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与悟     
“悟” ,《现代汉语词典》 :“了解 ,领会 ,觉醒之意。”所谓悟性 ,则是对人对事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也可进一步引伸为对较抽象的事理与人生感触的思考。由悟 ,可能会联想到“禅” ,禅 ,是佛教用语 ,指静坐 ,“禅心” ,指清静寂定的心境。特别是“茶禅一味”之说 ,流传已久 ,自然把悟与禅相联系 ,而今天本文所说的“悟” ,与禅无关。《茶经》一开始就指出茶树是长在南方 ,有益于健康的嘉木 ,茶有至寒之药理作用 ,可用于清热解渴、胸闷头疼等 ,尤宜于修身养性、生活俭朴之人。这里明确地说了茶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茶与人的关系 ,可分为两种情…  相似文献   

2.
凯亚 《农业考古》2001,(2):274-279
一当 2 0世纪千禧年刚刚辞别我们而去之际 ,回首往去的百年岁月 ,确乎是一个“极端的年代”。不讲别的 ,仅就世界茶坛来说 ,非但在茶叶贸易方面 ,先后发生了几度“热战” ,几度“冷战”的状况 ;而且就连在茶树原产地这样一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上 ,竟然也同样发生了几度“热战” ,几度“冷战” ,———这是当初由并非学术问题而被挑起的一场学术论战 ,而且此种论战从 19世纪 2 0年代发生之后 ,一直绵延到了 2 0世纪 90年代初叶 ,就是说 ,它竟断断续续绵延达于近乎两个世纪之久 !这岂不是世界茶史上一幕极端不可思议的极端之怪状么 ?而在昔日…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安化黑茶产品的用户画像,分析其用户群体的消费行为特征,可为商家提供多维度的产品用户信息,便于商家了解用户,进而改进产品与服务,为安化黑茶电商营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以京东、天猫、淘宝三大电商平台为基础,使用python的scrapy第三方库采集淘宝、京东电商平台安华黑茶的评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去空值、去停用词等预处理,运用jieba第三方库对评论数据进行分词、词频分析,完成对安化黑茶用户特征的完整刻画。结合客户评论数据分析,可知安化黑茶近3/4用户为男性;山东省为安化黑茶网购大省;网购渠道依次为淘宝、京东、天猫;关注安化黑茶的人更喜欢教育、汽车服饰、综艺等;消费者对安化黑茶诉求如“减肥”、“抗衰老”、“降血脂”等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4.
徐斌 《农业考古》2001,(4):233-235
人有人品 ,茶有茶德。从有幸步入茶途开始 ,中国茶德———“廉美和敬”就让我赞叹不已。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一代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归纳提出的这四字茶德 ,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茶融合一体 ,以其博大的内涵引导着爱茶的国人。直至见到了香港民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第一副理事长关博文先生后 ,这四个大字就更是鲜活灵动起来 ,久久萦绕于心头 ,无法散去了。如果你没有爱国爱到死 ,爱茶爱到死这心 ,就不能做茶初次见到关先生 ,是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城联合举办的…  相似文献   

5.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7,(5):217-217
知道了鲁迅先生也去茶馆喝茶,感到很新鲜!在我过去印象中,鲁迅先生应该是个永远的留着整齐的胡子、永远的严肃、永远的“横眉冷对”着一切的伟人!他也会食人间烟火么?去,而且不止一次地出入北方的茶馆、南方的茶楼吗?也会坐在茶馆或茶楼里,同民众一起,同他的朋友们一起,喝茶、吃茶点、聊天?是的,鲁迅先生也去茶馆、茶楼!翻开鲁迅先生日记。1912年5月离南京北上,5月5日抵京,寓居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县馆内的藤花馆,从即日起开始记日记。没过几日,就开始了他在北京不断去茶馆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的生活。请看日记。1912年5月26日记云:…  相似文献   

6.
韩星海 《农业考古》2001,(4):224-226
浙江杭州茶人钱时霖吟诗赞美道 :“江西余悦爱茶深 ,力作茶书几等身。《经典》琳琅罗万象 ,神州搜遍古诗文。”是的 ,天下茶人格外亲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知为什么 ?当我手捧起一杯香茗 ,在仔细翻阅有关茶文化专著时 ,不时会掩卷沉思 ,那飘飞的思绪就像长上了翅膀 ,飞越出了古城西安 ,南下千里而不知不觉地就会落脚到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市社会科学院内 ,悄然地走近而去从中感受余悦研究员 ,那种对于文化事业最投入、最勤奋、最忠诚、最朴实的内心世界。因为他是一直选择了比较冷落的茶文化研究领域 ,作为自己的“学术生命” ,…  相似文献   

7.
林娟 《农业考古》2007,(2):149-149
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就将“喝茶”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一件要事来看待。如今,市面上茶馆林立,茶叶店如雨后春笋,便是国人崇尚“茶生活”的佐证。若要问福建什么茶好卖?不消说,是乌龙茶、武夷岩茶、绿茶、普洱茶。红茶相对冷门,可港商  相似文献   

8.
前言 :茶情中国中华大地很早就流传这么一种说法 :神农尝百草而得“荼”。遥远的传说讲述着中华茶的悠悠历史 ,茶却这么轻轻地走向了世人 ,从此 ,与中华儿女结下了千年不解的茶缘。中国人最早发现茶 ,最先饮用茶。先人们在闻香举杯之际 ,轻啜慢饮之余 ,渐渐发现茶已经深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成为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 ,他们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赞美与歌颂奉献给了让他们神清气爽、飘飘欲仙的茶了。从张载到陆羽 ,从李白到苏轼 ,从唐玄宗到乾隆帝 ,历来多少文人墨客、史传名人、帝王将相为之倾倒 ,为之歌唱。他们是在品茶 ,更是在品味生…  相似文献   

9.
楼明初 《农业考古》2007,(5):251-251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摸索,日前,由长兴县农业局紫笋茶开发公司和茶楼的茶艺师共同研制的“紫笋饼茶”终于试制成功,恢复了千年贡茶———紫笋饼茶。紫笋茶从唐代开始直到清朝顺治三年,连续876年都是贡品。唐代紫笋饼茶的加工制作,一般经蒸、捣、烘、焙、拍、穿、封等七道工序加工成团饼,后上贡给皇帝。据长兴县紫笋名茶开发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吴建华介绍,从宋朝废除饼茶,距今已有1000年历史,而现在试制成功的紫笋饼茶就是按照这七道工序,全手工制作。虽然工艺比较复杂,但保留了历史上的紫笋饼茶的风味。长兴恢复唐代“紫笋饼茶”!杭州@楼明…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家“普洱茶银行”将在茶城思茅建成。据介绍,“普洱茶银行”的主要功能是,以以促进云南普洱茶形成大产业,创出高品位,实现大市场,找到更多的消费者为目标;集采集精品、收藏保管、科学存储、调剂余缺、茶专家打理、全优化包装、公开挂牌上市、公平拍卖、参观鉴赏、防假弃伪等10个环节为一体;按国际惯例更好、更快地营销好普洱茶。按照这一运作模式,意味着生产者可以走进“银行”里去寻求生产方面的服务并办理相应的“贷款”;经销商可走进“银行”里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茶业投资者可走进“银行”里去“伯乐相马”找机遇;茶品的收藏…  相似文献   

11.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03,(2):311-312
面前摆着的又一套茶文化丛书———《茶文化博览》 ,是新近由余悦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品味极佳的丛书。读后的第一直觉是 :它的质地、它的意义、它的价值就在努力追寻中国茶文化那恒久而常新的“不老基因”。看得出来 ,主编余悦先生现在想做的是更深一层次的茶文化学术解码。当茶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得到普遍而长足发展时 ,这种工作就显得特别必要———由博返约 ;它不再是“泛观博览” ,而是对一些受到关注的课题进行一次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细致的研究。它是一次新的尝试。的确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 ,茶…  相似文献   

12.
茶时漫谈     
一、茶的起源茶是世界普遍喜爱的日常饮料,茶的饮用栽培,制作及药用,都始于我国。至今世界上各国关于“茶”的叫法;都源出汉语,或是取自广东的读音“cha”;或是取于闽南语的”tea”;俄语中的“”(茶)字,则是由我国北方“茶叶”读音转化的。我国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末期至父系氏族社会期间。古籍云:“神农尝百物,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古时“荼”通今之“茶)乃解”而据  相似文献   

13.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7,(5):253-254
去南京办公,对方单位请我去茶楼品茶。幽雅的茶室,飘散着氤氲的茶香,茶香入口暗香萦绕口鼻,如入兰圃,香清气爽。清绿的茶汤,澄彻明净,绵软的茶汁,盈满齿颊。细品无些许苦涩,入喉甘润。我嗜茶有年,还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品啜着,思索着,回忆着……这是什么茶呢?不可名状。在客人面前又不好意思问,还担心客人问我!毕竟是从北方大城市来南京的人,怎么能“露怯”呢?客人埋单,我偷问茶艺小姐,她莺声燕语地说:“太平猴……”尾音随着她那袅娜的身影带走了。茶的名字简直太怪了!有名茶“江西‘狗牯脑’”,正好对“南京‘太平猴’”?绝妙茶联。不过这…  相似文献   

14.
桑椹 《新农村》2024,(4):44-45
<正>每个人都会犯错,而在现实中,只有孩子犯了错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评。因为孩子弱小,大人总是本能地想要去控制和教育,一旦孩子有失误或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很生气地去批评。比如,不小心丢了东西,家长就会指责“老是丢三落四,长点心!”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很失望地痛骂“怎么会考得这么差。”对于刚遭受了打击的孩子,还未从难过、委屈、自责的情绪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殷尚 《中国农垦》2021,(1):57-58
“爸爸,回来啦,上班辛苦了,来把拖鞋换上吧!”下班刚进门,上四年级的女儿就开始“献殷勤”了。我心里开始犯嘀咕,这么热情,是想要钱买礼物呢,还是想少写点作业呢?我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你有什么要求说说看吧。“爸爸爽快,还真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商量,去年我的几个同学去你们云台农场摘桑葚回来后都说好吃又好玩,今年桑葚又熟了,明天周末再带我们一起去呗!”  相似文献   

16.
薛启涛 《农业考古》2007,(5):182-183
那是2006年盛夏的一天,我走进山西运城图书大厦,一眼就看见了摆在书架醒目位置上的《中华茶人诗描》一书,书中第261页的“韩星海”篇,我是含着眼泪读完的。抚着厚重的《中华茶人诗描》之书,其中有这么一首诗咏赞道:“星海先生记者身,写茶着实费精神。五光十色文章美,茶事名人耳目新。”就这四句诗描,令我感慨万千,不由地掩卷沉思起来……星海是陕西扶风法门寺人,出生在佛教圣地。他从故乡祖父的早晨饮茶生活开始,就对茶文化有了朦胧的认识,并走过了一段“相识、相知、相伴”的漫漫长路。星海曾说,日复一日的早晨,祖父从温暖的土坑上爬起,洗…  相似文献   

17.
余悦 《农业考古》2001,(4):270-276
一“茶禅一味”亦称“禅茶一味” ,是一种浓缩的哲理概括。凡要探索茶文化思想精蕴者 ,都不可能绕道而行。但是 ,这又是说不清道不完的话题 ,至今为止未能阐述得尽善尽美。对于这一禅林法语 ,凡谈茶文化著作多有涉及 ,专题论文也有数十篇之多。但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2 0 0 1年 5月由中国轻工业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 ,是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出版规划的学术巨著 ,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 ,一经问世就获得国家辞书类的最高奖———中国辞书奖。这部最权威的工具书就有关于“茶禅一味”的解释 ,现照录如下 :茶禅一味 …  相似文献   

18.
从古到今,茶与楹联,各有所道。在茶的王国中,能有多少个佳茗品种,就流传有多少个妙笔茶联,它源远流长,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每当陕西茶人和文人墨客一边品茶、一边吟诗撰联时,都会喷喷称奇解放前夕,在西安莲湖公园曾贴出过这么一幅颇有意味的茶联“奇乎不奇,不奇又奇;园耶是园,是国非园”。横额是“望梅止渴”。从字面看这幅十分巧妙别致的对联中,没有一个茶字,也没有表达出茶店经营的商业性。但它却把“奇”、“园”二字四次嵌入,提得突出,喊得响亮。更为奇特的是有问有答,答得巧妙,含意深邃。游人到此,品茶咏联…  相似文献   

19.
邬梦兆 《农业考古》2004,(2):236-236
茶美之内涵 ,一般指名美、形美、色美、香美、味美这五个方面。倘能真正做到“五美俱全” ,那就是实至名归的上等名茶了。人们品茶时 ,一般是先听其名———耳品 ;再观其形———眼品 ;三看其色———眼品 ;四闻其香———鼻品 ;五尝其味———舌品 ;加上心品 ,于是 ,茶的声韵、形韵、香韵、神韵便可饱赏无遗了。下面 ,试以小词五首分别予以描述之。名美茶名美 ,撩拔众心灵。悦耳动听添雅趣 ,赏心启窍发柔情。第一感知深。形美茶形美 ,外感逗人欢。鲜嫩扁平形似剑 ,浑圆挺秀捏成团。细赏乐开颜。色美”茶色美 ,艳丽可迷人。玉乳清纯呈活力 ,…  相似文献   

20.
简论药茶     
茶,或者说的更确切一点:茶叶,是先用之于食,还是先用之于药,还是先用之于饮,至今看法似乎仍不十分一致。其实,从一开始,也就是说从人类认识并使用茶开始,茶与食、茶与药就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有人说药食是同源的,那么茶与食不也是同源的么!要说茶、药、食同源,溯其源,这个“源”就是“食”。在人类社会还处在低级阶段的时候,人们为之奋斗的第一需要就是“食”。“民以食为天”之说,大约就是由此而来。当时作为人类主要食物来源之一的植物,无论是根、茎、杆、枝、叶、花、果……只要是可以用来吃饱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