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籼杂交稻新组合蓉优3号的最佳栽插密度和每穴谷粒数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栽插密度为16.5 cm×19.8cm,30万蔸/hm^2,每穴栽2粒谷苗为宜,产量达6715.5 kg/hm^2,同时,注意适时晒田控苗,提高成穗率和防止纹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稻栽插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稻栽插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稻产量与栽插密度的关系紧密,通过增加用种量和提高栽插密度来提高产量主要以增加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实现,但这样容易导致田间荫蔽,加重纹枯病的发生。因此,在修水县山区中稻生产上,穴插1粒、2粒谷苗的密度分别以27万~30万、18.75万~22.50万穴/hm2为宜,折合用种量分别为11.25、15.00 kg/hm2。同时必须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提早晒田控苗,提高成穗率,做好纹枯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优质中稻新品种鄂中5号(商品名润珠537)每公顷产量6375kg以上,且米质优,食味佳,2002年中国(淮安)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评审为十大金奖名牌产品第1名。一般4月底播种,5月中、下旬移栽,秧龄25d左右为宜,每蔸插植单、双粒谷苗,株行距13.3cm×26.7cm或13.3cm×30.0cm,或宽窄行移栽,每公顷24.0万-28.5万蔸。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本县水稻生产一直存在因用种量不当而导致水稻亩产量降低的问题,为探求水稻生产中用种量对增加水稻产量的相关效应,并为给本县开展的“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示范工程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奉新县农业局开展了早稻用种量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设在赤岸镇沿里村沿里大塅万亩新品种展示区,供试品种为金优463。因用种量的不同本试验设有5个处理:处理1每蔸1粒谷秧苗、处理2每蔸2粒谷秧苗、处理3每蔸3粒谷秧苗、处理4每蔸4粒谷秧苗、处理5每蔸5粒谷秧苗,并以处理1为对照处理。每个处理均设3次重复,共3个组,15个小区,每…  相似文献   

5.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表明,水稻免耕除草剂以内吸型除草剂除草效果较好,触杀型除草剂次之;早稻每公顷抛栽30.0万~34.5万蔸、晚稻每公顷抛栽33.0万~36.0万蔸范围内,有效穗和产量随着抛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每公顷施纯氮189.15~226.95kg范围内,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晚稻氮肥施用后移的比例适当加重,成穗率、穗粒数和产量随之增加;常耕耕田用水约是免耕泡田用水的2.63倍,本田用水相差不大,免耕抛秧的灌溉水生产效率为常耕抛秧的1.36~1.79倍。水稻免耕抛秧不但省工、省力,而且增产、节水、生态环保,节本增收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Y两优087插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插植18.0万~36.0万蔸时,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当每公顷插植超过36.0万蔸时,产量随之下降。本试验中每公顷插植36.0万蔸的产量最高、每公顷插植31.5万蔸的产量次之,与每公顷插植22.5万蔸(对照)的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花生单粒精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5):F0002-F0002
研究意义 传统花生种植方式是每穴播2粒种子,每公顷播15万穴左右,每公顷用种量(荚果)260(小花生)-340kg(大花生),每年用种量约占花生总产的8%~10%,不仅用种量大、成本高,而且在高产条件下,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群体质量下降,产量降低。“十五”以来,在国家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项目支持下,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万书波研究员主持研究的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以单粒精播代替双粒穴播,形成了成熟的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制了配套机械“气吸式精量花生联合播种机”(专利号:ZL2009 20160504.4)。  相似文献   

8.
1 春季早熟栽培1 .1 播种育苗a.品种 以黑白花油豆角为主栽品种。b.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配方 :过筛葱蒜茬土或无残留农药大田土 6份 ,优质农家肥 3份 ,炉灰或细沙 1份。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俄罗斯产三元素复合肥 2 kg、5 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 0 g,充分混拌均匀后覆盖地膜闷 3d,进行消毒灭菌。每公顷用营养土45 m3 、营养钵 6.75万只 ,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内 ,土面距离钵口 2 cm,蹲实 ,摆放到苗床上 ,浇透水。c.播种  3月中下旬播种 ,每公顷用种量 75 kg左右 ,每只营养钵播 2~ 3粒带芽种子 ,覆土 2 cm,覆盖地膜。播种后温度白天 2 5℃…  相似文献   

9.
探索杂交二晚不同栽插密度和穴栽谷苗数对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栽插密度和穴栽苗数与穗粒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与穴栽苗数对二晚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对株高、穗长、千粒重的影响较小,以栽植密度30万蔸/hm2、栽苗数2粒/蔸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210kg/hm^2、五氧二化磷105kg/hm^2、氧化钾210kg/hm^2,以抛33.0万蔸/hm^2产量最高,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5.83%、5.13%和4.65%;抛34.5万蔸/hm^2产量与抛栽33.0万蔸/hm^2的产量相近.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4.48%、3.79%和3.32%。  相似文献   

11.
(续第2期第16页) 1.施足底肥按每667平方米目标产量650公斤计算,每667平方米施50公斤饼肥或750 ~ 1000公斤有机肥作底肥,并在耕田时施入45%的复合肥25公斤作基肥. 2.及时移栽在超级稻秧苗4叶1心期进行抛植或移栽,移栽前应在秧田施好"断奶肥",做到"带药下田".抛栽时,大田应有浅水,超级稻组合一般植株较高,生长旺盛,所以抛栽时密度不能过高.晚稻超级稻组合栽插密度为23×23厘米或23×26厘米;早稻可以适当密植,每667平方米确保早稻2万蔸.晚稻组合每蔸插单株,单株分蘖少的可插双株,以浅插为宜.每3.5~4米留一个丰产沟,既加大田间通气性,又便于在田间进行农事操作.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晚稻不同抛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抛栽密度为(30.0~39.O)27穴/hm2时,穗数与抛栽密度成正相关;产量在抛栽密度为(21.0~43.5)万穴/hm2时,随着抛栽密度的加大而增加,超过43.5万穴/hm2时产量下降。晚稻适宜抛栽密度为(30.0—39.0)万穴/hm2。  相似文献   

13.
中国香稻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分析了不同播期、密度和秧龄对中国香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表明该稻在湖北作一季晚栽培较适宜 ,最佳播期 5月 2 0日至 6月 1日 ,密度以 15 4cm× 2 5 5cm ,每公顷 2 5 5万蔸为宜 ,秧龄控制在 2 5~ 30d ,并提出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晚稻进行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N 13kg、P2O56.5kg、K2O13kg,以每667m2抛栽1.7万蔸产量最高,比抛栽1.3万蔸和1.5万蔸增产8.6%和5.4%,比抛栽1.9万蔸和2.1万蔸增产6.8%和9.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的施氮量和栽培密度,为广西桂北生态条件下超级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早稻Y两优302为材料,探讨2个施氮水平150kg/ha(N1)、225kg/ha(N2)和4个栽培密度24.4万蔸/ha(D1)、30.6万蔸/ha(D2)、36.8万蔸/ha(D3)、42.6万蔸/ha(D4)在生育期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Y两优302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穗长和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在施氮量为225kg/ha,栽培密度为24.4万~30.6万蔸/ha时,有利于Y两优302增产。【结论】较高的施氮量和较低的栽培密度有利于Y两优302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宜的施氮量和栽培密度,为广西桂北生态条件下超级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早稻Y两优302为材料,探讨2个施氮水平150 kg/ha(N1)、225 kg/ha(N2)和4个栽培密度24.4万蔸/ha(D1)、30.6万蔸/ha(D2)、36.8万蔸/ha(D3)、42.6万蔸/ha(D4)在生育期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Y两优302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穗长和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在施氮量为225 kg/ha,栽培密度为24.4万~30.6万蔸/ha时,有利于Y两优302增产。【结论】较高的施氮量和较低的栽培密度有利于Y两优302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灯芯草在临川区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在该区荣山镇等地种植。一般在当年11月初移栽至下一年7月初收割,全生育期240天左右。种植灯芯草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水田为宜,种苗宜选用上一年7月初收割的老蔸进行无性繁殖,每667m2栽0.8万~1.0万蔸,每蔸8~10根苗,全生育期中耕除草2~3次,追肥和除草同时进行,一般在每667m2基肥有机肥1 000~1 500kg的基础上,再追肥2次。同时防治红叶枯病1~2次。当6月底至7月初灯芯草茎尖开始枯萎时及时收割,科学加工。  相似文献   

18.
重灾区二晚主栽品种岳优华四、合优粘采用不同育秧方式,以及手插、抛栽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采用不同育秧、移栽方式,移栽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株高、千粒重的影响很小,穗实粒数的变幅亦较小。合优粘手插、抛秧以31.50万蔸/hm2为宜,岳优华四手插以31.50万蔸/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灯芯草在临川区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在该区荣山镇等地种植。一般在当年11月初移栽至下一年7月初收割,全生育期240天左右。种植灯芯草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水田为宜,种苗宜选用上一年7月初收割的老蔸进行无性繁殖,每667m~2栽0.8万~1.0万蔸,每蔸8~10根苗,全生育期中耕除草2~3次,追肥和除草同时进行,一般在每667m~2基肥有机肥1 000~1 500kg的基础上,再追肥二次。同时防治红叶枯病1~2次。当6月底至7月初灯芯草茎尖开始枯萎时及时收割,科学加工。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栽培密度24万蔸/hm2、27万蔸/hm2、30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较高,尤其以密度27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有效穗数29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1.2粒,每穗实粒数132.4粒、结实率77.3%,产量9466.97kg/hm2;再生稻有效穗数377.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66.5粒,每穗实粒数50.2粒、结实率75.5%,产量3350.17kg/hm2等性状均最高,可在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