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3,(5):10
<正>1激素治疗可以适当用各种激素治疗机能性繁殖障碍如卵巢发育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卵泡发育障碍等及母猪产后康复、子宫炎,但不能过分的依赖激素。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PG600(400IU PMSG和200IU hCG)后备母猪性成熟和发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在PG600诱导母猪发情后的第二个情期进行配种,其妊娠26d的胚胎数显著高于第一个情期配种  相似文献   

2.
美国肉畜研究中心John klindt等人,研究了初情前饲养水平对青年母猪生长和生殖发育的影响。13周龄白色杂交青年母猪单圈饲养,并分配给以下处理:不限量采食组,从13到25周龄随意采食(n=64);对照组,从13周龄到100kg体重不限量采食,之后直至25周龄90%不限量采食量(n=65);限制组,13至25周龄74%不限量进食量(n=64)。饲料配合主要是限制能量进食量。这个试验在两个季节重复进行。到了25周龄,青年母猪群养,大约16只圈,饲料不限量,并开始发情检查。初次发情的青年母猪即予配种,返情的再交配。交配后,青年母猪转到怀孕舍饲养,喂1.5倍维持需要量。怀孕30d,收获生殖道,记录黄体(CL)和活胚胎数。从13到25周龄,每只青年母猪饲料消耗量不限量组为258kg、对照组为251kg,限量组为189kg;从13周龄到怀孕30d,每只青年母猪的总饲料消耗量为不限量组367kg、对照组356kg,限量组299kg。初情期(196d)和怀孕(200d)日龄不受处理的影响(P>0.18)。不过,达初情期青年母猪的比例即28d初情百分比不限量组青年母猪最高(75),对照组青年母猪最低(61)。怀孕30d,分配给研究的每只青年母猪的CL和活胚胎数不受处理的影响(P>0.21)。分配给研究的每只青年母猪中,从13周龄到怀孕30d,每只活胚胎饲料消耗量为不限量组40.00kg、对照组39.8kg、限量组30.6kg青年母猪。这些结果表明,在初情发育期间,直至怀孕30d,青年母猪中等饲料限制可增加猪的生产效率而对繁殖性能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5,(10)
<正>牛的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器械以人工方法采集种公牛精液,经过检查、稀释、冷冻、保存以及解冻等特定处理后,用器械输入发情母牛的生殖道中,使母牛妊娠的一种繁殖技术。这种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了优良种公牛的配种效率,加快了品种改良进程,在疾病预防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01,(12):25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学系张居农等采用注射氯前列烯醇法(一次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每头0.4mg)、口服孕酮法(每头体重350~400kg的黄牛口服MAP(甲孕酮)40mg,连用8d同时隔日注射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50~300IU,共注射3~4次)两种处理对黄牛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在山地牧场半放收半舍饲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口服孕酮+间歇性小剂量促性腺激素同期发情处理方案(发情配种同时静脉或肌肉注射100μg.LRH-A),明显缩短了母牛配种期(P<0.01),处理后20d内母牛发情率达到75%,第一、二情期受胎率分别达到58%和23.93%,均高于氯前列烯醇处理组.表明口服孕酮法对母牛进行发情控制,可以作为山地牧场黄牛改良的配套技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张秀春  沈加红 《畜禽业》2003,(11):47-48
在养猪生产中提高母猪繁殖力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谈谈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力。1后备母猪的选留与饲养后备母猪应在配种前1个月选留,方法是结合家系繁殖性能,选留发育好、阴门大而正常,同时要求后腿开阔,奶头多且无异常,最好是两排奶头排列匀称且间隔较大,脐前有三对奶头的母猪留种。选留后的母猪要适当限制饲养,不使母猪过肥或过瘦,配种前2周开始加料,达到2.0~2.5kg/d。饲料营养水平达到粗蛋白16%左右,矿物质、维生素要充足。2合理安排配种季节母猪配种最好选择在4月份至5月份,9月份至10月份再配种,这样反复循环可使母猪在春秋两…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3)
<正>后备母猪一般指被选留后尚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在多数种猪场后备母猪用于补充因死亡,老龄、发情配种异常,屡配不上,多次流产,足脚不便,难产后恢复不良,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等淘汰的母猪。选留数量:基础母猪数×年更新率,規模化猪场一般年更新率为25%~40%,平均为30%,更新速度快,有利于提高种母猪群的质量。但更新速度快,会使种母猪的培育成本增加,增大了每头仔猪的生产成本。更新速度慢,有利于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但由于不能及时淘汰衰老和品质较差的种母猪,影响整个种母猪群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依阿华州立大学D.B.Jones等人,为评价初产母猪日粮氨基酸对促黄体素(LH)分泌和断奶至发情间隔的影响,在23d哺乳期中,选择哺育一窝13只仔猪的36只初产母猪,分别分配给每天6kg含高蛋白(HP组,1.20%赖氨酸)或低蛋白(LP组,0.34%赖氨酸)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通过改变日粮中玉米和大豆粕比例获得所需日粮赖氨酸浓度。在泌乳0、5、10、15和20d,在6h期间,分别间隔15min、1h、6h,评价血浆LH、ACTH和雌二醇17β。从断奶至断奶后45d,每天对母猪进行发情检查。哺乳期间,喂LP和HP日粮的母猪每天分别消耗4.41kg和4.98kg饲料。断奶时,LP组母猪体重较轻(P<0.05)、窝重较轻(P<0.05)、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P<0.05)。LP组母猪的平均和基准线LH浓度以及LH脉冲6h较低。LP组母猪和HP组母猪之间的差别在泌乳10d形成。血浆雌二醇和ACTH浓度不因日粮而改变。泌乳第5d和第10d的平均LH浓度同断奶至发情间隔相关(γ分别为-0.54和-0.56,P<0.01))。第10d平均LH浓度同0~5d、5~10d乳形成所需的日粮赖氨酸极大不足相关(γ分别为-0.39和-0.49,P<0.05),泌乳早期母猪日粮氨基酸采食量不足会引起产后10dLH分泌较少,并与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12)
正做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母猪发生死胎与流产,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母猪从受精到分娩产仔的整个过程中,是胎儿生长发育与母猪机体关系的集中表现,只要高度重视这一时期的饲养与管理,营养跟上,就能母强仔壮。1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1.1小群饲养小群饲养就是将配种期相近、体重大小和性情强弱相近的3~5头母猪放在1个圈饲养,到妊娠后期每圈饲养2~3头,生产前3~5 d进入产仔舍。小群饲养的优点是妊娠母猪可以自由  相似文献   

9.
谢敏康 《畜禽业》2000,(5):49-49
奶牛业积累的经验表明,饲料的不平衡、违反管理规程、日照不充足、不运动、不与试情公牛接触、遗传病理学、产科和母畜科疾病以及某一地区的气候等因素都可能对母牛的繁殖机能有影响。在创造健康高产的母牛群时要注意到以下的气象学条件:大气压、相对湿度、气温等,这些外界环境的因素是不稳定的并且它们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例如,热应激对发情特征有不良的影响;在夜间,发情母牛数量增加;气温很高时,母牛受精率降低;当气温超过25~30℃时,母牛受精率降低13~45,且发育不全胚胎数量增加2.5倍。在北纬地带45°~49°之间春秋季节受精率最低,夏季受精率增高;白天光照持续时间对第一次授精的效果有影响。不仅气温和相对湿度对动物机体发生影响,而且存在与自然界的长期相互关系,对整个气象因素和气象变化起反应。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01,(6):16
西弗吉尼亚大学PJ.Bridges等人,为估价先前怀孕的子宫角一侧排卵对产后两个时期之一授精母牛繁殖力的影响,作了一个试验.所有母牛用阴道孕酮插入处理7d,装置插入时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mg,i.m.),除去装置时注射前列腺素F2a(25mg,i.m.),装置除去30h后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mg,i.m.).不管是否观察到发情,第2次用苯甲酸雌二醇处理后28~30h所有母牛授精.在时期1处理的母牛在产后16~20d接受插入物,产后25~29d授精;在时期2处理的母牛在产后26~30d接受插入物,产后35~39d授精.试验结果表明,产后25~39d同期化发情母牛无论从先前怀孕子宫角同侧卵巢排卵,还是从右侧卵排卵,都可提高繁殖力. 摘自[美]J.Anim.Sci.2000,78:2172~2176  相似文献   

11.
<正>乳猪5周龄前断奶一般称为乳猪早期断奶,目前乳猪早期断奶以周龄记常见的有2周龄、3周龄、4周龄和5周龄4种断奶方式,而常规的断奶方式为8周龄(约双月60d)断奶。本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不同周龄断奶母猪自然发情输配效果的对比,从中筛选出母猪输配效果最佳的断奶周龄,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碱性电位水对保育猪消化道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影响。方法选取体重接近3~4月龄12头巴马小型猪保育猪,分为3组:第1组为试验组,正常采食,灌注碱性电位水,1次/d,连续7 d;第2组为对照组,正常采食,灌注生理盐水,1次/d,连续7 d;第3组为空白组(观察组),正常采食。结果 3组间及试验组试验前后的体重(kg)、血红蛋白(g/L)、谷丙转氨酶(U/L)、甘油三酯(mmol/L)和肌酐(umol/L)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及试验后3组间白细胞计数(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试验后白细胞计数较试验前明显降低(P0.05);试验前及试验后试验组血小板计数(10~9/L)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试验后血小板计数较试验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中药组相对于观察组在结肠黏膜下层与黏膜肌层出现轻微炎性浸润;中药组直肠的杯状细胞有一定程度增多。结论碱性电位水对保育猪的体重无影响;对其肝功能和肾功能没有影响;但对血常规有轻微影响。对保育猪结肠具有轻微炎性改变;碱性电位水刺激直肠产生保护性反应,分泌更多杯状细胞。  相似文献   

13.
试验将屡配不孕母猪36头分为2组,对照组9头。试验Ⅰ组,配种前2~4h将青霉素1.5g加生理盐水20mL溶解注入子宫,再肌注LRH-A310~20μg;Ⅱ组配种前只肌注LRH-A3剂量同Ⅰ组,对照组不作处理。各组配种方法相同,间隔4~8h重复配种1次。结果:(1)受胎率,试验Ⅰ组比Ⅱ组和对照组相应提高21.9和61%9个百分点,Ⅱ组比对照组提高4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受胎率平均86.11%,比对照组高52.7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2)产仔数,两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窝平均产仔(10.48±1.42)头,比对照组提高1.82头差异明显(P<0.05)。药物净宫后,用LRH-A3处理屡配不孕母猪受胎率最高,较单独用LRH-A3明显,是提高屡配不孕,尤其是配种后21d和25d返情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产奶肉用青年母牛的能量代谢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院C.K.Reynolds和H.F.Tyrrell为获得产奶肉用母牛能量平衡测定值,采用喂75%苜蓿、25%精料颗粒日粮的7头产奶(613kg BW)和3头非产奶(598kg BW)海福×安格斯杂交青年母牛进行呼吸测热和消化试验。产奶青年母牛从产后6~10周开始,间隔6~7周,非产奶青年母牛间隔6周,获得能量平衡的5个测定值。采用称重一吮乳一称重和机器挤奶结合测定产奶量,使青年母牛适应机器挤奶,而没有使用催产素。仅在能量平衡期间,青年母牛才用机器挤奶。本试验结果表明,当以代谢体重为基础表达时,在产奶海福×安格斯青年母牛和产奶荷斯坦—弗里斯母牛之间,维持之上增加的ME(用于产奶)和组织能(即NE1)的利用效率是相似的。根据产奶量习性及奶合成和组织能滞留之间ME最终分配,品种间有差别。 自[美]Anim.Sci.2000,78:2696-2705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01,(12):25
长毛兔母性差,泌乳力中等,若哺仔过多,往往造成母兔膘情下降,仔兔生长受阻,成活率低.宁夏农学院动科系冯登祯等选健康无病、使用年限相同、母性好、泌乳能力及配种时间相近的妊娠母兔为试验对象,以产仔8只以上的3只母兔为Ⅰ组,产仔8只以下的3只母兔Ⅱ组,Ⅰ组每窝选留8只仔兔,Ⅱ组每窝选留5只仔兔,两组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结果表明:整个哺乳期仔兔的日增重Ⅱ组比Ⅰ组高29.4%(P<0.01);仔兔哺乳期成活率Ⅰ组为87.5%,Ⅱ组为100%,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时达到断奶标准的比率Ⅰ组为25%,Ⅱ组为93.3%,差异极显著(P<0.01).由于哺乳期是仔兔毛囊发育和绒毛生长的重要时期,此时发育不良将直接影响今后的生长发育和绒毛产量.因此长毛兔哺育仔兔数每窝以选留5~6只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不同输精时间和次数对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旨在探讨不同输精时间和次数对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选择45头后备母猪,随机分成3组进行对比试验。A组静立就配,之后每隔12h再配,直至发情结束。B组静立后12h配,之后隔24h再配1次,然后不再配种。C组静立就配,之后隔12h再配1次,然后不再配种。实验结果表明,A组返情率13.33%,B组返情率6.7%,C组返情率33.33%。A、B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组与A组、B组间差异显著,P<0.05。利用B组方法进行输精,能够在减少配种次数的基础上降低返情率,可以为猪人工授精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母猪初乳对仔猪的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母猪初乳的特点及对新生仔猪的重要性 母猪初乳通常是指母猪在分娩后3d之内分泌的乳汁,颜色呈淡黄色至淡棕黄色,其免疫球蛋白含量高,且构成比例与母猪血清中极为相似,而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其免疫成分会发生明显变化,见表1: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拥挤胁迫后第0、7、15、30d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抗坏血酸含量和脏器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试验前鲫鱼肝脏中抗坏血酸浓度较高,平均为0.031mg/mL,拥挤胁迫后抗坏血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至第30d降到最低点,为0.009mg/mL。拥挤胁迫7d后,鲫鱼肝脏系数变化不显著(p>0.05),脾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而高密度组又显著低于低密度组。胁迫30d后,高、中密度组的肝脏系数均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而两密度组的脾脏系数均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含3×103、6×102、2×102copies/mL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virus,WSSV)粗提液和PBS液人工注射感染携带病毒量约1×105copies/g的斑节对虾,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显微镜观察法研究了感染后斑节对虾发病死亡率、肌肉内WSSV含量及总血淋巴细胞数和不同种类血细胞的比例组成变化。结果表明,3种浓度下斑节对虾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3.33%±2.89%、56.67%±5.77%和45.00%±5.00%,对照组没有发生死亡。注射3×103copies/mL的浓度组,在注射后30 min时,对虾肌肉内的病毒含量达到最低值(3.54×104copies/g),而后持续上升至48 h时达到最高值(3.12×108copies/g)后再次下降;另两个感染组,在注射后1 h时,肌肉内病毒含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11×105、9.54×104copies/g),在感染后6 h时出现一个次高值(分别为1.58×105、1.11×105copies/g),而后又降低,在48 h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48×107、5.46×106copies/g)后下降;对照组对虾肌肉内病毒含量没有出现显著变化。不同感染浓度组,斑节对虾总血淋巴细胞数波动幅度和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特别是注射3×103copies/mL组,对虾总血淋巴细胞数在12和48 h时出现极低值(分别为3.48×106、4.05×106/mL);3个感染组除个别时间点外,对虾总血淋巴细胞数的变化规律与肌肉中WSSV的扩增规律成负相关。4个处理组,半颗粒细胞比例在感染初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后期比例虽有起伏但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比例在感染初期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中期均略有上升,但后期颗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初期,而透明细胞比例则与初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在荷兰,一个重要协作试验的最初结果业已公布。它研究的是选择青年母猪作未来种畜所普遍采用的程序。研究结果表明,育种者假设生产性能测定期间青年母猪表现出的食欲和它们分娩后的饲料采食量之间有联系,是正确的。简单地说,在试验圈中食欲好的青年母猪,在她的第一个哺乳期内会采食大量的饲料。虽然这看起来很明显,但以前这种联系从未被证实,也未给选择方案的设计者提供必要的信息。遗传学家认为,这种联系有助于我们解释根据参数配种的母猪,进食量少则使用年限短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