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挖掘控制小麦穗长和旗叶长的QTL,以小偃81和西农1376构建的包含120个株系的F9∶10RIL群体为材料,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和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分别在陕西杨凌和河南南阳(用2017YL、2017NY、2018YL和2018NY表示)进行试验,对4个环境下的穗长和旗叶长进行表型鉴定,并利用90K芯片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遗传图谱覆盖了小麦21条染色体,图谱全长3 172.49 cM,平均图距0.57 cM。采用完备复合区间模型对4种环境下的表型值及BLUP育种值分别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3个控制穗长的QTL,分布在2B、2D和5D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控制旗叶长的QTL,均分布在5A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穗长的 Qsl.nwsuaf-2DQsl.nwsuaf-5D和控制旗叶长的 Qfll.nwsuaf-5A.1能够在多环境下稳定表达,为主效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18.34%~22.51%、9.57%~14.94%和9.48%~16.36%。该结果可为小麦MAS育种、NIL构建、候选区域筛选及图位克隆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旗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以 57个冬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 ,在稀植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均为显著正相关 ,相关程度大小为旗叶面积>旗叶宽 >旗叶长 ;2旗叶长、宽和面积与千粒重均为正相关 ,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重均为正相关 ,其中旗叶宽和面积与穗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旗叶长与穗粒重显著相关。由此可见 ,旗叶大小对穗粒重有着显著正向效应 ,因此在育种栽培过程中 ,注意增加旗叶面积对提高穗粒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双粒高粱无柄小穗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粒高粱TW960的无柄小穗有上位和下位两朵安全小花,上位花有3枚雄蕊和1枚雌蕊,下位花有2或3枚雄蕊和1枚雌蕊,存在一定的退化现象,95%的小穗形成双粒子粒,而普通高粱无柄小穗上位花为完全花,下位花完全退化,只形成单粒子粒。  相似文献   

4.
5.
6.
粒用高粱叶角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粒用高粱叶角遗传研究赵延明马鸿图(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株形诸多性状中一个重要性状是叶片角度,叶片角度是决定群体透光和受光态势的重要因素。在高粱株形育种中,前人对株高、叶长、叶宽、生育期、千粒重、一级枝梗数、穗长、穗轴长等各种...  相似文献   

7.
高粱叶角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粱骨干不育系、恢复系和自选紧凑型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高粱叶角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分析表明,高粱叶角性状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叶角具有不完全显性作用,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高粱叶角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在叶角的方差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占主要地位,所以在培育紧凑型品种时,直接选择是非常有效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很高,表明叶角受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表型变异较小,在早代进行单株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Josh.  P 杨镇 《杂粮作物》1994,(1):11-14
高粱的马哈拉诺比斯距离与遗传多样性P.Joshi.P.S.Vashi已经知道具有遗传多样性的亲本杂交能为群集基因和在高代得到优良的超亲分离提供机会。但为了鉴定这种亲本,建立一种理想的准则在植物育种中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已发表的许多报告中,以遗传...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高粱品种遗传改良的成就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建国以来,辽宁省高粱品种的遗传改良经历了农家品种整理、系统选育、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4个发展阶段.由于高产品种的推广,使全省高粱单位面积产量从建国初期727.5 kg/hm2,提高到现在的5 250 kg/hm2.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粱生产及产品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因此高粱品种遗传改良应向多用途、专用化方向转变,突出食用、饲用、酿造用、能源用和加工用等专用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粱迈罗细胞质仍是诱导雄性不育性,进而生产杂交种的主要手段。杂种优势育种计划中采用的母本均为同一细胞质,因而具狭窄的遗传基础。另一方面,由于母本的细胞核必须含有与迈罗细胞质互作产生雄性不育的基因,而父本还应含有恢复F,代  相似文献   

11.
鞠方成 《玉米科学》2015,23(6):7-11
以玉米自交系XL21和PH6WC组成的6世代群体为材料,调查各群体同一穗位处果穗数量。利用P1、P2、F1、F2、BC1和BC2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控制玉米一节多穗性状的基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F2分离世代表现为斜率负值的直线分布,BC1群体主要呈类似于偏正态分布,BC2群体呈类似于反比例函数分布。通过群体AIC值进行适合性检验,该性状符合一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D模型,主基因效应大于多基因效应,且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49.5%~60.2%,多基因遗传力为27.4%~41.1%,两者累加贡献率达到87.6%~90.6%。控制玉米一节多穗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在遗传育种中针对该性状对早代试材进行重点选择和淘汰。  相似文献   

12.
M.  ПA 惠淑荣 《杂粮作物》1994,(6):53-53,44
高粱研究的发展前景A.Mar近些年来,在有效的利用能适应具体条件的新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种的遗传性、保存能量、保持水土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实行良种繁育向工业基础的转变以及生产、收购与利用研究,正在成为高粱饲料生产的基础。在苏联的高粱主要栽培区,有20多个单...  相似文献   

13.
旗草内生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学水平和DNA水平上对11个旗草内生真菌交织顶孢霉Acremonium implicatum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物在形态学和DNA水平上都表现出遗传多样性。在PDA培养基上,依据生长特性将这11个分离物划分为9类。通过11个随机引物对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93时,11个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被聚类为7组。用4对选择性引物进行AFLP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95时,这些分离物也被聚类为7组。RAPD聚类结果与AFLP聚类结果的相关系数大于0.98。RAPD和AFLP聚类结果与形态学上的分类基本一致。旗草内生真菌分离物遗传多样性的存在,说明在A.implicatum的自然株系中有可能筛选出有利于旗草生长,但却不产生家畜毒性物质的优良菌株,从而加速旗草的抗性育种和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14.
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配合力分析及高产组合选配王景雪,张福耀(山西省农科院生物工程室030031)(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030600)岳桂兰(辽宁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110161)高粱是杂种优势利用较早的作物之一。自1954年第一个胞质互作的雄性不...  相似文献   

15.
只有选育出优良的高粱亲本系,才能组配出优良的杂交种,且优良亲本系的选育必须具备选育亲本种质的遗传多样性。ICRISAT研究了727对高粱不育系、873个恢复系和1 451个品种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和分类多样性,这些来自五大洲的选系分属5个高粱族和8个中间族。许多研究表明,高粱杂交种产量的不断提升是由杂交亲本的逐步改良获得的,是由加性遗传效应累积的结果。欲培育出优良的杂交亲本,必须增加选育种质材料的遗传宽度,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发掘更多控制小麦旗叶大小及穗部相关性状的QTL,以兰考906和小偃81创制的133个F6~F7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6个环境下利用SSR标记对旗叶大小及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有202对SSR标记被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图谱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全长1 678.93cM,标记间平均距离8.30cM。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30个QTL,分布在1B、2A、3D、4A、4B、4D、5D、6A、6B、6D和7D染色体上。其中,旗叶宽QTL有7个,穗长QTL有9个,小穗数QTL有5个,穗粒数QTL有5个,小穗着生密度QTL有4个,不同环境下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4.94%~23.14%,有14个QTL的表型贡献率大于10%,有8个QTL可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其中,Qflw-4A在3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贡献率为10.13%~20.77%,是控制旗叶宽的稳定主效QTL;Qsl-4D.2在4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贡献率为12.58%~23.14%,是控制穗长的稳定主效QTL;Qker-5D在2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贡献率为11.44%~14.32%,是控制穗粒数的稳定主效QTL。这3个稳定主效QTL可作为改良叶宽和增加穗粒数的功能QTL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了解高粱对各种环境的物候学反应对选育适合特定环境的品系或品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来自25个生长环境的120个高粱基因型的物候期适应性(ICRISAT,1995;Elis等,1995,1997)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了其中9个不同基因型在短日照下温度对从...  相似文献   

19.
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相关分析法研究了27个高粱品种产量与6个穗部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6个因素中除二级枝梗数、穗长与产量有负相关外,其他4个因素均为正值.其中,千粒重、穗粒重、穗粒数均为大的正值,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为穗粒数与千粒重.由此得出:优良的穗部性状应该是穗长适中,千粒重保持一般水平,有较高的穗粒重.对品种的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进行选择,就可达到对高产品种的选择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挖掘超大穗小麦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潜力,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法,以3个超大穗小麦品系及2个普通小品种为亲本材料,对超大穗小麦的主茎穗长和小穗数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穗长和小穗数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程度为部分显性。在主茎穗长上,86(306)和90(151)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较多控制主茎穗长遗传的显性基因,而成农151和84(79)具有较多控制穗长遗传的隐性基因;在小穗数上,86(306)和90(151)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同时也具有较多控制小穗数遗传的显性基因,而小偃6号和成农151具有较多控制小穗数遗传的隐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