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全世界都很重视生物防治方法。苏联对生防重视得较早。因此,目前在研究、生产和实际应用规模方面,均居领先地位,已用了很强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潜力,并建立了一整套科研、生产、推广的完整体系。现根据1988年全苏植保生防发展研讨会和全苏生防研究所的有关材料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一、区域生态系统思想理论生态学的产生,系统工程科学的出现,生态系统的引入,对于我们考察自然环境以方法论的指导。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环境的影响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地球上任何区域都或多或少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人类通过对物质与能量的迁移转化、信息的传递加入人的因素,改变了原始自然环境的组成与结构,改变了功能特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而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关本地区地理文字记载,塔里木盆地东部一直是干燥的荒漠气候,干燥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沙源,以及气候的动力作用,是导致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环境变迁和沙漠化必然发展的自然因素。但是,本文认为引起历史时期以来,特别是近代,本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改变地表水的地域分配及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笔者在1998年5月,2002年10月,2004年5月,2006年5月、10月和2007年5月、11月对塔河中、下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和实地考察资料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历史时期以来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环境变迁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人类现已超过40亿,而且人口增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确保人类生存的粮食就成为一个极大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提供栽培植物生存的农田已超过15亿公顷,它为人类永久生存下去提供了保证。农田的环境遭到破坏,就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这个环境的破坏者就是栽培植物的病害、虫害,而危害最大的就是农田中的杂草。自古以来都认为“所谓农业就是与农田中的杂草作斗争”,人类自开始有农业那天起一直到今天,始终和杂草进行斗争,在农业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沙尘暴发生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沙尘暴的发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它的发生要具备三个条件 :强冷空气、气旋活动、地面干松的沙土。近年来强和特强的沙尘暴频繁发生 ,这与中国北方人类活动对地表覆盖的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有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了沙尘暴发生的机率 ,加剧了其危害程度。防治对策主要有 :增加地表覆盖 ,促进生态良化 ;加强沙尘暴多发区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促进区域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立沙尘暴预警系统与沙尘暴多发区环境质量动态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法制与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体功能区建设力求实现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以水资源为例,通过指标构建,对黑龙江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分布与人类生产活动在空间上很不匹配是导致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庆市协调度最低,仅为0.298,处于极不协调状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绥化市均处于不协调状态,水资源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发展。今后应加大水利工程投资力度,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以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化学品的生产、贸易和使用显著增加,人们对化学品造成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危害越来越关切。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在本国禁用或严格限用某些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和农药。由于经济的原因,这些化学品被输出到一些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8.
人类周围客观存在并作用人类生存的所有自然与社会物质和的总和称为环境资源。人类不科学的生存、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环境资源结构、功能和质量的破坏和污染现象称为环境资源劣化。自1977年世界荒漠化会议召开以来世界各国共识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劣化已成为全球的环境资源问题。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新疆大规模的水土开发和工业区建设,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很大进步,在荒漠区产巩固了大面积的绿洲使荒漠环境得到了改善和优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内蒙古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km×1km栅格为基本单元,建立地形、气候、水文和地被等人居环境单要素评价模型和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系统评估了内蒙古人居自然环境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定量揭示了内蒙古人居环境的地域类型与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内蒙古地形条件较好、气候偏寒、水文和植被条件较差,自然条件是影响内蒙古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内蒙古人居环境以限制性为主要特征,自治区人居环境由41.15%的不适宜区、37.07%的临界适宜区以及21.78%的适宜区组成,不适宜人类长年生活和居住的地区面积最大;内蒙古人居环境的限制性,决定了自治区人口"大集中、小分散"的基本分布格局,全区88.03%的人口集中在面积有限的25.75×104km2人居环境适宜地区,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占地43.84×104km2,人口不足全区的10%;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占地48.66×104km2,人口仅占全区的2.24%。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温宿县地质灾害调查为基础,对其地形地貌、岩土体组成、气象与水文环境地质条件进行了概括;统计了该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析其发生原因;对崩塌、滑坡、塌陷、泥石流等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主要地质灾害发生区域作了分区,为重大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综合分析温宿县环境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并考虑到人类技术经济活动等因素,提出了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法,对温宿县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环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物圈变化的总势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必须满足人们对粮食和其它动植物原料的需要。因而需要人类在自然科学和生存科学方面,特别是与提高生物产量有关的土壤和生态系统方面,有一个大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必须在基础科学方面、发展经济方面和保护住居环境,即保护生物圈方面,走在人口发展的前头。人类及其社会通过经济活动参予生物圈和地球的物质循环。近期以来(从历史的观点),特别是近50年中,人类以其经济活动和机器,在巨大范围内强力地影响着生物圈的某些成分和它的动态。人类对自然界作用的基本特点,是获取眼前最大的个人利益,有时不按科学办事,酿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一、水稻病害消长演替特点及主要原因分析纵观我县水稻病害近三十年来消长演替过程,具三大特点:一是造成经济损失的病害种类由少到多,二是病害发生面积扩大,三是病害造成的损失增加。左右病害发生、流行的原因,从传统植病流行学分析,可归结为病源、寄主及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对处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水稻病害,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却是导致其消长演替的重要因素.(一)品种更替对病害消长演替的影响由于目前同一品种对不同病害抗性不同。这样,在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病害的过程中,有可能控制住了原来大流行的病害,但是原来不重要的病害有可能随之上升,成为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环保团体敦促EPA,撤销一项新法规,该法规提高了各种食品中除草剂草甘膦的限量。该团体说,EPA忽视了与提高草甘膦残留限量有关的人类和环境健康问题的证据。非政府组织在7月1日写信给该机构时说,EPA新规将增加这种化学物质的膳食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古发掘资料、零星的历史记载资料和环境变迁研究成果的综合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古人类遗址分布在时空上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在时间上有相对集中于某一时期的特征,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古城废弃主要集中在4~5、7~8、11和13世纪四个时期;在空间上具有逐步向山前地带退缩的趋势。另外,古城集中废弃的时间与气候的暖干突变和战争高峰期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这可能揭示气候的暖干突变和频繁的战争是造成古城废弃的直接原因;4~5世纪古城废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气候的暖干突变;7~8世纪古城废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西突厥贵族暴乱、以及吐蕃不断侵犯南疆地区;11世纪古城废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气候的暖干突变和长时间的宗教战争;13世纪古城废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海都、都哇叛乱对南疆地区的侵扰。另外,一些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活动行为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对这些古城的废弃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因素双重作用的必然结果,通过分析隋唐以前人为诱因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中所产生的反面影响,结合这一时期历史上人类活动,深入揭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变迁的原因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首先应该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其次应该注意到环境的改造与人的改造同步进行,而且也应该明确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恢复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6.
新疆车尔臣河绿色走廊河湖湿地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中的湖泊湿地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利用2000-2010年北京一号小卫星、环境星、中巴资源卫星和Landsat TM数据,车尔臣河绿色走廊河湖湿地进行了连续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来,车尔臣河绿色走廊河湖湿地面积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特点,其中2005年和2010年为峰值年份,河湖湿地面积分别为141 km2和393 km2;空间上呈现出不规则的区域变化特点。结合气象、水文和经济统计等数据,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影响河湖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气温、降水量是导致河湖湿地增加的最主要的原因,而耕地扩张、经济的发展等人类活动起到消极的作用,但从整体趋势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柑桔园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是保证病虫害对柑桔无害、确保生产过程对人类和环境无害及产出无公害水果的综合性植保技术。柑桔(包含橙、柚类)在我县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2866.7hm^2,年产值5千多万元,已认定无公害柑桔基地面积1000hm^2。据统计,如果不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每年损失约3千万元。据有关资料和田间调查,柑桔上发生的病虫害近100种。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法推动下的植物源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日益迫切。既能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又不干扰自然、污染环境、破坏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点已经形成,并逐步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体现。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生活品质、健康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杂草性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草对环境具极强的适应性,这些生物学特性是环境对植物选择的结果。本文以杂草的生活周期长短、与繁育系统有关的无融合生殖和自花传粉的选择、对环境的耐受能力、传播体(种子或果实)传播方式以及多倍体等选择问题作一介绍,旨在了解杂草为什么能适应于人类干扰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古居延地区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夏和1980年冬,我有幸随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和兰州沙漠所研究员朱震达先生等进内蒙古西部的古居延地区作实地考察。现就该地区环境演变提出管见,供有关部门参考。一、历史的回顾古居延地区即今天的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古居延地区历史悠久,汉代在此设立居延都尉,建立了长城、烽燧等军事设施。同时在居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