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俺们山里的好医生”海毓文提起俺们山里的好医生,不管大人小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就是克一河林业局库亚林场卫生所所长曹丽华。24年前,林场缺医少药,交通闭塞。大人孩子有个大病小灾的都得去局医院。有的病人搭不上车,得走几一里盘山路。常有重病号因得不到...  相似文献   

2.
崇左县左州乡岜吕村姑娘杜秋娟,今年23岁,1980年就由于家境贫穷,初中还没毕业就过早地离开了学校,回家务农。1981年她选择了林业生产,当人们知道她的这一抉择时,议论纷纭,褒贬不一。有的说:“左州方圆几十里,还没有人种树发财过,一个黄毛丫头到底有多大能耐。”有的说:“十年  相似文献   

3.
断面     
森林里这么多树,干吗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她想着这话,走在既熟悉又讨厌的山路上,高跟鞋发出了不协调的响声。 山脚下、苗圃姑娘的说笑声,远处轰鸣的油锯声,隐约夹杂着“顺山倒”的喊声。讨厌!为啥不喊“下山……”。她胡乱地想着、脚步纷乱地走在一条羊肠山路上,喇叭裤被野草和乱石绊了一下,一座山迎面拦住了去路,这多而凌杂的山里路呀,该走哪条好呢?  相似文献   

4.
香菇泪     
夜里,我做了一个恶梦。 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霎时间山洪爆发了,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田野变成了一片汪洋,汪洋中漂浮着被摧毁的屋顶和挣扎着的人们。 汪洋中一位美丽的姑娘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顾一切的向她游去,要把她救出来。费尽了力气,总算来到了姑娘的面前,我伸出胳膊去拉她,她却厉声喝  相似文献   

5.
她,一个平凡的下岗女工,凭借自己执着的追求和过人的胆识,创办绿色产业,奏出了不惑之年的新乐章。她就是绩溪县林业局木材公司下岗女工——吴序姬。面对下岗,她不甘沉默2003年10月,刚入不惑之年的吴序姬离开了生产经营不景气、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的县木竹公司,成为了下岗职工。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吴序姬对林业有着深厚感情。下岗后,更加萌发了对林业,对绿色事业的追求。一家人闲谈之中,她经常流露出要在林业上找出路、到山里去再创业的想法。2003年初,开发生态林业、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新追求,早已有了打算的吴序姬也暗下决心,要在社会办林业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再干一番事业。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任县森林公安分局局长的丈夫时,丈夫有些犹豫:家中有一个年过80高龄、且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病的老母亲,以及正在读高中的孩子,衣食起居需要妻子去操劳;自己从事的森林公安工作经常因办案而不能按时回家;况且一个毫无林业专业知识的妇女要到山里去创办生态林场,开发生态林业,这其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于是丈夫好心劝告,要妻子打消承包山场的念头。但这个平时十分温顺的女人却在再创业这件事上多了一份犟气,她说:“下岗是没有选择的,但择业可以选择,自己现在...  相似文献   

6.
正"我又拍到老虎了!这次是一大一小来我这串门了。"电话那头,老谷兴奋地说。老谷叫谷宝臣,家住在中俄交界的吉林珲春。老谷在珲春市杨泡乡承包了一片山种植林下参。为了看家护院,老谷在山里安了几个红外线摄像头,结果每次从摄像机里取出拍摄卡都能看见有野生动物在他家的山里出没。"我把监控摄像头调成了抓拍模式,隔一段时间,我会去换换电池,顺便看看拍到了什么。"谷宝臣说。三四天前,谷宝臣去换完电池后,将监控摄像头的内存卡带回了家,一看内容,可把他兴奋坏了。  相似文献   

7.
母亲在山里出生,在山里长大,在山里慢慢地变老了。她从没上过学,不会识文辨字,更讲不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理,也不懂得什么叫“生态系统”。她只跟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时常心存善念,尊崇自然,敬畏生命,爱护大干世界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  相似文献   

8.
1959年夏季一个上午,庐山京剧团的几位姑娘嘻嘻哈哈地经庐山剧院门口,发现排队买票的一中年男子挺面熟,哦,原来是总理的秘书。姑娘们问:不是给总理、邓大姐和你们发了票吗?秘书笑笑说,总理和邓大姐把票都送给了服务员,他们看戏看电影从来就是自己掏钱。姑娘们又说:那我们帮你到里面去买。秘书连忙摆手说:这不好,不好!大家都在排队嘛。姑娘们边议论:总理这人真是没话说,连秘书都这么老实,守规矩。庐山人民是幸运的,周总理1937年两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解放后又三上庐山参加中央会议.庐山人民能从切身体会中感知总理的伟大。…  相似文献   

9.
桃花沟情缘     
深深体会了那份无奈与惊俱,原来在我们的生存空间里还有这样恶劣的环境……几天的访问中,我认识了菊,一位18岁的农村姑娘。到她家时,她的弟妹成群地躲在阁楼上,因为没有可以穿着出来见人的最起码整齐的衣裳。而菊像是很大方的样子出来接待了我们。她说家里兄妹7人,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地就靠她带着弟妹们照料,弟妹渴望读书,渴望生活得好一点……从她的话语中我听出了生活的重负,对以后生活的无奈与企望。这个比我仅小两岁的姑娘,为什么要比我多承受那么多的不幸呢?从菊家出来时,我真的没什么给她,便从背包里取出爹妈临…  相似文献   

10.
遥远的山林     
遥远的山林魏守荣冬夜的山里,没有鸟啼鸡鸣,除了风,听不到任何别的响动,好象清淡如洗的目光照耀下的树林里,就剩下兰花和她文天田明厮守宁静。他们是去年春天才结婚的,蜜月还没有度完,丈夫就匆匆忙忙上山来护林了,这使她很恼人。这次上山来,她想劝丈夫回坝子去。...  相似文献   

11.
1、捐躯报国 日本投降后,有的战犯剖腹自杀,美其名曰“捐躯报国”。“南洋姐”(妓女)讽刺说:“我们也是捐躯报国”。 2、形象比喻 两个孙女常取笑她们的爷爷是老顽固,而他却竭力否认。一天,爷爷给她们讲他在山里的一次骑马旅行。他说:“导游认为马的性格和骑马的人应该一致,并给我们作了很仔细的搭配。” “你骑的马什么样?”一个孙女插嘴道。 爷爷极其勉强地回答:“给了我一头骡子。” 3、母园  相似文献   

12.
蕨忆     
家乡的山地,大概是过了惊蛰,在几场巨雷摇天震地的抽动之后,便又到了一年里乡下很忙的季节。男人们甩开膀子要把困了一冬的山上翻转要赶着春牛下田,女人们则要进山打育要背着篓儿摘毛尖。这季节,山里的浇菜也一如百草有了生命,开始漫山遍野地悄悄长出。而山里的孩子似乎从来不知稼稿艰难,也从来不把念书当成一回事,成天相约着来葡去。大人们刚出屋,村口就有谁在大声招呼:“去罗——去罗——”孩子们都会意,扔了书包挎着篮儿就进山了。山里的太阳出得迟,浓烟一般的雾把林子和山严严地笼住了,大家不紧不慢地瞎编着词儿和着河洲的…  相似文献   

13.
山里红     
故乡的山里红树生长在离沙乡很远的沙坨子里。采摘山里红的季节是农历八月十五左右。清晨,晶莹的露珠儿挂满沙山上的草叶儿,趟着清凉,浩浩荡荡的采山里红的大队人马就出发了。这支不很整齐的队伍是由半大小子、中年妇女和十七八岁的姑娘们组成。姑娘们是主力。这些沙山里的“假小子”们就得意这口儿,那么多的山梨呀、山葡萄呀、山核桃呀不采,偏偏直奔那一洼洼红彤彤的山里红树。时下,沙乡正忙着秋收,收完了粮食要收蔬菜,收完了蔬菜还得收秸秆儿。不过,不管哪家怎么忙,家长还是要安排出一两天时间,打发孩子老婆进沙坨子里去采两布袋山里红。…  相似文献   

14.
自然趣思     
山 没见过神仙的人,该去山里走走,祖宗造字时已告诉了我们——山里的人就是“仙”。  相似文献   

15.
太阳的小路     
太阳的小路□陈绍龙双芽子的叶儿还红,地米菜已叫山泉泡大。三月了。十多年没进山了。前日接到羊子的电话,说是同学想搞一次聚会。俗了,常有的事。羊子却执意要我去,说我是写文章的,山里美着呢,能上笔;说春了,到十里沟踏青,好地方!云云。一大堆的理由,电话就是...  相似文献   

16.
唐金英是红花尔基林场青年女工。她带头到山场工作,开创了女工上山作业的先例,受到人们的称赞,被呼盟林管局工会评为“三八红旗手”。 1984年秋,小唐和许多姑娘们一样,在家待业。她的父亲、哥哥都是这个林场的生产工人。山场生产条件比较艰苦,父兄有时在家埋怨山上伙食差。这时,小唐心里一亮。她想:“我去山场当炊事员  相似文献   

17.
植树与婚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内外一些地方,男女青年从相识、恋爱到结婚、生育,都离不开树。  恋爱 云南大姚县的彝族小伙子欲向他所钟爱的姑娘求爱,要给女方送一束山茶花。如果女方看中了他,就用一束马樱花来报答。西双版纳爱尼人的习俗是:小伙子接到姑娘的花束如果是单数,那就可以去求爱,因为单数表明她还没有男朋友;如果接到的花束是双数,小伙子则应礼貌地回避,因为双数说明她已经有了意中人,或者意味着不喜欢你。男女双方既然愿意交朋友,就少不了要幽会,幽会也离不开树。我国傈僳族青年约会的方法是:用几枝30厘米长…  相似文献   

18.
我们无法选择先天的条件,却可以把握后天的生活。既然注定要到这世界上走一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量活的轻松一些、快乐一些、充实一些呢?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离不开包罗万家的生活。然而,要想活的有滋有味,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奥妙无穷。有的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各种惰趣,懂得什么时候的良晨美景必须欣赏,什么情形之下的忍耐和牺牲可以换来快乐.因而活的轻松自如。有的人只知赚钱吃饭,没有别的爱好,于是就变成了生活的奴隶。有的人面对拂逆和不佩不知遭怎样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排解它,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徒增苦恼。有的人虽然平凡,…  相似文献   

19.
金秋时节.在浙江省江山市千年古镇廿八都与年轻的影视演员孙茜邂逅.用镜头记录了这位活泼开朗的甘肃姑娘。从她的眼神中.我读懂了她如此钟爱这个隐匿山谷中的古镇.她与幽深雄浑的古镇融为一体.愈显她的美丽和质朴。古镇深厚的文化.深深触动她的灵感,她说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拍电影.让世人知道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猫 苏格兰一家酒店老板饲养一只猫,以酒为主要饮料。但这只猫喝酒之后,既不耍酒疯也不去睡觉,而是精神抖擞地捉老鼠。据酒店老板说,它已捉2.1万多只老鼠,可能创世界纪录。 蝴蝶 蝴蝶中也有酒鬼。成熟的果实落到地面后,会发酵产生酒味,那些好酒的蝴蝶会远道而来。山里捕蝶人,就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