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水资源状况、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西部开发和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机械化旱节水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旱作农业的内涵、提出了农业工程技术是旱作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工程技术的应用促使旱作农业由传统农业现现代农业发展,同时促进了持续农业的发展,保护了环境提高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保证了旱作农业增产技术实施的时间性和精确性,特别强调,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可提高旱作农业地区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并把传统的旱作农业生产经验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结合起来,是旱作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张艳 《山西农机》2006,(2):25-25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农业用水面临双重危机。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农业溉灌用水的浪费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旱区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发展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需要;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消除旱区贫困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机械化旱作农业在增加粮食产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西省长期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实践入手,阐述了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发展过程和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基本内容;论述了机械化旱作农业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5.
结合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旱地农业特点,阐述了在该地区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旱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观点,总结了机械化旱作技术的主要措施,分析了机械化旱作模式的增产机理,指出进一步推广机械化旱作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简述了曲阜市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介绍了整平深耕、机械深松、旱田机播、培肥覆盖4项主要旱作农业技术及相应设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跨越新的高度──山西省长治市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的调查李春元,胡志远,宋秋来,郭小龙旨在立足治早兴农,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长治市百万亩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1993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市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实施面积达到5巳8...  相似文献   

8.
通过论述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重要性,分析了机械化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就进一步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云南省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简介、特点及创新以及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意义;提出了云南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方干旱地区农业状况,提出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是干旱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总结提出了机械化旱作农业的主要措施,分析了机械化旱作农业模式的增产机理,最后指出机械化旱作农业进一步推广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1.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 (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现代化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农业机械化,即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取代落后的手工工具和人畜力为主的劳动方式,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先进的机械技术.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化是新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概述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并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手段。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南菜园”——苍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120万人口,110万农民,130万亩耕地,90万亩粮田,20万亩大蒜,20万亩蔬菜。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强力工业,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不靠沿海,不靠大城市的农业大县,却有80%以上的农业劳动力离开农业第一线从事第二、三产业,使全县经济迅速崛起,人民生活不断富裕。然而全县的农业生产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究其原因在于全县农业机械化的迅猛发展使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能够让绝大多数农民心安理得地离开祖祖辈辈死守的土地,到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去实现他们的理想。马克思说过:“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作为先进生产工具的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使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工具带来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于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现代化进程,将发挥重要作用。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5.
1我国公路的基本情况自1998年以来,由于国家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规模大幅度增加,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的最快时期。每年的总投资  相似文献   

16.
论东北农业振兴与农业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经济振兴,农业的振兴是全区振兴的基础,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振兴的关键,本文通过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东北地区实现农业振兴和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1.20世纪农业工程技术的内容美国从20世纪初提出农业工程概念,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土地利用工程,主要是土地规划整理。②农业水利工程,主要是蓄水、引水和灌溉。③农业动力工程,主要是拖拉机、农机制造与使用技术,以及电站、电网和电力利用。④农业建筑工程,主要是农业设施建设等方面。21世纪初,我国实施国家农业发展第三步战略部署,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农业领域就是要把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适用成果和经验应用于农业发展,使农业实现现代化。2.农业工程技…  相似文献   

18.
2004年7月1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签署第38号部长令,发布了《关于修订农业行政许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对《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农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资源与环境矛盾,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先后提出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在比较分析两者提出的历史背景、概念、特征和模式的基础上,得出两者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模式上有交叉重叠,但两者的侧重点和地位不同;提出循环农业为生态农业的高级阶段,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结合物理农业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确定物理农业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介绍大连市推广应用的四大物理农业技术体系及配套装备,论述该技术体系的特点、作用及发展前景,为物理农业的大范围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