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球虫病是现代集约化养禽业中最为常见、多发和危害极大的肠道寄生性原虫病,主要由艾美尔属的球虫所引起的,我国以柔嫩艾美尔球虫危害最严重。鸡球虫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雏鸡,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5~50日龄,发病突然、传播迅速,病程7~10d。发病面积大,不同来源、批次和饲养地域的鸡群均有发生,发病率50%~70%,死亡率可达30%~80%。该病爆发对肉鸡影响最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大批发病、死亡,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发育缓慢等。每年因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正>鸡球虫病是现代集约化养鸡业中最为常见、多发和危害极大的肠道寄生性原虫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雏鸡,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5~50日龄,发病突然,大群传播迅速,病程7~10天。发病面积大,不同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与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的传染病。该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他禽类均无易感性。其发生与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危害5~25日龄的雏鹅及雏番鸭。10日龄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100%,随着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1月龄以上较少发病,成年鹅可带毒排毒而不发病。  相似文献   

4.
1鹅副粘病毒病的危害。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太湖鹅、狮头鹅、扬州鹅、朗德鹅以及其它品种的鹅均易感染本病。各种日龄的鹅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鹅群日龄有一定关系,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对300余群不同日龄的鹅群的调查统计。其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左右;死亡率为30%~100%,平均40%左右。发病日龄最小为3日龄,最大为300日龄以上,两周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其危害程度已超过小鹅瘟,因为小鹅瘟仅发生于1月龄内的雏鹅。患病鹅群内饲养的鸡在鹅群发病后2~3d也会感染发病,鸡的死亡率达80%以上,其症状及病变与鹅基本一致,而同群鸭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幼龄鸡发病较多,发病日龄25~50日龄,死亡率50%~55%,病程15天左右。鸡球虫病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嘉荫县是绒山羊重点饲养区。近年来发生一种危害羔羊较严重的疾病,发病时间集中于2~10日龄之间,均为冬春所产羔羊,在同群体内流行,发病率约占同群日龄羔羊70%之多,死亡率几乎占发病的100%,10日龄以上羔羊极少见发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种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给养鸡业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简介如下: 1.流行病学 该病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已报导的品种有罗曼、海赛、海兰、迪卡、依莎、京白、AA肉鸡,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率可达100%,一般为7.6%~28%,死亡率3%~95%,一般为30%~5%,发病最早的有21日龄,25日龄~50日龄为发病高峰,80日龄左右较少发病,从疫区引进种鸡或种蛋、从发病鸡场引进种鸡通过空气、排泄物可造成该病在鸡场之间、鸡群之间传播。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病是当前危害养禽业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不同品种、不同日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常造成流行,而发病最为明显的几个阶段是:20~50日龄;70-90日龄;140180日龄,不同的发病期表现不同的病理变化和死亡率,耐过的鸡反复发病,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种鸡发病明显而导致后代早期发病,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3月份以来,山东省威海市部分蛋鸡场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问题,各种日龄的产蛋鸡均有发病,产蛋高峰期鸡群发病严重,发病鸡大部分在150~300日龄左右,传播迅速,从发病到出现死亡高峰约为3~5天,日死亡率达1%~2%,170~230日龄死淘率较高,发病区域集中在养殖密集、但养殖水平较低的区域,病程3~15天,多数在7天左右。  相似文献   

10.
辛艳 《养殖技术顾问》2013,(10):133-133
1传染性腺胃炎传染性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其次以蛋雏鸡和青年鸡多发,然后为肉用公鸡和杂交肉鸡。该病流行较广,发病地区发病率一般为7%~28%,死亡率一般为30%~50%。最早发病日龄多见于21日龄,25~50日龄为多发期,有报道称产蛋鸡也可发病,病程10~15天,长者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鸭肝炎流行动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近20个县、市鸭肝炎(DH)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免疫防制现状。从本调查的结果可见,该地区DH多发区的雏鸭以7~21日龄发病最多,最早的2~3日龄,最迟的在樱桃谷鸭及其改良品种可见于35日龄,在番鸭可见于60~70日龄,个别番鸭在200日龄还有零星发病。3~14日龄的雏鸭死亡率在60%~95%。15~35日龄发病的死亡率在15%~40%,35~70日龄发病的死亡率在5%~15%,更大日龄发病的死亡率在5%以下。根据防治效果,许多用标准DHV-Ⅰ型超免疫卵黄抗体的鸭群,其疫性还不能控制,往往需在发病初期用本地病鸭分离的DHV作疫苗,进而制备超免疫卵黄抗体及时治疗,才能将鸭群的死亡率控制在2%~8%。提示该地区原来流行的DHV-Ⅰ型野毒株有可能发生抗原毒力变异或传入DHV-Ⅱ型或DHV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0月笔者对茂名地区两个种鸡场及30个养殖专业户的IBD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传染性囊病疫苗免疫的鸡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影响了鸡群的生长,给鸡场、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情况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随机抽样的608个病例中,本病占128例,为发病鸡的21%。新发生的地区占40%~60%,老区占4%~30%左右,死亡率为5%~20%。从调查中发现有如下流行病学的特点:发病日龄:最早为12日龄,最迟为106日龄,通常是21~42日龄。品种:不管是肉鸡、蛋鸡,其发病率都较高。大多数鸡群都用了本病疫苗,进行了一次或二次免疫。病变不典型,病情较轻。新疫区比老疫区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鸡群中均有本病发生。各日龄均可发生,肉仔鸡以20~45日龄发病最多,蛋鸡以高峰期的产蛋鸡发病最多,损失最严重。因与血清型及菌株毒力、并发或继发病、采取措施是否及时导致差异很大。据报道,鸡群发病率为11%~69%,发病鸡只死亡率为3.8%~72.9%,发病鸡只致死率为40.2%~90.3%。本病各季节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较为多见,死亡率也较高。如果饲养密度大或老养殖区,棚舍陈旧、密集,则本病可随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前ND仍是养鸡业危害最大的鸡病之一。通过临诊实践和调查,发现该病近几年来,给肉鸡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影响肉鸡业的发展。现将该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作一概述。1流行现状肉仔鸡生长快,抗病力低、极易感染发病。实际生产中,鸡群发病日龄多在20~30日龄、40~60日龄,最早的可达10日龄前后。肉种鸡一般在90~120日龄、300~350日龄发病。在发病症状上,大部分呈现非典型性。肉仔鸡发病多数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打呼噜、甩鼻,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拉黄白色或绿色稀粪。鸡群不断出现零星死…  相似文献   

15.
养鹅业是畜牧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发展养鹅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牧业产业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搞好鹅常见病的的防制,普及相关知识对保障养鹅业的发展就显得越发重要。 一、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主要危害1~60日龄小鹅,其中以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可达70%。病鹅精神沉郁,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吃草减少或衔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IB)是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淮北地区该病主要在首免前后鸡群中发生与流行。养鸡户中20-60%有发病,死亡率约35%,有的高达90%。1港北地区肉鸡法日羹庆流行的特点1.1发病日龄提前前几年IBD的发生主要见于27-40日龄鸡,27日龄以下发病的很少(<5%),15日龄以下发病更为少见。但根据我们一年来临床检查情况(共统计34户,50批次),14-27日龄发病的18批,占36%;27—40日龄发病的有23批占46%;14日龄以下发病的7批,占14%;最早的发病的日龄提前到3日龄,40日龄以上发病的只有2批占4/。由此可…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发病现状调查1.易感群。根据笔者对4家发病鸭场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发病表现低龄化,普遍发病于育雏脱温后7~50日龄幼鸭。7日龄以内雏鸭或有母源抗体保护的成鸭抵抗力较强,所以发病率较低。也就是说,该病重点危害对象是7~50日龄幼鸭。2.发病率及死亡率。7~50日龄幼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在  相似文献   

18.
鸡球虫病是养鸡业的大敌,特别对雏、中鸡危害最为严重。20-60日龄的雏鸡中发病率最高,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鸡舍潮湿闷热或天气炎热多雨,更易感染发病,每年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若防治不当,死亡率高达50%~80%。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 河南省汝南县王集镇.养猪户张某饲养的70多头7~15日龄仔猪.于2011年4月上旬有10头仔猪2~3日龄时发病.有两头仔猪产下当天发病.有两头7日龄开始发病.随后多头仔猪整窝发病.发病窝数占生产窝数的60%~70%。  相似文献   

20.
球虫病是严重威胁养鸡事业发展的一种原虫病,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多年来,笔者在宁都县8个肉用仔鸡场中,用地墨汤防治本病,治疗效果在90%以上,预防效果更高,而且每1000只雏鸡的药费比原用西药降低了60~100元。现介绍如下。 (一)流行与防治概况据在宁都县各鸡场的多年观察,雏鸡15日龄前极少发生本病,10日龄前未见发生,多是在20~50日龄之间发病,30~45日龄发病的最多,发病率为6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