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亚麻几个不同生育期施用苯达松+精哇禾灵除草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此除草剂配方的最佳使用时期及药剂浓度,为亚麻田除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亚麻田化学除草中,由于单独使用绿黄隆而造成残留药害时有发生,为此在亚麻产区要特别引起注意,限制绿黄隆、甲黄隆等长残效除草剂的使用,尽量使用残效期短的农药。  相似文献   

3.
<正> 1986年,我们从黑龙江省引进亚麻在伊犁地区试种获得成功,1989年推广了5 333hm~2,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亚麻为密播作物,人工中耕除草不便,田内野燕麦、毒麦和其他单、双子叶杂草较多。新源县阿勒玛勒乡1987年100余hm~2亚麻因野燕麦为害,麻秆几乎不能使用。为了有效地防除亚麻田杂草,我们于1988—1989年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亚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亚麻已成为兰西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进一步发展亚麻的种植效益,研究亚麻田化学除草对实现亚麻规范化、机械化种植,发展亚麻经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施药后7 d、15 d和收获前进行了除草效果对比调查,绿黄隆在亚麻田除草效果好,防效在90%以上,可以控制整个生育期杂草危害,优于对照药剂2甲4氯.同时亚麻原茎和麻子的增产率分别为13.3%和10.5%.  相似文献   

6.
目前亚麻田化学除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施药时间把握不准.茎叶处理多数喷药偏早,灭草效果不佳,且易因亚麻苗小而受药害;喷药太晚,草大抗药,易灭草不彻底.  相似文献   

7.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亚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 0 0 1年种植面积1.6 9万hm2 ,2 0 0 2年种植面积2 .33万hm2 ,2 0 0 3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33万hm2 ,亚麻已成为北安分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进一步发展亚麻的种植效益,研究亚麻田化学除草对实现垦区亚麻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朝天椒化学除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拥军  董国靖 《农技服务》2014,(2):22+24-22,24
化学除草具有省工省时的优点。文中详细介绍了无公害朝天椒的露地直播田化学除草、露地移栽田化学除草、地膜覆盖田化学除草可选用除草剂的品种及使用剂量,指出了无公害朝天椒化学除草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介绍绥化地区亚麻田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包括亚麻立枯病、亚麻枯萎病、亚麻炭疽病、亚麻跳甲、草地螟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大豆田应用50%滴丁·扑·乙乳油田间除草试验,证实该药对大豆田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大豆产量的影响,为农民生产上使用该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同市2008—2009年胡麻田杂草系统的取样调查及2010年对胡麻田除草剂药效进行试验,经过计算杂草的田间均度、田间密度、田间频率、相对多度、鲜质量防效等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明确该地区胡麻田杂草的种类、优势种及发生情况,筛选出安全有效防除胡麻田杂草的除草药剂,并制定出科学的化学除草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除草剂苗期茎叶喷雾1次用药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最佳施药时期。[方法]施药器械为卫士牌WS-16PA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液量为675 L/hm~2,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制剂用量)在胡麻株高为2~5、5~10、10~15和15~20 cm时进行茎叶均匀喷雾处理,药后不同时间调查各处理对胡麻的安全性,药后45 d调查各处理对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胡麻成熟后测产。[结果]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在胡麻株高为5~10 cm时施药,对胡麻药害较轻,药后45 d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3.72%和95.13%,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5.68%和98.73%;胡麻产量为2 240.0 kg/hm~2,较人工除草增产3.86%,较空白对照增产265.24%。[结论]40%2甲·辛酰溴EC 1 500 m 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350 m L/hm~2在胡麻苗期不同生长时期茎叶喷雾1次用药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最佳施药时期为胡麻株高5~10 cm。  相似文献   

13.
以陇亚10号为指示品种,采用简单对比,大区设计,观察杂草伴生时间对胡麻产量影响,以探求胡麻田除草适期。结果表明,杂草伴生时间越长,亚麻产量越低。杂草伴生10、20 d时,胡麻减产幅度不大,分别为2.51%、4.73%;伴生30、40 d时,胡麻产量有一个突降过程,减产幅度分别为15.93%、23.42%。胡麻田人工或化学除草的适期为胡麻苗齐后20 d(此期胡麻株高为7 cm左右)。  相似文献   

14.
对甲酰胺磺隆在夏玉米田中的除草效果和使用剂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5%WG甲酰胺磺隆可有效防除夏玉米田间多种杂草;综合考虑除草效果和经济成本,建议使用浓度为150 g/hm2.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田株间除草装置伤苗率高、除草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摆动型水田株间除草装置。阐述该装置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偏心轮机构和除草弹齿进行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结合弹齿往复开合运动与水稻种植农艺,分析除草弹齿运动过程与避苗系统工作机理。运用ADAMS软件,以机具前进速度和偏心轮转速为试验因素、覆盖率和入侵率为评价指标,采用2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进行虚拟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与偏心轮转速对覆盖率和入侵率有极显著(P<0.01)影响,机具前进速度为除草装置工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机具前进速度为266.12 mm·s-1、偏心轮转速为3.97 r·s-1时,除草装置作业性能最优,覆盖率为85.70%,入侵率为5.6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270 mm·s-1、偏心轮转速为4 r·s-1时,除草装置的除草率为82.5%,伤苗率为5.1%,与仿真试验结果大体一致,所设计的除草装置能够满足水田株间除草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除草专用肥、丁苄对旱育抛秧田化除效果及产量效应试验表明 :除草专用肥对大田早期莎草及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好 ;大田中后期防效有所下降。应用除草专用肥可提高成穗率7.6%,增加有效穗数 ,提高结实率 ,实现穗大粒多 ,集除草、追肥于一体 ,省时省工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水田行间除草装置,并详述了该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秧苗插秧后第7天时进行除草试验,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方法,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了轮齿个数、除草深度和轮齿倾斜角度之间交互作用对除草率的影响,并优化得到工作参数范围。最终确定插秧后第7天作业时除草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为轮齿个数12、除草深度42 mm和倾斜角度8°,此时除草率为68.7%。经过整机试验证明,行间除草装置为整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除草部件。  相似文献   

18.
除草地膜对棉田杂草的防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自行研制的具有抑草功能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在棉花栽培应用中的抑草作用,和增产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此种除草地膜对棉田大多数杂草有较好的抑灭作用,平均防效达80%左右,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气动式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针对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自动化程度低、难度大的问题,在机器视觉识别定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气动式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方法 采用机械设计理论、离散元动力学仿真方法结合田间试验,研制出气动式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首先对气动式株间除草机构的结构进行设计,运用运动学方程计算并确定机构的几何参数,通过Pro/E运动学仿真验证机构的可行性;然后对除草刀齿与水田土壤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试验;最后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整机工作性能,并利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正交试验对影响除草率与伤苗率的工作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气动式水稻株间除草机构连杆长35.00 mm,摆杆长72.24 mm,除草部件到回转中心水平距离为84 mm,垂直距离为191 mm。离散元动力学仿真分析表明,倾角为10°的弯齿刀除草刀齿与土壤的接触阻力较小,阻力平均值为3.12 N,且对土壤的扰动程度较大,受影响的面积达149.69 cm2。田间试验中,在机具前进速度0.25 m/s、气缸伸缩速度0.45 m/s和除草深度2.5 cm的工作参数下,平均除草率为83.91%、伤苗率为3.63%。结论 该机具满足除草率大于80%、伤苗率小于4%的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水稻株间避苗除草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发生杂草30余种,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增高31.8%~42.6%,杂草发生频度增加13.3%~31.6%,2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杂草普查(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在借鉴加拿大保护性专家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收获后)、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除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在苗期茎叶喷雾用2,4-D丁酯、二甲四氯、护麦、骠马,抑阔宁+骠马、护麦+阔莠克、2,4-D丁酯+骠马除草配伍组合效果比较好,收获后用草甘膦进行秋季灭草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浅旋+中耕除草效果比较好;机械与化学相结合用浅旋+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