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溃疡性淋巴管炎溃疡性淋巴管炎是慢性传染病,以皮下淋巴管发生慢性进行性炎症,形成结节和溃疡为特征。病原为绵羊棒状杆菌,本病除发生于马属动物外,牛也可感染发病。马属动物多为散发,主要通过含有本菌的垫草、粪便、土壤、鞍具,经皮肤伤口,尤其是后肢球节部伤口感染。病原菌经球节部皮肤伤口,首先进入皮下淋巴管,引起化脓性淋巴管炎。  相似文献   

2.
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eteriurn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引起羊干酪性淋巴结炎、骆驼脓肿、马溃疡性淋巴管炎和人化脓性淋巴管炎。动物多由皮肤破伤感染,有的可因摄食污染的饲料而感染。羊的发病率较高,常在8%~30%以上。该病的发病特征是受害羊的皮下及淋巴结出现化脓性病变,呈脓性干酪性坏死;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描述,对发病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该次暴发为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累计发病1 793例,总袭击率为39.3%;饲喂籽瓜的发病风险是不饲喂籽瓜的9.56倍(95%CI:8.30~ 11.01),使役的马属动物发病风险是不使役的马属动物的18.41倍(95%CI:15.38~22.04),马、骡、驴发病差异不显著,马寨村、三百户村与其他10个行政村发病风险差异显著(P<0.05),袭击率在30.15%~56.71%之间.此次暴发是由伪皮疽组织胞浆菌,通过蚊蝇叮咬马属动物破损皮肤引起.通过净化环境,手术和药物干预,发病情况得以控制.建议消除蚊蝇,净化环境,禁止饲喂籽瓜,停止或减少使役,及时研发预防性疫苗.  相似文献   

4.
贵州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的生化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引起羊干酪性淋巴结炎、骆驼脓肿、马溃疡性淋巴管炎和人化脓性淋巴管炎。动物多由皮肤破伤感染,有的可因摄食污染的饲料而感染。羊的发病率较高,常在8%~30%以上。该病的发病特征是受害羊的淋巴结肿大,呈脓性干酪性坏死;有的还可能在肺、肝、脾和子宫角发生大小不等的结节,内含淡黄白色干酪样物质。病羊消瘦,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死亡。由于该病发病缓慢,致死率低,所以常被人们忽视,但它却又是世界公认的难以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一…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淋巴管炎的治疗方法,文献记载很多,经使用都是疗程长,而效果也不确实,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使家畜很快恢复健康,我们试用土霉素治疗马流行性淋巴管炎11例,都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临床症状: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由于病原体进入机体的部位和器官不同,故临床症状表现也不一样。病的初期,于四肢、颈、胸、背部,出现豌豆大的结节,结节很快增大,突出了皮肤表面,很快柔软破(?),有的流出灰白色粘液,有的流出黄色脓  相似文献   

6.
本动物健康要求可适用于所有从国外进入韩国的马科动物 ,同时须附上出口国政府兽医机构签发的健康证书 ,证明 :1在最近2年期间 ,出口马科动物的地区 (国家 )没有发生过非洲马瘟、委内瑞拉马传染性脑脊髓炎、马媾疫、马鼻疽、马水疱性口炎 ,同时所有出口到韩国的马科动物也没有接种过预防以上疾病的疫苗。2在最近6个月中 ,出口马科动物的原产地没有发生过马传染性贫血、马传染性子宫炎、马焦虫病、马病毒性动脉炎、马腺疫、狂犬病、马痘病、疥癣、马流产沙门氏杆菌、伊氏锥虫病、动物流行性的淋巴管炎和炭疽病。3出口检疫3.1在出口之…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是囊球菌通过损伤皮肤或粘膜而传染。一般早春,尤其是春耕大忙季节,发生比较严重。我县最近几年来大部份公社都有发生。有的社队患淋巴管炎病马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会引起大量感染发病死亡,严重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假性皮疽囊球菌(真菌)寄生皮下的淋巴管引起结缔组织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结节、脓肿和溃疡.多由损伤皮肤和粘膜因接触而感染.本次在内蒙古地区开鲁县南部3个乡共400多匹驴发病,未见其它动物发病.发病时间从5月份一直流行到8月末,除极度瘦弱死亡3匹外,其它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巴贝斯虫病微量补体结合试验的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巴贝斯虫病(旧称纳氏焦虫病)是由带虫感染蜱传播的,由寄生于马属动物(马、驴、骡等)红细胞内的马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发病过程.病马逐渐消瘦、贫血,有的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发病者可致死.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新疆、内蒙古及南方各省都曾有该病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单蹄兽(马、骡和驴)的慢性传染病,特征为表面淋巴管和淋巴结脓性发炎,维而形成结节和溃疡,病原体为假性皮疽囊球菌,这种疾病往往由于采取防泛措施和治疗的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引起单蹄兽大量感染发病,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工作,甚至造成死亡的损失。根据我县某农场于1961年9月1日起有三个生产队在一个月内先后发生了本病,病畜共29头,其中南坡生产  相似文献   

11.
过去,我们使用914、黄色素等药物和烧烙疗法治疗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由于效果不稳定,从1978年开始,我们采用手术配合高锰酸钾疗法治疗33例患流行性淋巴管炎的病马,除一例因橡皮腿经治无效死亡,其余32例全部治愈,疗效达97%。  相似文献   

12.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是马属动物慢性接触性创伤性传染病,其症状为皮下淋巴管和淋巴结发炎、化脓形成结节、溃疡,病原为囊球菌。轻者役畜不能使役,重者死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2004年某乡三村发生传人性马流行性淋巴管炎,经确诊后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控制扑灭了疫情,未见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皮下淋巴管及其邻近的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结节和溃疡。本病治疗方法虽是很多,疗效总是不能使人满意。多年来临床实践感到验方易得,医效难求。特别是病灶布满全身,病情严重的往往治疗困难,造成病马死亡。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文献记载:“溶血性黄疸”发生于传染性贫血、马紫癜病、血红素血症、焦虫病、纳脱原虫病、肋膜炎、肺坏疸、溶血性毒物及各种中毒等。又据苏联兽医杂志记载:流行性淋巴管炎患马以另一同病患马血液治疗,7匹患马中发生中毒死亡1匹,本文所述的“溶血性黄疸”就发生在流行性淋巴管炎以患马血液治疗的一组马群中,该杂志  相似文献   

15.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治疗苑文,刘广文,史兴山,王,关士杰,王殿斌经治58例流行性淋巴管炎病马骡,治愈54匹,迫杀4匹,治愈率93.1%。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在皮下、皮下组织及粘膜上发生结节和溃疡。在皮肤表层时,呈现略高于周围皮肤扁平圆形豆粒大至鸽蛋大的丘...  相似文献   

16.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是通过外伤感染的一种恶性传染病。常规治疗很难 1次治愈且疗程长 ,易复发。笔者近几十年在临床发现石碳酸治疗该病有独特的疗效。方法是 :首先仔细检查患病马的全身 ,不漏掉一个溃疡结节或瘘管 ,剪去病灶周围的坏死组织 ,破坏已形成的瘘管壁 ,刮除壁内异物 ,用 3%双氧水彻底清洗。然后将结晶石碳酸 (剂量可根据病灶或瘘管的大小来定 ,但不宜多 )撒入瘘管或病灶面 ,使其自然溶化 ,再用一根细棍均匀涂抹即可。一般 1 0天左右伤口愈合 ,不复发石碳酸治疗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旦巴$青海省久治县畜牧兽医站!青海久治624700…  相似文献   

17.
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病原,多侵害皮下及淋巴结,形成局灶性脓肿,引起羊干酪性淋巴结炎,骆驼脓肿,马溃疡性淋巴结炎和人的化脓性淋巴管炎,受害的皮下及淋巴结出现化脓性病变,呈脓性干酪样坏死,有的还可侵入体内,在肝、脾、肺、子宫角、肠系膜等处发生大小不等的结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假性皮疽囊球菌(真菌)寄生皮下的淋巴管引起结缔组织发生化脓性炎症,形成结节、脓肿和溃疡。多由损伤皮肤和粘膜因接触而感染。本次在内蒙古地区开鲁县南部3个乡共400多匹驴发病,未见其它动物发病。发病时间从5月份一直流行到8月末,除极度瘦弱死亡3匹外,其它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麦迪霉素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对萄葡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尤为敏感,适合于家畜的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对蜂窝织炎、淋巴腺炎、淋巴管炎等效果较好;亦可用于泌尿道感染。两年来,试用该药治疗大小病畜80例(猪54例,犊牛18例,马4例,骡3例,驴1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正>马梨形虫病是寄生于马属动物(马、斑马、驴和骡)红细胞内的通过蜱~([2,7,11])传播的血液原虫病,目前已发现的有马泰勒虫~([3-5])和驽巴贝斯虫~([6,9-10])两种。被梨形虫感染的马属动物发病后出现发热、皮下淋巴结肿大、贫血、黄疸等主要症状,降低动物的劳动力,偶尔会出现死亡病例。该病常出现在3月底至5月中旬,6月至8月份散发与该地区的蜱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