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自古以来,女性和翻译都被归于从属地位。女性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解构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折射到了翻译领域,形成了女性主义独特的翻译观。这种翻译观及其实践是对待统忠实观念的创造性叛逆,给翻译研究吹进了一股新风。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考察中国女性翻译作品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中国特色之路和常用的翻译方法,探索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其鲜明的译者主体地位特点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成为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中日益重要的课题。本文重点阐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内容及翻译策略,并结合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的不同性别译者的译文对比验证女性主义翻译观的特点和意义,给翻译研究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小兵 《甘肃农业》2006,(9):160-161
女性主义思潮很多年来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它影响到了很多领域,甚至包括翻译领域。传统的翻译理论过度的强调翻译的标准。人们在衡量一个译作的优劣时,“忠实”总是被放在第一位的。长期以来,由于千百年来的父权思想的影响,翻译和妇女一样,被贬低到从属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女性以及翻译的地位都得以重新审视,有所提高。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如有关女性和翻译的隐喻、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对翻译的政治性的强调等,去探讨女性主义和翻译的关系,也就是说女性主义是怎样影响翻译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和女性主义在西方的兴起,女性主义译者开始在性别视角下重新审视语言,主张通过翻译使女性的声音在父权社会下被世人听见和重视,并且在实践中通过具体的翻译策略来干涉文本,以彰显女性的话语权力。本文对翻译和话语权力的结合过程作了背景综述,并以具体的译本为例,试图展示出一幅伴随于其中的性别话语权力博弈的生动场景。  相似文献   

6.
伍尔夫是西方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在她的作品中充分展示女性意识。从其女性主义观点根源入手,结合其作品中塑造女性形象、提倡的男性与女性意识相融合的观点,分析其意识流小说创作表现出的伍尔夫式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小说The Color Purple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通过分析译作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张扬或遮蔽,发现受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影响及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国内的一些女译者在其译作中已经凸显出了一定的性别意识,但尚未完全接受、认可这一外来理论,也未使原著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完全凸显与张扬。  相似文献   

8.
《空余的房间》(The Spare Room)一书是由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所著。她是澳大利亚女性作家代表人物之一,先后创作了《小天地里的大世界》、《钢铁的感觉》等文学作品,获得了很多文学奖项,她是女性主义小说的写作旗手,其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女性地位及话语权。本文主要针对笔者在翻译其作品《空余的房间》(The Spare Room)一书时,对翻译过程所做的研究及总结的概括说明。  相似文献   

9.
作为女性主义文学的佼佼者,《简·爱》与《法国中尉的女人》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与作者潜在的女性主义表达相互碰撞,对于女性主义的表达效果产生了不同的火花.本文采用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两部作品所采用不同的性别叙事主体和叙事声音,以及读者对两部作品潜在的女性主义表达的接收情况,重新解读两部作品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女性思想并挖掘出潜文本隐含的性别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对生态女性主义、劳伦斯以及《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对小说的人物分析,阐述了作品所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含义,并分析了在生态女性主义立场上的作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他者"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女性主义的一个中心概念。从西方的"他者"概念出发来探讨传统儒家女性观中的"他者"意蕴,直面女性主义的挑战,是促进儒家女性观创造性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包法利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自由平等思潮揭开了轰轰烈烈的女性运动序幕,女性的个人权利和政治、宗教信仰自由,女性对于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选择权以及自我决定权开始广泛受到关注。《包法利夫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女性主义的进步性,同时也揭示出在父权制主流社会下女性(书中的女主人公)注定要走向堕落的悲剧宿命。  相似文献   

13.
Much international research haspointed out that farm women in a Westernagricultural context have not identified withthe ideas and politics of feminism. This issuehas troubled feminist scholars in the field,since much research has documented thesubordinate position of farm women. However,concerning the question of why farm women have notadopted feminism, assumptions ofprogress can be read: gender equality and emancipationof women will eventually take place once theagricultural sector has reached a higher stageof development; concerning universalism: thereexists a common women's identity and experienceof male oppression that forms the basis foridentity politics. The question may beidentified as a researcher question embeddedwithin the assumptions of the feminist researchcommunity, which struggles with establishing asubject-subj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esearcher and the researched. As such, it is the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artial, situatedknowledge and must be recognized as such.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玛格丽特.埃特伍德短篇小说《毛团》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西方女性在男性父权制社会中所承受的来自于职业竞争和自身情感纠葛的双重压力,以及她们的反抗精神与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重构女性主体性是后现代女权主义的一个主要理论观点 ,它批判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本质特征的设定与歪曲 ,主张由女性自己来言说和重新界定被父权制文化贬低和歪曲的女性特征 ,进而重构女性主体性来获得女性的彻底解放。在对该理论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重构主体性的方法以及该理论观点存在的不足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中 ,以期能够对后现代女权主义这一理论观点有一个深入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雌雄同体"概念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文学观点,它既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中的重点概念,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学术界关于"雌雄同体"概念的研究与争议、"雌雄同体"观在伍尔夫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她常用的"雌雄同体"文学意象以及该观点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留学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辛亥革命前,还是十月革命后,留学生们都不遗余力地介绍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全面运用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宗教女性主义所标举的"双性气质"理论,对理解<红楼梦>主旨及其人物形象有着崭新的意义.以王熙凤和贾宝玉为个案,着重分析了"女性的男性气质"和"男性的女性气质",认为<红楼梦>所塑造的人物具有超越时代超越社会性别的"双性"人格特征,他们集中展现了小说家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9.
《黑暗前的夏天》是多丽丝.莱辛对于女性命运的又一次关注。小说以主人公凯特四个多月的夏日旅程为主线展开,这次旅程既是一次实际的旅程,也是一次心理的旅程。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阐释凯特在这一心理旅程中的沦落、退却以及最后的回归。这一艰难的旅程正是试图寻找自我的女性的必经之旅。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绿地空间设计多注重通用性,忽略了女性使用特征,缺乏对女性使用者的关怀。从女性主义出发,分析女性与男性在社会地位、家庭分工、体能与认知、审美方面的差异,列举目前女性在使用绿地空间时的不便,阐明女性对绿地空间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需求。基于女性主义对绿地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强调设计时应注重景观的精致性、空间尺度的亲切感、设施的女性化、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整体安全感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