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研究团队概况团队现有核心人员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该团队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优良新品种选育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学术成果奖、长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10余项,选育水稻新品种12个,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团队负责人马建教授曾荣获"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吉林农业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等称号。  相似文献   

2.
<正>团队简介特种动物育种创新团队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创建于2014年,共有成员18名,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A类人才1名,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年青队伍。该团队立足于国家行业需求,以特种动物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为研究重点,立足于解决特种动物生产用种长期依赖国外引种的被动局面问题,系统研究梅花鹿品种改良,貂、貉新品种选育,蓝狐种质创新与育种和珍禽新品种培育等重点问题。近5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获得1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  相似文献   

3.
仲华  敖可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358-4360
利用文献分析法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7~2011年发表的关于"农家书屋"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农家书屋"研究的论文随年代的递增而增加,也产生了一部分高质量的论文;有24种核心刊物刊载了"农家书屋"的文章,共97篇;"农家书屋"研究论文2人及2人以上合作完成的篇数为63篇,独立完成的有230篇;研究论文作者分布在28个省(市、自治区),地区分布比较广泛;2008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篇数最多,11篇高频被引论文中有9篇发表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认定的2008年的核心期刊上。  相似文献   

4.
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我校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共发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论文379篇,这比1988年的235篇,增加了144篇,增长61.3%。在发表的379篇论文中,其中有29篇在国外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宣读),比1988年的13篇,增加15篇,增长55.2%。按单位比较,1989年发表论文最多的系是农学系,发表72篇,占全校发表论文总数(下同)的19%;其余依次为土化系44篇,占11.5%;畜牧兽医系43篇,占11.3%;植保系37篇,占10.2%;水产系35篇,占9.5%;园艺系28篇,占7.4%,社会科学系25篇,占5.5%;食品科学系和基础部同为22篇,各占5.8%;党务、行政机关20篇,占5.3%;农业经济系13篇,占3.4%;农业工程系11篇,占2.9%;林学系5篇,占1.3%,中心实验室仅1篇,占0.25%。  相似文献   

5.
《西北林学院学报》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北林学院学报》自创刊到1994年9月共发表科技论文419篇。其中校内为330篇;森林资源保护系发表论最多,占39.4%;在作者年龄结构中50~59岁发表论文的占1/3;职称结构以中级职称最多,占1/2;论文引文量平均6.1篇,其中外文引文量为20.5%。  相似文献   

6.
投稿要求     
<正>1、文稿内容贴合栏目,文字精炼、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流畅,图文并茂(附相关图样和照片,照片如为电子版,分辨率应在300像素/英寸以上)。2、文稿中所用的计量但闻一律采用国际法定计量单位。研究性论文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3、文献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文献应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论文一般不超过15篇,综述不超过20篇。  相似文献   

7.
投稿要求     
<正>1.文稿内容贴合栏目,文字精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流畅,图文并茂(附相关图样和照片,照片如为电子版,分辨率应在300像素/英寸以上)。2.文稿中所用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法定计量单位。研究性论文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3.文献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文献应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论文一般不超过15篇,综述不超过20篇。  相似文献   

8.
<正>1.文稿内容贴合栏目,文字精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流畅,图文并茂(附相关图样和照片,照片如为电子版,分辨率应在300像素/英寸以上)。2.文稿中所用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法定计量单位。研究性论文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3.文献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文献应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论文一般不超过15篇,综述不超过20篇。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月12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源超研究组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了一项关于作物疫病发生机制的突破性成果,揭示了病原菌攻击宿主的全新致病机制——"诱饵模式"。这是人类首次在更精准的层面认识这类严重危害植物的病原菌分子机理,为改良农作物的持久抗病性提供了新方向。团队的研究围绕疫霉菌"攻击"和植物"抵抗"的过程与规律而展开,这块曾经在学科领域内被认为不容易出成果的"硬骨头",如今被这个12个人的团队"啃"了下来。有报告显示,近5年,作物疫病领域发表在影响因子10以上学术杂志的18篇论文中,该团队贡献了5篇。"我的研究对象是疫霉菌,就是一种病原  相似文献   

10.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007年度载文被引用情况。结果显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a内发表论文366篇,其中,被引论文316篇,占86.3%;总被引频次1582,单篇被引最高次数为23。2006-2007年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共设14个栏目,总发文被引比率最高的是"生理生化"和"园林科学",达100.0%;其次是"文献综述",论文被引比率达到94.7%;"植物保护"、"土壤与农化"、"作物品种资源与改良"、"水产养殖"等栏目的论文被引比率超过85.0%,"其他"栏目的被引率仅62.5%;另外4个栏目的总发文被引比率为75.0%~84.6%,被引比率居中;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达到7.16,其次是"微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6.69和6.25,表明这3个栏目的稿件有特色,较受读者关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a内被引频次排名前20名的论文中,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分布在9个栏目中,其中"园林科学"栏目所占比例最高,有7篇,占35%,其次是"水产养殖"和"微生物学"2个栏目,各有3篇。对20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发现有12篇产自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应立足学校的优势学科,设置特色栏目,进一步扩大稿源数量、吸引优质稿源,增强办刊特色,提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辽宁省"蓝莓、树莓育沖与配套栽培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单位,承担辽宁省小浆果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重任。首席专家陶承光,农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辽亍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顶目30余顶,获辽T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顶,主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30余篇,培养研究生26名。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5-2009年间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亚洲玉米螟研究论文的数量、发表时间、研究主题、期刊分布、作者单位和资助课题等,探讨我国亚洲玉米螟近年的研究动态.结果表明,玉米螟研究是我国近年的热点课题.2005-2009年间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约62篇,其中2007年发表的论文篇数最多(21篇),其次为2009年(17篇);研究关注亚洲玉米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32.26%)、防治理论与技术(29.03%)、种群与繁殖行为(16.13%);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15篇)、沈阳农业大学(11篇)和扬州大学(8篇);论文主要发表在《昆虫学报》(10篇)、《植物保护学报》(9篇)和《玉米科学》(6篇);标注项目资助的论文为56篇,而标注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的论文为25篇.分析结果有助于多角度为读者和作者展示我国亚洲玉米螟研究的现状,为今后深入系统开展玉米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对19842013年我国基于菊花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菊花为研究对象发表的学术论文共2206篇,年平均73.5篇,论文数量总体上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呈增长趋势;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总数7267人,合作度为3.2942,合著率为80.64%;基金项目资助发表论文1024篇,占46.42%,总体上随时间推移呈波浪式稳步上升并趋于平稳;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农学、药理学和林学相关的期刊,且影响因子整体偏低;论文共被下载386203次,被引用19551次,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高被引论文共有566篇,反映在菊花的基础研究、栽培技术、药理研究、分析测定、制备工艺、产品开发和贮藏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我国高海拔地区土壤微生物研究现状及重点,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土壤微生物领域研究创新和突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Excel结合CNKI可视化分析模块,对2005-2019年高海拔地区土壤微生物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9年高海拔地区土壤微生物领域发表文献162篇,包括118篇期刊论文、40篇硕博论文和4篇国内会议文献。2018年发表文献最多,达25篇;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3个机构论文发表量≥10篇,占总发文量的58.64%;发表文献达10篇以上的期刊有《草业学报》《生态学报》和《兰州大学学报》3种,分别占总发文量的15.43%、9.26%和9.26%,其中《草业学报》发表量最多,为25篇;文献作者隶属机构大多集中在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方面;项目经费来源分4类,其中国家基金项目5种、省级2种、部级1种、其他46种。【结论】当前该领域针的研究较丰富,但缺乏长期专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团队和机构,今后可考虑开展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建立长期观测站,以获得更多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对1984~2013年我国基于菊花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菊花为研究对象发表的学术论文共2206篇,年平均73.5篇,论文数量总体上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呈增长趋势;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总数7267人,合作度为3.2942,合著率为80.64%;基金项目资助发表论文1024篇,占46.42%,总体上随时间推移呈波浪式稳步上升并趋于平稳;论文发表主要集中在农学、药理学和林学相关的期刊,且影响因子整体偏低;论文共被下载386203次,被引用19551次,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高被引论文共有566篇,反映在菊花的基础研究、栽培技术、药理研究、分析测定、制备工艺、产品开发和贮藏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我在几篇论及农业文化扩展问题和欧洲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文章中曾引证或提到过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因而收到一些对这种研究方法感到兴趣的同志们的来信,询及该文研究方法的细节。由于这篇论文在论证欧洲农业起源的模式上起到了重大作用,所以自发表后受到考古界的高度重视。时至今日,无论是权威性的考古著作,还是科学普及文章,都仍然维持这篇论文的结论。或许它对于启发思路,拓宽中国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研究的领域也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7.

依据(CMCC),统计分析重庆医科大学1994-2003年国内发表论文情况。统计结果表明,该校被CMCC收录的论文共9794篇,其中一院发表论文4087篇,居首位;儿童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人均发表论文数3.07篇,高于其余单位;一次文献占83%,二、三次文献(含译文)占17%;发文10篇以上的201人,20篇以上32人;刊载论文的期刊690种,其中11种载文100篇以上,占载文期刊的1.6%,占论文总量的41%。这些数据客观地反映了该校近10年科研情况,为改进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银杏是起源中国,影响全球的重要经济树种。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系统分析截至2017年12月底的全球范围内银杏研究主题大数据,结果如下:世界银杏研究主题论文共6 916篇,自1934年开始,主题论文数量总体保持逐年递增趋势。银杏研究论文发表于国内外的1 306种期刊上,其中刊文量前十的都是医药类期刊,以英国的Phytotherapy Research最多。银杏论文中,英文(87.3%)、汉文(5.1%)、德文(2.6%)、韩文(2.1%)、法文(1.6%),5个语种共计98.7%;中国、美国、德国3国发文数超过总量一半,其中我国(24.93%)世界排名第一,超过第二名美国5个百分点。在全部9 400位作者中,发表银杏论文数量最多的是中国曹福亮院士,论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英国Beatty Stephen医生,为一篇关于银杏与眼底黄斑疾病的文章。截至目前,银杏研究论文热点领域排名前3的依次为药理药剂、植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通过Cite Space分析得到,银杏研究高频关键词一为银杏提取物(GEB),二为阿尔茨海默氏病(AD)。  相似文献   

19.
投稿要求     
1.文稿内容贴合栏目,文字精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流畅,图文并茂(附相关图样和照片,照片如为电子版,分辨率应在300像素/英寸以上)。2.文稿中所用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法定计量单位。研究性论文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3.文献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文献应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论文一般不超过15篇,综述不超过20篇。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8,15(2):31-31
2007年,天津农学院科研奖励经个人申报,系、部和科技处二级审核公示后已宣告结束。2007年,我院科技人员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381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56篇,SCI收录10篇,EI收录2篇,著作35部;到位经费涉及83项科研项目,获奖成果4项,登记成果19项,授权专利3项,品种审定2项。各类奖励总额合计41万余元。我院2007年度成果数量、到位科研经费及公开发表论文、论著数量均比2006年度有所增加,为我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