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的羽化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羽化都有显著的影响,高温低湿及高温高湿对成虫羽化均不利。15、20、25和30℃恒温条件下,相对湿度与羽化率关系式分别为y=8.5017+1.7569x-0.0123x^2、y=-3.5494+2.2391x=0.0147x^2、y=-7.3213+2.3888-0.0157x^2和y=-20.0583+2.516x-0.0177x^2。土壤含水量太高时对成虫羽  相似文献   

2.
用20℃、22℃、24℃、26℃对早采茧进行恒温保护,探讨了温度对蛹期发育及发蛾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供试蚕品种青松、皓月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0.1℃;有效发育积温分别为160日度、178日度。(2)不同温度蛹期保护、发蛾特性不同,低温使发蛾日数增加、发蛾分散;高温使发蛾日数缩短、发蛾集中。(3)发育积温与发蛾概率机值呈直线关系;青松y=-9.1605+0.07919x,相关系数r=D.9971;皓月y=-5.830+0.0535x,相关系数r=09906。为家蚕良种繁育、发蛾调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发生量微机预测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已有的研究成果作指导,分析了玉米螟发生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提出了1代和不完全2代区玉米螟发生量长、中、短期预报模式。长期预报模式为y=x(I)/m(I),F=7>F0.01=6.37;中期预报模式为y=0.073x1+0.4947x2+0.3428x3-0.1684,F=6.0469>F0.05=3.59;短期预报模式为y=0.8012x-0.1863.并以PC-1500微机为工具,使用BA  相似文献   

4.
武育粳3号单穗重和穗粒与产量均呈抛物线型相关,其回归方程,单穗重与产量为y=-678.6+1307.5x-359.3x^2,r=0.7476^**。穗数与产量为y=-1955.5+170.8x-2.94x^2,r=0.7094。因此高产群体的单穗重和穗数都要控制适宜量,武育粳3号以单穗重1.189g,亩穗数29.04万相组合为桂。促进低位分蘖成穗,降低高峰苗,提高成穗率是建立高效个体、高产群体的基  相似文献   

5.
在毛皮生产最佳时期对鲁北洼羊羔羊进行了屠宰率、体尺及体重等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屠宰率与日龄相关显著(P<0.05),其回归方程为y=50.11-0.05x;②屠宰率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十字部高(x4)呈负相关;③屠宰率的估测公式为y=54.5907-0.0180x1-0.0083x2-0.0067x3-0.0180x4(P<0.05)。  相似文献   

6.
本文组建并分析了在5级恒温条件下黄古毒蛾Orgyia dubia (Tauscher)的种群生长和生命表。结果表朗,该虫的世代存活率及成虫繁殖力均以26℃时为最高。种群增长指数可用下述方程表示:y=-366.7032+31.9205x-0.6355x2。在最适温度(25.11℃),繁殖一代,种群数量约增加34倍;在17.89℃或32.33℃时,种群世代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测定黑白花奶牛的87份混合奶样,求出全乳固体平均值为11.93%,比通用公式计算出的平均值高0.36个百分点。用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乌鲁木齐地区的全乳固体计算公式,其简化式为y=0.39x1+121.1x2-113.94,式中y为全乳固体,x1为乳脂,x2为20℃/4℃乳稠度。  相似文献   

8.
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密度与发病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两年重茬油菜田内调查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发病率与子囊田间密度有极的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yβ=100/(1+e^2。.8159-0.3417x)和yα=100/(1+e62.8648-0.2744x)可预测菌核病的病株率yp和病戏率yβ,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密度3个/m^2以下时,为中等偏轻发生;4-5个/m^2时,为中等偏重发生;6个/m^2以上时为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甜菜夜蛾颗粒体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菜夜蛾2—3龄幼虫为供试虫,对国内外首次发现的甜菜夜蛾颗粒体病毒(Laphygmaexiguegranylosisvirus,LeGV)进行了生物测定.在23—25℃相对湿度70%—80%下其样品死亡机率值与浓度对数值的回归方程是y=0.45x+3.76(r=0.99),LC50=572.4颗粒体·mL-1,LC50的95%置信区为158—2084颗粒体·mL-1.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对LeGV的敏感性不同,初孵幼虫敏感性最强,2、3龄次之,4龄幼虫极不敏感.此外,贮藏期温度对LeGV感染力的影响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树蛀干害虫(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在林间水平格局为聚集型分布;垂直方向用Weibull分布拟合。平均虫口密度与杨树树干的高度与直径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与树干高度的关系可用y=3.4815+0.5305x-0.0854x^2表示,危害最严重部位在3.1067m高处;其与树干直径的关系可用y=-4.7896+1.0537x-0.0369x^2表示。  相似文献   

11.
湿度对烟蚜茧蜂羽化率及成蜂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模化繁殖和利用烟蚜茧蜂,研究了湿度对烟蚜茧蜂的羽化率及成蜂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蚜茧蜂羽化率及寿命均随湿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湿度过高反而下降。相对湿度为45%~65%时,羽化率显著升高;湿度为75%和85%时,羽化率最高;而湿度为95%时,羽化率反而下降。湿度为45%和55%时,成蜂存活时间较短;湿度为75%和85%时,成蜂寿命最长;而湿度为95%时,寿命反而缩短。雌雄成蜂的平均寿命均遵循以上规律。同一湿度下雌雄成蜂的寿命无明显差异。不同湿度下,未羽化烟蚜茧蜂的死亡虫态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温度、相对湿度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化蛹及羽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饱和盐溶液法研究不同温、湿度梯度下,新疆南北疆2个代表性玉米螟地理种群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的响应。【结果】越冬代玉米螟幼虫随着环境温(相对湿度)的增高(增大)化蛹、羽化进度随之缩短且差异显著(P<0.05)。较其他环境,28℃和75%RH,南疆种群、北疆种群玉米螟化蛹历期最短依次为(15.24%±3.02%)、(14.11%±2.64%)和(21.45%±2.54%)、(18.27%±1.96%),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最高分别为(90.12%、96.33%)和(76.22%±5.45%)、(74.12%±6.01%),(68.13%±3.77%)、(64.39%±4.72%)。【结论】温度、相对湿度是影响玉米螟化蛹和继后发育(羽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新疆南疆种群、北疆种群越冬代老熟幼虫随着温度、相对湿度的升高化蛹和继后发育(羽化)的发生期呈“前移”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消除滞育对蝴蝶产业的不利影响。[方法]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温度对美凤蝶滞育蛹发育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羽化温度在15、20、25和30℃时,滞育蛹最早羽化分别在第63、33、11和14天,发育历期分别为71.2、40.5、22.0和16.8d,羽化持续时间分别为16.0、16.0、14.0和6.0d。同时,低温处理(10℃)显示,25℃时,长光照下,低温处理0、20和40d后,滞育蛹分别在处理后第24、19和17天开始羽化,羽化时间持续分别为22.0、12.0和9.0d,发育历期分别为35.8、24.5和21.3d。[结论]随着羽化温度升高和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滞育蛹羽化时间提前,发育历期缩短,温度越高或低温处理时间越长,羽化越早,发育历期越短。25℃和低温处理20.0d滞育蛹的羽化率最高,是促进美风蝶滞育发育的较适合条件。  相似文献   

14.
苜蓿叶象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苜蓿叶象啮小蜂Tetrastichus incertus(Ratzeburg)是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Gyllenhal)幼虫的一种内寄生性天敌。对苜蓿叶象啮小蜂的形态特征、发育、羽化、交配、产卵的行为学特性及其越冬做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叶象啮小蜂处于3龄时,其被寄生寄主已死亡;田间单个被寄生寄主羽化出蜂范围为1~14头,平均为7.43头;成蜂羽化高峰期为8:00~12:00,其羽化量约占83.33%;苜蓿叶象啮小蜂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初春,实验室、田间已越冬的苜蓿叶象啮小蜂的羽化率分别为83.9%,40.4%。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究油松球果螟性信息素及其防治,通过野外采集油松球果螟蛹,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对油松球果螟的羽化节律和成虫生殖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每株油松树平均有蛹2.51个,室内蛹的羽化率为47.52%。成虫羽化在7月8日达高峰期,6∶00~12∶00羽化头数占整日羽化量的48.01%;12∶00~18∶00羽化头数占整日羽化量的25.28%。室内雌雄蛾比率为1∶1.084,其中羽化早期,雄成虫羽化量比雌成虫的多12.95%。室内成虫白天静伏不动,夜间有两个活动高峰期,分别为20∶00~24∶00和4∶00~7∶00。在此期间,观察到雌成虫召唤状态。油松球果螟分多处产卵,雌蛾产卵平均46.5粒。卵期6~8d。  相似文献   

16.
周文宗  钦佩  王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74-5575
以大白菜叶和麦麸为对照,研究了水花生对黄粉虫蛹发育历期和成虫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气相对湿度40%~50%、温度25℃的条件下,水花生能明显延长黄粉虫蛹的发育历期,比投喂菜叶和麦麸组延迟(495.25±6.56)h,成虫羽化率提高了(16.67±7.42)%;在完全黑暗条件下黄粉虫蛹的发育历期比光照条件下延长79.25 h。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开展桔小实蝇检疫防控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利用养虫室、养虫笼等设施,采用人工饲养和果实培养等方法建立和维持桔小实蝇种群并进行持续的室内生物学观察;在太湖东山地区建立隔离网室,配备温湿度记录装置,栽种各类寄主植物,每天观察桔小实蝇的生活习性。[结果]通过实验室饲养观察,掌握了桔小实蝇成虫、幼虫、蛹和卵的生活习性;通过土壤深度对蛹羽化率影响的试验可知将土层深度加大到40cm仍有成虫出现,且羽化率为80%;通过室内趋向性试验,发现桔小实蝇对苏州地产水果的选择性从高到低排序为柑橘、枣、石榴、桃、橙、梨、柿子。而野外调查表明,果树品种根据桔小实蝇为害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柑橘、枣、石榴、梨、柿子。在本地柑橘品种中,其为害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洞庭蜜橘、早橘、温柑、黄皮、早红、料红。[结论]建立了桔小实蝇人工饲养设施,为开展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观察和生物学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荔枝蒂蛀虫繁殖生物学及饲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该虫羽化、求偶、交尾、产卵、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与食料、温度、湿度、光照、天敌等影响因子有密切关系;对该虫的繁殖生物学特点及饲养技术进行探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孙冰  林欣大  张春红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9):3890-3897
【目的】利用重要的模式生物果蝇研究沙丁胺醇的作用机制,探索瘦肉精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在生产中开发出更快速、精准且高效的瘦肉精检测方法提供重要的基础。【方法】将果蝇一龄幼虫放到不同浓度的沙丁胺醇培养基上饲喂,每天记录果蝇化蛹和羽化的情况,并统计出果蝇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及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收集24 h内羽化的果蝇,放入不同浓度沙丁胺醇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中,每管放入雌雄果蝇各25只,每个浓度设置4个平行实验。每天记录果蝇的存活数,每3 d更换一次培养基,直至果蝇全部死亡。分别统计雌雄果蝇半数死亡天数,平均寿命和平均最高寿命。收集不同浓度沙丁胺醇培养基上的3日龄成虫,雌雄果蝇各取15只放入离心管,研磨制成组织匀浆,离心(2 500 r/min,10 min)后取上清,然后按照试剂盒的方法测定SOD和CAT活力,同时检测MDA的含量;以果蝇3日龄成虫的中肠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对细胞进行处理,经EB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果蝇细胞DNA损伤情况并拍照,结合CometscoreTM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沙丁胺醇的作用下,果蝇化蛹率和羽化率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降低,但是经统计分析发现差异不显著(P>0.05),对果蝇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用沙丁胺醇饲喂果蝇之后,对3日龄成虫体内SOD、CAT活力和MDA含量进行测定表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使体内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CAT的活力被抑制,呈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促使体内抗氧化系统产生作用SOD活力显著提高(P<0.05);正是由于机体内抗氧化系统的保护机制产生作用,使得在一定浓度下处理的果蝇寿命呈现增加的趋势。对果蝇DNA损伤检测的试验表明,经沙丁胺醇处理之后,果蝇细胞就出现损伤,在SCGE的检测下可以观察到DNA损伤形成的拖尾,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损伤情况也越严重,但是彗星图片中没有出现细胞核首尾分离的情况,可知沙丁胺醇并没有引起细胞凋亡。经统计分析,各处理浓度组的“彗星”尾长(Tail length, TL)、尾距(Olive tail moment, OTM)和尾部DNA百分含量(% DNA in tai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丁胺醇对果蝇化蛹和羽化没有显著影响;对果蝇抗氧化系统产生作用,抑制CAT活力,使SOD活力显著增加,使得在较高浓度处理时出现显著延长果蝇的寿命的情况;经沙丁胺醇处理之后,就会引起果蝇DNA损伤并且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并没有出现细胞凋亡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熊忠平  涂玉  司徒英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88-11189
[目的]对畹町市松墨天牛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方法]根据对畹町市松墨天牛虫情监察的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等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松墨天牛成虫的羽化历期、羽化量和温度的关系、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和松墨天牛生活史。[结果]松墨天牛在畹町市1年1代,5、6月为成虫盛期,也是诱捕关键时期;从空间分布型看,松墨天牛空间分布聚集。[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畹町市林业局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