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森林火灾碳排放估算方法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因火灾导致的碳排放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森林火灾碳排放是当前林火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森林火灾碳排放的研究方法、森林火灾碳排放的研究结果,并讨论了碳排放量数据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可能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损害,但在森林生态系统演替中又具有重要和积极的影响。研究森林火灾发生规律是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的基础,也是指导森林防火与补救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森林火灾有多发的趋势,关于森林火灾发生及其生态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文中在参考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森林火灾发生的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空间尺度上评述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总结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一些总体规律性,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生物量最大、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中起着决定性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国内外森林火灾应急指挥的现况及运用的技术后,对3G技术在森林火灾指挥中应用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森林火灾将森林中存储的碳重新释放至大气中,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森林火灾碳排放及其计量技术,对广东森林火灾碳排放进行估测,评价了森林火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指出广东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5.
谈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及生态防火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森林火灾的特点、类型,并从生态学的角度就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及生态防火对策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好森林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之一.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的大敌,近几年来,全球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威胁着现有林业资源,使现在非常脆弱的环境受到威胁,影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研究好森林火灾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预防,对有效的控制火灾的发生,减少损失,保护森林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显著因子之一。本文以大连市为研究地域,以其2011-2015年间发生的森林火灾历史数据为本次研究的基础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综合分析法,对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讨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该地区的森林火灾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中自由蔓延破坏森林的自然生态系统,给森林带来毁灭性打击的灾害。森林火灾会使森林被烧毁,降低森林有效价值,严重破坏森林生物的原生栖息地,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不利影响。虽然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但森林火灾往往仍旧让人猝不及防,造成极大的生态损失与经济损失。在此基础上,找出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扑救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险等级区划是林火管理的基础,研究森林火险等级区划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可为林火管理提供火灾预测预警信息,使林火管理具有针对性,达到减灾的目的 ,对林火预防工作和生态系统平衡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8年我国全国各地森林火灾数据,利用统计描述法对全国森林火灾进行时空特征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受灾...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森林健康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在选取森林健康评价指标时,大多忽略了森林火灾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影响,由此论述了森林火灾对森林健康影响以及森林健康评价指标选取的重要性,并通过几个森林火灾干扰指标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实例,指导以后森林健康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1.
EOS-MODIS数据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美国EOS系列卫星及其MODIS数据在遥感方面的应用,着重介绍了MODIS数据在林业上进行资源监测、火灾监测、荒漠化和沙尘天气监测、病虫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展望,并与应用AVHRR遥感监测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几种卫星系统监测林火技术的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卫星遥感方法作为灾害监测手段,在时间分辩率和宏观性方面具有优势。目前用于我国森林火灾监测的主要是美国的NOAA系列气象卫星,此外,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和美国的EOS卫星也开始应用于林火监测。NOAA和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为森林火灾的监测提供了可靠、稳定的服务,但因分辩率低给森林火灾信息的提取监测带来一定困难。应用美国EOS卫星进行林火监测,可以提高监测精度和准确度,为火灾的扑救提供更多、更可靠和更细致的监测成果,将卫星遥感技术用于森林火灾监测,涉及估算火烧面积、火烧强度、火灾后生态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森林过火区面积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火灾作为世界上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危害森林资源,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对森林火灾快速、准确的监测是十分重要的。森林过火面积是森林火灾最基本的描述因子,  相似文献   

14.
以连云港花果山为研究区,将火险等级预报因子归纳为森林火险区划、天气、火源等3个类别。其中火险区划根据植被类型、植被特征、地形因子获取;天气因子通过24h天气预报获取;火源危险等级由景区内的道路进行缓冲区分析获取。利用3类火险因子,通过加权叠置法建立火险等级短期预报模型,进行火险等级预报;利用DEM和SPOT5影像,通过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对预报结果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通过研究实现了火险等级短期预报,将火险等级落实到小班,并将火险等级分布信息以三维可视化方式显示,为研究区森林火险实时监测提供了基础平台,为山区林火科学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高温干旱对毛竹林下植被数量特征、群落结构变化特点的影响及群落演变趋势,对2013年安吉县高温干旱受灾毛竹林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受高温干旱灾害影响的毛竹林的林下植被以喜阳类植物为主,平均盖度达0.95,物种丰富度为44,高度达1.20 m;而未受灾毛竹林的林下植被以喜弱光或喜阴类植物为主,平均盖度为0.72,物种丰富度为42,高度仅为0.66 m;受灾毛竹林一般位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经营效益低下,且受灾后毛竹林的自然恢复速率缓慢,而林下植被的自然生态恢复能力较强,并有较快地从低矮阴性或喜弱光的草灌逐渐向高大喜阳的乔灌木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太白山是陕西秦岭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也是重点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1.2%,主要为次生林。作者根据太自山地区历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资料,着重分析了地形、气候、植被和人为活动与森林火灾的关系。结果表明,太白山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要素构成了森林燃烧的火环境,大面积分布的落叶栎林是发生森林火灾的最大隐患,而频繁的人为活动则为发生森林火灾提供了主要火源。  相似文献   

17.
滇中地区特定的社情、林情和地理、气候、植被类型,决定了该地区已成为云南省森林火灾的高发区和敏感区,一旦发生森林火情,如果扑救不及时,往往小火会酿成大灾,在处于滇中腹地的玉溪市建设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场,加强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是提高滇中地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曲靖市沾益、陆良县遭受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云南松林为样区,应用NOAA/AVHRR、LandsatTM、CBERS-1 CCD和EOS/MODIS 4种卫星遥感数据,对其受纵坑切梢小蠹的重度危害区和健康林分进行了光谱信息的分析。据此,初步提出了两种监测模型,差变率(DR)模型和灾害指数(DI)模型,可用于区分典型的云南松健康林分和遭受纵坑切梢小蠹重度危害的林分。表明若DR值较大,云南松林的健康状况较好;反之DI值越大,林分受到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林火规律研究Ⅱ.林火动态与格局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胡海清  金森 《林业科学》2002,38(2):98-102
本文对在大尺度 (5 0 0km2 以上 )上影响黑龙江省林火的因素及其影响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年林火次数 (人为火次数 )与林业人口正相关 ,林火面积与人口无关。干燥度的空间差异对林火燃烧率格局有正向影响。林火特征与气候因子之间没有线性关系。黑龙江省林火次数和面积对年均温和降水量的响应可归纳为旋转的单叶双曲面和双叶抛物面两种模式。林火特征的周期与年均温、年降水量的周期关系很大。黑龙江省森林类型对林火次数、面积的影响在省级区划尺度上不显著的。较高的管理水平显著减少林火。林火次数、面积与了望塔数量、消防车数量及通讯覆盖率等无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2009年大兴安岭林区闪电和林火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火灾发生时的火险状况和雷击火灾案例,提高对这一区域雷击火的认识。根据研究区内11个气象站定时观测数据,采用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数系统计算各站点每日火险指数,分析研究时段内火灾发生与火险和闪电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2007—2009年共发生野火195起,其中林火148起,主要发生在4,5和8月份。雷击天气主要出现在5—9月份,其中6,7和8月份闪电最多。闪电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在研究区东北部,大部分闪电活动伴随着降水,但在比较干旱的年份,容易出现干雷暴天气,易引发雷击火。根据林火及火灾发生前24h的闪电分布分析,雷击火占总火灾的5.1%,闪电活动不是影响林火发生的主要原因。雷击火主要发生在火险比较高、闪电活动频繁且无有效降雨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