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2007~2009年在普洱景谷进行了不同类型思茅松苗木造林对比试验,通过调查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山地栽培的生长情况,分析了扦插苗留圃时间长短对造林初期思茅松生长的影响及不同育苗基质培育的扦插苗对造林初期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山地栽培2年3个月后,在树高生长方面差异显著,而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林木生长量是扦插苗好于实生苗;思茅松扦插苗在生根良好的前提下,扦插留圃时间长短对幼树生长无明显影响;林下表土与树皮碎片(1?1)混合的育苗基质所培育的扦插苗,造林后其地径、树高生长明显好于育苗基质为林下土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省马关县金城林场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营造的4年生幼林的生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生苗造林幼树的树高、地径、生物量干重指标都大于扦插苗造林的幼树,且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实生苗造林幼树的地径变异系数是扦插苗造林幼树地径变异系数的1.1倍;扦插苗造林幼树树高变异系数是实生苗造林幼树树高变异系数的2.8倍。  相似文献   

3.
依据相同立地条件下同龄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比较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实生苗造林保存率比扦插苗高,但两者均高于90%;2)扦插苗的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实生苗大;3)扦插苗及实生苗高生长和径生长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扦插苗表现出“高胖”的形态特征,而实生苗倾向于“矮胖”。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杉木扦插育苗技术表明,要做好扦插育苗技术推广工作,首先要选用优良家系建采萌圃作扦插材料。采用冬天假植,次年春季移植的方法扦插,成活率高,生长较好。用优良家系扦插苗造林16个月后,12个家系间生长均匀,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优良家系遗传性能稳定。较大面积造林结果,2年生材料说明,与以初级种子园的种子培育的实生苗造林相比,其高生长增加7.11%—32.31%,显示出优良家系扦插苗早期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扦插苗、表型优良单株采种培育实生苗及优良种源种子培育实生苗的不同层次红锥优异种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层次红锥优异种质造林效果差异显著,扦插苗极显著优于表型优良单株采种培育实生苗和优良种源采种培育实生苗,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优于实生苗;平均树高提高62.90%和121.26%;平均胸径提高30.81%和56.43%;表型优良单株采种培育的实生苗优于优良种源种子培育的实生苗,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提高35.83%和19.59%。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红锥优异种质,可大大缩短红锥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卷荚相思实生苗和扦插苗造林的生长情况,经2年调查,结果表明:卷荚相思的实生苗和扦插苗的造林保存率均达到91%以上,2年生的扦插苗平均树高和胸径、单株蓄积量、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比实生苗提高10.4%、13.8%、38.9%、38.3%,没有发现寒害、风害和病虫害,说明卷荚相思适应晋江市的气候和土壤,可以在晋江市种植。2年生的实生苗与扦插苗的优势木树高和胸径分别比平均木提高16.7%、45.2%与17.7%、41.4%,说明林分生长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通过筛选优树的方式,采用扦插繁殖技术培育卷荚相思优良无性系来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日本落叶松扦插造林效果,笔者利用9 a生的生长数据对建始县高岩子林场的日本落叶松混系扦插苗造林试验林进行了分析。日本落叶松混系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差异不大,但胸径、蓄积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树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日本落叶松混系扦插苗胸径、树高、蓄积分别是实生苗的1.16,1.10,1.39倍。混系...  相似文献   

8.
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试验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量、生物量、树冠结构与根系分布等性状的测试表明:3树种扦插苗造林的林木生长与实生苗造林一样,仍然显示速生高产的性状。其中马尾松对比试验表明,扦插苗的造林成活率、5年生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实生苗造林分别提高27 5%、14 1%、30 1%、85 7%。说明3树种利用扦插苗造林,发展短周期速生高产无性系林业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云南红豆杉扦插苗和实生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摸清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在生长和光合特性方面的特性和差异,在田间条件下,以2年苗龄的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光响应曲线和光合生理日变化,同时对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树形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实生苗的生长量、生物量和光合生理指标都基本优于扦插苗。实生苗的冠幅和生物量较扦插苗优势明显,实生苗净光合速率(Pn)总体高于扦插苗。实生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午休"现象,扦插苗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同时,实生苗对光环境和水分环境的适应能力优于扦插苗。实生苗在光补偿点和近光饱和点之间存在的光能利用区间大于扦插苗,实生苗的Pn和WUE的日积分值都大于扦插苗。  相似文献   

10.
张春 《福建林业科技》2021,(2):15-18,24
于2017-2019年在福建省龙海林下国有林场翻钟工区开展交趾黄檀19个家系的扦插苗造林比较试验,分析早期生长性状.结果表明:造林1.5 a时,扦插苗试验林平均造林保存率为98.83%,实生苗(对照)保存率为95.57%;家系扦插苗平均地径3.89 cm、平均树高2.62 m,不同家系扦插苗在地径、树高间都存在极显著差...  相似文献   

11.
对相同条件下相同种源相同苗龄东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相同种源同龄实生苗树高、冠幅生长要远大于扦插苗;实生苗和扦插苗不同年份生长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初期实生苗要大于扦插苗,后期两者相差不多;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但规律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杉苗移植成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杉苗出圃定植过程苗木失水、剪根与发根关系的试验分析表明:杉苗水分是定植成活的要素;苗根中1-2mm粗根对发根最重要;细根失水较快,长途运输杉苗宜剪去部分细根;杉苗失水率在35%以下可以发根。  相似文献   

13.
东门林场的3个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无性系不同级别扦插苗造林对比研究表明:6.0年生时不同级别扦插苗造林在保存率、胸径、树高、活立木蓄积生长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级别扦插苗造林对生产造林的影响不大。通过本次研究为育苗生产者及生产造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菌根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落叶松菌根苗木,营造速生丰产林,应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即严格把好菌种关,进行常规种子处理及苗床准备,对播种苗、容器苗、移植苗、扦插苗接菌,实现苗木菌根化,加强菌根苗管理。在菌根苗造林起苗时,应避免菌根的脱落,并对菌根苗分级,做到适地适树适菌,只有按科学合理的方法操作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菌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无病虫害2年生葛萝槭母树上的1年生硬枝为材料,采用不同生根剂对葛萝槭插穗进行处理,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根剂处理的葛萝槭插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并对不同处理插穗酶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处理1在7月份酶活性均高于其它处理,为最佳生根剂配方;不同处理葛萝槭扦插苗酶活性的综合能力排序为:CK〉处理1〉处理2〉处理3.  相似文献   

16.
桐棉马尾松芽苗截根移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OTUS1-2-3图表分析集成软件,对芽苗不同截根移栽处理与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芽苗截根移栽后,能有效地抑制主根生长,促进侧根生长发育,且高径比下降23.4%,T-R率下降22.3%,苗木全株干重增加51.1%;截根能使苗期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趋于协调,图示聚类分析还表明,截根处理以保留根毛区约2/4-3/4根长为宜。  相似文献   

17.
化学调控剂在巨尾桉组培苗嫩梢扦插育苗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化学调控剂能明显延缓或抑制巨尾桉扦插苗高生长,促进地茎生长,在抑制主根生长的同时强烈促进侧根生长。施用1.0 g.m-2的化学调控剂60 d内高生长仅增加3 cm,地茎增长0.12 cm,生根条数达20~30条,出圃率达95%;而不施药的苗木60 d内高生长增加17.6 cm,地茎增长0.05 cm,生根条数仅8~12条,出圃率只有85%。应用化学调控剂能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起到了贮存苗木作用,使用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对青钱柳枝条采用ABT 1号生根粉和吲哚丁酸不同植物激素溶液处理。经过4年的扦插试验,枝条扦插之后,对苗木进行观察,采用不同的溶液对苗木进行浸种处理,其苗木生长状况不同。结果显示: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的穗条比用植物激素吲哚丁酸处理的穗条,插穗成活率高11.2%,且根系生长伸展,侧根生长快、细根条数多、萌芽高又粗。研究表明,青钱柳嫩枝扦插,插穗宜采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金泽恩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11-114,185
通过三尖杉播种、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不同种源种子、不同穗条及不同生根剂处理对三尖杉苗木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柘荣和安徽黄山种源的种子相似,与云南易门种源的种子相比,种子外形较大,发芽率高,实生苗生长较快。穗条采用ABT1250 mg.L-1+双吉尔250 mg.L-1浸泡10 h,扦插生根率最高;幼龄母树比老龄母树、顶梢比不带顶梢、萌条比树冠上的穂条的扦插成活率高;三尖杉扦插苗木偏冠现象明显,偏冠现象同穗条采条的位置、穗条年龄有关,幼龄母树萌条带顶梢穗条的扦插苗偏冠率最低,老龄母树不带顶梢穗条的扦插苗偏冠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了观赏地被竹容器苗标准化栽培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竹子引种、竹子扦插、容器苗长效轻型栽培基质配方、容器苗栽培标准模式等创新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竹苗的繁殖系数和造林成活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