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泌阳是全省畜牧大县和养牛大县,大牲畜及黄牛存栏连续3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县畜牧局着眼黄牛改良做文章,加强家畜冷配改良站点建设与管理,大幅度提高了我县黄牛品种质量和畜牧业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家畜冷配改良站点134个,共有冷配技术人员196名,年冷配改良黄牛15万头以上,全县黄牛改良率已达到52%,仅黄牛改良工作每年为全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发展种草养牛,进行黄牛的人工改良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从2000年推广开展牛冷冻精液人工输配改良工作到今年全面开展种草养牛、建设肉牛基地大县,黄牛改良工作在我县已连续走过7个年头.  相似文献   

3.
泌阳是全省畜牧大县和养牛大县,大牲畜及黄牛存栏连续3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县畜牧局着眼黄牛改良做文章,加强家畜冷配改良站点建设与管理,大幅度提高了我县黄牛品种质量和畜牧业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家畜冷配改良站点134个,共有冷配技术人员196名,年冷配改良黄牛15万头以上,全县黄牛改良率已达到52%,仅黄牛改良工作每年为全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为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家畜改良服务网络。2001年开始我县对现有家畜人工授精站点进行整顿,通过三年的规范化建设,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全县的家畜改良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道…  相似文献   

4.
发展种草养牛,进行黄牛的人工改良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从2000年推广开展牛冷冻精液人工输配改良工作到今年全面开展种草养牛、建设肉牛基地大县,黄牛改良工作在我县已连续走过7个年头。从当初自然发情二次输配38.5%的受胎率到去年坝街乡75%的受胎率,凝聚着黄牛改良工作同行的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总结的心血。  相似文献   

5.
为加速我县黄牛改良工作的进程,促进养牛向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我县于1992年引进了法国利木赞种公牛1头,在近20处冷配站点对黄牛进行了大面积的冷配改良。到目前已改良黄牛11万头,杂1代牛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肉用性能等方面比当地黄牛均有较...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化隆县黄牛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隆县黄牛改良工作始于1979年,经过近三十年的试验、推广和发展,良改牛占黄牛的比例不断增加,杂种牛个体生产性能显著提高,育肥效果好,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已逐渐成为我县群众的富民之路.本人就黄牛改良情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利于今后开展牛改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黄牛冻配改良技术在我县已推广30多年了,为我县黄牛向肉用化方向转变和牛肉的品质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县黄牛的情期受胎率、配种总受胎率等技术指标仍然低于西北地区平均水平,黄牛冻配改良速度缓慢,给肉牛产业的扩量提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更进一步的提高我县黄牛冻配改良的配种总受胎率和情期受胎率,我们  相似文献   

8.
1988年我县承担了驻马店地区黄开1988年1号文件“关于下达1988年度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项目”,其中黄改肉开发项目由我县农牧局承担.根据方案要求,我县首先在全县承担点东洪、县家畜改良站、西洪、东岸、崇礼、杨集、黄埠、五龙、百尺、华陂等10个冷配网点制定开展黄牛改良肉牛实施方案,成立了黄牛改肉牛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黄牛改良。我乡是其中黄牛改良肉牛承担项目者之一,现将改良试验效果初报如下:1 改良方向和改良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役用牛的日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黑山县是辽西地区农业大县 ,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农民素有养牛习惯 ,全国黄牛年饲养量达 16万头。自 1978年起我县作为辽宁省黄牛改良试点县开始进行黄牛改良工作至今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累计完成黄牛改良 2 6 5万头。 2 0 0 0年完成黄牛冷配 1 8万头 ,成为辽宁省黄牛冷配超万头县。下面将如何提高黄牛改良效率的几点体会概述如下。1 合理选择适应本地优良种公牛品种我县自 1978年以来 ,先后引进了海福特、夏洛来、西门塔尔等优良种公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经多年来改良实践证明 ,以夏洛来牛做父本牛效果最好 ,其次是西门…  相似文献   

10.
黄陵黄牛属蒙古牛类型,具有体小灵活,结构紧凑,爬坡性能好,适应性强,耐粗饲等特点,是当地人民长期饲养的地方品种。但是,黄陵黄牛在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等诸方面还存在许多缺点,需进行改良。我县的黄牛改良工作,最早从1954年引进秦川黄牛开始,起初主要用本交配种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1.
一、我县养牛业现状及引进丹麦红牛的依据(一)我县基本情况:我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境内山岭面积大,饲草资源丰富,在长期的农牧业实践中群众形成了养牛的习惯。早在70年代我们就先后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秦川牛对当地黄牛进行改良,但由于种种原因,使黄牛的改良工作未能得到健康发展,牛群的质量不能大幅  相似文献   

12.
丹麦红牛改良神木黄牛效果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牛改良工作在我县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当时主要是以提高役力为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则越来越显示出其经济效益不够理想的弱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在西北农业大学邱怀教授等老前辈的支持与指导下,于1989年开始了用丹麦红牛对我县黄牛进行乳(肉)役兼用型改良的工作,几年来已繁殖了不少丹麦杂种牛。经调查测量与统计分析,这些杂种牛在初生、生长发育、适应性能以及某些性状的遗传方面均有较好表现,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靖宇县是高寒山区,多年来黄牛生产结构不合理,致使牛群个体质量差,生产性能低下,经济效益不明显,很多不利因素影响了我县黄牛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1品种改良现状渭源县黄牛冻精改良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0年在会川镇沈家滩试验成功后,于1981年在杨庄、会川、上湾、田家河等南部乡镇推广,1982年在全县20个乡镇全面推广,1988年黄牛冻精改良工作达到较好时期,年授配母牛达5 000多头,受胎率达85%。近年来,我县品种改良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实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成绩显著,我县品种改良工作对  相似文献   

15.
我县早在六七十年代就用西门塔尔、黑白花牛改良当地黄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探索今后我县三河地区(河阴、河东、河西)黄牛改良的方向,1995年我们从青海省冷冻站引进西门塔尔、黑白花、海福特、安格斯牛冻精,改良当地黄牛,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因畜牧业的大大发展、使黄牛改良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液氮的消耗量也大量增加,据我县1984年全年8个黄牛改良冷配站计算,每年共耗氮1,200立升。以一个黄改点计算,每年耗氮150立升左右,每年大约送氮  相似文献   

17.
邹平县是畜牧大县,也是全国粮食基地县和优质棉基地县.自然条件优越,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农民素有养牛的习惯,黄牛存养量大,为黄牛改良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我县立足实际,挖掘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黄牛改良,从1978年开始引进利木赞、西门塔尔等世界优良肉牛冻精细管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县从1977年开始引进纯种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随着冷配技术的普及,全县西本杂种牛数量逐年增多,到1988年,全县已存栏38434头,占牛总数的38.%。现将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县自1974年开始进行黄牛改良工作,1986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到1989年末,全县牛存栏达10.57万头,其中改良牛存栏达4.7万头。年平均黄牛改良2万头,其中黄牛改良冷配1.5万头。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黄牛改良的关键是要做好劣种公牛的去势。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对劣种公牛的去势方法进行了改进,摸索出了附睾尾摘除去势劣种公牛法,经过几千头去势公牛验证,效果优于其它去势法。一、基本做法1.手术器械及药品的准备同常规去势术。2.保定:有4柱栏的可采用站立保定;对个体小的公牛,也可先把头固定在木桩上,不用4柱栏,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我县应用良种公牛冻精人工授精改良本地黄牛,已得到几千头的杂交后代。为了总结改良效果,推动改良工作,促进黄牛生产,对全县黄牛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概况全县18个公社,256个大队,1,075个生产队,农业人口32万;可耕地面积160万亩,林业用地310万亩,草原(草山、草坡)6万由,基本分布在山区公社。到1983年9月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