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合成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方法.以焦性没食子酸和对羟基苯甲腈为原料,于无水乙醚中在氯化氢和Lewis酸ZnCl2存在下发生Hoesch反应,经后处理得到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焦性没食子酸与对羟基苯甲腈的物质的量比为1∶0.96,催化剂54.4 g(相对于1 mol焦性没食子酸),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24h.在此条件下产品得率达90%以上,产品纯度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高沸程石油醚代替1,1,2,2-四氯乙烷为溶剂,对焦性没食子酸合成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经典方法——三氟化硼催化法进行改进。在常温下快速搅拌和加热,使原料和溶剂体系由混悬液转变成棕色油状溶液,一定时间后瞬间产生大量黄色油性结晶产物沉淀,完成合成反应。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反应条件为:焦性没食子酸0.05 mol、对羟基苯甲酸用量0.055 mol、催化剂用量0.16 mol(20 mL)、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 h,在此条件下,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产率达83.24%,产品纯度为97.83%。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产率相近,生产过程中比1,1,2,2-四氯乙烷的毒性小、成本低,改进的合成反应还具有时间短、后处理简便、催化剂可回收等优点。对提纯到99.53%的产物,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进行鉴定和表征,确定了产物为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4HBP)的传统合成方法中原料易氧化的问题,采用羟基保护方法,以1,2,3-三甲氧基苯(TMB)和对甲氧基苯甲酸(p-AA)为原料、伊顿试剂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首次合成重要的中间体化合物2,3,4,4′-四甲氧基二苯甲酮(4TMP),然后在BBr3/CH2Cl2体系、无水无氧、低温的条件下,将4TMP进行脱甲基反应高效合成了目标产物4HBP,目标产物收率约为86.4%,纯度≥97.59%,各金属离子均小于18.60mg/kg。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确证了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中痕量铁的方法,用Zeeman/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干燥温度120℃、灰化温度700℃、原子化温度2400℃、空心阴极灯电流3mA时,测定其铁的含量。铁质量浓度在2.5~10.0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RSD)为1.99%,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4.2%,本方法精密度好,重现性好,可满足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中痕量铁的原子吸收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中痕量铁的方法,用Zeeman/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干燥温度120℃、灰化温度700℃、原子化温度2400℃、空心阴极灯电流3mA时,测定其铁的含量.铁质量浓度在2.5~10.0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RSD)为1.99%,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4.2%,本方法精密度好,重现性好,可满足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中痕量铁的原子吸收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2,3,4-三甲氧基苯甲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焦性没食子酸衍生物2,3,4-三羟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甲基化、水解、酸化和精制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化的最佳条件:硫酸二甲酯与原料的物质的量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精制产品经IR和1HNMR确认了结构,产品质量用HPLC分析,纯度为99.54%。  相似文献   

7.
讨论2了2,3,4=三羟基二苯酮的催化合成诬蔑应运 焦性没食子酸为起始原料,在惰性气体保护和催化剂(ZnCl2,AlCl3或SOCl2)的存在下,在芳香烃与水组成的二元混合溶剂中,与三氯甲苯反应,经过芳香烃溶剂的后处理,可以得到2,3,4-三羟基二苯酮,产率最高达87%,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原料易得,操作条件简单,易于控制,收率稳定,产品质量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过脱色的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粗品进行色谱柱与微孔滤膜吸附分离试验,考察了滤膜孔径与操作压力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吸附过的色谱柱进行脱附再生试验,考察了洗脱温度及洗脱液用量对洗脱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色谱柱与微滤膜装置串联时,微孔滤膜孔径0.2μm,操作压力0.06MPa吸附分离效果最佳,得到产品指标为:质量分数≥99.5%,金属杂质Ca2+、Fe3+、Na+≤200μg/L;此外,80℃下,用300mL5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吸附后的色谱柱,再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焦性没食子酸制备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工业没食子酸为原料,采用常压溶剂法制备出焦性没食子酸,并经IR、UV、HPLC、TLC以及熔点测定等进行了鉴定,其质量达到试剂级焦性没食子酸标准。每生产1吨焦性没食子酸消耗没食子酸1.54吨(按绝干计)。这种制备新工艺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它具有产品得率高、质量好、反应条件缓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肠杆菌、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3种菌种催化底物没食子酸降解产焦性没食子酸的能力,其中产焦性没食子酸效果较好的是肠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不同温度、底物浓度、pH值、离子浓度等反应条件对肠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没食子酸脱羧酶酶活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确定了这两株菌降解没食子酸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8℃、没食子酸浓度为30 mmol/L,(NH_4)_2SO_4浓度8 mmol/L,MgSO_4浓度为80 mmol/L,初始培养基pH值6.0,培养48 h时,肠杆菌催化没食子酸产焦性没食子酸58.11%;在培养温度为37℃、底物浓度为10 mmol/L,(NH_4)_2SO_4浓度为8 mmol/L,MgSO_4浓度为20 mmol/L,初始培养基pH值6.5,培养48 h时,植物乳杆菌催化没食子酸产焦性没食子酸83.31%。  相似文献   

11.
焦性没食子酸新工艺该新工艺以没食子酸为原料,采用新型的催化剂,使没食子酸在常压下加温脱羧,再经减压蒸馏、溶剂提纯等过程,制得焦性没食子酸产品。该工艺的特点是:脱羧在常压下进行,催化剂用量少且易于从产品中分离,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原料消耗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射下没食子酸正辛酯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没食子酸和正辛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没食子酸正辛酯。研究了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对产品进行了分析和鉴定。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出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没食子酸与正辛醇用量的物质的量比1∶12,催化剂用量0.009 mol,微波辐射功率510 W(没食子酸用量10.5 g),辐射时间60 m in。在此条件下,平均酯化产率为92.7%。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对目标产物产率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素分别为羟基香茅醛与1,2-丙二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根据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以目标产物产率为响应值,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羟基香茅醛与1,2-丙二醇物质的量比为1∶3.5,反应温度为38℃,反应时间4.4 h,羟基香茅醛与甲苯物质的量比1∶2~1∶2.5,此条件下目标产物产率为89.7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高温加热的条件下,外源性多酚的添加对茶油p-茴香胺值以及脂肪酸和甘三酯变化的影响。【方法】在茶油中添加了5种不同种类多酚并在180℃条件下分别加热0、6、12、18、24 h,通过测定p-茴香胺值和脂肪酸以及甘三酯的变化对比了在高温条件下多酚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加热时间达到24 h时,对照组茶油的p-茴香胺值的增加量高达26.56,而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儿茶素的组别分别只增加了5.40、0.98、8.60、3.66、9.01。在加热24 h后,对照组的不饱和脂肪酸损失率为15.33%,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儿茶素的组别分别下降了8.41%、8.15%、10.96%、9.79%和13.58%,对照组的总甘三酯含量降低了18.11%,而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儿茶素的茶油总甘三酯分别降低了8.35%、8.13%、12.05%、10.03%和14.26%,此外多酚的存在对加热条件下不同种类甘三酯的衰减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多酚在高温条件下对茶油p-茴香胺值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油在高温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不饱和脂肪酸和甘三酯含量均会有所下降,多酚的加入能明显降低茶油在加热过程中脂肪酸和甘三酯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以柠檬酸为代表的α-羟基羧酸与磷酸和以丙酸为代表的低碳链脂肪酸组成三酸复合催化体系,应用于α-蒎烯的催化水合制备松油醇。考察了溶剂种类、脂肪酸链长、α-羟基酸种类、催化剂用量、水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水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α-蒎烯、水、丙酸、柠檬酸、磷酸的质量比为1∶1∶2∶0.05∶0.1和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4 h的反应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松油醇GC含量和选择性可分别达到99.0%、 53.3%和54.9%。在同样条件下将α-蒎烯水合时产生的单环单萜烯类副产物加入起始原料一起反应,可以提高目标产物松油醇的选择性,当加入量为40%时,松油醇选择性可提高到76%。产物组成分析发现:产物中总松油醇GC含量为53.3%,总水合产物GC含量为57.1%,总丙酸酯GC含量为8.1%。  相似文献   

16.
以低温陈化方法制备改性SO_4~(2-)/ZrO_2型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没食子酸甲酯,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没食子酸甲酯纯度与收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原理优化合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为陈化温度:-10℃、浸渍H~+浓度:1.0 mol/L;合成条件为催化剂用量:7.5 g;反应时间:5 h,酸醇摩尔比约为1∶20,不采用带水剂;产品经液相色谱、红外和熔点检测分析,没食子酸甲酯的平均收率达88.80%,纯度达≥99%,符合没食子酸甲酯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用GC-MS法测定柑橘皮精油的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 MPa,分离温度50℃,萃取时间60 min,CO2流量25 kg/h。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86%。GC-MS测定结果显示柑橘皮精油主要由5,5’-二甲氧基-3,3’-二甲基-2,2’-联二萘-1,1’,4,4’-四酮组成(35.54%),其次还含β-羟基-甲基炔诺酮-甲基肟(24.60%)。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无带水剂,以非氧化性酸替代浓硫酸作催化剂合成没食子酸辛酯。并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没食子酸辛酯制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原理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合成条件为酸醇比1∶6,催化剂用量12%,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平均酯化产率为93.6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焦性没食子酸在乙醇、正丁醇、正戊醇、乙腈、乙酸甲酯和乙酸乙酯等6种纯溶剂中的溶解度,根据合适的拟合方程得出的溶解度可以计算得出相关的吉布斯自由能、焓变、熵变热力学性质.焦性没食子酸在6种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正戊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酸甲酯>乙腈,焦性没食子酸在正戊醇纯溶剂中溶解度最大,在乙腈中溶解度最小,...  相似文献   

20.
-羟基熊果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2α-羟基熊果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选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以2α-羟基熊果酸的得率为指标,考察常温(25℃)下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其固液比(g∶mL)对2α-羟基熊果酸得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高压压力300 MPa,保压时间5 min,乙醇体积分数90%,固液比1∶15,提取3次。2α-羟基熊果酸的提取得率可达0.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