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中国花卉盆景》和《花木盆景》中,不时有一些有关“文人树”的文章和所谓“文人树盆景”作品出现。应该说是中国盆景艺术创新中出现的大喜事,或者说是中国盆景文化自然进化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琼花古今谈     
琼花以其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韵味被誉为“中国的仙花”。据《扬州府志》和《甘泉县志》记载,琼花开始种植于唐代。今版本《辞源》也注明,“琼花相传为唐人所植。”北宋太宗时著名官吏兼文人王禹偁所作的《后土庙琼花诗·序》中说,“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  相似文献   

3.
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两盆榕树盆景,没有主干,没有根蔓,更没有坚如磐石的块根,只具龙凤之形。可以说,它的培育和造型,虽与传统技法相去甚远,但仍然是在传统技法“基调”上大胆加以“变奏”而成的,尽管总体上还不定型。作者充分发挥榕树根系的特点,用形意和夸张的手法,经多年逐步提根培育,使它如龙似凤,细赏之下,确有另一番情趣。《龙》树盆景(左下图),在提根培育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1茶之起源 中国古代在西汉之前,只有荼字,没有茶字。《诗经》所载邶地的民歌《谷风》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西汉编成的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中有槚字,并解释说:“槚(jiǎ),苦荼也。”东晋学者郭璞注解说:“这种树矮矮的如栀(Zhi)子,冬天不落叶,春天的叶子可煮来饮用。现在(东晋)称早采的为荼,迟采的为茗,又名荈(chuǎn),就是蜀(四川)人所说的苦荼。  相似文献   

5.
这盆盘旋而生的《惊蛟搏浪》原是一株直干黑松树桩,主干瘦长,缺乏变化,两托一顶,轮枝互生,第一轮出枝离基部有40厘米,第二轮出枝离第一轮有30厘米。要做文人树造型,分枝基部离针叶太远,且针叶厚重,实无文人雅气之感;如做大树型培养,不但没有壮实的隆基,而且树身瘦高,节间稀疏,是一个弃之可惜、留之头痛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紫薇怕痒吗?     
紫薇是紫薇科的落叶灌木或乔木,另外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怕痒树”。据《群芳谱》载:“紫薇又名怕痒花,人以手抓其肤微顶动摇,故名。”又《花镜》曰:“俗呼为怕痒树,其树光滑无皮,人若搔之,则枝干无风而自动.使然也。”近日所出版的养花之书  相似文献   

7.
王春华 《贵州茶叶》2005,33(4):24-25,32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对茶有极为突出的描写。作者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于《红楼梦》中,其描写茶文化篇幅之广蹲,细节之精微,作用之巨大,蕴意之深远,文采之斑谰,远远驾乎中国所有古典小说之上,为中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以致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相似文献   

8.
一、中外庭园果树栽培范例果树植入庭园,始于我国殷商时代园囿初兴之时。《周礼》记载:“园圃树之果瓜,时剑而收之”。以后各代园林、果树均有一定位置。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造“梧宫”、“会景园”曾“穿沿凿地,枸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秦汉建“上林苑”、“葡萄宫”、“扶荔宫”、“阿房宫”亦广集各种奇花异果。据《西京杂记》中叙说:上林苑中种植植物……梨十(即十个品种)、枣七、栗四、桃十、李十五、奈三、查三、槔三、棠四、梅七、杏二、林檎、批杷、橙、安石榴等。北宋时期,洛阳名园中有“桃李弥望”  相似文献   

9.
“树不在高,有神则名;桩不在大,有韵则灵”。眼前之景虽高不足二尺,但干身枝间带给人们的却是不尽的回味:“旷野茫茫,只树挺立,顶风傲雪,挥斥苍穹。”其形奔放舒展,其景发人情思,作品以独到俊逸之姿和澎湃奋发之势简洁而直观地表现了毛主席七律《冬云》中“高天滚液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这一名句意蕴。作者通过对树形的合理把握及风动  相似文献   

10.
重阳节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魏文帝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重阳,又称重九、九日。重阳之称早见于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九日已有饮菊酒、吃花糕、插茱萸的习俗,历代相沿,亦称此日为“茱萸节”、“菊花节”。  相似文献   

11.
据各报1980年7月18日报导,浙江天目山区安吉县山河公社下溪大队,生长着一棵奇异的白茶树。文中有人说:“……茶树本身呈白色国内外罕见,确是珍闻,其中的奥妙,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其实白茶树古今中外都有,不足为奇。公元1064年前后,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说:“茶之名有七,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发如纸,民间以为  相似文献   

12.
郭君先生的《清波图》,为水旱式盆景,构图严谨,布局得法。主体为三棵大中小各异的榆树,二正一斜,有聚有散,主树居前,衬树居后,形成不等三角布局,富有立体深度。树态有俯有仰,一呼一应。纵观全局,树岸为实,水际为虚,虚实相映成趣,虚中见实,山石、渔舟点缀其间,谱成一首碧波荡漾的《渔歌曲》。此作亦见不足。如左边的那棵斜飘树,整体树势应斜向水域(有少量分枝回顾主树),把“视觉中心”引向水际,以突出“清波”主题。而现则相反,树势斜出后,来了一个急回头,把视觉中心转移  相似文献   

13.
涂白术简述     
耐翁先生在《盆栽技艺》中提出:盆景的剪裁表面上是“剪枝”,而实质上却是“留枝”。这对克服某些初学者拿起枝剪就把看不入眼的枝干统统剪去的不良习惯,确实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花卉盆景》今年第2期刊登了一组张天祥的作品,其中一幅《天趣》由张春凯作了一番赏评。现把我的一点肤浅看法写出,当否请指正。我们知道,比例失调乃盆景制作之大忌,以往的盆景作品中虽然也或多或少存在,但该作品的比例失调状况可以说已发展到极致。观看作品中山石的造型与摆件的布局,山中有古塔,山顶上有古亭,山脚下有屋舍,浑然是一座大山形象。然而,再看山上的一棵大树怎么能将整座大山都覆盖了呢?世上有如此之大的树木? 这种树大山小的造型组合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我认为“天趣”完全是三尊摆件惹的祸。如果将其全部拿掉,整块山石可以理解为山体的一角(局部),  相似文献   

15.
我十分偏爱文人树盆景,正因如此,我对所有关于文人树的文章都格外予以关注,并认真拜读有关文人树的文章很多,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苏本一先生的《赋于新时代文人树以新的生命》(以下简称“赋文”见《中国花卉盆景》2001.8) 他在“赋文”中对文人树的历史、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分别作了精辟的论述我在闲来无事之时常读这篇文章,并经常循“赋文”的文脉,深入到文人树的腹地源头进行观光采风探奇览胜。每次归来,必有所得;现将管窥锥指,串缀一起,作记如下。 1.“赋文”说“文人树的艺术风格,源于文人画”现在,我们就循着这条文脉探下去看看这一说法有什么根据以及产生文人树的历史背景。中国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之后,就发现了盆景背后的辛酸与无奈,盆景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它至今无法独  相似文献   

16.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属烘青绿茶类的条形茶,是我国极品名茶之一。黄山种茶有悠久的历史,据《徽州府志》载:始于宋之嘉祐、兴于明之隆庆。在宋贡茶中就有“早春英华”、“来泉胜金”出歙之说。一六○七年许次纾所著《茶疏》中说“若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美浓郁,并可雁行,次甫极黄山。”说明黄山茶在三百年前就相当著名了。据《黄山志》载“连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轻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  相似文献   

17.
健康美为最美,残缺美次之。读了《中国花卉盆景》2009年第8期陈洪奎先生《百转千回写正道》一文,深为石景涛先生的侧柏盆景《劲骨苍影》而震撼。首先,此树的动感十分有力度,雄健有力,像武林高手身手不凡,无懈可击。  相似文献   

18.
赵庆泉的水旱盆景《乐水图》(见本刊1988年8月号彩页——编者)在布局上的处理的确是不同凡响的。作品通过有限的空间形式展现了无限丰富的生活内容。正可谓“微尘中有大千,刹那间见千古”。《乐水图》的空白处理是别具一格的。从整体看,右边着重安排实景,左边留着大片空白。空与实是相对的,空处,未必是白。经过艺术处理的空是不能和白划等号的。这里的空正表现了一大片水,所以说这片空白不是徒有形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空仍然是  相似文献   

19.
金秋話菊     
菊花原产我国。菊有多种,但现在谈到菊,一般多指供观赏的秋菊。菊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屈原在《离骚》中便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花”,意思是秋天的第三个月,菊开出黄色的花朵。这就不但道出了菊的花期,还写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花卉盆景》88年第一期发表了两幅以“归牧”为主题的盆景作品,分别为许彦夫(《归牧》插三)和花汉民(《牧归》P25)同志创作。从表现手法看,《牧归》选取虎刺(树)作为主要的组合材料,红果绿叶,绿中点红,与牧童的红肚兜相吻合,给人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艺术意境。浓荫,趴卧憩息的水牛,以及坐在牛背上抚笛轻吹,安神悠然的牧童,构成了一幅以冷色调为主体的图案。但在观赏之余,总使人觉得有零乱、破碎之感。绿中之红,也似乎多了一些,如同美丽的少女,浓妆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