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子标记技术和QTL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得到了一些成功运用,为解决有关复杂性状的选择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棉花分子标记、QTL定位原理和方法、关联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棉花分子育种、基因组选择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与玉米遗传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钱海涛  董辉  丛斌 《玉米科学》2007,15(2):053-057
建立在分子遗传学基础上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玉米研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本文从分子标记图谱的构建、自交系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评价、QTL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标记的应用为杂交粳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杂种优势预测以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探讨了分子标记在杂交粳稻育种上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小麦庞大的基因组使得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中的应用落后于大麦、玉米、水稻等作物。近年来,随着他子标记技术检测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中的应用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分子标记技术依靠提供准确、稳定可靠的DNA水平的遗传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已用于构建遗传图谱、标定和定位目的基因、鉴定与标记外源染色体片段、鉴定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绘制品种指纹图谱、遗传分析、物种演变、标记辅助选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作物,育种效率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育种效率,已成为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重点.发掘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功能性分子标记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前提,目前主要依靠QTL作图与关联作图两种方法.简述了QTL作图和关联作图在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中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玉米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义勇  李殿申 《杂粮作物》2005,25(6):353-355
主要介绍了AFLP、RAPD、RFLP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以及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多样性,QTL定位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应用分子标记技术,不仅对玉米种质资源的发现、鉴定、分类整理和开发利用有一定作用,而且能进一步挖掘与玉米高产、优质高抗有关的基因,从而进行基因的定位和标记,提高玉米育种的效率。同时运用该技术对玉米抗逆性基因进行精确定位,为这些抗逆基因的克隆、转化及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条件,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为主要手段的生物育种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手段的进步,分子标记和QTL研究越来越趋向于高通量、功能性标记开发、QTL精细定位以及新分析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缩短了大豆的育种年限,提高了大豆的选择效率,加快了大豆的育种进程。因此,文章将就2014年国内外大豆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简要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李春光  刘华招 《北方水稻》2007,(5):19-23,36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对水稻育种研究有重要的价值。通过重点介绍近年来分子标记在水稻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资源保存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的标记及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研究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分子标记的应用在水稻育种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大豆品质性状改良一直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分子标记技术的逐步深入为大豆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可能.该文综述了大豆QTL的定位方法、大豆品质QTL定位的研究现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概况.  相似文献   

10.
DNA水平的分子标记技术能够提供便捷、准确、稳定的遗传标记.近年来,在小麦中应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定位目标基因以及鉴定外源染色体片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就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以及小麦麦谷蛋白、淀粉、硬度等品质方面的作用及应用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分子技术在甜菜种质资源保存及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2,(4):38-41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由于该项技术具有快速、简便、通用性好、DNA用量少和标记的多态性高等优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于植物遗传资源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本文简要综述了该项技术在甜菜种质资源保存及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分子标记直接反映基因组序列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定位、多样性分析、作物遗传育种及医疗等领域。近几年,伴随着芯片杂交技术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通量、高自动化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有许多新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检测新技术,包括dCAPS、KASPar、基因芯片、简化基因组测序和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等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和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分子标记的检测和遗传相关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Among the multiple applications of DNA markers in breeding, the most promising for cultivar development is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Genetic improvement by MAS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success in several legume crops such as soybean, common bean and pea, however, in other species such as faba bean it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genomic resources and molecular markers currently available in faba bean, with an emphasis 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of the crop. In general, genetically simple traits have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than genetically complex characters encoded by multiple genes. Research has mainly focussed on developing molecular markers for selecting resistance to a parasitic weed and other major diseases. As a result, molecular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crenate broomrape, ascochyta blight, rust and chocolate spot is underway, and promis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Recently, markers linked to a gene controlling growth habit or to select against traits affecting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seeds (tannins, vicine and convicine content)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which may facilitate a more efficient selection of new cultivars free of anti-nutritional compounds. In the near future, molecular markers should be developed for many other highly sought-after traits that are difficult to breed conventionally such as frost or drought tolerance. Comparative genomics and synteny analyses with closely related legumes, together with extensive mapping of resistance gene analogs (RGAs), will reveal new candidate genes and selectable markers for use in MAS. Finally genomic tools such as macro- and microarrays may eventually become available for use in faba crop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利用小麦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预测F1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以河南省8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28个组合,分析与产量相关的9个性状的F1杂种优势。分别选用均匀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287对SSR引物和33个二核苷酸重复ISSR引物,计算8个亲本间的分子遗传距离.进而分析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表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SR和ISSR两种标记估算的遗传距离间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832),表明用两种分子标记对小麦品种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除株高外,利用两种分子标记计算的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在全部28个组合中相关不显著,而在12个极端组合中相关系数得到较大提高,并在株高、主茎千粒重和千粒重3个性状上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两年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的相关性与材料的选择有关。因此认为利用小麦亲本间的SSR和ISSR遗传距离预测F1的杂种优势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乏传统遗传标记,花生遗传连锁的报道极为罕见,迄今未发表经典的遗传图谱。发展稳定可靠的AFLP标记,将为基因分型应用于新品种保护、良种保纯、杂种鉴定和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在建立适合花生AFLP分析的DNA提取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花生AFLP分析的技术方案。AFLP分析结果表明,6个花生杂交亲本间存在一定差异。四对引物共计扩增出307条长度不同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60条,占总条带数的52.1%。本研究筛选获得了多态性程度高的杂交亲本,为进一步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黄淮海和南方大豆产区的153份大豆育成品种为材料,选用26对EST-SSR分子标记通过Power Marker V 3.25等软件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似性与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53份大豆共检测到238个等位变异,变幅3~25个,平均8.1个;多态信息量变幅0.15~0.87,平均0.61;遗传变异丰富。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将153个材料聚为3大类13小类。特异性分析表明,黄淮海产区的育成品种的特有等位变异较南方产区的多,特缺等位变异要少于南方,1991-2000年的特有等位变异最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外来育种材料应用于大豆育种,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EST-SSR标记适用于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以后大豆种质资源保存与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分子水平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与DNA分子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研究结果表明在栽培花生种质资源中用分子标记技术只检测出很少的多态性,让人产生花生缺乏遗传变异的结论,但显然与花生的起源和进化研究结果相矛盾.另外通过对国内外花生种质资源的综合鉴定,几乎所有的性状都存在丰富的变异.本文综述了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和产生的途径,以及花生DNA分子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认为花生栽培种在遗传性状和DNA分子水平上都存在丰富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甘蔗宿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宿根蔗在甘蔗种植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选育宿根性强的品种是提高宿根蔗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甘蔗的宿根性评价指标为:宿根能力与产量性状及效益相结合,综述了影响甘蔗宿根性内在因素主要有品种(基因型)和亲本(血缘),外在因素主要有土壤条件、肥水情况、收获时间、栽培措施和机械化收割等。介绍了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强宿根品种的选育情况,并对未来甘蔗宿根性的研究提出了:加强野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在逆境和机械收获条件下评价选育强宿根品种、加强全基因组选择评价及发株相关基因的研究挖掘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谷子新品种亲缘关系分析及今后育种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八五”以来辽宁省审定的7个谷子新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表明,目前推广的谷子新品种多数是铁谷1号衍生系,这些新品种与铁谷1号相比均有所改进,但产量没有大的突破,抗逆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重视种质资源的研究,拓宽谷子遗传基础。传统的育种方法与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等先进手段相结合,将使谷子育种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花生高产优质育种与生物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加入WTO之后市场需求变化对中国花生产业的挑战;结合产量性状、品质特征以及抗性类型等要素综述花生育种的产业需求与方向选择,同时简要介绍近年来中国花生新品种的选育以及花生高产优质高抗的机理和遗传研究进展,重点阐述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成效,集中讨论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可鉴经验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