红土做土培,以石灰作土壤pH调节剂,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不同酸性红壤下墨西哥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石灰施用量下,施用磷肥能增加墨西哥玉米植株高度、分蘖数和生物产量,能提高土壤速效P、水溶性Mg质量分数,两者升高的幅度与施磷量呈正相关性,且土壤pH愈高升幅愈大,但对土壤Al饱和度和pH无影响。同一磷肥用量下,施石灰能增加土壤pH、土壤速效P质量分数、植株分蘖数,降低土壤Al饱和度,但对土壤水溶性Mg质量分数变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红壤中各种结合态磷分布状况及其对酸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考察和对浙江沿海地区红壤研究,明确了各种状态磷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对酸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磷以闭蓄态的Fe—P为主,占80%以上,而可溶性磷和有机磷的含量不足20%。这与红壤的化学成分和风化程度有关。可溶性磷对酸的敏感性很高,闭蓄态磷对酸的敏感性比较低,但对磷的迁移还是起一定影响。可溶性磷中Ca—P和Al—P的敏感性又比Fe—P高。  相似文献   

3.
中性肥料对侵蚀红壤的土壤溶液酸度及大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有机质的酸性侵蚀红壤中直接施用可溶性中性肥料将降低土壤溶液的pH液、增加铝离子浓度,影响大麦的生长,危害程度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经有机肥或石灰改良后,再施用中性肥料,则可减小铝毒,促进大麦生长。在侵蚀酸性红壤中、要使作物增产,须先要提高土壤pH,施肥才有效,切忌在未改良其酸性之前,大量施用可溶性肥料。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红壤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组成对不同调酸剂的响应,分析影响碳/氮关键代谢过程微生物的变化,通过盆栽实验,设置不施肥(CK)、钙镁复合剂(L)、钙镁复合剂配施猪粪(ML)和钙镁复合剂配施秸秆(SL)4个处理,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真菌和古菌以及碳/氮代谢关键过程微生物。结果表明:L、ML和SL处理显著提高土壤pH值和交换性钙/镁,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酸。调酸剂增加了细菌优势菌中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真菌优势菌中的毛霉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古菌优势菌中的广古菌门和深古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奇古菌门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显示,速效钾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pH和有机碳是影响土壤真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关键因子。碳代谢过程的贡献度方面,变形菌门的贡献度在SL处理中最高,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贡献度在ML处理中最高。氮代谢过程中,各处理绿弯菌门对硝化作用的贡献率均超过80%。调酸降低了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在反硝化与硝酸盐异化还原过程中的贡献度,L与SL处理的变形菌门贡献度低于ML处理,而ML处理的放线菌门贡献度高于L与SL处...  相似文献   

5.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土壤活性酸铝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并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有机肥料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少于施用化学磷肥和不施用磷肥的处理,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在NPKM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的47.72%,M处理中占42.89%,其它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少于8%。MNPK、M处理的PFI为2.51、2.69比N、NP处理4.53、4.37明显降低。在红壤旱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土壤交换性酸铝成倍增加,土壤酸化严重;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土壤交换酸铝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在小麦蚕豆间作、蚕豆单作系统中,研究小麦缺铁诱导产生的根分泌物——麦根酸对红壤中难溶性磷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用麦根酸可以显著增加单作蚕豆对红壤中难溶性磷的吸收;小麦蚕豆间作时,麦根酸施用对小麦吸收土壤中的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蚕豆磷的吸收影响不大,小麦蚕豆间作在作物磷吸收方面是具有极大优势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磷酸二氢钠对盆栽雪菊(Coreopsis tinctoria)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不同NaH_2PO_4处理水平,分别为0、0.1、0.2、0.3、0.4、0.5 g/kg,分析不同施磷条件下雪菊的植株性状、产量。[结果]施用0.3 g/kg NaH_2PO_4,盆栽雪菊植株生理性状最佳;施用0.5 g/kg NaH_2PO_4,植株性状最差。施用0.3 g/kg NaH_2PO_4,7—9月盆栽雪菊总鲜花产量和总干花产量最高。特别9月表现最突出,8月次之,7月最低。[结论]施用磷肥可以显著影响盆栽雪菊的生长和产量,该研究可为盆栽雪菊的磷肥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磷营养对马铃薯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磷素对不同抗旱性马铃薯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干旱条件下马铃薯的最佳施磷量。[结果]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优化营养分配,提高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来提高马铃薯的抗旱性,但施磷量过高会降低马铃薯的抗旱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干旱胁迫下对磷的需求量较高,对施磷量的反映较大;干旱胁迫下冀张薯8号最佳施磷量为135 kg/hm2,夏波蒂最佳施磷量为45~90 kg/hm2。[结论]施用磷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磷活化剂对红壤吸附外源磷的影响,探讨沸石、腐殖酸、柠檬酸、草酸铵对红壤吸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柠檬酸、草酸铵可有效降低红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加腐殖酸使红壤的吸附量降低了902%~11.75%,加柠檬酸使红壤的吸附量降低了1742%~21.74%,加草酸铵使红壤的吸附量降低了987%~3610%。沸石增强了红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吸附量增加了11.04%~1754%,吸附率提高了954%~1708%。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磷组分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提高红土红壤磷的有效性和肥料磷的利用率,设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施磷,特别是磷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全磷(PT)、无机磷、有机磷、Olsen-P和Bray-P含量。在施磷的条件下,土壤磷的积累主要表现为Ca2-P,Ca8-P和Al-P增加。土壤中Olsen-P和Bray-P含量与土壤中各磷组分的相关性以Ca2-P最好,Al-P和Ca8-P次之,O-P最差,土壤Olsen-P和Bray-P含量与作物产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熟化度红壤稻田磷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熟化度不同的3种红壤性水稻土进行室内模拟培养,考察施磷后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动态,同时比较了不同施磷量及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各供试红壤性水稻土对磷的吸附差异。结果表明:熟化度不同,对磷的吸附表现出随熟化度提高,吸磷比下降的明显规律,经96h培养后,初度熟化红壤水稻土吸附量高达93%;中度熟化的为43%;高度熟化的降低至23.1%。被吸附固定的磷在初度和中度熟化红壤性水稻土中都很难解析出来,只有高度熟化的可解析出一部分。不同施磷浓度比较,以低浓度施磷处理的吸磷量普遍高于高浓度施磷处理,40℃条件下培养的吸磷量明显高于20℃条件下培养。上述磷的吸附和解吸特征随熟化度的变化主要与熟化过程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活性铁、铝含量明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和土壤对磷吸附解吸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有机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并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有机肥料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少于施用化学磷肥和不施用磷肥的处理,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在NPKM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的47.72%,M处理中占42.89%,其它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少于8%。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明显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外源镁对强酸性紫色土壤阳离子交换效应。[方法]选择重庆地区强酸性紫色土壤为对象,采用1:5的土水比,用10emol(+)/LMgSO4溶液对土壤进行多次交换处理。[结果]在实验条件下,外源镁能快速取代土壤胶体上吸附的各种盐基离子,但对致酸离子(H+、A1+)则难以达到快速、完全取代,经5次交换后,盐基饱和度由46.6%上升至72.4%,土壤pH仅上升0.7个单位;Mg2+与Ca+、Na+的交换分别可以用指数方程Y=14.998e-1.4849x(R2=0.9938)、二次方程Y=0.011 1x2-0.1005x+0.233(R‘=0.986)进行很好地拟合;Mg“与K’的交换后期明显表现出有部分土壤次生黏土矿物层间固定的K’会被交换出来,导致被交换出的K’总量增加。[结论]在无酸碱中和的条件下,外源钱可以改变土壤胶体盐基离子的构成,但对于改良强酸性土壤并无实际意义,反之,过量的外源镁还可能造成土壤其他盐基离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豆科植物施磷对土壤酸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9个豆科植物为供试材料,测定在缺磷的砂土上施用Ca(H2PO4)2对9种植物产酸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upinusalbus,lupinuslutens和Biserrulapelecinus对增施磷肥的需求量比Ciceraritimum,Viciafaba,Medicagopolymorpha,Ornithopussativus和Trifoliumsubterraneun低,而Lupinusangustifolius需求量最高.当增施磷肥,使其达到适度水平时,比酸度有所增加,但进一步增施磷肥则使植株产酸量减少.在几种豆类植物中,C.arietinum产酸量最高,B.pelecinus最低.比酸度与过量阳离子、灰碱、钙和镁等浓度有关.在不考虑施磷和植物种类的情况下,植物产酸总量与植株地上部分过量阳离子总量恰好一致;在施磷量不同的情况下,豆科植物产酸量主要由其吸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差异决定.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择红壤旱地上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分别代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即荒地土(低肥力)、茶园土(中肥力1)、花生地(中肥力2)和菜园土(高肥力),通过设置施肥与不施肥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力水平红壤旱地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和肥料贡献率。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各肥力水平的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为菜园土花生地茶园土荒地土,在红壤旱地上,有机培肥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6.
酸性红壤试种紫花苜蓿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4年在浙西红壤区引进20个紫花苜蓿品种试种,对其生长特性和生态适应性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酸性红壤土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达到二级以上质量等级标准;WL-323HQ、猎人河、大富豪、WL-323、WL-525 HQ等5个品种综合性能相对较好,比较适宜在酸性红壤土上栽培,可作为扩大试验和推广试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7.
酸性红黄壤施用白云石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酸性红黄壤上施用白云石石粉可以改善土壤的酸度状况 ,提高作物产量。其增产效应随不同施用量而有明显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 :施用 110 0~ 16 0 0kg/hm2 白云石石粉时 ,油菜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较好 ,产量最高 ,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间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种的土地产出系数达1.107~1.547,其产值比大豆单种提高5.3% ~52.96% ,比玉米单种提高26.8% ~56.68% ;不同间作模式的粗蛋白总量排序为玉米花生> 玉米大豆> 玉米红薯,干物质总量排序为玉米红薯> 玉米花生> 玉米大豆;红壤稻田种植玉米等旱作物后,土壤pH值呈上升趋势,水解氮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