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我国白羽肉鸡群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冬、春季节发病最为严重。3至5周龄鸡群最易发生,个别鸡群10~14日龄即可发生,往往在疫苗免疫后发生。病程7~10d左右,日死亡率可达1%~3%,总死亡率在5%~15%(最高可达30%以上);临床剖检诊断多为支气管堵塞导致窒息死亡,给白羽肉鸡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是山东省某肉鸡养殖公司所发生支气管堵塞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山东家禽》2013,(9):58-59
流行特点肉鸡肌腺胃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5~10月发病严重;白羽肉鸡表现明显;多发于10~30日龄,特别是2周龄前后鸡群;地面养殖发病高于网上养殖;病程10~15d,有的可达35d;发病后5~8d为死亡高峰。临床症状病初,精神状态无异常,采食量下降,采食时间延长,连续几天不增料;羽毛略显蓬松,鸡群过料,有的鸡有刨料现象;粪便以料色为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疆石河子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较为频繁,而且与以往的发病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3~5周龄的鸡较多发,而且白羽肉鸡、黄羽肉鸡的发病率比蛋鸡高:发病鸡群的死亡率不大,一般发病率10%~加%,死亡率5%~8%左右。个别发病严重的鸡群死亡率在10%-15%左右:首免使用法氏囊中毒偏强疫苗的鸡群在免疫后2~3天,有个别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4.
(一)流行特点
  肉鸡肌腺胃炎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5-10月更加严重;白羽肉鸡表现明显,多发于10~30日龄,特别是2周龄前后鸡群;地面养殖发病高于网上养殖;病程10~15天,有的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深秋及冬、春季节,白羽肉鸡呼吸道疾病较为多发,且以支气管堵塞为主。该病症所有日龄的鸡群均易感,发病率较高。尤以10多日龄至30日龄鸡群多发,死亡率较高,给广大养殖朋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分析肉鸡支气管堵塞的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是当前肉鸡养殖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深秋及冬、春季节,白羽肉鸡呼吸道疾病较为多发,且以支气管堵塞为主。该病症对所有日龄的鸡群均易感,发病率较高。尤以10~30日龄鸡群多发,死亡率极高,给广大养殖朋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分析肉鸡支气管堵塞的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是当前肉鸡养殖业的当务之急。1发生支气管堵塞的原因肉鸡支气管堵塞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因重组传染性囊病疫苗对白羽肉鸡腔上囊发育、免疫功能及生产成绩的影响。以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试验选择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白羽肉鸡14日龄饮水免疫IBD活疫苗,基因重组传染性囊病疫苗组(试验组)白羽肉鸡于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传染性囊病疫苗,测定其腔上囊发育、生产成绩及鸡群IBD VP2抗体水平。结果表明,28日龄、35日龄试验组的腔上囊明显大于对照组;试验组生产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产生抗体较早,鸡群没有免疫空白期,能有效的抵抗IBD病毒的早期感染。可见,基因重组传染性囊病疫苗可提高鸡群免疫性能,从而提高生产成绩,避免IBD病毒的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雏鸡水肿病、肉鸡腹水症、心衰综合征和鸡高原海拔病。肉鸡发病多在4~6周龄,有的发病在3周龄,且雄性多发占72%,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舍饲养季。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肉鸡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增加明显。1发病情况汝南某白羽肉鸡养殖户,现存栏5 000只,35日龄罗斯肉鸡,近3 d发现有零星肉鸡死亡。死亡肉鸡表现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多个养殖场肉鸡发生了以心包积液为主病变的疫病,死亡率在10%左右,通过询问,全国多个地区都有发生。笔者对其进行了对症治疗和对因防控,有一定的效果,特汇报如下,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1主诉25日龄白羽肉鸡出现突然死亡,剖检发现有心包积液,投喂抗生素和抗病毒中药,效果不明显。饲养肉鸡5 000只,3 d共死亡174只,遂前来就诊。2流行病学情况该养殖场饲养白羽肉鸡5 000只,25日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白羽快大型肉鸡生产中,鸡群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能够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而鸡群的存活率则相对较低.例如美国2010年肉鸡的出栏日龄为47日龄、平均体重2.56 kg、饲料效率为1.96、鸡群死亡率为4%.我国的相应指标为42日龄、平均体重2.3 kg、饲料效率为1.98和鸡群死亡率为10%.鸡群死淘率偏高是很多肉鸡场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且鸡群的死淘主要发生在25日龄以后,生产条件良好的企业鸡群40日龄存活率能够达到95%左右,而条件较差的肉鸡场约为85%左右,多数的肉鸡场的肉鸡存活率约为90%.一些肉鸡场由于考虑鸡群存活率的情况不得不在35日龄前后就提前出栏、屠宰.这种现象不仅导致肉鸡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还浪费了种苗资源和优质分割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枣庄市6个地区13个肉鸡群和13个蛋鸡群的ND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13个疑似ND肉鸡群的发病日龄一般在7~49日龄之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5%~90%和35%~68%;13个蛋鸡群的发病日龄在70~480日龄之间,发病率、死亡率和产蛋下降率分别在10%~60%、3%~18.7%和10%~50%之间;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生;肉鸡以冬季多发,蛋鸡以春、秋季多发。通过SPF鸡胚接种和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从26个疑似鸡ND的病鸡群中分离到了20株NDV,其中12株为强毒株,5株为中等毒株,3株弱毒株。用分离的NDV株感染30日龄非免疫鸡,发现发病率为100%,病死率在75%~100%之间,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鸡相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探明了枣庄地区鸡场发生ND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要闻     
正商务部:未来5年继续对美国白羽肉鸡产品征收反补贴税8月22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商务部决定自2016年8月3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继续征收反补贴税,实施期限5年。据了解,2015年8月28日,应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申请,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所适用的反补贴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商务部裁定,如果终止反补贴措施,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补贴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中国白羽肉鸡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对商品肉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该疫苗按照现地免疫程序分别接种10日龄白羽肉鸡和14日龄黄羽肉鸡,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每周采血,分离血清,检测H5亚型Re-8株和H7亚型H7-Re1株禽流感病毒(AIV)HI抗体滴度,并在初次免疫后3周和出栏时以鼻腔感染方式分别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前,所有肉鸡血清中H7亚型H7-Re1株AIV HI抗体滴度均低于1log2,H5亚型Re-8株AIV平均HI抗体滴度分别为5.3log2(白羽肉鸡)和4.1log2(黄羽肉鸡);一次免疫的白羽肉鸡在免疫后3周至出栏时,2种亚型AIV平均HI抗体滴度在6.0log2~6.7log2;2次免疫的黄羽肉鸡在初次免疫后3周至出栏时,2种亚型AIV平均HI抗体滴度均在6.0log2以上。在一次免疫后3周时和出栏时,采用高致病性H5、H7亚型AIV攻毒后,对照组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均全部死亡,免疫组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均不发病、不排毒、不死亡,获得100%的免疫保护。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AIV二价灭活疫苗对商品肉鸡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为该疫苗的现地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商务部决定自2016年8月3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继续征收反补贴税,实施期限5年。2015年8月28日,应中国白羽肉鸡产业申请,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所适用的反补贴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商务部裁定,如果终止反补贴措施,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补贴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中国白羽肉鸡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7月白羽肉鸡在12~35日龄内普遍发生一种以鸡群精神沉郁、扎毛、法氏囊萎缩,表面有一层胶冻样物质和黄白色奶油样稀粪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达65%。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10,(10):12-12
<正>自今年2月5日我国对美国白羽肉鸡产品实施临时性反倾销措施的3个月来,国内白羽肉鸡行业已经展现了复苏的积极迹象。中国畜牧业协会日前对其部分会员企业的调研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白羽肉鸡生产企业产量同比提高64.06%,产能利用率同比上升约24个  相似文献   

17.
黑肺病是近一年多来对白羽肉鸡养殖威胁很大的一种疾病,蛋鸡上也有,只是发病的几率要比肉鸡低.临床上主要剖检症状为肺脏发紫、发黑;疾病进程多在5 d,日死亡率高于0.2%,采食量降低超过10%.用药物治疗效果差,鸡群多被迫淘汰售卖,经济损失极大.  相似文献   

18.
白羽肉鸡是现代化家禽养殖产业中的一类,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为生产者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白羽肉鸡对气候环境及养殖密度较为敏感,所以养殖过程中如果未能有效管理这些方面的因素,就会使白羽肉鸡群发生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可能会导致白羽肉鸡群的死亡,使养殖者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白羽肉鸡群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实际养殖工作中可以应用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市近郊的某肉鸡养殖户在2009年5月中旬购入2000只白羽肉鸡,第7天接种了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第10天接种了法氏囊疫苗,第14天接种了禽流感H5N1重组灭活疫苗,禽流感疫苗接种后第3天鸡群出现大量瘫痪、呼吸困难、下痢等临床症状的病鸡,发病率50%,死亡率80%。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通过结合用药,该病情得到控制。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养禽业正常发展的传染性疾病,为了解中国主要养殖区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情况,瑞普生物诊断研究服务中心在2010—2012年间从全国采集的3 132份发病鸡群肺和气管样本,利用RT-PCR及基因测序方法鉴定出410份IBV阳性样品,通过从时间、地域、发病特征、种群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发现:1)3年间IBV总检出率为13.1%,其中26.7%的IBV阳性样品为多重病原感染,以AIV-H9+IBV和NDV+IBV居多;2)白羽肉鸡的IBV检出率最高,为13.6%;3)IBV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从当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是IB的高发时段;4)IBV对感染鸡群造成的临床症状以肾大和呼吸道症状为主,其次是产蛋下降和腺胃炎;5)白羽肉鸡3~5周IBV检出率最高,商品蛋鸡IBV检出高峰有两个时段为3~5周及25~30周。通过本次全国范围的IBV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有效防控传染性气管炎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制定防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有效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