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世界上规模化、集约化的动物生产体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现代农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己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养殖与资源、环境协调平衡,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氮、磷等有害物质排放对土壤和空气环境的污染,成了破解发展健康、安全畜牧业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姜锋  唐作英 《中国沼气》1995,13(1):33-34
厌氧处理有机废液是治理城镇污染的有效途径姜锋,唐作英(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城乡工副业和养殖业排放有机废弃物已成为污染环境一大社会公害。许多酿酒、造纸、食品、屠宰、禽畜养殖等厂(场),每日排放废液污物污染农田、毁坏水井、粪尿四溢、蚊蝇孽生,群众纷纷...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牛业的快速发展,粪便污染已成为一大难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一些地方,牛粪对环境的污染已超过了工业污染的总量,部分地区的牛粪污染问题甚至达到工业污染的2倍以上。针对养牛场的牛粪水污染环境问题,将牛粪进行脱水,分离为液态有机肥和固态有机肥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针对现有牛粪脱水设备存在生产率低、故障率高等难题,对现有的牛粪脱水设备进行重新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牛粪脱水设备。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但环境却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雾霾、风沙等环境污染成了一大难题,并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让我国经济保持绿色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环境污染的现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整治污染,并开始了大规模的林业种植,通过植树造林来改善环境,降低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张桂荣 《中国沼气》2008,26(3):46-47
近来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排泄物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养殖业由分散型转化为集约型,禽畜粪便和污水的集中排放,加重了对水体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枞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新农村和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市每年秋季都发生焚烧玉米秸秆的现象,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影响了城乡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市民正常生活,成为社会一大公害。解决焚烧作物秸秆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通过采取“行政措施与技术措施并举;综合治理与重点开发相结合;疏与堵相配套;法制管理与...  相似文献   

7.
作物秸秆的处理和利用,近年来成了我国农业领域的一大难题。田间焚烧秸秆既污染环境、危害田地,也是能源的巨大浪费。至今,直接还田、氨化或压缩作饲料、气化作燃料等措施的处理量与秸秆总产量相差甚远,有的方法仅处于试验阶段。丹麦王国对作物秸秆的处理和利用,对我...  相似文献   

8.
随着畜禽养殖数量的快速增长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畜牧业的整体推进,畜牧业已成为山西省农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受传统养殖习惯的影响,现代畜牧业的理念宣传不够,设施畜牧业综合配套措施少,一些地方畜牧业造成的粪便污染,污水污染,动物死体、屠宰废弃物污染,饲料、兽药、有毒害物质污染,给畜禽饲养环境、人居环境、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危害。畜产公害已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是当前国家节能减耗、减排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王旭 《河北农机》2019,(8):97-98
在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出,治理修复环境污染过程中,资金的有效流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国新颁布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中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的建立,力求从根源上解决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被广泛用作饲料、肥料和工副业生产原料等方面,是重要的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结构的改变,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逐渐被替代。但先进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秸秆用于生产、生活的数量大大减少,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1.
酒糟废液污染治理酿酒业的一大难题。山东秦池酒厂引进“粉煤灰结团凝聚法”处理废液技术,建设大型沼气工程,不仅解决了废液污染河流的农田问题,而且开发了能源,增加了企业效益,为酿酒业的污水治理闯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水稻、小麦、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2001年全国小麦机收面积2.56亿亩,机收水平达71.6%。玉米种植面积在3亿亩以上,而机械化收获水平不足2%,玉米收获劳动强度大,秸秆处理难,为不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农民往往采取焚烧的办法处理玉米秸秆,这既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严重的污染环境。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对玉米机械收获的呼声日益高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市都把玉米机收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玉米机收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工程治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乐安河沿岸土壤多年来由于德兴铜矿污水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严重,农田颗粒无收。通过对江西省乐安河沿岸污染土壤的分析评价和盆栽实验,合理地筛选出忍耐力强的园林苗木来进行生态工程改良。采用生态工程方法能有效地逐步净化土壤,使重金属污染土壤得到治理和利用,并可获得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类重金属物质大量进入农田,如工业废水、废气中的重金属物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含铅农药和磷肥等。这导致了农田土壤中多种重金属的浓度超过安全标准。重金属污染会严重危害作物生产和食品安全。为科学监测和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需采取系统监测方法,建立重金属浓度动态数据库,明确主要污染源;同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推广环保肥药,建设防渗设施,实施修复技术等。本文拟通过分析现状、影响因素,探讨系统的监测与防治对策,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一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渔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渔业的重要组成,水产养殖的兴起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管理不当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水产养殖环境出现污染的现状。水产养殖环境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水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鉴于此,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控制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如何做好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防治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进行研究,从水产养殖的相关概述、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和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控制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污染呈现总量增加、程度加剧和范围扩大的趋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养殖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将畜禽养殖污染这一当前继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的第三大污染加以控制,达到畜禽粪便的减量化排放、资源化利用和养殖业无害化生产,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养殖业污染的主要原因、基本特点和主要危害,提出了治理养殖污染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以来,农业机械增长量与使用率迅猛增长,农业生产机械化趋于实现,随之而来的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日趋明显,危害动、植物和人身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节能减排预期目标,农机污染问题应该拿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
许多环境问题依然阻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城市、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才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最终保障。针对我国城市环境发展建设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探讨相应的治理和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农村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建设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从全国情况来看,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面源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由于面源污染难以有效控制,会造成湖泊等水体有害成分增加或水体的富营养化,使之失去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因此逐渐显现出来。目前环保部门对污染物排放只实行总量控制,而点源污染的控制失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太湖、三峡大坝库区、杭州湾等的监测资料都表明,悬浮物和大部分氮磷来源于农田径流:除了湖泊富营养化外,面源污染还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在我国强化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同时,面源污染的控制也应积极开展和加强,否则水体污染不会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相似文献   

20.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熵权-TOPSIS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在TOPSIS技术框架基础上,耦合直觉模糊集理论和直觉模糊熵权法,同时实现了对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和客观赋权;以典型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为例,开展方法应用验证,分别从源头类、过程类、末端类和全过程类技术中,筛选出综合效益较高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从环境、经济、技术性能等不同维度深入剖析了各项技术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定性数据和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综合考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性能,实现技术综合评价与优选,并为技术未来的改进方向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