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水肿病是断乳后仔猪急性死亡率很高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主要临床特征是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站立不稳,倒地四肢呈划水状运动,惊厥,抽搐,麻痹,头部、眼表现水肿。1发病流行病学2018年3月20日建平县某乡曹某养猪场饲养断乳24天的仔猪,存栏450头,28头仔猪突然发病,当天发病死亡10头。到4月1日共13天发病85头,死亡54头。经过多为当地兽医  相似文献   

2.
<正>1发病情况贵州省犁倭乡右拾村胡家院组陈某有一窝猪仔14头,日龄25天。在仔猪20日龄时,其仔猪相继发病,累计发病13头,已经死亡6头,剩余8头,遂到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诊断治疗。另外一些养殖户的仔猪也出现了类似的病状。2临床症状仔猪主要呈现后肢站立不稳,身子摇摇晃晃,有的还不停向后踢腿或蹬地,发病2~3天后死亡。3诊断治疗结合发病日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等特征,诊断为仔猪镁离子营养缺乏症。立即使用兽用硫酸镁  相似文献   

3.
1994年12月21日,我县下汤镇某猪场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喘息、肌肉僵硬、急性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根据发病死亡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确诊为猪应激综合症,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l 发病情况 1994年该猪场从湖北某地购进仔猪121头,放养在新建的简易封闭式猪舍,猪舍周围村庄无任何疫病流行.在猪体机能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12月20日对购进仔猪用猪瘟弱毒苗和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进行免疫注射,第二天陆续发病,至24日发病78头,死亡15头,发病率64.46%,致死率19.23%,直接经济损失0.5万元2 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被毛逆立,体温升高达39.5℃~40.5℃,喘息,有的发呼噜音,有的咳嗽,食欲减退,便秘或拉稀,皮肤局部充血.肌肉僵硬,行走不便,重者卧地不起.有的无明显症状突然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情况江苏省靖江市新桥镇某猪场1头产后2天的母猪突然出现减食、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第2天,除48头哺乳仔猪外,其余94头猪也相继发病且出现相似症状。病初先按猪流感治疗,使用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无效,个别猪耳朵、体表皮肤出现小片状出血斑。第3天下午有1头临产母猪死亡,隔日又有2头壮猪出现病危症状。经临床会诊并核实免疫情况,对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 1999年2月15日下午5点左右,一头从江苏常熟引进的"二花脸"母猪陆续产下13头仔猪,不到3天全部死亡,2月17~18日另外2头"二花脸"母猪分别产下9头、15头仔猪,也先后在3日内全部死亡,死亡率为100%。至2月23日晚上10点始第4头"二花脸"陆续产下19头仔猪后,养猪户户主李长贵惊慌失措,于2月24日上午8点急忙赶到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求援。县中心立即派人赶赴畜主家,对症下药,经多方抢救与护理,只救活了3头仔猪,其余16头也在3日内死亡,死亡率大84%。  相似文献   

6.
包伟 《中国畜禽种业》2013,9(6):100-100
1病原及流行特点仔猪黄痢又称早发型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特别是3日龄左右的仔猪;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稀少,该病往往是一窝一窝的发病,环境卫生不良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健康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因素。2临床症状初生仔猪排黄色稀便是该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发病最急的看不到明显的症状,于生后10h左右即突然死亡,生后2~3d发病的  相似文献   

7.
<正>1.俺养了3头母猪,其中2头母猪所产20多只小猪都在3日龄时死亡,死亡的前一天都拉稀。起初怀疑这些小猪得了仔猪黄白痢,但仔猪黄白痢一般发生在7日龄时,现在刚出生2天就发病有点不像仔猪黄白痢。请问,小猪死亡和母猪有没有关系?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提高仔猪成活率?答:你饲养的仔猪惠的很可能就是仔猪黄痢。仔猪黄痢是初生  相似文献   

8.
2010年10月,北票市某养猪场的猪发生了一起肠道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密螺旋体痢疾。1发病情况该猪场从外地新购进100头仔猪,隔离饲养7d后未见异常,就将其中30头仔猪转入有45仔猪的猪舍中饲养。3d后该舍有2头仔猪相继出现腹泻,到第6d时有25头仔猪发病,4头死亡。  相似文献   

9.
2005年7~8月,六安市城北乡某养殖场发生一起仔猪散发性疫病流行,发病突然,死亡较快;但发病率低,传播慢。临床上多呈高热、急性败血过程,慢性经过者以消瘦、关节炎为特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镜检,诊断为仔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7月上旬从异地购进仔猪苗104头,每头体重10~20kg,分养在1栋12间新建猪舍内。仔猪购入后进行过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联疫苗的预防注射。从7月14日上午1头仔猪突然发病死亡开始,每间隔1~4d不等时间死亡1头,至8月2日共计病死8头。此时,进行治疗性预防,同时,猪舍用新鲜生…  相似文献   

10.
雏鹅病毒性肠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新 《农技服务》2005,(12):40-41
(一)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5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2~3天。自然感染发病的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最急性:多发生在3~7日龄雏鹅.常无前兆,发现时即呈现出极度衰弱症状,继而昏睡死亡或死前两腿抽搐,病程几小时至1天。急性:多发生在8~15日龄的雏鹅,主要症状是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离群呆立,走动无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仔猪痢清口服液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某养猪场提供的240头猪仔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将200头猪仔任意划分为5个小组,针对每个小组实际情况开展治疗。结果:第1小组33头猪仔获得治愈,临床相关症状逐渐消失,精神状态良好且食欲正常,7头治疗效果显著,相关症状稍微好转,食欲得到改善;第2小组36头治愈,4头显效;第3小组28头治愈,6头显效,4头无效,2头死亡;第4小组27头无效,13头死亡;第5小组治愈,5头显效,3头无效,2头死亡;各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长期使用仔猪痢清口服液不存在耐药性问题,另外猪仔体内也排除药物残留情况,仔猪痢清口服液整体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理想,积极推广这种治疗形式能够对养殖业健康发展起到显著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 8月5日,湖北省荆门市郊区一黄姓养殖户从外地养殖场购进72头仔猪,体重20~40斤不等。购回第三天起,陆续出现仔猪发病,并很快蔓延到70%仔猪群,甚至感染到该养殖户自留的十几头体重200来斤的后备母猪。用各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在发病5天时死亡8头仔猪。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20日,酒泉市肃州区郊区某个体猪场,从张掖购进仔猪200头,5月16日开始发病,发病36头,死亡17头,治愈19头。该猪场前身是某研究所猪场,2001、2003年曾经有发生该病的历史。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验,诊断为仔猪李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2005年9月该场饲养的20日龄太湖猪和长白猪二元杂交的一窝13头哺乳仔猪先后发病,9日内陆续死亡3头。哺乳母猪未见有明显的临床症状。2临床症状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卧地不起,逐渐消瘦死亡。病程约1~5d。3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的3头哺乳仔猪,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RRSV-GXA毒株对断奶仔猪的致病性。[方法]将12头PRRSV/PCV2抗体和抗原阴性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感染组(9头)和对照组(3头),感染组通过口服和肌肉注射方式接种PRRSV-GXA株细胞毒(4ml/头),对照组接种无病毒的细胞培养液(4ml/头)。感染后第11、14和21天分别剖杀感染组3头和对照组1头,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病毒核酸等判断其致病性。[结果]仔猪感染PRRSV后第6~10天体温稍微升高,随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早期出现短暂的精神沉郁,轻度厌食但没有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剖检的病理变化仅见于感染后第21天,有2头感染仔猪肺膈叶前缘出现小的局灶性间质性肺炎,镜检肺泡壁间质增宽,有多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在感染后第9天检测到PRRSV特异性抗体,并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感染后第21天达到较高值。在4头感染仔猪的肺脏及肺门淋巴结检测到病毒核酸,其中1头仔猪扁桃体也检测到病毒核酸。[结论]PRRSV-GXA毒株对仔猪的毒力较弱,但能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6.
2011年9月下旬,张北县油篓沟乡安定堡村张某饲养29日龄断奶仔猪12头,平时表现正常,第4天,仔猪群中突然死亡2头,而且这两头仔猪生长快,体况好。其中另一头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四肢运动不协调,后期呼吸困难,腹泻,最后死亡。另3头精神沉郁,行走不稳。这些仔猪发病前均未注射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菌苗。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3月10日晚上猪群吃食正常,11日早上喂猪时有1头仔猪死亡,12日早上又死亡3头,部分猪采食量下降。2.临床症状:有的猪流大鼻涕,个别猪稍显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咳嗽气喘,严重者呼吸加快,呈腹式呼吸。有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推行仔猪边阉割边进行猪瘟预防接种的方法时发现,接受阉割防疫的仔猪仍有成窝发生典型猪瘟的情况。如某县新安乡有6个村11窝阉割防疫猪,其中7窝66头仔猪阉割防疫后第27天、37天、49天、53天、62天各发病1窝,第52天发病两窝,共50头,经临床诊断和死后剖检均确诊为猪瘟。其余16头因提前出售未查。同县另一个乡也采取45~50日龄阉割防疫的方法,但在60~70日龄时均进行第2次免疫注射,结果该乡没有发生猪瘟疫情。为了验证阉割防疫的免疫效果,设计了本试验,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由于不重视对仔猪的猪瘟的免疫或免疫不规范,导致仔猪在50天左右时易受到猪瘟强毒感染,感染后的仔猪抵抗力下降极易继发仔猪水肿病,造成混合感染.2013年4月27日重庆市长寿区饲养户饲养的生猪突发疾病,通过剖检、化验诊断为猪瘟与仔猪水肿病混合感染,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住疫情为养猪户挽回损失,现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养猪户现饲养生猪103头,其中饲养母猪12头,种公猪2头,育肥猪52头,仔猪44头.4月27日,57日龄的仔猪突然发病并死亡1头,病猪精神沉郁,发抖,体温达40~41℃,呼吸加快,绝食,以耳缘、四肢、腹下皮肤首先出现发绀、出血.眼睑、面部和颈部皮下严重水肿,眼结膜充血,叫声嘶哑.次日有1头仔猪死亡,随之邻栏生猪也发生类似病症,当地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等多种药物治疗.但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后又死亡2头,遂于5月3日带病猪来葛兰畜牧兽医站诊治.  相似文献   

20.
2004年5月6日,富裕县铁砖猪场,有两栋猪舍内有8窝8~15日龄的,杜洛克和哈白乳猪发生急性弓形虫病,经及时诊断治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协检单位黑龙江省兽医研究所).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场有4栋母猪舍,其中有2栋猪舍养产仔母猪20头,共产仔猪160头,其中8~15龄的有8窝共64头乳猪发病.发病第1天死亡8头,从临床表现有高热、呼吸困难、精神沉郁等症状.应用青霉素、卡那霉素、SD等分别治疗无效,采用内脏触片查到弓形虫滋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