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广东省集约化猪场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但是,使用的猪人工授精工具大多数依赖于进口。进口猪人工授精工具几乎占据了90%的市场。为了降低成本,加快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研制成功了国产一次性猪人工授精工具,并且使用国产试剂配制稀释液代替了进口稀释液,在3个万头猪场进行猪人工授精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分类水分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组氨酸苏氨酸鸡骨糊68.60.821.092.900.490.560.81猪骨糊72.11.281.161.420.690…  相似文献   

2.
浅谈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大型猪场已得到应用推广,但在部分中小型猪场和个体户中仍不能得到认可。作者结合新乡北站猪人工授精站运作的实际情况,对猪人工授精技术作以简单介绍,希望能给业界人士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应用大约克夏公猪配当地母猪,当时1头公猪可以配780~1298头母猪,采用统一供精;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一些地区大搞猪人工授精,应用长途汽车送精液;20世纪80年代,北京猪人工授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末90年代初猪人工授精渐显萧条,1997年吴同山、麦月仪、黄敏锐等10人到美国学习猪人工授精技术,再次兴起猪人工授精工作的高潮,这一落一起将近10年。  相似文献   

4.
浅谈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形成如奶牛业中人工授精那样的规模和获得可观的效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目前,畜牧业发达国家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达9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表现出分布不均衡,其中在南方各省区应用较普遍,在北方则应用较少。造成猪人工授精技术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有工业化水平较低,设备上落后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识上的严重滞后。忽视猪的人工授精研究与推广工作,认为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50年代已大面积推广了,  相似文献   

5.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近几年已被多数规模化猪场采用。我场搞猪人工授精已有一段时间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作为负责种猪管理的技术人员,我们对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体会颇深,现简单谈一下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猪常温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迅速在我乡推广应用,从95年下半年开始,杨圩、沟口两站在原黄牛冷配基础上率先开展了猪常温精液人工授精工作。到目前止,累计授精母猪8450窝(次),受胎率达95%以上。实践证明,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母猪受胎率,应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猪人工授精的操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精是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公猪的作用,提高猪群质量,节省饲养费用,进一步加快猪人工授精技术普及推广步伐,加速养猪生产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前,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90%以上。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南华县的猪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广;发展不均衡,坝区和离人工授精点近的地区应用较普遍,山区和离人工授精点远的地区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9.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十分成熟的实用操作新技术,其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尤其重要。本文阐述了临夏县人工授精技术示范推广情况、主要做法和体会,应该准确定位猪人工授精技术,积极适应生猪市场形势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做好人工繁殖技术是促进猪品种改良、增强猪群抗病能力、降低引种风险的最佳途径,当前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来进行猪群的繁殖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时母猪的受胎率较为低下,这已经成为当前养殖工作者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因此本文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提高母猪人工授精备胎率的若干措施,希望能够为畜牧养殖过程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工授精是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非常实用的技术措施之一,随着近几年来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的人工授精技术也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实践证明,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种公猪,提高商品猪的整齐度和猪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猪的人工授精操作比较简单,但有的推广站和猪场由于操作不当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认为,猪人工授精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已在我国养猪生产中得到大力推广应用,且发展势头良好。但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报道,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了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猪人工授精改良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猪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对于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意义重大,如情期受胎率高、产仔数多、母猪生殖道疾病少,节约生产成本,并且有效防止了疾病的传播等。随着这项繁殖技术的日趋成熟,人工授精在我国大中型养猪场中,已普遍引用。并且在许多地方已建立了商业化猪人工授精站。但是,有的猪场应用后的效果却很不理想,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比本交还要低,患子宫炎的比例增多。就这一问题,现将猪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注意事项等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大部分养殖(场)户中已逐步被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效果明显,但也有一些养殖户效果较差。母猪发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比自然交配的低,患子宫炎的比例增多。为什么都是人工授精,但效果却相差甚远呢,笔者对影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的稀释精液配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猪人工授精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在现代养猪生产和育种工作中,人工授精正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途径。近年来,由于大规模、高度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的出现,更进一步促进了人工授精的应用和发展。我国猪的精液稀释、保存与应用,在20世纪70~  相似文献   

16.
种公猪利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丽华 《中国猪业》2010,5(7):25-25
<正>辽宁省凌源市的猪人工授精技术是过硬的,专业技术干部在重点乡镇开始筹建猪人工授精站,经过20多年的辛勤工作,不懈的努力奋斗,形成了现在的猪人工授精,统一供精,达到养猪户学会自己取精输精的普及程度。猪人工  相似文献   

17.
近年,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南方较为普及,但新疆养猪场在猪的人工授精方面尚未大范围开展工作。随着高瘦肉率猪种的不断引入,应激敏感的问题日益严重,有的公猪或母猪在自然交配后会突然死亡,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本场开展猪的人工授精工作已有多年,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猪人工授精技术加以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猪人工授精应从确保精液质量、种公猪调教与采精、适时授精、严格输精规程、促进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等方面把好关,从而以提高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9.
张守全 《养猪》2006,(6):9-11
第一节发展概况及其意义 一、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178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司拜伦瑾尼(Spallanzani)首次以狗为实验动物开展人工授精试验获得成功。随后进行一系列的类似试验。直到1899年.俄围科学家伊凡诺夫将人工授精作为一项畜牧技术在马和牛上较大规模地被应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主要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l亿头以上的母猪实现了人工授精,受胎率一般在78%~90%。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尤其是美国)工厂化、集约化养猪业兴起时.人工授精普及率曾一度下降。直到80年代后期,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革新,精液保存技术的进步,人工授精用品的工业化生产,精液品质评定的先进仪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发情鉴定和传染病预防有了可靠的手段.人工授精才以惊人的速度普及。目前使用猪人工授精技术较广的欧美围家。普及率已超过80%。  相似文献   

20.
猪人工授精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瘦肉型猪.光靠自然交配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开展猪的人工授精,发挥优良种公猪的作用,已是当务之急。自2003年5月份开始,在宁安市江南乡6个养猪专业户和兰岗镇新中村种猪场分别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开展猪的杂交改良。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