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锯齿舌形虫(Linguatala Serrata Frohlich,1789)或称犬舌形虫,同物异名叶状舌形虫(L.rhinaria)。成虫寄生于狗和其他犬科动物的鼻腔或前额窦内,幼虫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常见于食草家畜的内脏器官,成虫和幼虫均可寄生于人体,在我国Faust,E.C.(1927)报告自北京一只家兔的肺内检出若虫为首次最早记录,著者在研究贵州家畜的寄生虫工作中,曾自牛  相似文献   

3.
扶余县伊家店公社前阳大队第四生产队的东北半细毛羊,于73年3月初发生一种以撞头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不逾半月相继发病9头,自然死亡8头,13~14月龄的羊占多数。从临床检查和剖检所见,诊断为鼻舌形虫病,介绍如下: 临床症状病初经常打喷嚏、触地擦鼻,鼻孔周围有粘液性脓性问或出血性鼻汁,采食减少,病羊不安,爬跨其他羊,离群,突然向前冲撞,或用力顶撞墙垣,木桩,栅栏等物体;或将头顶在墙壁上不动;或盲目游走,后期病羊变得倦怠,抑郁。呼吸减弱,脉搏变慢,体温正常或偏  相似文献   

4.
绵羊舌形虫成虫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蠕虫纲(Pentastomida)舌形虫(Tongue Worms).在舌形科(Linguatalidae)中,锯舌形虫(Linguatola Serrata Frohlich,1789)成虫经常发现于犬、狼、狐狸的上呼吸道,而幼虫则发现于各种草食动物的内脏包囊中,常常侵害(?)齿类动物,成熟雌虫较大,其长可达80~120毫米,而雄虫较雌虫小得多,虫卵在终宿主的鼻腔鼻液内,被中间宿主吞吃食物和饮水时进入胃内。虫卵在中间宿主体内孵化出幼虫,幼虫移行至肠系膜淋巴结和各种脏器内变成包囊幼虫,这种幼虫不离开中间宿主的包囊生活,终宿主吞食了有幼虫感染的食物而受到感染。看来,  相似文献   

6.
锯齿舌形虫(Linguatula Serrata)是属于五口虫纲(Pentastomida)、舌虫科(Linguatulidae)的寄生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狼和狐狸等肉食兽的鼻腔和副鼻窦内,偶而也见于人、羊、马的鼻腔和颅腔内;若虫主要寄生在牛、羊、马等草食兽的肠系膜淋巴结等脏器内,有时也见于人体内。有关锯齿舌形虫的报道甚少。自1980年以来,我们曾先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福建省三明市某蛇场的病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剖检,观察其器官组织病变,并从体腔中分离得到1对寄生虫成虫,经过剖检观察初步怀疑为舌形虫病。提取虫体和肠道结节DNA,利用18S rRNA基因特异性的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目的条带,切胶回收纯化,连接转化培养得到单菌落。对菌落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显示:病蛇肺脏、肠道病变严重有肿大、淤血和大量结节。经测序得到序列总长均为770 bp,与NCBI公布的相关舌形虫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三明蛇场得到的舌形虫成虫和肠道结节的DNA序列与EU370434.1(Raillietiella sp.1 BMR-2008 strain C129);AY744887.1(Raillietiella sp. MCZ DNA101107)的相似性为99.74%;与KC904945.1(Raillietiella orientalis)的相似性为97.40%;与JX088397.2(Linguatula serrate isolate NoDog1)的相似性为93.51%。表明此次分离的舟山眼镜蛇舌形虫属于Raillietiella属舌形虫。  相似文献   

8.
文中叙述在新疆乌鲁木齐五桥屠宰场发现绵羊的副鼻窦内寄生有舌形虫雌性成虫,虫体柔软,周围透明粘液状,雌虫体长60~95m m ,最宽处14m m ,虫卵为卵圆形,黄褐色,平均大小97.99μm ×66.95μm ,副鼻窦寄生部位粘膜增厚,有大量炎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9.
都兰县肉联厂和都兰县兽医站在一九八二年九—十月份牛羊屠宰期间,对本县沟里,香加,巴隆、宗加,诺木洪等地区十三个生产队的绵、山羊舌形虫感染情况作了调查。一、调查羊只来源和调查方法: 1.调查羊只来源: 本县社队上交的菜羊,以随机抽样的办法,取巴隆公社托托队、诺木洪队绵羊10只,山羊12只;宗加公社铁奎队、淘好队、沙日队、西西队、敖日队绵羊55只,山羊  相似文献   

10.
林麝体内发现卡氏肺尾线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卡氏肺尾线虫(Pneumocaulus kade-nazii Schulz et Andreeva,1948)首先在苏联阿尔泰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原麝(Mo-schus moshiferus)肺内发现,嗣后未再见文献报道。1985年,我们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只林麝(Moschus berezovski)肺内发现卡氏肺尾线虫。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引起林麝肺炎的病原,本研究采用常规鉴定方法和16S rRNA PCR方法从94份患肺炎的林麝肺组织病料中分离鉴定出30株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小白鼠感染试验表明,30个分离株均为致病性E.coli,对小白鼠的致死率为100%。通过PCR方法检测这30株林麝肺源致病性E.coli分离株的10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其中ompA毒力基因检出率为80%,显著高于其sat(36.67%)、vat(26.67%)和iucDa(23.33%);而neuC、sitD ep.a、sfa/focCD、afa/draB、iha和sitD chr.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为阴性。结果提示结合常规鉴定方法,16SrRNA PCR可作为临床快速检测林麝肺源致病性E.coli的有效方法。对林麝肺源致病性E.coli毒力基因的检测及鉴定,为进一步研究林麝肺源致病性E.coli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防治林麝E.coli性肺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双峰驼血清蛋白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双峰驼(Camelidaebactrianus),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的荒漠、半荒漠地带,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能利用其它家畜所不能利用的荒漠草场为人们提供绒、毛、肉、乳产品和役力,是我国重要的畜种资源之一。本研究对双峰驼血清蛋白质进行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4.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或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者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牛、羊放牧时被蜱叮咬而感染的。此病以散发和地方流行为主,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为发病高峰期。病区的牛群发病率较低,死亡率约为40%;由无病区运进有病区的牛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60%~92%。由双芽焦虫致发本病的1岁龄小牛发病率较高,症状轻微,死亡率低。成年牛与其相反,死亡率较高,由巴贝西焦虫致病的3~12月龄内小牛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成年牛死亡率较低。良种肉牛易发本病。  相似文献   

15.
《蜜蜂杂志》2021,41(11)
正蜂蜜是各国人民喜爱的天然营养、健康食品,除了直接食用,还被作为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由于各国自然环境、产业规模、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导致各国蜂业发展水平不一样;各国蜂蜜消费习惯和传统不同,进一步导致了蜂蜜的消费和生产的不匹配,国际贸易促使了蜂蜜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平衡,满足各国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17.
为分析致林麝肺炎的病原菌,从发病死亡的林麝肺脏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所得细菌进行微生物学和生化特性鉴定及动物试验。细菌分离结果显示,病死林麝肺脏主要为2种不同菌落形态的细菌,经挑纯后,测定其16 S rRNA序列,发现2株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菌株1与Escherichia coli O104:H4序列同源性均为100%,菌株2与Escherichia coli O_(78)序列同源性为100%。用2株菌进行动物试验,发现2株大肠埃希菌对小鼠的致死率均为7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类(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对2株林麝肺部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均敏感;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对其均中度敏感;对其他类别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正>引起绵羊肺虫病的虫体种类很多,其中绵羊大型肺虫病和小型肺虫病的症状有一定的相似度。本文主要介绍了绵羊大型肺虫病和小型肺虫病的发病原因和诊疗方法,供参考。1绵羊大型肺虫病羊大型肺虫病又名网尾线虫病,属于肺线虫病的一种,其病原为羊丝状网尾线虫,寄生于支气管或气管内,以引起支气管炎为主要特征。本病在各地呈地方性流行,对羔羊和母羊危害严重,常可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9.
20.
<正> 我省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据史料考证已有6千多年历史,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起点于古长安。1918年我省蚕茧产量达14070吨,到1949年下降到325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蚕丝业,我省养蚕业也出现了新的转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蚕茧产量有了较大发展。1986年蚕茧产量超过5000吨,为解放以来最好水平。我省蚕桑生产虽然逐年提高,但与江浙等省比较,发展速度、仍显缓慢,经济效益不高,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