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和火鸡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秋、冬两季为发病高峰期,病死率高达85%以上,本病特征为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病而骤死,是威胁我县农村养禽业的主要禽病之一,为此,必须及时有效地防治禽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禽霍乱或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为主要特征,死前往往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3.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多种禽类发病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下痢,败血症及高死亡率,剖检特征是病禽全身黏膜、浆膜出血及肝脏有坏死点。慢性病例特点是鸡冠、肉髯水肿,关节炎,病程长,死亡率低。禽巴氏杆菌病是目前尚无较好防治方法,却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禽类疾病。本文以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鸡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特征是病禽的肝脏有针头大小、边缘整齐的灰白坏死点,还可见心脏出血、肺脏水肿、肠道出血等败血性变化,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常与大肠杆菌以及其它条件致病菌等合并存在,既可以并发也可以继发,若合并感染可造成严重的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某养殖户21日龄肉杂鸡发病,发病鸡群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具有肾型传支和巴氏杆菌病的特征,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肾型传支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采用禽白细胞介素、禽干扰素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以呼吸困难和剧烈下痢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般急性病例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慢性病例的特征为呼吸道发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本病发病季节不明显,但以夏末秋初发病最多。鸡、鸭、火鸡和鹅都可发病。  相似文献   

7.
鸡霍乱又称鸡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禽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致死率很高。本文介绍了鸡禽霍乱的流行特点,提出了防治鸡禽霍乱的具体对策,供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禽霍乱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病、下痢、急性败血病为特征。该病传染性强、感染率高、有一定的死亡率。对鸡危害极大,应严格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9.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鸡、鸭、鹅、火鸡及野禽等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和接触性传染病,发病急、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给养禽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禽巴氏杆菌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临床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鸭、鸡、鹅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此病在农村和养禽场均较常见,对养禽业的发展威胁很大.临床症状(1)潜伏期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4-9天,但亦有报道在引入病鸡后48小时即爆发此病的.人工接种通常在24-48小时左右发病.  相似文献   

11.
包秀芬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147-147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原菌广泛寄生于禽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与禽类共生,为条件致病菌,禽类在应激状态下,尤其是热应激状态时发病。急性病例表现为全身黏膜有小出血点,发病快,死亡率高。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鸡  相似文献   

12.
禽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均可共患,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3.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火鸡等禽类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多有发生,对养禽业危害很大.这是一起典型的鸡鸭同时感染禽巴氏杆菌病例,特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禽霍乱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呈流行性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散养户。但近年来不断有规模化鸡场发病的报道,这些不利信号,应该引起我们规模化养禽场的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5.
鸡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特征是病禽的肝脏有针头大小、边缘整齐的灰白坏死点,还可见心脏出血、肺脏水肿、肠道出血等败血性变化,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常与大肠杆菌以及其它条件致病菌等合并存在,既可以并发也可以继发,若合并感染可造成严重的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巴氏杆菌病为多种畜、禽因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同种畜或禽之间相互感染较为常见 ,而禽与畜之间相互感染则少见报导 ,仅 1981年中国兽医杂志刊登 1篇禽霍乱感染猪发病的报告和 1982年四川有过猪、鸡交互感染巴氏杆病的报告。为确诊禽、畜之间的相互感染 ,以增加该方面的参考资料 ,现将某县禽 (鸡、鸭 )和猪相互感染巴氏杆菌病的病例报告报导于下。1 流行情况1995年 7月下旬某县养禽场暴发疾病 ,死亡鸡、鸭 12 50只 ,8月仅隔禽场一个路道的猪场发病 ,病猪13头 ,死亡 2头 ,另 11头用抗菌素 ,磺胺类药物治愈。病禽用青霉素、土霉…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鸡、火鸡、鸭、鹅等禽类的一种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在我国有些地区的养鸡场发病严重,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011年10月广西某鸡场发生产蛋鸡急性致死病例,流行病学与临床剖检结果疑似禽巴氏杆菌感染所致疾病.分离的病原镜检可见革兰染色阴性、瑞氏染色两极浓染的小杆菌,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禽巴氏杆菌的同源性为98%,经分型PCR鉴定该菌为A型巴氏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鸡表现为较高的致病性,人工感染100 CFU即能导致10周龄的鸡3d内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痢特灵、氧氟沙星敏感,通过鸡场彻底消毒并结合使用恩诺沙星和四环素进行治疗,控制了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鸡、鸭、鹅、火鸡等禽类的1种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下痢、败血症及高死亡率[1].2019年7月,思南县兴隆乡某养鸡场饲养的肉蛋兼用型鸡出现鸡冠发紫,拉绿色或白色粪便,个别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临床病例,经采集病料实验室诊断为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养殖场引进脱温肉蛋兼用型鸡4025羽于山林中放养,到场后仅进行了禽流感免疫.80日龄左右鸡开始发病,出现鸡冠发紫,拉绿色或白色稀粪,喜饮水.曾用硫酸粘菌素预混剂、大蒜素、阿莫西林、黄芪多糖、强力霉素、头孢噻呋钠、氨苄青霉素、克痢素、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发病情况接到梓潼县许州镇一个养殖户反应,该户养殖的大部分鸡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不吃食、死亡严重等情况,随后到现场经问诊、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确诊为禽巴氏杆菌病。(二)发病原因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因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禽霍乱,危害多种家禽、野禽。鸡、鸭最易感,鹅的感受性较差,本病的发生有时是由外地传入,有时可自然发生。禽霍乱的病原体在  相似文献   

20.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禽出血性败血症,又称为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发病快,死亡率高.为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支持,通过PCR鉴定、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试验以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对4株临床分离的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01、Pm03、1801及1803)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