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冬代幼虫涌散问题的重要性: “涌散”是指大量幼虫从大部份胶壳中爬出的现象。如果只有少数幼虫从部份胶壳中爬出来,则称为“出壳”。印度以及我国云南省紫胶主产区,在第一次看到幼虫“出壳”后两三天或稍长的时间内即可发生“涌散”,这时胶被上怖满了爬行的幼虫,随着涌散虫数的增加,饼形成所谓“爬红”现象。由于“出壳”意味着幼虫即将“涌散”,因此,人们往往将少数幼虫“出壳”称之为开始“涌散”,这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2.
普通翠鸟     
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体长15~18mm,耳覆羽棕色,翅和尾较蓝,下体较红褐,耳后有一白斑。主要栖息于林区溪流、平原河谷、水库、水塘、甚至水田岸边。以小型鱼类、虾等水生动物为食。常单独活动,一般停息在河边树枝和岩石上,长时间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一见水中鱼虾,立即以极为迅速而勇猛的姿势扎入水中用嘴捕。  相似文献   

3.
睡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莲NymphaeatetragonasGeorgi,又名“金莲”、“瑞莲”、“子午莲”、“水芹花”、“茈碧水”、“水荷花”。属于睡莲科,睡莲属,是一种水生植物。睡莲是多年生花卉。它的根状茎短而粗壮,有的品种的根状茎横生,有的品种具直立生长的块茎,根茎上呈不整齐的菠萝状。叶片丛生,细长而柔软,纸质或近革质,马蹄形,叶的直径6cm~12cm,宽35cm~8cm,基部有深凹的弯缺,叶柄肉质,柔质,从根茎或块茎处丛生长出,但不能挺出水面,仅使叶片浮在水面,而叶柄全部浸在水中;叶片的深裂部分,带有箭形角…  相似文献   

4.
在夜晚,水虿的生命发生了奇妙的、不可思议的巨变。它用数小时的努力,挣脱自己的旧身体,抽出一个新身体来,长出薄薄的晶莹的颤巍巍的翅膀,这个过程像分娩,也像重生,我们称之为羽化。随着第一只蜻蜓的羽化,真正的夏天来临了。“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6月6日夜,沿着长沙市岳麓区桃子湖岸,带着手电,隐入夜色中探寻那些黑夜生灵。  相似文献   

5.
正许多人都以为鸟类是自然界最善于飞行的动物,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飞行本领最高超的,首先要推飞虫。比鸟翼更先进的翅膀昆虫最初是没有翅膀的,这从泥盆纪中找到的跃尾虫化石可以证明。后来,在石炭纪中,才开始出现能飞的昆虫。那时的飞虫,体形比较笨重,像蜻蜒那么大,身上长着两对翅膀,但飞行时双翅拍动很慢,也许还能像蜻蜓那样,张开翅膀在空中滑翔。  相似文献   

6.
资讯     
海豚潜艇一家美国公司最近研发出一款举世无双的海豚潜艇,它不仅在外形上酷似海豚,而且能像海豚一样时而潜入水中,时而跃出水面做出惊险刺激的翻腾动作。值得一提的是,该潜艇的双人座驾驶舱由于是从F-22猛禽战斗机移植而来,其透明玻璃罩不仅强度高耐冲击,而  相似文献   

7.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舞草,又名求偶草、多情草、无风自动草,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它既不象树,又似草非草。跳舞草的叶子美观奇特,叶柄上长有3枚叶片,当气温达到24℃以上时,两枚小叶围绕中间大叶便“自行起舞”,时而左右交叉,时而上下弹跳,周而复始,白天不停。尤其是在风和日丽的晴天、闷热的阴天或在雨过天晴的时刻,纵观全株,数十双叶片如情人双双拥抱,似蜻蜒翩翩飞舞,给人以清新和神秘之感,并能激发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夜间全体树叶紧贴树干,好象是跳了一天舞,已经疲倦了,在静静地休息。家庭种植跳舞草,可消愁解闷,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8.
<正> 松毛虫以幼虫在树下越冬,翌春上树继续为害。根据这一生物学特性,用毒环法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一)“毒笔”毒环:“毒笔”是由石膏、滑石粉做载体,配以速灭杀丁等菊酯类农药,加入适量防雨剂和水,调制加工成笔状制剂。在秋季幼虫下树前或春季幼虫上树前5天,于树干胸高处刮去老皮30—40厘米宽,用“毒笔”在上面划两道闭合环,即可触杀上、下树的幼虫。  相似文献   

9.
潋滟的绿色     
有水就有生命。我记不清哪位先哲说过。我酷爱水,特别是高原上的水。来到林区,尽管时而有潺潺的山溪,但我总想看镜面般的湖泊“就到江边看看吧”守林的爷爷指着两位景颇少女,“让她们陪你去界河上看看,那里有座桥,还是值得一睹的。”时值清晨。朝霞片片映照水中界河变得异常宽阔,两岸熟透的甘蔗林闪闪烁烁,广漠的天穹一派苍茫。被铁索吊着的大挢好象从天上掉下,被岸边伸出的  相似文献   

10.
盆花治虫三法一、用半盆清水,将用剩下的肥皂头切碎放入水中,用手将水搅得起沫后,把花木的枝条压在水中洗刷一遍或用软毛刷蘸肥皂水涂抹在枝叶上。几天后,害虫即可死亡。二、用洗涤剂1茶匙和2公斤水搅匀。开始每5天向叶背洒一次,以后每隔一周一次,能消灭白蝇。三...  相似文献   

11.
荷叶     
荷叶曹念祥举出水面的,是一茎绿葱葱的诗行。一圈圈荡开的夏天,在田田叶上流动光环。舟子刈画,莲曲悠扬。荷叶陪衬浅红的微笑中,深藏不露藕的纯洁朴实品质,让人仰赞。也许是蜻蜒的驿站。也许是露珠的绿掌。阳光散步于叶面,鱼游蛙唱间,摇曳出唐诗宋词的画境,今朝更...  相似文献   

12.
鸡鸭是常见的家禽,若留心观察,它们还是预报天气变化的能手呢。鸡是一种喜干怕湿的家禽,鸡如果第二天早起捕食进窝早,则预示第二天是一个晴朗、空气干燥的天气。若鸡迟迟不进窝,则预示第二天要发生天气变化。这是因为变天前气温增高、湿度增大、气压降低,昆虫纷纷爬出洞外,恰是鸡捕食的良机。此外,变天前鸡窝里气味很大,鸡在窝里很不舒服,所以就迟迟不愿进窝。所以农谚说:“鸡若进窝早,明日天气好;鸡若进窝迟,明日雨淋淋。”鸭与鸡的习性恰恰相反,它喜湿怕干,多半时间生活在水里。在晴好天气,傍晚也贪恋在水中嬉戏,一般要…  相似文献   

13.
座头鲸属于“个性派”动物。在美国东北部的缅因海湾,人们经常会发现一群群座头鲸在捕获食物时,会集中使用一种具有技巧独特的“水泡”作战战术。为了显示自己在海洋世界的巨无霸的形象,它们会时不时地探出水面深深地喘一口气,并用无数只冒升起来的水泡搅乱猎获物的视觉。这是普通座头鲸惯用的捕食手法。长久以来,座头鲸们就是靠这种方式乱中取胜。它们用又宽又重的鲸尾和鳍狠命扑打水面,将陷入汹涌波涛中茫然不知所措的猎获物一一吞噬掉。正所谓声东击西、混水摸鱼。从1981年起,一头温驯的鲸鱼经过反复对比和选择之后,多年来一…  相似文献   

14.
森林草湖     
在那风沙肆虐的年代,沙地上没有一株树。自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沙地人把能栽树的地方全都栽上了树。沙地变成了绿树的海洋。沙地最洼的地方存了很多水,水面逐年扩大,水底长出水草形成草湖,鱼虾穿梭,水鸟嬉戏,沙地人叫它森林草湖。 5月,无数水鸟儿以各种方式在森林与草湖之间寻求配偶,一声声温柔清亮的鸣叫伴随着沙沙的草声和树声,传遍整个森林草湖。这些水鸟儿各有各的生活方式。野鸭将蛋产在沙坨坡上的灌木丛中,并用沙土和草叶盖严。苇雀把小巢明晃晃地挂在离湖边最近的沙榆枝上。大多数水鸟把卵产在湖边的深草丛中,极其隐蔽。六月以后,一批批幼鸟儿相继出壳,大鸟儿带着小鸟儿一群群地游来荡去,小鸟儿“叮叮”地叫着,本来翅膀还不硬朗,却偏逞能似地立在水面迎风扇动几下。水鸡把窝做在水面上。它们用数十根青芦苇和青蒲草交叉着搭在粗壮的露出水面的苇秆上,边略高,呈圆形,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水域中,生存着大量的水生昆虫,它们与水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不同种类的水生昆虫对水体污染的适应能力不同,有的种类只适宜在清洁水中生活,而有的则可以生活在污染水中。水生昆虫的存亡标志着水质变化的程度,因此水生昆虫可作为水体污化的指示生物。蜉蝣蜉蝣与蜻蜓同属一类原始的水生昆虫,但与蜻蜓相比,其体型要小得多。蜉蝣独特的形态与生活习性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我国的《诗经》中就出现过"蜉蝣"一词。蜉蝣的生活史包括四个阶段,即卵、稚虫、亚成  相似文献   

16.
月季四季水插的养护管理上要注意如下四点。 1.插瓶选用小口三角形玻璃亮瓶,瓶水宜用凉开水。因煮沸后的水中无腐酸细菌,自来水中的氯气也全部挥发,有害矿物质已大部分沉淀淘汰,水分子  相似文献   

17.
三峡舀鱼     
世上有钓鱼,有叉鱼,有捞鱼,你知道三峡舀鱼吗?北大荒有“棒打狍子瓢舀鱼”之说,而三峡舀鱼更奇,有一个简单的舀网,舀杆长约一丈,顶端分叉,系网,如昆虫学家捕蜻蜓捕蝴蝶的网,只是大些。站立江边,直朝水中舀,而且是顺水舀。外来客见之,一网是空的,两网还是空...  相似文献   

18.
简易潜泳器     
简易潜泳器这是一种简易的水中呼吸器具,供游泳者使用,确保泳者在水中正常呼吸,避免呛水。它通过面罩机构固定于头部,面罩连有一根空气吸入管,入水后此管始终露出水面,通过该吸入管泳者在水中能自由地吸入水面外的空气,从而可放心地作四肢动作,不必担心呛水,特别...  相似文献   

19.
<正>南海子来了白尾海雕“12号,我正在南海子拍水面上的野鸭,天空中有几只乌鸦在飞,我不经意一抬头,可有了大收获,原来,五六只乌鸦正在急追一只白尾海雕,因为它比乌鸦要大四五倍,所以,在乌鸦群里面特别显眼!”谈起“遭遇”白尾海雕,虽然过去了几天,但高华仍难掩兴奋。高华描述,白尾海雕犹如一架重型轰炸机,两只翅膀直直地张开,足有一米多,  相似文献   

20.
杨树天牛的生活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几种杨树天牛生活习性1.星天牛:一年1代,以幼虫在树干中或根部越冬,成虫5月~7月出现,卵槽“T”字或“人”字形,一槽一卵,产在离地面1~1.5尺的树干上。幼虫在树皮下盘旋穿坑蛀食,一个月后再蛀入木质部。蛀道首先向下,然后又向上,并开有排气孔,从中排去粪便,到9月份幼虫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