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传统的薄型刨花板弹性模量测定方法都是对试件进行3点或4点静态弯曲变形试验,测定过程复杂,消耗时间长,并且对试件造成破坏.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基于悬臂自由振动和悬臂弯曲原理的薄板类木质材料力学快速测量仪,对3种规格的薄型刨花板的动态弹性模量和静态弯曲弹性模量进行检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利用3点弯曲法测量了相同试件的3点弯曲弹性模量加以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悬臂振动动态弹性模量均值大于悬臂弯曲静态弹性模量,且两者之间总体相关系数达到0.98,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悬臂振动动态弹性模量与3点弯曲弹性模量间的总体相关系数达到0.75,在0.01水平土呈显著相关,说明可以利用薄板类木质材料力学快速测量仪快速测量薄型刨花板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2.
薄板类木质材料弹性模量的动态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的材料弹性模量测定方法都是对材料试件进行静态变形试验,测定过程复杂、消耗时间长。本文以快速测量薄板类木质材料弹性模量为目标,探讨了一种基于悬臂梁自由振动原理的动态无损快速测定方法,研制出1台测量装置样机。首先用垂直悬臂夹持薄板木质材料试件上端,然后对其自由端施加1个初始变形,使其自由振动起来。采集试件振动信号,分析计算出振动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和振幅对数减缩,进而计算出试件的动态性能。测定效果表明:测量装置样机达到了研发目的,能快速测量试件的动态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3.
单板层积材动态弹性模量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振动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杨木单板层积材的动态弹性模量,并且与常规静弹性模量进行比较,探索适合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无损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边界条件,单板层积材有不同的振型和固有频率,四边简支振动法与四边自由振动法测得的动态弹性模量平均值比较接近,回归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四边简支振动法比四边自由振动法操作简单,更容易实现;采用四边简支振动法、四边自由振动法测得的杨木单板层积材的动态弹性模量和国家标准的破损检测法测得的静态弹性模量在0.01水平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静态弹性模量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用动态弹性模量来表征。  相似文献   

4.
用振动方式测定足尺人造板弹性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无损检测足尺人造板的弹性模量,提出一种基于薄板横向自由振动原理的测定方法。利用自行开发的足尺人造板力学性能检测试验装置,以206张足尺人造板为试验对象,包括86张刨花板和120张胶合板,进行了测定试验。同时,从每张板材上裁制6块小试件,通过传统的小试件3点弯曲检测法来获得静态弹性模量,并将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所有足尺人造板为研究对象,足尺人造板动态弹性模量比其静态弹性模量稍大,两者比值为1.03~1.22;2种检测方法获得的足尺人造板弹性模量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94(P<0.001),证明基于薄板横向自由振动原理的足尺人造板弹性模量振动方式测定是可行的。图5表4参19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圆片式3点弯曲法测量超硬材料的抗弯强度,以及超声波速率法和自由振动频率法两种方法测量超硬材料复合片的弹性模量,并对这两种方法做出对比。  相似文献   

6.
以中密度纤维板(MDF)为研究对象,应用梁和板振动理论,探索了自由和悬臂两种约束状态下,MDF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动态测试值随试件长宽比的变化规律;根据随机信号与振动分析系统(CRAS)对各向同性材料悬臂板的模态应力、应变分析,由σy=0确定了动态测试MDF泊松比的应变花粘贴位置,且动态测试了MDF泊松比;为保证MDF动态测试泊松比的可行性,还试验分析了由σy=0确定的应变片粘贴位置的允许变化范围;最后用方板扭转试验测试了MDF的静剪切模量,以验证动态测试剪切模量方法的适用性。对MDF材料类别属性进行了分析,试验验证了MDF可视为准各向同性材料。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静态测试MDF泊松比μ和弹性模量E的新方法,即悬臂板静态弯曲法。首先,阐述了悬臂板静态弯曲法测试MDF泊松比和弹性模量的原理。根据MDF悬臂板受集中力作用下静态弯曲应力、应变分析,确定了静态测试MDF泊松比的十字应变片粘贴位置。为说明悬臂板静态弯曲法测试MDF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正确性,采用轴向拉伸法、四点弯曲法进行MDF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值的验证试验。最后,针对MDF为各向同性材料特点,通过方板静态扭转试验测得的剪切模量G,验证悬臂板静态弯曲法测试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悬臂板静态弯曲法中,用于测试泊松比的应变片粘贴位置由板内横向应力σy=0的位置所确定;悬臂板静态弯曲法和轴向拉伸法测试的MDF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吻合得相当好,悬臂板静态弯曲法测试泊松比和弹性模量的正确性得到轴向拉伸试验的验证;悬臂板静态弯曲法测试MDF弹性模量E、泊松比μ的正确性还得到方板静态扭转试验的验证,即根据悬臂板静态弯曲法测试得到MDF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并按G=E/2(1+μ)推算剪切模量G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弹性模量是木材的重要力学性质。到目前为止,仅通过拉伸、压缩或弯曲试验测得了木材的静弹性模量。研究表明,木材在静载和动载下的弹性模量有所不同。作者通过试验摸索并参照有关文献,用自由振动法研究了椴木的动弹性模量。这为在动态情况下合理地使用椴木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试验表明,自由振动法是研究木材动弹性模量的一种简捷、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用该方法还可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木材的动弹性模量以及周围环境,例如温度、湿度等对木材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虚拟仪器的木材振动无损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研华公司的PCI-1712L数据采集卡和北京声望公司的MPA201传声器构建了木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虚拟仪器系统。在图形化虚拟仪器开发环境Labview6.1下开发了应用软件,测试中的数据采集的控制以及数据处理都由软件完成。应用虚拟仪器系统进行了振动无损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用虚拟仪器测得的动弹性模量与FFT测得的动弹性模量的相关系数为0.958,与力学试验机测得的静态弹性模量的相关系数为0.874,呈高度线性相关,可以用虚拟仪器来测定木材动弹性模量;虚拟仪器技术在木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面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用自行设计的基于弯曲法连续式偏心压辊的规格材动态弹性模量检测设备(偏心压辊机械应力分等机)进行中点加载弯曲法检测实验、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三点弯曲检测实验,获得同批次对应落叶松规格材试件动态弹性模量、静态弹性模量,对规格材试件的动态弹性模量与静态弹性模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弹性模量与静态弹性模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6,且在0.01水平显著;验证了偏心压辊机械应力分等机检测,可以正确的反映规格材强度等级。  相似文献   

11.
重组木复合刨花板弹性模量求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组木复合刨花板微观力学的力学模型为基础。应用材料力学复合梁理论,推导出重组木复合刨花板纵向弹性模量的求解方法。确定了重组木复合刨花板的力学性质,经分析研究。只需在刨花表层铺装20% ̄30%的重组木。复合材料度就可以提高一倍以上,并提高了刨花板的表面加工性能。本文提供的复合模式对其它复合材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振动方式测定木材弹性模量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该文介绍了振动法测定木材弹性模量的理论依据,组建了由脉冲锤、加速度计、计算机等组成的测试系统,对测试基本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横向振动方式可以有效地测得木板试材的固有频率值,测定效果好;而纵向振动方式不能测得试材的固有频率值,不能作为测量木材弹性模量的方法.在横向振动测量方式中,激振点与拾振点间距离应位于试材两端部附近,两者间间距应尽量远.通过与静态测试结果比较,发现振动方式测得的弹性模量值比静态方式测得的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复合材料力学的微观力学理论,在横观各向同性的假设下,提出了一种计算冻材主方向弹性模量的理论求解方法。应用提出的理论,可以根据纤维素、木质素、细胞直径和冻结的程度。求出冻结状态下木材的主方向弹性模量。为木材力学中的冻材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并且可以定量解释木材冻结后硬度与弹性模量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纤维饱和点以上含水率木材纵向振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了非均质材料的共振频率理论解析式,理论分析并用实验验证了木材长度方向的自由水梯度对纵向振动共振频率产生的影响,得出了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次振动模式,2次振动模式和3次振动模式的结果。另外,原木在堆放6-7个月后,尽管平均含水率在90%-100%,但纵向振动弹性模量测定值与生材时相比增加了10%左右,其原因就是受长度方向的自由水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白桦材12个弹性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结合木材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论述了木材的柔度系数与其工程弹性常数的关系 ,并采用电测法测试了白桦木材的 1 2个弹性常数 .试验结果表明 ,木材作为多孔性材料 ,粘贴应变片时 ,涂胶量不能过多或过少 .涂胶量过多则胶层太厚影响应变片性能 ;过少则粘贴不牢 ,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木材作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弹性常数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 ,满足马克斯韦尔定理 ,该试验测定的试验数据基本满足这些联系 .从数据结果的检测来看 ,白桦弹性常数的测量是准确可靠的 ,证明电测法这一测试手段可行 .就剪切弹性模量的测试结果看 ,抗弯弹性模量的倒数与高和跨度之比的平方的线性回归相关系数较高 ,均大于 0 95 .这说明应用三点弯曲试验方法测试的剪切弹性模量值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面对我国乐器音板用材资源的严重不足,寻找新材料替代传统乐器木质音板用材是非常有必要的。方法本试验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桦木单板为基体,按照单板层积材结构设计制备桦木单板/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声学振动性能检测分析,探究玻璃纤维布的不同铺放位置和铺放层数对复合材料声学振动性能的影响。结果用1层玻璃纤维布铺放在表层单板下的复合材料A的比动弹性模量和E/G值分别为22.20GPa和16.55,比用1层玻璃纤维布铺放在芯层单板单侧的复合材料B分别高了8.7%、17.8%。用2层玻璃纤维布分别铺放在上下表层单板内的复合材料C的比动弹性模量和E/G值分别为25.04GPa和17.04,比用玻璃纤维布铺放在芯层单板两侧的复合材料D高了7.5%和18.0%。纤维铺放位置对声辐射品质常数和声阻抗的影响较小。玻璃纤维布的层数与复合材料的声学振动性能不成线性关系,铺放2层玻璃纤维布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动弹性模量和E/G值。玻璃纤维布铺放3层和4层的复合材料的比动弹性模量和E/G比铺放2层的都小。随着玻璃纤维布层数的增加,声辐射品质常数呈减小的趋势。通过综合评分法分析发现:玻璃纤维布铺放在表层单板下的复合材料综合评分值都高于铺放在靠近芯层单板的复合材料,铺放2层玻璃纤维布的复合材料的综合评分值达到最大。结论玻璃纤维布铺放在表层单板下的复合材料声学振动性能优于纤维布铺放在靠近芯层单板的复合材料。铺放2层玻璃纤维布的复合材料C的声学振动性能达到最好。尽管复合材料C的E/G值约为西加云杉的80%,但比动弹性模量和西加云杉的相接近,说明桦木单板/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替代传统木质音板用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